登陆注册
18715200000044

第44章 回望插队岁月(38)

40年过去了,对这段插队经历,对这份磨炼,我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参加工作后,有一次悄悄让一个当事人看看我的档案材料,曲洲大队给我的评语是:“表现很好,尤其在劳动方面。”

(作者系北京市马甸中学初六八级毕业生,曾在陕西省宜川县云岩公社曲洲大队插队。)

拉练收容队

闻锡勇

1971年夏,宜川县各公社分期分批组织北京知青搞了一次徒步拉练,到延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那天下午在云岩集合后,北京干部陆肇元和王秉乾专门找我,知道我在知青中特别能吃苦,让我负责这次拉练收容队工作,路上帮助体弱力单的同学防止掉队。问我有什么意见?我说:“行,没问题。”然后详细述说了具体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给了我3根扁担、6条绳子。每天由各队轮流抽出5位身强力壮的男生和我一块组成收容队,两人一根扁担。凡有走不动的知青,为其减轻负担,把背包行李交收容队,我们负责给担着走。我是队长一挑到底,其余5人每天轮换。云岩公社距延安有180里路,考虑到知青的身体状况,也为了让大家逐步适应,计划头天走40里到延安县临镇,第二天走50里到金盆湾,第三天走90里到达目的地。为避开骄阳似火的炎热,带队领导安排每天晚上走,白天休息。出发后收容队走在拉练队伍的最后面,背着自己的行李,手中拿着扁担。走了十几里路之后,就陆续有体弱或有病的女生掉队,把行李也就都转给我们。这次拉练预计10天左右,行李包括被褥、替换衣服、鞋,重量多为十斤左右。越往前走,掉队的越多。到后来我们每根扁担挑6个行李,加上肩上背的共7个。收容队两人一组轮换着担。负担轻时多走少换,每三五公里一换,负担重时就勤换,有时一公里一换,甚至几百米一换,负重如此大,走到临镇时,收容队每人都肩疼腿软,浑身是汗,大家都咬牙坚持着,没半句怨言。

第二天出发时从各队换来5位新人和我一起继续挑。多数是马甸中学的同学,因上学时总爱玩单双杠,不少男生认得我。见我长得瘦小,昨晚又累了一夜,今天其他人都换了,唯独没换我,纷纷替我抱不平。后来才知道我是收容队长,从大家的眼神中看得出,多了一份敬意。有了头天的锻炼,第二天反倒适应多了,挑着同样重量的担子,倒比昨天快了许多。曾听老乡说过:“走道儿的追不上拉鋬(音同盼,老乡解释为推独轮车的)儿的,拉鋬儿的追不上担担儿的”,扁担上下一颤悠,人颠起来越走越快。另外重量和距离不变,速度越快,被压的时间就越短,每当满负荷后我们就加速超过大队到前面休息,歇到大队过后,我们再追大队,再超大队。路上许多同学见我们这么辛苦纷纷称赞我们,给我们叫好,为我们鼓劲,有的女生还把她们自带的糖果送给我们吃,宣传队的同学还编快板夸奖我们。队员们虽然身上累,可心里还真有点美滋儿滋儿的。收容队的同学行走快慢自由,想歇就歇,想走就走,想聊就聊,不像拉练大队有许多纪律约束。我们担着扁担一路走到金盆湾,又苦又累倒觉得挺投缘的。

第三天出发前收容队集合时,昨天那5位又都回来了,都说:“我们和队里说了,今儿不换人了,我们哪个不比你壮,你能顶,我们也能顶,哥几个陪你顶到底。”几句话,说得我心里热乎乎的特感动。(这5位同学果真再没换,一直陪我在收容队干了5天,直至拉练结束回到云岩)。40年后能回忆起的有彭振江、冯永昌、赵琪。

第三天的难度比前两天相加还要大。前两天走的全是公路(沙石路),在川里逆云岩河而上共90里,而从金盆湾到延安的90里,一出发就走小路(只能走架子车的土路),中途还要翻一座山。连续3天的拉练,收容队的同1970年10月,衣善大队北京知青王延长、潘文光招工到铜川三号信箱。临走时,大队部分知青到云岩公社送行,并在云岩河畔留影。前排左起:吕仲琴、那桂华、马增茹、赵东、周其义、冯宝珍;后排左起:谢月祥、赵强、卢建昌、潘文光、王延长、尹荣增、施炳炎、闻锡勇、杨玉才。

