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13700000013

第13章 婴儿保育之实践(4)

共视

共同注视

最近,又开始流行“背孩子”了。有了非常容易解开的婴儿背带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有一段时期,人们认为婴儿面对着妈妈比较好,因此改背为抱,婴儿车从婴儿目视前方改为与母亲面对面,流行了一段时间。但是,也有人认为,以前婴儿是由母亲背着的,母亲所做的一切,孩子都可以看见,可以与母亲一起体验母亲所做的事情。“人类是共同进食的动物”,共同进食这种行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孩子可以非常自然地在饮食行为、饮食文化以及与人的关系中理解自己和他人,获得发育。不是母子面对面地吃饭,而是母亲与孩子一起看着他人的行为,这一点十分重要。这就是所谓的“共视(共同注视)”,与“共食”一样重要。背着孩子符合共视的原理。

婴儿如果没有他人的照顾则无法生存。因此,婴儿会想方设法让人照顾他。婴儿的外表会给人一种情不自禁地想照顾他的姿态和表情。还有一个就是黑眼球对视。婴儿有时候会与母亲或照顾他的人对视,目不转睛地对视。从事婴儿社会性研究的东京大学研究生院远藤利彦准教授在《婴儿学习能力展示Vol.1》“婴儿的社会性发育”中写道,“看着婴儿与抚养人等以目传神会感到非常温暖,从婴儿的角度来看并不是有意识地在这样做。就好像是半自动地对他人的眼睛和视线等动作的一种反射,由此建立起最初期的交流。同时,在这种封闭式的、两个人‘对视’的关系中,自然地引起心理上的共鸣”。

发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将母子关在实验室中,可以集中观察相互注视这个行为。远藤利彦准教授认为,婴儿实际上在半岁之前就已经试图与几个人同时交流了。母亲和父亲一起和婴儿说话时,婴儿在与母亲热情交流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向父亲送去视线或表情。这种情景宛如三个人在一起快乐地对话。

婴儿需要的不仅仅是母子对视,而在很早的时期就需要有与几个人交流的体验。同时,“共视”也十分重要。通过这些行为,可以扩展发育的可能性。“婴儿通过追踪他人的视线,可以知道他人的注意力转移到哪里,他人视线集中的地方,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东西,或者在思考一些什么东西,在说些什么。尤其在婴儿开始学习语言的初期阶段,这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言是人类向别人转达意愿的工具,为了有效地使用这个工具,知道对方视线在何处非常重要。首先要练习知道他人视线的方向。同时,因为语言可以意味着某些东西,表达某种行为,在大人用语言说明这些东西时,需要和大人一起看着这些东西。

社会性参照

“共视”不仅仅意味着一起看,还可以传递对看到的事物的感想或想法。远藤利彦准教授这样写道,“在读懂心理活动的过程中,与视线起到同等重要作用的是面部表情和声调等。我们日常在看什么的时候,特别是在看那些与自己关心的事物有着密切关系的东西时,经常会情不自禁地在脸上浮现出表情,或者发出声音来。旁边的人看到这些时,会比较容易感觉到我们当时的心情”。借助视线与表情,去读懂心情或者推测意思,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叫作“社会性参照”。这种行为在其他灵长类动物中也可以看到,而人类的这一能力特别突出。有人认为,人类能够掌握如此多的知识,也许就是通过这种“社会性参照”才获得的。

坐在飞机上,当飞机发生剧烈摇摆时,我们会去看乘务员的表情。看到他们面部表情很镇静时,会感到安心。同样,婴儿到了1岁左右,看到不认识的人时,会去看母亲的面部表情,以判断那个人是不是可以放心的人。看到第一次看到的食物或者闻到第一次闻到的气味时,也会通过观察人的视线或表情来感觉是好是坏。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但有时这些会成为先入为主或固有印象,产生喜好或厌恶。

“共视”以及“社会性参照”发育的下一步,是婴儿将自己关心的东西用手指着以引起别人的注意,开始自发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当希望你看什么,希望你去取什么时,不仅用手指,还会将自己高兴、惊讶的感想与别人分享。这是在发出“一起看呀”的信号。

