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97000000004

第4章 正月中旬动帝京——元宵节(1)

第一节 元宵节来源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此时,春节刚过,人们余兴尚浓,到了正月十五黄昏后,天边明月高挂,地上灯火通明,早春的晚风温柔而稍带寒意,正是人们踏月观灯的好时机。古人特别珍惜此时的光阴,有“春宵一刻值千金”之佳句。元宵节,在我国人民文化生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叫做上元节,元宵夜又叫“元夜”、“元夕”,又因元宵节的主要节俗活动是赏灯、观灯,故又俗称“灯节”。“元”,即开始,一年之始为元月;“宵”即“夜”,“元宵”意指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时候人们认为这一天是个大吉大利的日子。

道教对元宵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道教文化有所谓“三元神”之说,认为上元天宫(尧)、中元地宫(舜)、下元水宫(禹)这三位官神,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为诞辰日。因此,这3个日子分别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故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按照这个说法,元宵节起源于对上元天官(尧帝)的祭祀活动,成为具有道教特色的民众性节日。但实际上,在道教产生之前,正月十五就是一个传统节日了。

元宵节是传统的民俗节日,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元宵节始于汉代,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西汉初年,惠帝懦弱,吕后称制,诸吕作乱,为祸朝廷。吕后死后,大将周勃和宰相陈平等人,拥戴文帝即位,平叛“诸吕之乱”,恢复汉室正统,那天恰是正月十五。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故以后每逢正月十五晚上,汉文帝都要微服出宫游玩,与民同庆,欢度佳节,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以后相沿成俗。

此外,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元宵节是起源于“火把节”。古时候,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作物的产量常受天灾的影响。汉代时,老百姓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我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然,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第二节 历史演变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从史料记载来看,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已存在了。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灯节列为重大节日。汉武帝时期,每逢正月便在宫中张灯一夜,以此祭祀“太乙神”。(太乙神:主宰宇宙一切之神。据说太乙神的权力很大,能主使十六龙,能知风雨、水旱、饥馑、疾疫。)皇帝为求在新的一年里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便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设香蜡宝烛向它祈祷。

祭祀期间,灯火辉煌,规模宏大,自昏到明,热闹非常,极其隆重。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年—175年),因汉明帝提倡佛教,蔡愔(阴)从印度求得佛法,称印度摩羯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因在佛教教义中将火光比作佛之威神,因而灯一直是佛前的一种供具。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敕令于正月十五夜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不仅如此,还下令不论士族庶民,一律挂灯,以表示对佛教的尊敬和虔诚。

张灯,既成佛教礼仪,又成民间习俗。据说这就是过元宵节的开始。南北朝时,元宵欢庆活动比汉代更热闹。隋唐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经济高度繁荣,社会空前安定的时代,元宵节的庆祝活动更是规模盛大。在唐明皇统治的盛世,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下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张灯游玩3天,万人狂欢,称“三夜元宵”。“元宵”作为节名大约也出现在唐代。宋朝城市生活进一步繁荣,元宵灯火更为兴盛。北宋时,张灯由三夜延长至五夜,成了“五夜元宵”。到南宋时期,又添一夜为六夜。在节日期间,帝王与民同乐,元宵节亲登楼台宴饮赏灯。

从宋代开始,出现了灯谜,即把谜语系在灯上,让看灯的人们在观灯之际进行猜谜活动,增加人们的生活情趣,烘托节日气氛。宋元易代之后,元宵依然传承,至明代,“元宵”的名字已经普遍流行。明太祖朱元璋在金陵(南京)即位后,为使京城繁华热闹,又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称“十夜元宵”。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仍沿旧习张灯十夜。节日期间,常是花灯烟火照耀通宵,鼓乐杂耍喧闹达旦。清代的元宵灯市依然热闹,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元宵节依然盛况空前,只是张灯的时间有所减少,一般为五夜,十五为正灯。

最值得一提的是,清朝以后冰灯由满人自关外带入中原,这些冰灯“华而不侈,朴而不俗”,极具观赏性。现在,我国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一带在每年元旦至春节期间,都要举行冰灯会,不过,制作方法和花样已经现代化了。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至今仍是国人看重的民间传统节日。

