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96400000019

第19章 菊(4)

对菊(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孤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供菊(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咏菊(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画菊(蘅芜君)

诗馀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问菊(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扣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

莫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簪菊(蕉下客)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菊影(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踏碎处,凭谁醉眼认朦胧。

菊梦(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残菊(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馀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切,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分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最后是评奖阶段。评委基本上是“一言堂”,李纨笑道:“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人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了,只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然后《簪菊》、《对菊》、《供菊》、《画菊》、《忆菊》次之。”这个评比结果得到了宝玉的赞同:“极是!极公!”黛玉倒是表达了一定程度的谦虚:“我那个也不好,到底伤于纤巧些。”李纨道:“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接下来的对话,基本属于互相捧场乃至互相吹捧的性质,黛玉说:“据我看来,头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阳忆旧游’,这句背面傅粉;‘抛书人对一枝秋’,已经妙绝,将供菊说完,没处再说,故翻回来想到未折未供之先,意思深远!”李纨笑道:“固如此说,你的‘口角噙香’一句也敌得过了。”探春又道:“到底要算蘅芜君沉着,‘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竟烘染出来了。”宝钗笑道:“你的‘短鬓冷沾’,‘葛巾香染’,也就把簪菊形容的一个缝儿也没有。”湘云笑道:“‘偕谁隐’,‘为底迟’,真真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李纨笑道:“那么着,象‘科头坐’,‘抱膝吟’,竟一时也舍不得离了菊花,菊花有知,倒还怕腻烦了呢!”

看到她们的互相吹捧,宝玉的心理终于不平衡了,难免发几句牢骚:“这场我又落第了。难道‘谁家种’,‘何处秋’,‘蜡屐远来’,‘冷吟不尽’,那都不是访不成?‘昨夜雨’,‘今朝霜’,都不是种不成?但恨敌不上‘口角噙香对月吟’、‘清冷香中抱膝吟’、‘短鬓’、‘葛巾’、‘金淡泊’、‘翠离披’、‘秋无迹’、‘梦有知’这几句罢了。”又道:“明日闲了,我一个人做出十二首来。”李纨只得出来圆场:“你的也好,只是不及这几句新雅就是了。”

第八节菊与绘画

菊花是我国特有的名花之一。历代文人学士赏菊、爱菊,在他们的诗文中,均能见到对菊花的歌咏和赞颂。菊花的属性与文人的情怀,成了一种历史与文化的约定。写菊、画菊往往寄寓着诗人、画家退隐归田、洁身自好的人格品质和思想情愫。菊是花中君子,是自宋代以后为文人画家常画常新、反复表现的绘画题材。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画菊的手法日渐丰富和完善,出现了不同的风格与样式,写菊的佳作名品也见重于世。

写菊按照画法有工笔菊花和写意菊花之分。工笔菊花又可分作双勾填色和白描两种。写意菊花又有没骨菊花和墨菊等等。从画的章法形式上,又有大景式、折枝式和小品式的区别。所谓大景式,即画的幅面较大,取景满而复杂。一般采用中堂、条屏或大斗方的格式。由于画幅较大、内容较多,画面的意境开掘多见功力,相对来说画的难度也较高。折枝式,即是在画上仅截取一两枝菊花,裁定章法,且不作实境衬托,多为寄兴之作,适于条屏、横披等形式,画面经营亦很讲究。小品式常以扇面、册页形式为主,多一花数枝或简笔孤枝,简洁明快,以得趣为上,画幅虽小,却意趣盎然、别开生面。

