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神(Ishtadevata),也就是所选定的神的形象,是向崇拜者展现出神性的冥想对象,例如湿婆、卡利或者毗湿奴。无德之梵,本质上是超验的和非二元的,无法成为祷告或崇拜的对象,因为谁也无法与它建立关系。另一方面,普通人,也就是那些生活中各种不幸的受害者,需要向一位救世主,一位人格化的神祷告,他慈祥而又有慈悲心,在经受考验和磨难的时候可以在他那里得到庇护。因而,普通的探索者都需要某种人格化的神来代表超验的、非二元的梵;这一展示可以把恩典给予所有在忧伤中向他祷告的人。
如果把超验的梵比作纯意识的无限海洋,那么有德之梵则是这个海洋上最大的波浪。各种不同的神是这种有德之梵,或者是人格化的神的众多不同面相。通过一种神圣的形象,探索者可以瞥见神无限的光辉。当一位探索者选择任何这样的形象去崇拜和冥想的时候,它会成为那位探索者的择神。这位择神宛如一个从无限和遍布一切的神那里雕刻出来的形象。
斯瓦米·维韦卡南达用以下的方式来描述这个概念:
“择神(Ishta)”一词是源自词根ish,意思是渴望,选择……每一个人都是依照他自己的本性来看上帝的;而这个图像,又受到我们自己的本性所限,是我们的择神……这一开始的时候似乎是陷于术语的相互矛盾中,但我们必须记住,绝对真理是唯一的,而相对真理必定是各种各样的……
因此,这种择神的理论意思是允许一个人去选择他自己的宗教。一个人不应该把他所崇拜的强加到另一个人身上。所有用军队、武力和争论等手段去把人们召集在一起,匆促地把他们驱赶到同一围墙内,让他们崇拜同一位上帝的企图都失败了,并且总是会失败的,因为从构成性上说这是不可能的。不仅如此,而且还会妨碍他们的成长。你看到许多男男女女几乎都为某种宗派而挣扎;又有多少人得到满足呢?……他们发现的东西是多么少!为什么呢?仅是因为他们在做着不可能的事。他们受到其他人的支配而被迫去做这样的事……有如此众多的理念;我无权去说你的理念应该是什么,去把任何理念强加在你身上。我的任务应该是把我所知道的全部理念都呈现在你面前,使你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去看什么是你最喜欢的,哪个是最适合你的。取下最适合的,把它保存起来。这是你的择神,你的特殊理念。
斯瓦米·维韦卡南达接着继续去描述这种非常私人和非常个人化的关系:
这位择神应当保持秘密,这是你和上帝之间的事。所有宗教的理论部分都可以公开传播,并且可以集会,但是更高层面的宗教却无法公开。
我无法只作了短暂的了解就马上为我的宗教情感做准备……择神是神圣的,而不是秘密的。但是,是在哪种情形下呢?为什么我不把我的择神告诉给其他人呢?因为这对我而言是最神圣的,它会对其他人有帮助,可是我怎么知道它会不会对他们造成伤害呢?也许有些人的天性是无法接受一个人格化的上帝的,只会把一个非人格的上帝作为他的至高自我来崇拜。假如我把他留在你们中间,他会告诉你没有人格化的上帝,只是上帝作为自我而存在于你和我里面。你会感到震惊。他的理念是神圣的,而不是秘密的。
择神理念的争论经常引发宗派主义。作为对这一问题的回应,斯瓦米·维韦卡南达说道:
你不能够让所有人都遵循同一理念;这是一个事实,我也为此而感谢上帝。我并不反对任何宗派。相反,我会非常高兴地看到宗派的存在,我只希望它们会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为什么?仅仅是因为:如果你和我,还有在这里的所有人都有完全相同的想法,那么我们之间就没有什么可想了。我们知道,为了产生动力,必须有两三种力量产生碰撞。这是思想的碰撞,思想的分歧,也是思想的唤起。现在,假如我们所有人的想法都一样,那么我们就会像博物馆里的木乃伊,面无表情地互相对望着——再也没有其他。漩涡和急流只出现在急速前进,富有生命力的溪流上。停滞的死水没有漩涡。当宗教死亡,就不会再有宗派;它会变成完全平静和融洽的死坟。但是,只要有人类思想的存在,就会有宗派。多元性是生命的标志,它必须如此。我祈求宗派会变得多元性,这样最终就是有多少种人就有多少个宗派,每一个人在宗教上都有他自己的方式,他个人的思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