第三节 神话传说

一、有关元宵节的来历

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幽默,机智风趣。有一年冬天,接连下了好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因为她制作和销售的汤圆又香又甜,软滑爽口,驰名京城,因而被选入皇宫做宫女。元宵身陷皇宫3年,时常想念家中年迈体弱的父母,无奈朝廷戒备森严,她根本就无法出去。今日她听说父母身染重病,恨不能在父母跟前,为双亲尽孝,就想一死了之,准备投井,恰被东方朔所救。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为了元宵姑娘,东方朔炮制了4句偈语:“长安在劫,焰红宵夜,十五大火,火焚帝阙。”后密谋由卦人传出,一传十,十传百,一时之间,长安城里出现了极大的恐慌。汉武帝闻听也大惊失色,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地想了一想,说道:“据臣所知,火神君最爱吃汤圆,臣闻宫中的元宵,美丽聪慧,心灵手巧,做得一手好汤圆,不妨请圣上下旨,十五晚上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令京都各家都做汤圆,共敬火神君,借此消灾。至于玉帝方面,还请陛下再下一道圣旨,传谕臣民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通宵达旦,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定可瞒过玉帝。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陛下离宫混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如此定可保陛下平安!武帝听后笑逐颜开,遂即传旨,照办勿误!

到了正月十五长安城里张灯结彩,人来人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汉武帝也因正月十五皇宫安然无恙而大喜,于是便下旨:今后每年正月十五都要做汤圆,供火神君,全城挂灯燃放烟火,张灯结彩,从此就形成节俗。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做元宵,这天也就叫做元宵节。

二、关于元宵灯节的由来

民间流传着这么一个神话故事:传说在很多年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它们成群结队,四处伤害人和牲畜,糟蹋庄稼,人们万分痛恨,就组织起来打它们。有一次,打死了一只肥大的鸟,光脖子就有七八尺长,谁知道这一下却惹出了滔天大祸。原来这只鸟是天宫守门的神鸟,只因闲来无事,飞落人间游玩,不料却被不知情的猎人射死了,枉送了性命。玉帝知晓后非常恼怒,立刻下旨,要在正月十五派天兵天将下凡,把地上的人畜全部烧死,为他宠爱的神鸟报仇。巨大的灾祸就要降临人间。一位仙人听闻此消息,心想:青山绿水,人民安居乐业,无白遭到火灾,岂不大坏天理,该怎么办呢?玉帝传旨,谁敢违抗?仙人想来想去,只好冒着生命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前来相救。他对人们说:“正月十五晚上,你们家家户户燃起火把,张灯结彩,亮起灯笼,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玉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便可免此厄运。”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玉帝到南天门一看,人间果然是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还真的以为是燃烧的大火,心中大快,不禁连声叫好,满以为给神鸟把仇报了。这样便骗过了玉帝,使人们免遭灭顶之灾。此后,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燃放烟火,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三、说起汤圆

近代史上还有一个典故。话说,辛亥革命以后,窃国大盗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成果,篡夺了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职务,后来又复辟登基当上了皇帝,想永远为君。不料,却遭到举国人民的反对,整天提心吊胆,寝食难安。有一天,他在街前走过,听到街上有人扯着大嗓门喊:“元宵——喽”,心中极为恐慌。因为“元宵”两字与“袁消”谐音,即消灭袁世凯之意,他知道自己当了皇帝,既不合潮流,又不顺人心,认为这是有人在召唤人民起来消灭自己,是诅咒之词。所以他回去以后便下令从1913年的元宵节起,禁止再把这种食品叫元宵,“元宵”一律改叫“汤圆”或“粉果”。这个窃国大盗闹出了这么一场杯弓蛇影的历史笑话。不过,老百姓们根本不买他的账,“元宵”两字的称呼不仅没有被取消,反而被老百姓喊得更响亮了。而逆潮流而动的袁世凯,1916年自己却被取消掉了。

知识小百科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个典故出在宋朝。据说,当时有个叫田登的人做了州官。为避讳,他就要求全州的人一定要避免用“登”字,和“登”同音的字也不准用。他手下有些人还曾因触犯了这个禁令而受到鞭笞。后来,灯节要到了,这州官也算有“才”,就别出心裁地下了一道告示:“本州依例,元宵放火三日。”老百姓知道后哭笑不得,称他为“放火州官”,同时用“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来讽刺统治者欺压百姓、为非作歹、为所欲为。

“破镜重圆”——4世纪到6世纪末,宋、齐、梁、陈四朝先后在我国南方建立地方政权,史称南朝(420年-589年)。南朝最后一个朝代的君主陈后主的妹妹宋平公主,嫁给了陈太守舍下一个叫徐德言的人为妻。徐德言眼看着陈朝腐败无能,即将灭亡。就与妻子约定,如果将来国亡人散,两人就各持铜镜一半,正月十五于街市上相寻,以镜子合上为证。后来,陈朝灭亡了,二人天各一方。几经波折,最后离散了的夫妻凭着破镜,终于在正月十五那天破镜重圆了,并从此偕老终生,被后人传为佳话。