在传世的“四君子”画中,写菊的作品虽在数量上不如梅竹一类题材的作品,年代上相对略晚。宋人画菊作品存世者不多。元代画家苏明远、柯九思亦皆有菊画。因桂花亦在秋季绽放,所以古人多有将菊花与桂花相伴入画者,以示德之不孤。明代画家吕纪绘《桂菊山禽图》,便是实证。古人常将菊与石相配共同入画,二者相得益彰。明清两代画菊的也不多。现有明代吴门画派中最享盛名的画家陈淳的一幅《菊石图》藏于首都博物馆,这是本来就较少的菊花作品中的珍品。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涛画的《对菊图》,画法精细,望远景山峦重复,屋舍掩映山间树丛,中景溪水平静,近景院落内有两松交错盘结,一高人对菊而立,笔法细秀苍劲。近代画家陈大羽的《松菊颂》,松柏龙腾虬跃,霜菊气韵生动,笔墨酣畅,色彩鲜明,溢出画外。笔墨功底厚实并以书法入画,显示出浩荡磅礴之气势。

北宋是花鸟画历史上第一个高峰。由于帝王的喜好,宫廷兴办画学,设立图画院,广延画家名手待诏宫中,皇帝与画家共同研习绘事,宋徽宗赵佶主持下的宣和画院,集中了一大批艺术造诣很高的画家,他本人就是一位花鸟画高手。北宋时期传世的写菊画有朱绍宗和赵昌的作品,他们笔下的菊花同其它花鸟画一样,具有较鲜明的宫廷审美趣味,画法工细写意,着色浓丽,能传写不同时间的菊花形态。苏轼诗云:“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便有佳名配黄菊,应缘霜后苦无花。”所得诗意则是因赵昌的《寒菊图》引发而来的。

寒菊与名节相联系,由文人所处之半壁山河的民族悲歌为纽带,引发出宋代遗民文人画家隐含于写菊作品中更加深层的民族气节。宋末元初,由于外族入主中原,文人士大夫多有“国破山河在”的扼腕之痛,知识阶层无论在朝在野,多怀有逃逸山林、不辱名节的志向。他们寄兴于菊花以言志,写菊与以梅、兰、竹、石为题材的绘画大量出现。暗含于笔韵墨趣中的文人情怀得到进一步升华。元代执花鸟画之牛耳的赵孟頫、吴镇、高克恭、钱选、柯九思、王渊等人都有写菊的名作,并为同代人所激赏。据说钱舜举(选)作折枝菊曾引出了袁桷的一缕惆怅,“醉别南山十五秋,雁声深恨夕阳楼。寒香似写归来梦,背立西风替蝶愁。”诗中所隐含的故国家园的离愁别恨,其实也道出了画家的心声。遗憾的是这些元代大师的写菊作品没能流传下来。元代文人写菊作画,以疏略率真,但写胸中逸气。作画不拘形似,以墨色作色,与宋人画菊相去已远。墨菊作为画菊的一种新体渐为时人接受,真正意义上的“写菊”到这时得以成立,元人写菊的笔墨意蕴给予明清文人写菊以有益的启示。

石涛有一首自题画菊诗,“兴来写菊似涂鸦,误作枯藤缠数花;笔落一时收不住,石棱留得一拳斜。”他说兴致来了,画菊画得象小孩子乱涂一样,而且误画了枯藤上面缠着几朵花——其实悬崖菊正是这个样子,他的“误作”正好是“妙作”的反说。石涛画菊,大都是用湿笔,甚至有把花叶画得墨汁淋漓,几乎墨团团的。石涛似乎是有意将菊花置于风雨之中。石涛与其他古代大师一样,不只是画菊,还要画菊的性格,而且把自己的感情溶化在菊花的形象里;笔墨加上了感情,就不同凡响了。假使画菊只是为了画菊,没有作者的意境,不可能成为艺术,最象也不过是一种标本。苏东坡说得好:“作诗便此诗,定知非诗人。”绘画也是如此。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奥林匹克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奥林匹克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 小学生经典阅读(四年级上)

    小学生经典阅读(四年级上)

    本书为青少年阅读类图书,按照不同主题选取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美文,选文兼顾古今中外,内容包括:理想、自由、爱国等,文章设计了“读点·点睛”、“作者介绍”、“佳句品读”、“赏析感悟”四个版块,帮助小学生读中悟写,从“愿读、会读”到“愿写、会写”。
  •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修身养性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修身养性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围棋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围棋

