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83400000012

第12章 图片报道的视觉原则(1)

图片报道的新闻原则是基于图片报道的新闻属性所展开的。但是,图片报道之所以能独立地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类型,是因为其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报道形式;这种特点就是它借助于摄影的手段,用图片和文字的组合方式来报道新闻,用图片说话是其最突出的外在特征。图片在媒介上所占的版面面积大,用直观形象给予受众以强烈的视觉印象。也正是因为图片与人们视觉的直接关系,它必须遵循一定的视觉表现规律。符合这一规律的图片报道能够激发受众对报道内容的关注,完成图片报道由传播到接受乃至反馈的完整过程,进而实现图片报道的传播任务与目的。

第一节形象性原则

一、形象性原则的内容

“形象”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1)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形态,图画教学是通过形象来发展儿童认识事物的能力。(2)文艺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在这两种解释中,第一种是指人们所能直观感受到的具体存在物,第二种则是通过人们的认识、理解和想象,存在于人们脑海中虚拟的存在物。

图片报道呈现给受众的新闻图片很显然是属于第一种解释所指的“形象”。图片报道借助摄影手段,把新闻事实所发生的场面、环境、事件的参与者等要素用图片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它依靠具体的形象来完成新闻信息的采集和传播过程。当这些形象跃入人们的眼帘时,会产生一种视觉效果。这种视觉效果能在新闻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产生文字新闻不可比拟的直观、简易、浅显、便捷的优势。

首先,新闻照片里的形象是现实存在物的重现,是直观的,而文字是一种符号,是抽象的。人们在阅读文字新闻时,需要凭借过去的经验与知识,对接收到的信息重新进行加工编码后,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具体可感的形象,这时它所传达的信息方能为人们所理解与接受,因此,在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阅读和认知门槛。美国摄影家刘易斯·海因说过:“倘若我能尽所欲言,何须拿我照相机。”对于新闻照片来说,由于它的可视形象所产生的视觉效果,能够在人们的头脑中直接生成与新闻事实相吻合的形象,省去了看文字新闻时的中间环节,消除了人们的知觉与符号间的距离。这种距离的消除,不仅使受众在接受信息时显得更为轻松,而且能让文化水平不高,甚至不懂文字的人也能接受他们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新闻信息的接受面得到较大的扩展。

其次,人们对新闻照片所形成的视觉感知有这样的特征:人对形象物的感知具有整体性。当新闻图片进入人们的视野时,它的各个部分,各种组成元素同时被感知,人们对新闻图片的内容一览无余,因而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握它。与之相反,作为语言符号的文字是继时性的,必须逐字逐句地往下看才能使人明白,而且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必须加入理性的思考。因此,与文字新闻相比,新闻照片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接受性和理解性。

图片报道的形象性是图片报道作品实现良好传播效果的重要保证。形象性的强弱是衡量图片报道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为什么有时不同图片报道者的作品之间,或是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之间会在受众关注度和认同度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不同作品在构建形象时所存在的能力差异。

图片报道的形象性原则是指图片报道者对所要记录和传播的新闻事实信息与选取新闻图片画面之间建立准确的对应关系和最优化传播效果的画面元素安排。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在新闻事实信息与新闻图片画面之间建立准确的对应关系。就是说新闻图片画面既不遗漏应该传达的新闻信息,也不附带多余的、与主题不相干的芜杂信息,画面该简则简,需繁则繁。

二是最优化传播效果的画面元素安排。即新闻图片的画面安排与布局要新颖别致,吸引受众,引起受众阅读和思考的兴趣,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

画面中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而颤弱地跪倒在地,而一只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这张震撼世人的照片,其独特的形象令人看后终生难忘。但是因为人类道义的原因,卡特的照片发表后却引来了诸多批判与质疑。人们纷纷打听小女孩的下落,遗憾的是,卡特也不知道。他以新闻专业者的角色,按下快门,然后,赶走兀鹰,看着小女孩离去。在这幅照片获奖的两个月后,卡特自杀身亡。

中国当代图片报道理论的开拓者蒋齐生先生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表现“最要点”和“启示性”的问题,对理解图片报道的形象性很有帮助。他认为,图片报道画面所含信息量的大小,不取决于画面所显示的场面大小、人物多少,而在于形象本身是否是新闻的最要点和形象本身是否具有启示性。形象表现了新闻事实的最要点,又具有启示性,其信息量就会溢出画面,使人看到或感受到这形象所包含的广阔的社会历史内容,即事件的背景、原因。这形象就不仅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且会触发人的感情,激励人开动脑筋,进行思索,以至采取某种行动。