学个个腰酸腿疼,有的磨破肩膀,脚下磨出血泡。行程过半,天已大亮,大家互相鼓励着,咬紧牙关,没人叫苦,坚持就是胜利。走了70多里路,走出小路来到公路上,此时我们早已是满负荷了,每根扁担上都是6个行李,看着脚下的柏油大马路(西安至延安的公路当时是准二级国道,宽8米),大家都特兴奋,我们加快速度甩开大队,心中想着延安越走越快。来到一处大的村镇,一问是延安七里铺,路右边有一商店上写“南区供销社”(毛主席着作中曾有提及)。此时已是上午九、十点钟了,大家走得浑身是汗,所带行军壶中的水早就喝完了,嗓子冒烟,口渴难忍,放下担子休息,进店一看居然有冰棍卖,真是喜出望外,每人来一根吃的那叫过瘾,那叫一个爽。他们还在吃,我从小胃就不好,不敢太贪凉,说:“你们吃吧,我先走着。”就一个人挑着扁担向延安走去。本想到前面休息等他们,没想只往前走了一二里,转过一个山弯,一眼看到了巍巍宝塔山,心中豁然一亮,疲劳之感顿时全消,足下生风,直奔延安城而去。一路上多有行人注目观望(不知这小子有什么事,大热天担着这么多行李行走如飞)。我边走边打听找到凤凰山麓小学。一进大门就看见了打前站的北京干部,见我一人先到,问:“大队呢?”我说:

“都在后面。”赶紧给我打了一盆热水“先烫烫脚,解解乏。”我正烫脚的工夫,下起雨来,这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大约20分钟后,雨过天晴。此时大队陆续赶到,大家都淋了雨,身上湿漉漉的,只有我一人没被雨淋,也算是天道酬勤吧。

在参观延安宝塔时还有一段插曲:那时没有宝塔桥,大家涉水过延河,登上嘉岭山,来到宝塔前。组织者把知青分成两部分,女生先进塔参观。男生本就性急,见女生半天不出来,就想进去。工作人员再三阻拦说:“塔内空间有限,楼梯狭窄,人多不利于保护文物,又不安全。”此时已有女生参观完陆续出塔。有几个男生猴急地大喊“快点”。转眼之间大队女生已排队出塔,一时无人再出,工作人员问:“里面还有人吗?”不知哪位女生随口应道“没了”,男生们听此言一出,未等工作人员发话就往里挤,一旦有人进入再挡就挡不住了。进塔之后才看见一二层之间的楼梯及两面都是砖墙,宽度仅够一人正常通过,又是旋转而上,视线特别短,等上至一半时才发现还有两三个女生已下至半截。看见时已近在咫尺,狭路相逢,想下下不来,想上上不去,楼梯之窄不容两人并肩,女生只想赶快下去,速离尴尬之地;前面的男生想退已是不能,后面的又不断涌入,只好硬着头皮而上。男女生之间在此挤来挤去,顿时怨声四起。挤到最后女生人少,硬是被男生挤回到二楼。直等到全体男生都上过二楼之后,女生才下楼出塔。我后来也分到延安工作,并生活了18年,曾多次登上嘉岭山,因宝塔已不对外开放,未能再进入参观。

在延安参观学习后,拉练按原路返回。第一天走90里,从延安到金盆湾。行程过半,又是满负荷。天已大亮我们就甩开大队直往前赶,快到金盆湾已是上午时分,发现路右边有一个水库(来时摸黑走路,啥景色都没看见),我们收容队的人都会游泳,自插队以来从未见过这等水面儿,顿时兴奋起来,倦意全无,纷纷跳入水中畅游起来。我游至水库中间,回头一看身边无人,其他人多在岸边,我想试试水有多深,便一个猛子扎下去,游了几下就觉得水温太凉,手已摸到水草,心中暗觉不妙。在水下用力一蹬本想上去,小腿却被水草缠绕,幸亏当时还算冷静,弯下腰用双手把缠在双腿上的水草扒开,再不敢猛蹬,缓缓游出水面,真险啊,差点儿上不来,离水后紧倒了几口气,才慢慢缓过劲儿来,游到岸边仍心有余悸。其他人也都游上了岸,这时大队人马还未赶到,我们就先回金盆湾宿营地了。后听其他人讲,大队途经水库时,有人提出下水,带队干部说水深危险,硬拦着没让下,谁也没游成,听说我们收容队都下水了,羡慕得不得了,哪知我差点送上小命。