    围棋最早称“弈”或“棋”,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后人根据下棋时黑白双方总是相互攻击、相互包围的特点,称之为“围棋”。围棋是中国古老文化中的瑰宝。它巧妙地将竞技与艺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围棋文化,散发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在经济发展、竞争加剧的今天,围棋文化的社会价值日益凸显。学习和了解围棋,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而且可以提高个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培养创造潜能和思维能力,还可以磨练意志和毅力,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社会压力的能力。古老的围棋奥妙无穷,借用老子的话说就是“玄而又玄,众妙之门”,让我们轻轻打开这扇“门”,去领略围棋文化那独特的艺术魅力吧!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血字研究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血字研究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英雄大世纪

    英雄大世纪

    2166年,来自遥远星系的至高一族,大军侵略地球。地球军队不堪一击,沦为至高一族殖民地,成为了在至高一族统治下的星球。同时,随着至高族的降临,带来了不可思议的外星科技,人类科技在短短四十年间突飞猛进。一名人类天才的非法研究,激发了部分人类的特异功能,唤醒了沉睡在地球的远古力量。地球的超能时代正式开启!
  • 神路之源神路

    神路之源神路

    穿越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她的第一眼是无边的黑暗,第二眼是殷红的鲜血,第三眼是阴森的白骨,遗失了所有记忆。尽管如此,她仍有一颗善良的心。穿越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他有了所梦想的一切,但是,唯独没有她,那个白发的小女孩,他一生所爱之人。月君做客姻缘树,万缕红线挂枝头。哪怕相隔两界人,只为寻君千里时。
  • 绝世医少在都市

    绝世医少在都市

    雷小锋,一位来自大山的神秘少年,偶遇夏家千金,一见倾心。但花花都市处处流露着诱惑。清纯可爱的小萝莉,性感风骚的女总裁,歌坛新星的俏佳人,蜂拥来袭!
  • 往时

    往时

    总是回忆过去,回忆青春,后悔着那些没能自己做的决定,没能爱的人……
  • 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

    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牵手一生

    牵手一生

    《牵手一生》共分三篇,内容包括:上篇做个好丈夫,好丈夫的10条标准,好丈夫拥有8颗心,好丈夫的5项原则,好丈夫的4大角色;中篇做个好妻子;下篇琴瑟和谐共浴爱河。因为有了爱,彼此心中就有了一份责任,一份牵挂;一旦牵手,无论今后的日子里,是苦是甜,是悲是喜,也不管未来是鲜花铺路,还是荆棘满地,我们都要不离不弃,彼此相爱。在平淡中体味着爱与被爱,默默地走过四季,走过风景,走向我们幸福美满的明天。
  • 清史讲义

    清史讲义

    本书原是孟森先生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最初为北大内部发给学生使用的教材,后被中华书局等多家出版社整理出版,长期以来被作为各大学的教材使用。全书分两编:第一编总论,看似极短,泛泛而谈,却是全篇总领;第二编分为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五部分,对清朝二百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评述。作者以《清实录》和《清史稿》为基础,兼采清廷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加以考订,揭示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朝各个时期的诸多核心问题。全书内容充实、轮廓清晰、考证翔实,具有极高的学术深度,在清史研究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为现代清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 我就是战争

    我就是战争

    喝最烈的酒,因为最烈的酒里,有兄弟,有朋友,有故人,有往事,他们都如同烈酒一般,热烈,亲切。这里没有故事,只有战争,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 笙箫歇

    笙箫歇

    他立于高庭昂首阔声道——护国公盛名在外,我可不敢与你伉俪情深冰封万里她泣血书下——生不能同衾,望死同穴。佳人才子王侯公卿,命里命外,欲说还休都是他人的故事,而我只是看客。
  • 喜欢你,乱了我的浮生

    喜欢你,乱了我的浮生

    你的到来曾惊艳了时光,也曾温柔了岁月。遇见你花光了我所有的运气。喜欢你,便自此乱了我的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