当我出现在0~1岁班级时,对我感兴趣的几个孩子就会走近,拼命想要自我表达些什么。熟悉一些的孩子就会伸出手来让你抱他,这是一些尚未将心托付给我的班级的孩子。

有时,孩子会指着什么来表现自己。但他们手指的方向却什么也没有。而且当我朝着手指的方向看时,孩子却又改变了手指的方向。希望看他自己时,他会指向自己,有时也会指向别的地方。

保育员没有必要和孩子面对面地一起玩,而只需要和孩子在一起,看着孩子玩即可,这一点很重要。偶尔孩子回过头来确认保育员是否在看着自己时,保育员则需要表现出“我正在和你看相同的东西呀!”“真的很有趣”,重要的是要与孩子的玩产生共感。

适应保育

“共视”与社会性参照

孩子进保育园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让孩子熟悉保育园这个空间环境和保育员这个人的环境,因为这些会造成情绪不稳定或影响发育。为了能够让孩子熟悉保育园这个空间环境和人的环境,我们准备了充分的时间让孩子们熟悉。但是,最近因为家长工作的原因,不可能有更多的适应保育时间。因此需要在方法上下些功夫,让孩子适应保育环境。

因为出生时间太短,婴儿可以自己体验的量是有限的。但是,我们知道可以让婴儿在短期内有更多体验的方法,那就是“共视”

以及“社会性参照”。可以借助自己所信赖的人的视线和表情,来读懂他人的心情和推测意思。初次见面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可以根据自己信赖的人与那个人接触时的表情来判断。同样,判断是否是一个可以安心的场所,也可以通过自己所信赖的人在那个场所时的表情来判断。如果“适应保育”期较短时,不是让婴儿去习惯保育园这个场所,而是让家长知道保育园是可以安心的场所,保育员是可以信赖的人即可。家长的安心感可以传递给婴儿。当然,前提是让家长和婴儿一起度过这段时期。其中,家长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可以消除这些不安因素。

发育

对发育的看法

我认为,人的发育不是呈直线形的,需要通过一生去捕捉发育的变化。环境会影响变化,改变变化的形态。由于环境的不同,发育的时间会有早有晚,发育状况会有所不同。曾耳闻有关被“监禁”孩子的报道,他们被放在整天见不到阳光、不接触人、不能活动的环境里,即使年龄增长,身长也不能正常发育。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什么样的环境比较舒适?怎样更适合生存?应该有新鲜空气,干净的饮水,气候温暖,食物丰富,环境安全,存在适量人数的集体等条件。那里是受保护的伊甸园,是“花园”。但是,大自然并非如此理想。人类需要经受各种考验,而人类也不是那么软弱。在考验中,其他人种灭亡了,只有我们的祖先“智人”存活下来,逐渐进化成“人”。

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发育。人类从胎儿时期开始,就有了将来所需要的能力的萌芽。同时,还会创造能够发挥那些能力的环境。胎儿的运动是从受精后8周左右开始的“胎动”。当然这是胎儿本身的发育,同时还有可以使胎儿活动的环境,也就是羊水的形成。如果没有准备保障发育的环境是不能发育的。

如果保育是一种支援孩子发育的行为,那也是通过环境而实现的,这一点非常明确。因此,保育员需要为孩子们准备好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各种能力得到发育。出生几年后,必要的大脑神经细胞及神经回路会得到完全发育。然后,逐渐地留下必要的东西,完成整合。发育不是直线上升的行为,而是经过分叉、整理,使得每个行为变得高度成熟。

例如,认为发育是直线上升的观点认为,婴儿首先是先会翻身,然后会爬,然后扶着东西站立。其实,学会翻身的婴儿一直在翻身,只不过先是用脚翻身,然后用身体翻身,那是因为翻身的目的有了变化,不是直线形的,而是变化的。爬行也不是从复杂的爬行动作开始的,很可能有时还不如开始时爬得好。走路也是逐渐完成的。先学会走直线,逐渐学会快走,学会走高低不平的路。但那也只是到一定的年龄,年龄再大一些反而会走得不稳。人们认为,爬行是生来就做好了爬行的准备,到了某一个时期,开始出现爬行这一行为。同样,走路也是从胎儿时期就开始了练习,到了某一个时期就出现了走路这一行为。其后,随着年龄、环境等发生变化。这些行为都是各自独立的,从翻身到爬行,从爬行到走路,并不是事先连续准备好的。

