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闽东一带的民间,姑娘们于七夕“拜织女”,仪式非常隆重有趣;有些出嫁但未生育的少妇,盼望喜获孩儿,这天都回娘家参加“拜织女”。“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的朋友或邻里们约好,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有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包上红纸,插入瓶中,花前放有一个小香炉。而约好参加拜织女活动的少妇、少女们,就要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默念自己的心事。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君,少妇们则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才散。
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占卜的形式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穿针引线,又称“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具体来说,就是在七夕这天,妇女儿童皆着新衣。准备乞巧的少女们,用事先准备好的七根线和七枚绣花针,晚上于月下穿针,看谁穿得快、穿得多,谁先把七根线穿完,谁就是胜利者,将来就能成为巧手女,绣起花来就会得心应手。穿得慢的称为“输巧”。
“输巧”的人要将事前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这一活动看起来很容易,但由于晚上月光昏暗,夜风徐来,做起来就比较难了。唐代诗人祖咏的《七夕》诗:“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描绘的就是姑娘们乞巧穿针的事。由此可见,乞巧者要想拔得头筹,不仅得眼明手快,还须天公作美。乞巧方法有“喜珠应巧”:即在七月初七晚,乞巧者将捉来的喜蛛(一种红色的小蜘蛛)放在首饰盒里或其它容器里。一夜之后, 第二天清晨,打开盒子观察蜘蛛的结网情况以论巧拙。如果谁捉得喜珠,网结得方圆得体,疏密有致,即预示着这位姑娘心灵手巧,她“得巧”最多。北宋诗人欧阳修有名诗“拂面蜘蛛占喜事,入帘蝴蝶报家人”,说的就是这种卜巧的游戏。还有一种乞巧法是在白天进行,乞巧者把事先准备好的“巧菜”即豆芽用手摘下来,轻轻投入水盆里,让“巧菜”漂浮于水面上,在阳光照射下,看水底的影子。影成云龙及花、鸟、鱼、虫者为巧。姑娘们常常是一边投“巧菜”照影,一边唱一首古老的歌谣:“巧芽芽,生得怪,盆盆生,白布盖。今天把你摘下来,姐姐妹妹照影来。又像花来又像菜,看谁心灵手儿快。”照影盆边,姑娘们展开想象来确定那影子的形象。有时是激烈的争论,有时是哄堂大笑,十分有趣。听天语是乞巧节的另一习俗。在绍兴农村,乞巧活动以后,夜深人静时,年轻的少女常常三五相邀,偷偷地躲在暗处,在葫芦架下,梅豆棚底,偷听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时说的悄悄话。据说,凡是听到了他们相会时说的悄悄话的女子,日后必定能得到千年不渝的坚贞爱情。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还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七夕乞巧,真的能使人心灵手巧吗?对今天的青年人来说这是不言而喻的问题了。七夕乞巧,只是反映了我国劳动妇女自古就有的追求智慧,热爱生活的强烈愿望。现在再没有人继续做这种徒劳无功的活动了。肯定的说“巧”不是“乞”来的。俗话说:“三天不动手生,三天不念口生”“熟能生巧: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巧”,可见,“巧”由“熟”而来。当然,由“熟”到“巧”,离不开勤学苦练的过程,没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毅力,没有“苦战能过关”的决心,“巧”是不会唾手可得的。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今天,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
二、乞智
俗称七月初七是魁星的生日。魁星主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特别是闽东一带。这里的读书人崇敬魁星,仅次于孔子,所以他们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能保佑自己考试顺利,官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称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就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试命运的缘故。
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有很多斑点,又是个跛脚,周围的人们经常拿他取笑,嘲笑他,看不起他。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远大,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为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版本,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才学,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初七他的生日,读书人都很隆重地祭拜他。
“拜魁星”仪式亦是在月光下举行,和上述拜织女相类似。所以,在闽东一带村庄里,若是一家人丁旺盛宽敞的屋子,“七夕”这晚,天井里往往摆上“拜织女”、“拜魁星”两张香案,仕女聚会一堂,又被分为两个面面相对,不同性别的小天地,非常热闹有趣。“拜魁星”事先要糊一个纸人(魁星),左手捋红须,右手执朱笔,置于案上。祭品中不可缺的是羊头(公羊,留须带角),把它煮熟,两角包上红纸,放入盘中,摆在“魁星”像前。其他的祭品茶酒就可随意。