在图片报道中,形象表现应当服从于信息传播的总体目标。图片报道记者不能只把形象的选择与表现作为自己的出发点,不能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形象本身。由于我国的图片报道长期受到艺术摄影的影响与制约,重形象本身而忽视形象所含信息的问题非常突出。一些摄影记者在图片报道中仍然注重的是选择最美的人物、最有魅力的光线、最均衡的摄影构图,很多照片看起来,其形象本身无可挑剔,但记者本身所希望表达的信息内涵却无法从形象中得到充分体现,这是一种形象“贫弱”的现象,它不得不靠大量的文字说明来补救,实际上这就失去了图片报道的形象优势。

二、形象价值与新闻价值

图片报道是诉诸形象的新闻传播手段。摄影和传播本属于两个有着不同质的规定性的人类活动。正因为形象这个桥梁,使得摄影得以加入新闻传播活动中去,并成为极富特点的重要传播形式。在传统意义上,由于摄影是一门造型艺术,所以形象自然成为摄影活动的核心内容。在艺术摄影领域,如何表现形象往往是摄影家所需要做的全部工作。而在图片报道中,形象表现是为了更好地传播新闻信息。怎样才能充分体现形象表现的价值和特性?新闻信息和摄影形象怎样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两个问题是图片报道者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

形象是丰富多彩的、强弱有别的。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会出现值得捕捉、表现的新闻事实,摄影记者并不能把发生的所有新闻都通过镜头反映出来。图片报道区分并处理题材所包含的重要因素是新闻价值,而另一重要因素则是形象价值。

形象价值是新闻事实所具有的适合于形象表现的条件与素质。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这个新闻事实涉及受众视觉需要的形象因素。第二,这个新闻事实适合发挥摄影表现手段。图片报道选择题材时,并不像文字新闻那样只要具有新闻价值就无所不涉,无所不可。只有具有可视特点、具备形象价值的新闻素材,才能成为图片报道的内容。对于摄影记者来说,除了应具有新闻敏感外,还应具有高水准的形象敏感,要善于把握新闻事实中的新闻形象,要把可视性新闻题材和非可视性新闻题材严格区分开来,如果把非可视性新闻题材或形象性不强的新闻题材勉强纳入图片报道,那是难以成功的。孔祥民拍摄的《倾听龙的心声》,如果不是捕捉到密特朗在曲阜孔庙前,背倚云龙石雕,席地而坐,闭目遐思的有价值形象,就很难把政治家出访和东西方文化交融联系起来加以表现。

帕布劳·巴塞洛缪拍摄的《博帕尔大灾难》,如果不是选择了半埋沙砾中、受毒致死孩子的令人揪心的新闻形象,读者就看不到幼童那张惨白的脸和那双至死睁开的浑浊的大眼睛,就很难达到如此强烈的关于博帕尔灾难的传播效果,这个形象是摄影记者传递信息的有效保障,同时也成为亿万读者记住这次大灾难的最重要的象征物。

图片形象是摄影记者在新闻事件同步发展过程中所抓取的现场视觉画面。与文字新闻相比,它具有明显的可视优势。在图片报道所包含的全部内容中,形象具有核心价值,只有它才能全面地体现出图片报道的视觉、瞬间、现场、真实的鲜明个性与魅力。与文字新闻手段相比,图片报道在形象的产生与运作上有三个明显的差别:一是具体可视,二是现场限制,三是不可更改。文字新闻也有形象,它是通过记者的描写加上读者的想象才能在读者脑海中形成一个轮廓式的形象。这种“轮廓”可能是清晰的,也可能是模糊的,它与读者的认知基础和联想能力有很大关系。而新闻照片提供给读者的则必须是看得见的具体形象,必须是清晰可辨的。所以文字新闻可以报道无形的、概括性的,甚至是抽象的东西,而图片报道一般只报道有形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文字记者在采访时可以根据有关文件、材料、口头反映甚至电话采访来写消息、通讯、评论,对过去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通过有关人员的追忆、叙述等方式来表达。这些都是图片报道所不能允许的。