最后两天路途较近,顺利返回云岩,简短总结会后各自回生产队,下午又到地里干农活儿去了。

回首忆往事,已隔四十年。

人言插队苦,品味亦有甘。

转眼多半生,十八乘以三。(十八岁插队,十八年在延安,又干十八年退休)退休享天伦,恬淡即是仙。

今年4月1日我带未满三岁半的小孙子去爬香山,途中他自行一半,我相助一半,行两小时登顶。一路上有多人搭话称赞,他自己登山时有人言:

“这小孩真棒,这么小就爬香山。”他走不动时,我背着上,又有人说:“这爷爷真棒,背着孙子还登香山呢。”临到山顶我领着他上,山顶上下来几个男女青年,走到对面,其中一女青年对小孙子说:“小朋友你真棒,我就是以你为榜样才上来的,要不是看到你,我早累得不想上了。”我们在众人的鼓励下,最终登上香炉峰。60多岁登顶的身体,心理素质与当年插队生活的锻炼有着很大的关系。几十年过去,心里仍常存着那份对延安的怀念,对延安人的怀念,对在延安那18年生活的怀念。

(作者系北京市马甸中学初六七级毕业生,曾在陕西省宜川县云岩公社衣善大队插队,退休前在北京圆山大酒店工作。)

我的十八岁

杨中海

快到了提笔忘字的花甲之年,回忆起40年前的深刻往事,如今仍然是历历在目。那是一个锣鼓喧天的令人揪心的场面,数万热血青年涌向老北京火车站。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20世纪60年代的知识青年,哪里有什么文化基础啊,都是高小或初中高中的在校学生。“文化大革命”期间,停课好几年,终于开始返回学校复课闹革命了,人们的心理已变得那么浮躁,那么亢奋,还有那么一股子要把革命进行到底的战斗决心。国家百废待兴,已有好几年了,积累了一大批人没法分配工作,也没有任何地方安置。有了这个新的广阔天地,人们勇敢地报名去体验另外一种生活,有去生产建设兵团的,有去农场的,有去牧场的,也有去农村插队的,种种改造自我的机会摆在眼前。有些不愿离开城市的,街道和学校就展开了动员工作。

年迈的老父亲这位当年延安的老革命挽送我走出了家门,这也是我们最后的生离死别。父亲临别时塞给我一个纸条,嘱托我现在不要看,上火车后再看。当火车徐徐开动时,笛声长鸣,站台上送行的人们和车厢里的知青,哭喊声顿时连成一片,那个场面令所有人动容。我躲在车厢角落里,悄悄打开了父亲的纸条。上面赫然写着一首诗:“明日要离家,爸爸和妈妈,哥哥和姐妹,各奔天一涯。瓜熟蒂落了,各自去开花。老秧受黄土,播种能发芽。

下乡上山去,飞跃有天空。广阔天地间,世界掌握中。人勤地不懒,功到自然成。决心总路线,当好工农兵。”落款为一月六日。这时的我再也忍不住眼里的泪水了,夺眶而出。40年后,这首诗的影印件已陈列在纪念父亲的纪念馆橱窗里了。

父亲当年在延安时,和毛主席在延安中央党校一起工作。他说那时去过宜川,那里种了许多果树,是个好地方,并支持我去。我听从了父亲的话。

40年后,宜川县早已全面退耕还林了,如今漫山遍野种植的全是果树。

我们这些当年的知识青年,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和汽车,一路翻山越岭,傍晚终于到了云岩公社来插队。当地父老乡亲成群结队地在公路两旁,敲锣打鼓欢迎我们这些北京城里来的娃娃们。他们都将未成年人称作娃娃。文章写到这里,我决定就用这个题目了,把它作为回忆录之一。将来人生有几个重要的年龄段值得回忆和书写,那就是之二、之三了。当天,我们被分成若干小队,向各自分配的村落连夜登山进发。夜是那样的沉寂,伸手不见五指,微微的寒风迎面吹来,一队人马驮着行装默默地行走在乡间盘山羊肠小道上。