参加拜魁星的,在烛月交辉中进行,鸣炮焚香,礼拜完后,就在香案前围桌会餐。有的地方还要玩一种“取功名”的游戏助兴,以桂圆、榛子、花生3种干果,代表状元、榜眼、探花三甲,以一人手握上述3种果品各一颗,往桌上投,随它自行滚动,某种干果滚到某人跟前停下来,那么,某人即为状元、榜眼或探花;如投下的干果各方向都跑偏,则大家都没有“功名”,须重新再投,称“复考”;都投中,称“三及第”;若其中有2颗方位不正,比如桂圆、榛子都不中,只花生到某人跟前,而某人即中“探花”。这样投一次,饮酒一巡,称“一科”,而谓“这科出探花”,大家向“探花”敬酒一杯。敬酒的“落第考生”下“一科”继续“求取功名”,而有了“功名”的不参加。这样吃吃玩玩,一直玩到大家都有“功名”为止。散场时鸣炮烧纸,“魁星”像也和纸一起焚烧。
青年男女乞智、乞巧,希望自己的技艺才能高人一筹,而已婚的、年老的、贫穷的、富有的,莫不各怀所愿,于是七夕俨然成了一个许愿的日子。传说,七夕当夜,拜牛郎、织女时,马上下拜,说出自己的愿望,不管是乞富、乞寿、乞子,莫不灵验。但是,所乞求的愿望一次只能有1种,而且要连乞3年才会灵验。
三、吃巧果
七夕乞巧,除穿针乞巧外,还有做乞巧果的习俗,乞巧果分为“花生”和“巧果”。“花生”是雕刻成各种花纹、花样的瓜果,一般用可以生食的瓜果作为原料,也有用萝卜,白菜心等代替的。雕花瓜是巧手姑娘大显身手的好机会。花瓜常雕出金鱼、花朵等花纹,摆成楼台殿阁等形状,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雕出图案。雕好后,放入盘中,再加上各种佐料即可作为冷菜下酒。花瓜巧果做成后,在七夕之夜,人们便“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请织女品评人间巧女的杰作,乞求织女传授技艺。
七夕节乞巧的应节食品中,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也叫“乞巧果子”,是七夕节的传统祭品和美点。其花色品种多种多样,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芝麻等。从用料上看,分面巧和粉巧,前者用麦面做成,后者用糯米面做成;从做法上看,有油炸巧果,炉烤巧果;从形式上看,有圆饼巧果,有棱形巧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经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擀薄,凉后用刀切成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坯,入油炸至金黄即可。既可用油炸至金黄色,也有用炉火烤至金黄的,吃在嘴里,甜、脆、香,满口留香。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来展示自己的烹饪技艺。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而在现实生活中,乞巧节的饮食,一般是面条、水饺、馒头和烙果子等。临沂习惯用储蓄的露水和面做面条,昌邑把七夕的面条叫云面,意为巧云。昌邑用7种野菜包包子,胶东家家户户烙“巧果子”(先用油、鸡蛋、糖把面粉和好,再用荷花、桃、鱼等模子印制成各种花样,最后烙熟)用线穿起来,给小孩子挂在脖子上,边吃边玩。
现在七夕乞巧的习俗已不多见,“乞巧果子”这种传统食品,也演变成多种花色糕点。但“花瓜”作为一种传统的食品雕刻艺术在民间或各类宴会上则是常见的。“巧果”作为我国的传统食品,也仍受到普遍欢迎。
四、曝衣晒书
古代时,七夕节还有晒衣、晒书的习俗。据说是可以避免虫蛀。“七月七,晒棉衣”的风俗起源于汉代。据说汉朝建章的北边有个叫太掖池的地方,池的西边有汉武帝的晒衣阁,到七月初七的时候常见到宫女在晒衣服。汉代登楼晒衣服的风俗在魏晋时演变出晒书的习俗。据说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由于当时政治黑暗,为求自保,司马懿便装疯躲在家中。魏武帝仍然不放心,就派了个亲信前去探查。时值七月初七,装疯的司马懿却在家中晒书,派去的人回去如实禀告,魏武帝命令他立刻回朝任职,否则即刻收押。司马懿没有理由推脱,不得不回朝复命。当时的文人都讲求虚名,往往用晒书来显示自己的知识渊博,因此形成了晒书的风俗。
历史上关于文人晒书、晒衣的习俗有两则有趣的小故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里记叙说:七月初七人人晒书,只有郝隆敞开上衣,跑到大太阳底下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我这是在晒书呢”。在他看来,自己都已经把书装进腹中了,自己饱读诗书,满腹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东晋时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初七,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子上全是绫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也不慌不忙地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意思是说,自家没有东西可晒,但又不能免于世俗之风,就只好如此了。由这两则小故事就可以看出,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行了。
知识小百科
竹林七贤:中国魏晋时期的7位名士,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等,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其中,嵇康的成就最高。当时他们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蔑视权贵,世人引为贤人,故称他们为竹林七贤。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专制统治,作家们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夏季阳光炙热,日光中所含的强烈紫外线,的确具有杀菌的效果,这可能是促成七夕曝衣晒书习俗的主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