第四节 元宵习俗

一、猜灯谜

灯谜是我国独有的一项富有民族风采的文艺形式,生动活泼,饶有风趣。它可以增长知识,启发思维能力,活跃文娱生活,因此至今仍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猜灯谜”又叫“打灯谜”,又因其深奥难懂,不易被人猜中,好似射虎那么难,因此,又叫“射灯虎”。所谓灯谜,就是将谜语贴在灯上,供游人猜度,猜对者扯下纸条,领取谜赠。猜灯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它来源于民间口谜,后来经过文人加工就成了谜语,包括灯谜、事物谜、儿童谜、填格谜等。灯谜,是我国古代谜语与灯节的巧妙结合,是元宵节后增加的一项活动。

灯谜的基础是谜语。谜者惑也,是一种迷惑人的语言。谜语古时候也叫“庚辞”,是一种隐语,隐语就是隐其语言的本来面目,而假借其他词语说出来,它的产生和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群雄崛起,列国纷争,一些“政客”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说动各国君主,往往在发言时,不把本意说出而是采用民间故事传说的隐喻方法,巧妙影射,寓以深意,使之得到启发,收到预期效果。当时把这种方法叫“隐语”或“庾辞”,这种藏头隐语,就是谜语的前身。秦汉以后,谜语形成为一种书面创作。三国时期,猜谜盛行。宋代出现了灯谜。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缤纷的花灯之上,供人猜射。

明清时期,灯谜已成为年节,特别是元宵节,是城乡不可缺少的文娱活动形式,猜灯谜活动在民间十分流行。《红楼梦》里就有贾宝玉和姐妹们打灯谜热闹场面的生动描写。

北宋诗人王安石是一个制谜的能手。据说“目字加两点,不作贝字猜”,谜底为“贺”;“贝字欠两点,不作目字猜”,谜底为“资”,就是他制作的。

猜谜变成灯谜,还有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很早以前有个姓胡的财主,家财万贯,却横行乡里,看人行事,人们都叫他“笑面虎”。一年春节将至。胡家门前来了两个人,前边的李才衣帽华丽,后面的王少穿着破烂。

同类推荐
  • 小学生作文写作技巧

    小学生作文写作技巧

    本书针对小学生在写作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写作技巧,讲授实用方法,让同学们轻松驾驭各类题材作文,为小学生提供写作捷径。另外本书就选材、立意、创新等方面的写作难题,也提供了简单实用的写作技巧。
  • 课本上读不到的化学故事

    课本上读不到的化学故事

    五颜六色的石头、臭臭的煤气、会冒泡的可乐……我们身边这些好玩的生活现象其实蕴含着奥妙无穷的化学知识。本书将把你带进神奇的化学世界,让你知道为什么“银子”比金子还贵,为什么小狗受伤了舔舔就能好,为什么刚盖好的房顶要浇水,为什么萤火虫能“发光”,为什么煎药要用瓦罐……这些妙趣横生的化学故事一定让你大开眼界、叹为观止,让你轻轻松松爱上化学、学会化学。
  • 现代物流运输管理

    现代物流运输管理

    本书以物流运输作为研究对象,从物流管理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物流运输的基本原理和运作实务。全书共十章,主要内容包括:现代物流运输概述、现代物流的基本结构、现代物流运输决策、物流运输实务、集装箱运输管理、国际物流运输、物流运输信息管理、物流运输成本管理、物流运输纠纷及其解决、物流运输组织管理等内容。
  • 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教你毽球·壁球

    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教你毽球·壁球

    球类体育运动的起源很早,中国在2300年前,即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足球运动,当时的足球叫“蹴鞠”,至汉代,蹴鞠运动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有了专业足球队、竞赛规则,还设立了裁判员。汉代,我国的踢毽子运动也十分盛行,至清末,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不仅用踢毽子锻炼身体,而且还把它和书画、下棋、放风筝、养花鸟、唱二黄等相提并论,可见对其的宠爱程度。
  •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展开物理教学探索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展开物理教学探索

    追溯数理化的演变历程,对话最新颖权威的方法,探索最成功的课程教学,感受最前沿的科技动态,理科教育的全程解码,数理化的直面写真。
热门推荐
  • 昕语心恋

    昕语心恋

    十年前的一切让他遗忘了她十年后的她挣脱枷锁不停的辗转她找到了他尘封的记忆大门是否能够打开十年前的真相能否还原命中注定的纠葛情感能否在十年后画上完美的分割线家族的阴谋错位的爱情无情的暗杀各种利益交错的上流社会是迷失自我是坠入深渊亦或是找到真我
  • 玄与魂