午夜时分,终于到了山顶上的村庄。那里的人们都住在山上,山上种着一大片连着一小片的庄稼,沟沟连着坎坎,错落有致。当地人吃水却要到很远的山下去驮,这里才是真正的黄土高坡啊。

村庄里,家家户户的窑洞都还亮着微弱的煤油灯光,他们都还没有入睡,在久久等待我们的到来。村庄里狗咬声此起彼伏,夜晚带给人们一种很有生生息息的感觉。我们瘫坐在炕沿边上,饥肠辘辘地吃着老乡煮的水饺。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们包水饺不用案板和擀面杖。这里的方言和语调听起来很有意思,一时还听不太懂,我当时还学着讲了几句当地的话。

入夜,我们头一回睡在了延安窑洞的土炕上,从此开始了新的人生。我们需要努力去融入农村的生活,熟悉那里的环境和风土人情。每天要早早起来下地去干农活,这里的冬季十分寒冷,正是农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时候。

积肥运肥和修水渠,平整田地及开垦新的荒地,还要上山砍柴用于生火做饭。

同类推荐
  • 情谊·名人·美文

    情谊·名人·美文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忠臣无数,而奸贼亦不少。前者受千古景仰,后者遭万世唾弃。然而,有一个人却能在忠奸分明的帝制时代,虽变节却又被深深同情。这个人就是李陵。李陵身上纠结着太多的大命题:家和国,军人和文人,背叛和守节。他用尽一生的气力,在国家和个人的矛盾冲突中,做着艰难的选择。他的命运也连接着若干重量级人物:汉武帝、李广、卫青、霍去病、司马迁、苏武。《情谊·名人·美文》包括名人的生平小传、婚恋故事、友谊往来、经典作品以及家书。
  • 财哥的第一次婚姻

    财哥的第一次婚姻

    看惯了作家们正儿八经的庙堂文学,尤其是获国家大奖、被写进文学史的所谓主流之作,我总忍不住自问:到底是生活在按作家的指引延续,还是作品只配也只能作为生活的影像?
  • 把你放在心上

    把你放在心上

    在点点滴滴的生活细事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平平常常的故事,清清浅浅的文字,散发出透着人性真善美的花香,不经意间翻阅,甚至会在刹那间激活你沉睡的心灵,影响你对人生和生活的态度。
  • 炭灰里的镇

    炭灰里的镇

    《炭灰里的镇》内容包括:蓝调小镇、米语、废墟上的远方、后山:颜色与记忆的实验场、午睡后的表情、星空肖像、烈焰的遗迹、棉花,棉花、一封信的路途、亲爱的城市、我的老师赵文明等。
  • 玄奘西行记

    玄奘西行记

    前一段时间,看了专题片《大国的崛起》,深受启发。那几个在历史上曾经辉煌的大国,无一不是从走出自己的国土开始的,他们到了外面,呼吸了新鲜的空气,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借鉴和包容了别人的文化,从而使自己壮大起来。于是,我想起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盛世,想起了玄奘。
热门推荐
  • 莫言前路无知己

    莫言前路无知己

    小说主要描写了伴随着跨世纪的步伐,两代人在改革发展的征程中,所经历的不同奋斗历程及悲喜掺杂的复杂情感。老一辈人,几经坎坷,艰辛创业,在起起伏伏中成就事业,但至纯的红颜之爱却因香消玉殒而悲情。新一代的主人公,在感情的纠结和羁绊的磨砺中,逐渐相知相依,进而心心相印,冲破世俗和偏见的障碍,得到相亲相爱的升华。并在恩恩怨怨的波折中,成熟崛起,携手共进,最后不负使命地接过前辈的接力棒,站在了时代的潮头。
  • tfboys之一主三王之争

    tfboys之一主三王之争

    一位堕落的公主,在失去是公主的记忆时遇到了三位少年【因为这个是游戏改编所以大家想一下就好了,写作文就要想象力的】这三位少年为她解决困难,有事但还乐趣的逗弄她(找乐子)她也欣然接受了,但她浑然不知某人的的前女友正在等待着萧染染的上钩她也因此知道了自己的身份。
  • 绝世魔种