图片报道记者必须到现场采访,在新闻事实的同步进展中观察形象、选择形象、表现形象。如果不亲临现场环境,就不可能拍到反映新闻事件本身的具体形象。文字新闻的报道主旨、报道角度、材料取舍和稿件的结构,在采访过程中只是酝酿,写作时才最后确定,稿件写好后,还可以推倒重来。而图片报道,在采访拍摄过程中,报道的主题、报道的形象主体,都已基本确定,一旦照片拍成,进行更改的余地将是极小的。

图片报道与文字新闻的三点区别,看起来对图片报道来说都是限制性的,特别是摄影记者的工作难度加大了。但从另一角度讲,图片报道形象产生与运作的内在限制性更贴近于新闻的本质规律。因而在保持新闻的本质内容、本质状态方面,图片报道具有比文字新闻手段更为明显的优势,这大量表现在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上。

图片报道是以传播新闻信息作为自己的目标的。它利用了新闻形象这样一个可感可知、具体生动的手段,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可信地感受到新闻现场环境和现场人物,并使读者在视觉、情绪及思维上能更加接近新闻事件,全面而真实地接受信息,尽可能减少新闻信息的损耗。同样是新闻形象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也极容易产生偏差,从而损害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

《世界摄影史》一书的编辑来中国选片,《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的两幅作品摆到代表西方图片摄影权威的专家们面前,一幅是《我要上学》系列中的大眼睛女孩,一幅是《全校师生》。对于前幅照片,中国读者已经有相当的熟悉程度,这是记者在安徽金寨县一所山区小学拍摄的天真、纯净的小姑娘苏明娟,作者和读者都已经很习惯地把这幅人物形象丰满、画面效果颇佳的作品作为整个系列的代表作,甚至全国“希望工程”的组织者也把这幅照片作为活动的宣传标识。但高水平的编辑们并未选择这幅作品,其依据是大眼睛女孩很美,也有一定的主题表现力,但包含的新闻信息量却很少,而《全校师生》中的乡野背景,大碾盘、穿中式制服的乡村教师和孜孜以求的孩子等等,处处传达出贫困山区儿童学习的种种特定信息。这样的选择,恐怕不能视为“一家之言”,应当说是符合图片报道的本质规律的,这是值得中国图片报道的理论工作者和记者队伍认真思考和借鉴的。

三、新闻图片的形象性语言

不同新闻图片的形象性存在着强弱和优劣之分。新闻图片的形象性优劣有一个基本的素质要求,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的观点广为大家所接受,即每一幅成功的新闻照片都应该首先具备三个基本素质:每幅新闻照片都应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照片应当有强烈的视觉效果,把观众的注意力汇聚到特定的主体上;照片应当简洁明快,没有杂乱的信息。要达到这样的基本要求,关键是把握和运用新闻图片的形象性语言。

人类在社会交往和信息相互传递的过程中,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特别表现在由于地域、民族等原因所造成的语言差别在人们的信息沟通中会形成障碍。而在摄影领域,摄影语言是一种国际语言,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的人们虽然驾驭摄影语言的能力不同,但他们所受到的限制大大减少了。这种极少限制的人类交往方式是信息传递的有效途径,这也是摄影迅速传遍世界,被人们广泛接受和喜爱的重要原因。

新闻图片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能把观众的注意力汇聚到特定的主体上,这就需要善于运用新闻图片的结构语言。新闻图片的形象语言主要包括形状、线条、明暗、色彩、肌理等元素组合的结构语言,它们是构成被摄形象的基本因素。摄影者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调整与运用,直接刺激读者的视觉因素,实现形象语言沟通。那么,什么是图片报道语言呢?应当说作为形象作品的图片报道,其语言内容仍应主要包括上述这些方面,但由于图片报道的题材更多的是以人为主体,因此在摄影语言上有它一定的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对于人类肢体语言的准确把握和运用上。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九卷)

    悦读MOOK(第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通过对“对外英语广播‘硬新闻’直播连线报道”、“对外英语广播‘软新闻’主播掌控能力”,及“对外英语广播‘综艺类’节目主持人驾驭能力”等内容的分析,使得与国际接轨的对外英语节目主持呈现方式与解释、掌控原则与理解、表现度与规范化几个方面,都兼具对外广播跨文化传播的特质。尤其是通过对以节目主持人掌控广播电视声像传播产品方式的分析,来探索达成有效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为有志于从事或研究这一职业角色所涉及的理论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及新闻传播学研究人员,提供了具有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的研究分析。
  • 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