促进孩子发育的环境

对于社会性的萌生也一样。玩的发育是从一个人玩,平行玩,到参与玩这样变化的。婴儿时期属于一个人玩的时期,没有必要与其他孩子一起玩。平行玩的时期,即使孩子们在一起,也不参与别人的游戏,因此需要准备平行玩的环境。然而,社会性却可以从胎儿时期,以及出生后不久的婴儿时期开始学习。原来认为婴儿时期与特定的大人的关系十分重要,仅仅培育与大人的二者关系即可,所以在保育园采取分工负责制,这些观点均需重新审视。这种保育的结果,成年后会在社会性方面出现障碍。

在婴儿保育中,孩子的发育过程只不过是一个指标,需要很好地看到每个孩子的发育状况,分析他在这个时期需要什么样的环境,需要什么样的刺激,准备比这个时期稍稍超前一些的环境。每个孩子的发育并不是到了那个年龄就突然出现了,而是有一个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也要准备好促进发育的环境,不能因为社会性是从3岁左右开始出现的,就在3岁时才把孩子放在集体中,而应该在婴儿时期就要准备好促进孩子社会性发育的环境,让孩子接触各种人。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按照孩子的发育阶段,为孩子准备好适合孩子发育的环境。

同类推荐
  • 孩子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孩子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本书从孩子的行为出发,用心理学的知识分析和解读孩子心理,并为家长提供了孩子不良行为和培养孩子好行为的方法和技巧。内容包括:孩子的行为折射成长轨迹等。
  • 从心起航让爱永驻

    从心起航让爱永驻

    《从心起航记爱永驻》主要内容包括:着眼幼儿的成长爱的教育理论构建;园所实现科学发展文化建设是关键;让幼儿快乐发展爱的教育课程的实践等。
  • 父母送给青春期女孩最好的礼物

    父母送给青春期女孩最好的礼物

    在青春期,稚气未脱的女孩是不可能独自承担成长的压力和迷茫的。有时候需要父母给予帮助;有时候又需要她自己去摸索,去寻找,寻找一个能帮助她解决问题的去处。因为有些事情即便她自己解决了,父母也进行指导了,但仍然需要从另外的去处去获得帮助和确认,这样女孩才能安心地成长。本书就能起到这样一个作用。有了这本书,女孩就不会孤独地承担青春期遇到的烦恼和痛苦。这也正是我们编写这本书的用意所在。本书是青春期女孩的好朋友。她温馨、细腻,细致入微,极像一个亲切活泼的姐姐,将青春期那些必须了解的知识对女孩不慌不忙地娓娓道来,让她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一切,而且铭记在心。
  • 1岁育儿最佳方案(幸福爱巢丛书)

    1岁育儿最佳方案(幸福爱巢丛书)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竞争已成为事业发展的首要条件,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命运。为了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强盛,家庭的幸福,优生优育以及如何提高人类自身的质量,已引起全社会的瞩目。
  • 家长如何做孩子才会学

    家长如何做孩子才会学

    从孩子眨着好奇的眼睛探索世界开始,到入幼儿园、上小学、升中学、考大学……家长的使命并不仅仅是抚养,更重要的在于教育。指导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为孩子拥有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本书就是为家长提供宝贵意见,为他们培养合格人才现身说法。
热门推荐
  • 郎骑竹马来

    郎骑竹马来

    年幼时,她万分确定自己厌恶这么一号人,蜘蛛、蟑螂、毛毛虫……凡是恶心的动物,他们俩自小就是一对斗气冤家,可是谁能告诉她,眼下这人才唤她“方小姐”来着的,又是凭什么吻上她的唇?
  • 我们不知道