    绝世魔种

    叶辰携带妖异魔种降临异界,在修道者冰冷自私的世界步步为营,凭借魔种带给他的逆天能力,闯绝世凶地,探无边海域,临葬天山脉,灭各大门派,树立无上威严。卑微的生灵,也能成长为破灭万法,镇压诸天的绝世霸主。胆敢阻挡我追寻大道者,一概轰杀炼化!
  • 源始混沌

    源始混沌

    这个世界,以源为本!当少年被迫踏上荆棘之路,命运已经不允许他回头。犹如蚕蛹一般,咬牙倔骨,遇风雨,茧化蝶,在阳光下舞动晶莹翅膀。
  • 刁蛮娇妻别想逃

    刁蛮娇妻别想逃

    【第一次写文,请多多支持!】片段一:“萧大叔,有人欺负我”“你先欺负回去,我马上到”。片段二:“萧大叔,我被请到警察局喝咖啡了”“乖,你先玩着,我马上到”。片段三:“萧总,安小姐说她现在在酒吧,让你赶紧过去,她怀孕了”“哪个酒吧?等等...怀孕了?”某男凌乱中.......
  • 我的狐仙师傅

    我的狐仙师傅

    我掏出10块钱,一把捉住了正在缓慢往下摸的那只纤手。我带着可怜的神情望着眼前这个长着一张标准美人脸的大姐说道:“女侠,放过我吧!”我双掌捧着唯一的10块钱“女侠,我愿奉献出我身上唯一的财物,求你放过我吧!”“女侠,饶命啊!我愿意跟你去修仙!”“哦,你刚才不是说你就是当年的战斗英雄,不会屈服在我的刺刀下吗?”“啊,你听错了我是说我就是那老黄牛不怕辛苦不怕累!美女大姐,你能不能先把你的仙剑移开,别一不小心……”美女大姐手中的仙剑一下又消失了,她鄙夷的看着我道:“叫我师傅!”她顿了顿对我伸出了根中指“节操啊!”
  • 灵异事件集录

    灵异事件集录

    这里面的故事,作者曾经在鬼吧里面发过,要不就是作者亲身经历的,要不就是从同学那里收集的。当时更这些故事的时候,反应还不错,还有回复他们亲身经历的,不过不知道为什么,作者更得多之后,就觉得瘆的慌。因为和别人这些讨论得太多,所以总觉得害怕,再加上作者一个人睡卧室,所以晚上还失眠。后来,就没更帖子了,再后来,就删掉了。这个吧,算不上小说,只能是说像聊斋那种的,都是作者收集的故事,内容也不会很详细。不过,作者会加一些描述的。PS:这种和小说不一样,一章的内容可能很少的,而且不像小说有源源不断的情节。这需要作者自己去收集才行,所以到了后面,可能就没啥故事可说了。对这类故事,我总是很感兴趣,但是又害怕。
  • 探究式科普丛书-光明的使者:电

    探究式科普丛书-光明的使者:电

    本书主要介绍了电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电在农业、工业、家庭等的应用以及新能源的探索,而且还介绍许多关于电的趣味小百科,阅读本书将带给广大青少年朋友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
  • 冷帝的绝情逃妻

    冷帝的绝情逃妻

    他,犹如狠绝的撒旦,冷酷而残忍,让人闻风丧胆。她,仿若带毒刺的玫瑰,妖艳却强势,让人望而生畏。一纸婚约,一场赌注,将他和她绑在一起。她不断透支独有的骄傲只为他的回眸关怀,他却把所有的柔情给了另外一个女人……最终,曾经的美好诺言迷途不知返,屡次的阴差阳错铸成伤害,幸福不过是一种奢望。当她和他最后的牵绊被无情泯灭,当爱恨已成枷锁,她的心也随之死去。曾经,他是她的景仰,她是他的承诺,然而,曾经沧海难为水……再次相遇,她锋芒毕露,只为报复而归,对他,死水微澜。若有依靠,谁愿独自坚强?当爱已成痴,伤已成痂,泪也无痕。
  • 龙御战歌

    龙御战歌

    一盏打翻的长信灯,点燃了先秦两汉的烽火。一位草莽的游侠儿,掀起了历史剧变的车轮。天龙取火,不是神话传说,是一曲山河绝恋的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