    玄与魂

    他从经是一名猎杀团副团长,后来因为团长的计算错误导致了一场无法挽留的局面,而且当时的自己太弱,放弃了自己身为副团长的荣耀在一个贫困地区投资建设了一个城市名字叫做玄火升红酒街开始了一个新的生活!
  • 逆天称尊

    逆天称尊

    她是地球排名最高的杀手与神偷当然还有她那出神入化的黑客技术令人匪夷所思。被称为地球独一无二的全能特工。她是“地球”一流的黑客,却是四大家族之首的家主之女,却背上了纨绔子弟的名号,可又有谁知她背后的辛酸。当她变成她,整个世界为之疯狂。他本是她的青梅竹马,却得知她的突然消失。一转眼之间他变为疯魔与他们一起屠尽满城之人。他本应快乐度过一生却因此自尽。可又有谁想到,在另一个世界,他是他的异世转生,可当他与她再次相遇时,她却不得已以男装示人。她不得不感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与海角而是我龙翼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我就是你心中的她。当他与她的再次相遇之时,就是一段佳话再次展开之日。
  • 工作整理术:这样工作才能更简单、更高效

    工作整理术:这样工作才能更简单、更高效

    《工作整理术:这样工作才能更简单、更高效》内容简介:工作是人生食粮,不愉快便失去意义;以义务感面对工作,更无法获得幸福。既然一定得做,不如开开心心去做,不如真心地享受工作,因此,整理术应运而生,整理是非常积极的行为,在你工作中遇到的任何问题,你都能拿来做一番整理,只要彻底执行,工作环境、工作状态就能大幅改善,当然,就像数学中的“极限”一样,只能无限靠近,却不能到达,所以《工作整理术:这样工作才能更简单、更高效》并非是为了整理而整理,而是与读者分享一种“如何享受工作”的方法论。
  • 双职业全能剑士

    双职业全能剑士

    说我是死宅!?不!如果说待在家里就算宅的话,我仅仅只算个伪宅~时不时的上上小网,打打小游戏,看看小萝莉~不过这上网有时候也是会出现故障的……“只听夸嚓一声!”“裤裆烂了!?”“NO,NO,NO~““那莫非你蛋裂了!?”“我擦,你不要猥琐的行不行!”“那好吧,除非你穿越了,如果其他的你都别给我说。”老艾新书,求各位看官收藏推荐!
  • 胭脂泪:凤倾天下

    胭脂泪:凤倾天下

    她本是浮丘国宰相的女儿,却沦为杀手!处处受人牵制!还爱上了自己的哥哥…有朝一日,真相浮出!她变身亡国公主,身背复国重任。复国便复国,可为何复仇对象是他?老天爷!她不想玩了!为了复国,她阴差阳错的开启了一个玄幻大门!破了上古大阵!可是那个和她哥哥长的一模一样的男子,究竟是什么鬼!为何要叫自己“娘子”,又为何自己要叫他“爹爹”?扑扑朔朔,迷迷离离…她的清闲之路…远矣::>_<::……
  • 绝世龙神天王

    绝世龙神天王

    脑子为空,想不出啥简介,先看了再说吧
  • 帝后你去哪

    帝后你去哪

    她出生在神界,千万宠爱集一生,天生聪慧。各种法术在很小的时候就练的很熟,因在神界找不到人们说的情和爱,神界帝君特此让她去各界寻找。体验各界的酸甜苦辣,可在她去人界时,时空裂缝突然打开。让她进入另一个时空的人界,那时,她已14岁。而他出生在人界,但不是人界之人,而是另一个世界,在人界他是鼎鼎有名的异姓战神王爷。从未有人知道他来自哪里,只知道他冷酷无情,乃是天人之资,武学奇才,同时也是杀人不眨眼的魔鬼。
  • 都市无限暗恋

    都市无限暗恋

    高中生李明,在一次勇救美女班长的过程中,不幸触电,在生死存亡之间,脑部潜能得到激发,从此,一切美女都只是囊中之物,一切情敌都不再是对手,一切混混都不敢在他面前混,一切金钱——得到都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 侦探的镇魂歌(斗鬼神系列之二)

    侦探的镇魂歌(斗鬼神系列之二)

    [花雨授权]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让司南聿从翩翩少年变成洋老太太。是何缘故让死了七年的人从地狱归来?谜团一个接一个浮现,事件越发复杂。四人侦探团再次出动,能否揭开层层迷雾获得真相?司南聿能否夺回身体,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