    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

    当今时代,新媒体无处不在。新媒体不仅是传播手段或形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传播观念和产业形态的变革,并影响到内容生产、消费方式等各个环节。那么,新媒体包括哪些形念?与传统媒体相比又有哪些特性?对社会生活发生着怎样的影响?对传媒产业又带来了什么变化?如何与传统媒体嫁接融介?这一系列问题亟待研究和探讨。本书内容既包括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包括新媒体发展现状、最新研究成果等。重点对新媒体传播特性、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以及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和常用设备操作等内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同时,对传媒领域中的数字广播、数字电视、网络媒体等做了比较细致的比较和分析。
  • 媒体浙大(百年求是)

    媒体浙大(百年求是)

    本书主要选编了从1998年到2006年浙江大学并校以来8年间60余家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对浙江大学的300多篇各类报道作品。
  • 如何当好小学校长

    如何当好小学校长

    本书以《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十五”规划》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为指导,运用最新的现代教育与领导学原理,全国阐述了校长自身素质修养和治校方略的实施,讲解校长在领导学校人事、创新教育、校本管理、科研、教学、体育卫生、后勤总务等方面的原则和技巧。并结合校长管理的实际情况,汇集大量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管理的实践案例,为校长治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热门推荐
  • 聪明宝宝吃出来

    聪明宝宝吃出来

    本书对于在换乳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难题予以指导。比如,何时开始给宝宝喂泥糊状食物,哪些食物此阶段可以吃,哪些食物此阶段不可以吃,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食物等。
  • 予衾歌

    予衾歌

    什么?!第一次下山就不小心压死个人!“你把我压死了,你要对我负责!”从此她成了一只游魂的跟班。惨死的女鬼,阴魂不散的怨灵,煞气冲天的鬼童,怎么办怎么办,师父不在身边,她要怎么办!
  • 顾倾心

    顾倾心

    唐心,一个离过婚的女人,生活依然在继续。她说:“古有木兰征战场,今有情场、官场和商场又奈我何?”顾天宸,一个无情无义的男人,却偏偏情有独钟。他说:“江山我要,美人我也要!”敬请细读《顾倾心》新书求收藏、求指点、求点击、求包养、求存活……
  • 盗墓:命局

    盗墓:命局

    欧兰如愿复活,南暖离奇惨死,二十年后的今天迷雾重重,又会发生怎样的变故?灵者与先知得相继出现,为躲避追杀的同时欧兰携纳兰迪之子勇闯古墓,是什么让她不顾一切重返人间,又是什么竟让韩若峰与纳兰迪反目残杀?
  • 再忙也要去旅行

    再忙也要去旅行

    本人是一个背包客、一个上班族。业余我把所有的休息时间,或是请假的时间去旅行,刚开始跟一些户外群出行,后来越走越远,开始独自旅行。每次旅游行都会写日志,每旅行一次或是一天算是一章,不定期更新,本人文采一般,不会写景点介绍、攻略、指南。也不会特意的夸某一个个景区有多好,故意贬低一个景点有多差。我只是在用我最朴实无华的文字来记录我每次旅行的真实过程与精彩。我的个人网站:www.lizhonghua.cn,读者交流QQ群:522462642
  • 老狐狸的智慧

    老狐狸的智慧

    本书通过生活中的一些说话、做事艺术来解读日常生活中的处事交际技巧,使你能够拨开迷雾斡旋人际场,让你轻松撕去面纱驾乘友情风。
  • 中国历代贤能录

    中国历代贤能录

    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美德和智慧,我编著了这本《中国历代贤能罗》,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一些启迪。不过,在开卷之前笔者要重申两点:首先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然而,也要看到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土著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土著

    各个世界被穿成了筛子,三观不管正不正的人,得了先机就能想打谁就打谁,你们这些添乱的家伙,真是欠收拾啊!
  • 雾锁苍灵

    雾锁苍灵

    为了复仇,意外踏上仙途。不为长生,只为能够拨开迷雾了解隐藏在苍天背后的秘密。
  • 车夏请记住我叫安黎年

    车夏请记住我叫安黎年

    这是一个不明媚的故事,从开始到结束谁都不知道自己在演绎什么,却都身在其中各释其职。我要从何说起才能给大家一个唯美的不带任何矫柔做作的开头?现在我是个自述者,自述我这场暧昧不清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