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14600000002

第2章 加快发展民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1)

王长江

中共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标志着我们党理念上的一个重大转变。治理和管理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区别。最大的一个区别是:管理的主体是单一的,指的就是执政党和政府,公众是被管理的对象;治理的主体则是多元的,执政党和政府只是其中之一,民众(具体体现为企业、党派、社会组织、媒体等)也作为主体参与其中。因此,治理概念天然地包含着民主。发展民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怀疑民主的倾向值得高度重视

治理包含民主是一个常识性问题,本来无须强调。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发现这个常识并未被人们当作常识普遍接受下来。如果说,在普通民众中存在这种情况还情有可原,那么,在一些学者中也存在,而且既有国内学者,也有国外学者,就值得深思了。例如,这些年来,不少中外学者在谈论的“中国模式”。把中国当下的发展特点概括成一种模式,表明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人承认中国的发展具有和西方国家不一样的路径和方式。这种判断内含着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的肯定,当然是好事情。但是,在一些人看来,中国模式实际上很简单,就是经济上搞市场经济,但政治上不搞民主。国内少数学者也沿着这一思路,力图证明,可以存在一种不搞民主而发展市场经济的模式。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他们往往罗列一大堆理由: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与民主有着不兼容性;中国公民的素质还远不能达到搞民主的程度;中国如若搞民主,导致的结果会比苏共和西亚北非出现的情况还要糟糕,等等。

如果只是用来评估搞民主的风险,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发展民主的确有风险。因为在进入信息社会的当今时代,在过去未能有效建立民主机制的后发展国家,民众诉求借助高度发达的媒体表达出来,造成信息爆炸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体制的调整一旦跟不上诉求增长的需要,这些诉求往往会溢出体制之外寻求其他表达渠道,从而对体制本身形成冲击和挑战,给体制带来危险。但是,造成这些危险的原因是民主发展不足,而非民主本身。如果把我们党防范风险的举动当作对民主的对抗,做出中共主观上不愿意搞民主的判断,进而劝谏共产党走一条绕开民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那显然是一种误导误识。

当然,必须承认,政党不一定都喜欢民主。政党就其本质而言是民主政治的产物,是人们进行政治参与的工具。但落到具体政党身上,有的喜欢民主,有的不喜欢民主,这也是客观事实。在西方国家,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民主制度已经比较成型,无论政党高兴不高兴,都必须接受民主政治设定的前提条件才能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反倒无须格外强调党内民主。特别是在多党政治条件下,政党之间存在激烈竞争关系,如果一个政党内部民主充分而权威不足,往往很难在与那些组织更严密、领袖更专权的政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因此,处在多党制环境下的政党,往往更强调内部集中,而非民主。当然,由外部环境所决定,这些政党既不可能对抗民主制度,也不可能因为党内集权而导致独裁。这归功于民众对党派的自由选择权所起的强大的约束作用。

但是,别的党可以不搞民主,共产党不搞民主,却于情于理都立不住,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原因在于,民主是共产党获得政治合法性的最初来源,是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所在。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尤其如此。众所周知,我们党是高举科学和民主两面大旗起家的。正是靠着这两面旗帜,我们党动员起全国广大民众,成就了一番伟业。当黄炎培老先生在延安问及中共如何防止跌入历代王朝由兴而衰的历史周期律时,毛泽东的回答令全世界都刮目相看:我们能够跳出历史周期律,因为我们找到了一条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所以,不要说放弃这面旗帜会给我们党带来什么样的消极后果,就是放任对民主的批评,都会严重地解构党的政治合法性和执政合法性。当然,我们决不照搬西方的多党制,不能临摹西方政党政治,把政党之间的竞争作为民主政治的主要形式。但是,这却丝毫不能构成我们不要民主的理由。

二、实践中的民主进程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

既然民主对于我们党和我们国家如此不容置疑,为什么还有人怀疑民主?为什么早就有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论断,而且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对民主的认可度却不是更高了,而是下降了?原因虽然复杂,但是,对民主运行的规律把握不够,恐怕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给民主下不同的定义。但是,进入到运行的层面,民主无疑首先是一个系统。民主通常被和政体联系在一起,指的就是这个意思。作为政体的民主有许多环节,如授权(选举)民主、决策民主、参与民主、协商民主及民主监督等,这些环节环环相扣连接成一套闭合系统。而且这些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其次,民主是有逻辑的。各个环节不是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而是按照严格的逻辑相互连接,不能随意颠倒和更改。各个环节都有不同的定位和作用,既不能相互替代,也不能相互混淆。民主运行的基本规律就贯穿在这种系统性和逻辑性之中。

