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高无上的导师
作为冥想的对象,我们可以选择把神圣的主视为我们内在深处的自我和至高无上的导师来冥想。这种方法是“制限非二元论的”,既不是非二元论的,也不是二元论的。
在非二元论的方法里面,探索者通过辨别来否定宇宙的所有差异性,只是集中在独一无二的自我——遍布一切和永恒不变的纯意识上。这种方法是直接的,却是困难的,只有非常少数的人才可以实践。正如《薄伽梵歌》所说:“一心执著于至尊者不展示的非人格特性,很难取得进步。有物质躯体的灵魂,总是很难在这种训练中取得进步。”
在二元论的方法里面,探索者把同样的非人格神,绝对的纯意识看成是拥有一种有限和确定的形象,例如湿婆、毗湿奴、卡利或者杜尔迦;或者是一种神性的化身,例如是罗摩或者克里希那,被赋予了神圣和吉祥的品格。神圣的主的众多形象不是人类头脑创造出来的产物,而是唯一的上帝,而且是同一位上帝的众多不同展示。吠檀多的经文说,这位至上的主为了他的奉献者的福祉而呈现出一个人的形象。任何人格化的形象,都好比是向无限的地平线敞开的窗户。一个人可以用手指来指着月亮,但是手指并不是月亮。同样地,一个特定的形象不是实在本身(the Reality itself),而是指向那个实在。
在制限非二元论里面,终极实在不仅仅是被视为无处不在的纯意识,而且还是至上的原人,所有灵魂中的灵魂。正当个体灵魂是原人的时候,神是普茹首塔玛(Purushottama),至上的原人,或者是超人。钵颠阇利把神形容为一种“特别的存在”,它的知识是完美,是所有导师中的导师,至高无上的导师。
制限非二元论的上帝既不是人格的,也不是非人格的,而是“人格-非人格的”。主既是超验的,也是意识之内的;既是人格的,也是非人格的。正如灵魂是从里面控制身体,但又不受身体的变化和不完美所影响一样,上帝是从内在控制宇宙,犹如是宇宙的内在控制者,但又不受宇宙的变化和不完美所影响。在制限非二元论里面,神圣的主的概念,比被赋予了人形的上帝更具有人的精神特征。那就是,终极实在尽管是无限的和没有形象的,却是一种人格的存在,具有人的思想和感觉。
上帝的各种不同概念是相对于不同个体需要而言的。取决于个人的灵性进展,有些人倾向于认为上帝是一个有形的人,有些认为上帝是无形的人格,还有一些认为上帝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精神。所倾向的方式和对上帝的称呼取决于个别探索者的状态和气质。正如《摩奴法典》上写道:
宇宙的大主,比最细微的原子还要细微,像最纯净的黄金般地发光,顺从于梦的认识(冥想实践)——他应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原人。一些人崇拜他为火神,另一些人崇拜他为造物主的摩奴;有些人崇拜他为天帝因陀罗,有些人崇拜他为生命之气,有些人崇拜他为永恒的梵。《白净识者奥义书》上说:
他——独一无二者——尽管没有形象和没有任何目的,却运用他多种形式的力量来产生出不同的形象,赋予了我们良好的思想。宇宙自创世之始便由他而出,又由他而回归到终结。
吠檀多的各种不同经典描述了把神圣的主视为最内在的自我和至高无上的导师的冥想:
阿特曼(自我),比微小的还要微小,比伟大的还要伟大,隐藏在所有生命的心里。
——《羯陀奥义书》
他居住在所有生命里面,至今仍在所有生命之内。没有生命知道,是谁构成了所有生命的身体,是谁在里面控制着所有生命——他是你的自我,内在的控制者,不朽者。
——《大林间奥义书》
向您顶礼!无上喜悦的自我。向您顶礼!秘密中的秘密。您是不可思议者,不可估量者,没有起始,没有终结!我向您顶礼!
——《弥勒衍那奥义书》
神圣的主处于运动和静止中,但本身却是永恒不朽的;他是知识之光,黑暗的驱散者——我顶礼他,所有生命心里的居住者。我顶礼他,至高无上的自我。
——《瑜伽顶奥义书》
在身体的庇护所,有一朵微小、无罪和纯洁的心莲,那是至高者的住处。在这块小小的地方,有着没有悲伤的以太。那是持续不断的冥想之所。
——《摩诃那罗延那奥义书》
我们沉思居于万物的主。我们冥想至高无上的主。让那所有疾病的摧毁者永远地指引我们。
——《泰提瑞亚森林书》
我们沉思万物的至高居所。我们冥想那发出灿烂光辉,却依然隐藏着的生命。让无处不在的主永远地赋予我们灵感。
——《泰提瑞亚森林书》
古塔科萨(Gudakesa,阿周那的称号)啊!我是居住在众生心中的自我,我是众生存在的开始、中期和终结。
——《薄伽梵歌》
然而,在这个躯体中还有另一位享受者,一位超然的享受者,他就是称为自我(超灵)的至尊拥有者,是作为监督者和准予者而存在的至尊主。
——《薄伽梵歌》
空(akasa,虚空,空间)虽然遍布各处,但却因本质精微而不受污染。
同样,身体里的自我,虽然住在躯体中,却并不受污染。
——《薄伽梵歌》
我向真正的神圣古鲁顶礼。他,我的主,是宇宙的主。他,我的古鲁,是宇宙的古鲁。他,我的自我,是宇宙的自我。
——《外氏瓦萨拉坦陀罗》
主,您居住在一切里面;您是一切;您呈现一切的形象;您是一切的源头;您是一切的自我。向您顶礼!
——《毗湿奴往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