    我们不知道

    我想,每个人都会因为成长,而不断的变化着。形象,性格,语言,喜好,可能还有更多,像是新旧衣服,不断的,脱掉旧衣服,然后,又穿上新的。
  • 符文断刃

    符文断刃

    瑞文一步一步,经历了诺克萨斯的政局阴险,消失在了人海
  • 风尘一墨

    风尘一墨

    (一墨风尘番外现代篇)她和他的相遇,由声色开始……他们不交心,也不在意彼此的世界和经历他们也会互相诉说,对方的一些听过即止的故事他们甚至不了解彼此的行踪轨迹……然而,总有一些彼此相存于彼此空间的故事发生冥冥中,他们相遇相忘隐隐中,他们若即若离……不知不觉,她和他,却渐渐联系在了一起……
  • 哈代爱情小说

    哈代爱情小说

    啊,是你在我坟上刨坑么,是我的情郎?难道他在种植悔恨?不,昨天他已经再续新欢,新娘从小生长在富家豪门。他说:‘如今不会叫她伤感了,尽管我不再对她忠贞。那么是谁在我坟上刨坑?是我最亲的亲人么?啊,不。他们****沉思着:这有何用?栽上鲜花又有哪点好处?任何守墓人都无能为力,把她的英魂从死神的陷阱中放出。’但是,的确有人在我坟上刨坑,是我的敌人么?是她在偷偷地刺我?“不,当她得知您早已步入那扇终将封闭一切肉体的大门,在她看来,您葬身何地真用不着多虑,因为,您再也不值得她去仇恨。
  • 武侠成仙记

    武侠成仙记

    无尽的宇宙之中,有三个等距离、大小的星球,合称上界:灵界蓝色天空,生机万象却又暗藏杀机;魔界乌云密布,大地呈灰黑之色,遍布凶险;魂界血色天空,七彩光云弥漫,土地以及腐臭的大海、河流都呈深黑色,阴森恐怖。它们之下是同时具备它们特性、大小只有灵界百分之一的下界;之上是金色天空分布着红乌白三色云、大小则是灵界百倍、壮丽无比的仙界。九段连接三界、大小不尽相同的七彩光弧组成鸡蛋状巨型光笼,中心比仙界大数分、有着无数仙藏的远古神石,为原位自转着三界提供光热。这是一名在下界成长、自小研习医学的少年在江湖逃亡中获仙缘后兼修灵、魔、鬼、妖道,最终带领三界众生抵御外敌的故事〖延续《三界修仙传》、《远古神石》情节〗
  • 网游之剑灵传奇

    网游之剑灵传奇

    神秘的传说的来临着命运的苏醒吧沉睡的无尽之龙
  • 妹控无敌论

    妹控无敌论

    群雄并起的时代,战争是检验妹控无敌论是否成立的最佳方式。
  • 王牌特工逆世妖孽王爷来袭

    王牌特工逆世妖孽王爷来袭

    强势逆世特工来袭,王爷是么照把你踩脚底下,心我没有,命有一条,我就是我,看我如何飞翔天空!心终于有了,因你而有,却因你而死,梨树下梨花缓缓落下,只剩我!
  • 毁灭公爵

    毁灭公爵

    枪械诞生于科技最为发达的地精族,在魔法与斗气盛行的时代里,似乎算不上什么伟大发明。但其不容小觑的破坏力,以及相对简单的操作,也赢得了不少人的青睐。而随枪械应运而生的子弹,在经过炼金术师和魔法师的改良后,威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不过,单是融合了魔法元素的子弹价位,足以让人望而却步。弗雷特的第一把左轮,是从一个穷困潦倒的赌徒手里买来的。本想以此作为魔法师的替代品,安安分分的继续赏金猎人的生涯。但令弗雷特没想到的是,从握上枪柄的那一刻,自己的命运,和大陆的格局,正在悄然转变……“说实话,我并不喜欢手上的玩意,因为我时常感觉自己握着的不是左轮,而是人类的掠夺欲。”——弗雷特·卡诺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