纵观这些年来我国民主发展的实践,我们在民主制度建设方面固然取得了一些进展,有些进展还相当显着,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确实也有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这些问题,反映了我们在对民主的认识和把握上的一些误区。

其一,忽视系统性。运行中的民主往往具有多样化的具体形式,因此,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这些具体形式,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对这些结论,有一个从什么意义上去理解的问题。韦伯、熊彼特、李普塞特把民主的重心放在官员的选择上:“一个复杂社会的民主,可以定义为一种政治系统,该系统为定期更换政府官员提供合乎宪法的机会;也可以定义为一种社会机制,该机制允许尽可能多的人通过在政治职位竞争者中做出选择,以影响重大决策。”有人干脆说,民主“就是一人一票的权利”。这些说法不同,只是因为角度不同。问题不在是否允许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而在于是否清醒地看到自己的角度和其他角度之间的关系。诚如萨托利所言,“在我的论述中,我区分出选举式民主、参与式民主、公民表决式民主以及竞争理论,……这些理论切片皆有分析上的效用。重要的区别在于,是否把这些零零碎碎的理论视为主流整体的一部分。”

我国长期处在封建社会,没有实施民主政治的环境和条件。虽然清王朝倒台后也有民主政治的尝试,但基本上没有成功的经验。此外,也由于后来把自己封闭起来的缘故,我们对民主的理解往往是浅表的、不全面的。

不少人心目中的民主可能只是一种立场,一种形式,或一种做法,例如少数服从多数,更多的人参加投票,更多的人参与意见等等。持有这种立场、观点,或运用这种形式,或采用这种做法,都叫民主。这种所谓民主,相互之间是断裂的、孤立的、无联系的、碎片化的。脱离了系统的民主往往是形式多于内容,不能反映“人民当家做主”或“人民统治”的本质,在有的时候甚至会成为玩弄民意的工具,看上去程序繁多,实际上多数人不起作用,最终还是领导说了算。这样的所谓民主落诸实践,必然出现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事情。媒体揭露的有的地方把“民主”当作障眼法来使,通过眼花缭乱的程序把领导干部的子女塞进后备干部名单,就是其中最典型的案例之一。

其二,缺乏逻辑性。不重视系统性,把民主的各个环节当作可以随便拆卸取舍、可以任意混搭的零件,最后的结果必然是逻辑混乱、颠三倒四,形象说来就是,该民主时不民主,该集中时不集中。例如,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要义是,作为公权力主人的多数人要把权力交给少数人,公权力才能运行起来。在这种情况下,由多数人投票选出他们认为可信赖的人,恐怕是不能绕过去的一个关键环节。我们可以把这个环节叫作民主授权。少数人得到权力之后,为使权力的效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就要把权力分解给各个部门和下属,这是权力运行的又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可以把这个环节叫作行政授权。第一个环节讲究权力来源的真实性和民主对权力的实际约束,第二个环节则体现效率。我们的有些所谓改革恰恰相反:在第一个环节,囿于传统的党管干部管到具体人头的方式,我们往往简单地采用任命制或变相任命制,使老百姓和普通党员在谁掌握权力的问题上难以“做主”;在第二个环节,需要讲效率了,我们反倒讲开了民主,又是民主推荐,又是投票,又是民意测评,结果是,该明确的责权关系被搞乱了,该有的服从和被服从的关系也被冲淡了。甚至民主成了推脱责任的工具:执行者不是我选的,我不负责;决策是大家做的,出了问题集体承担,法不责众。

同类推荐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邓小平理论(下)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邓小平理论(下)

    《党建工作实务:邓小平理论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之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保证新社会制度巩固和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根本的任务。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科学文化还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借古喻今(下)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借古喻今(下)

    毛泽东在文章和谈话中常常引用一些典故和成语。他学习古人的长处,又不受古人的局限,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语言风格。本书对毛泽东著作中引用名句典故的情况进行了了阐释和剖析,使读者领略到伟人博古通今的文化内涵和人格风采。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员政治修养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员政治修养

    《党建工作实务:党员政治修养》:在新的历史时期,回顾我国走过的六十年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党的建设工作始终是同我党和我们国家的命运前途息息相关的。无论是普通的群众,还是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对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系统的体制、制度等知识有所了解,对党的工作和建设知识有所熟悉,才能把握国情,理解相关国家政策,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和工作服务水平,为党政工作的开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和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 英国政党制度与主要政党研究

    英国政党制度与主要政党研究

    欧洲政党及其执政经验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政党及其执政都有一定的参考或借鉴作用。本书对欧洲一些主要国家的政党及其执政经验做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可供我们参考的建议,主要内容有西欧政党的执政经验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战后英国的两党政治与执政经验、法国社会党和戴高乐政党与执政、德国主要政党执政的经验与教训、意大利主要政党的执政经验、奥地利社民党执政的经验与教训等。
  • 中国早期现代化历程的回顾: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研究

    中国早期现代化历程的回顾: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研究

    陈晓钢编著的《中国早期现代化历程的回顾——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研究》对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的研究,首先立足于对陈独秀著作的仔细研读,在准确把握陈独秀对各类问题所持观点的基础上,再进行条分缕析,梳理出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所涉及的各主要方面。其次,是将陈独秀的社会发展思想置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中进行分析,力求合乎逻辑地勾勒出其思想发展变化的轨迹。因此,阅读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有关文献,特别是与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联系紧密的有关史料,显得尤为重要。
热门推荐
  • 云麟城之真假太后

    云麟城之真假太后

    人人皆知的江湖剩”女侠姬小风阴差阳错的被长得一模一样也是最年轻的太后乐澜欺骗,被迫顶替太后身份。在宫里闹出不少笑话,同时也和乐澜死对头陵祁王爷发生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乐澜太后却溜出宫本以为过着潇洒的日子,哪知道这日子是多么的不好过!
  • 小龙洪荒历险记

    小龙洪荒历险记

    也许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或许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传说,又或许这只是我的胡思乱想,谁知道呢?盘古为什么要开辟这样一方世界?所谓的鸿钧道祖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存在?何为圣人?女娲造人的真相是什么?如今的世界为什么只留下神的传说而不见神的踪影?想要知道这一切的答案吗?来我这,点我吧!
  • 守护老婆大人

    守护老婆大人

    一名被当做童养女婿的孤儿,一个大他九岁但非常难惹祸的女人,当所有麻烦临头,帝筠只有一个选择——战
  • 物理故事

    物理故事

    本书精心选编古今中外有趣的物理故事,即包括一定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又涉及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读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无良小王妃:王爷,借个火

    无良小王妃:王爷,借个火

    她,是24世纪黑道最强的杀手,一朝穿越成为将军府的花痴四小姐;他是当朝权高位重的三皇叔,立下悍马战功无数,杀伐果断;第一次见,她对他说:“喂,哥们借个火”,随后在他面前一把火烧了他王府;第二次见,她身中媚药:“喂,帅哥灭个火”就这样他被她强吃抹净;第三次见,他抢先开口:“女人,你夺走了本王的清白,该你负责了”………玩火自焚…情况不妙ing…
  • 少年仙人

    少年仙人

    百家兵器,皆以仙术为精通,苦练十年为父报仇的韩成,偶得机缘,借龙升天,引仙气入体,破六道轮回。
  • 除了你没有人适合我

    除了你没有人适合我

    女主小千和邱浩谈了一次酸甜苦辣的恋爱,大学毕业,小千的好朋友江蕾自称怀孕,孩子正是邱浩的,让小千无法忍受,可就在。邱浩的好朋友陈小伟在此时爱上了小千,并表明了爱意。之后,冷麟天通过小蕾的指使,接近了小千,没想到,假戏真做,冷麟天真的爱上了小千..
  • 小狐狸的树

    小狐狸的树

    小狐狸说来世要当一颗树。我问他为什么,他总是不回答,而是静静的看着星空下的绿树。因为子森,他喜欢的子森。可惜我永远比不上她。你说呢,小狐狸?你和我在一起好不好。
  • 满堂娇

    满堂娇

    一边是痴情的富家少女尚真真,一边是立志功名的穷小子王慕菲,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生活真的是”半海水“半火焰吗?再加上半路上杀出一个心高气傲的”赛嫦娥“姚滴珠,到底是穷小子得享齐人之福?还是两个女人不死不休的核战争到老?非穿越、非种马,很狗血、很八卦的明朝历史生活剧即将上演……
  • 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

    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