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80800000012

第12章 治理理论及其批评者(4)

斯托克等对此有过一些比较重要的评论:尽管曾经有过“没有政府的治理”这一修辞意味的提法(就像罗茨重复过的那样),但绝大多数学者还是将眼光聚焦于政府如何与国家内部以及国家外部的组织进行互动,以实现国家的目的。关于治理的全部主要文献——例如那些出自皮埃尔和彼得斯、凯特(Kettl)和克简尔(Kiaer)的作品都同意,与其说我们关注的是坚持自由的、孤独的、自主治理的网络,不如说我们更关心政府是怎样指导和掌控组织网络的(杰瑞·斯托克,2007a)。其实,即使是主张没有政府的治理的那些作者(如罗茨、索伦森和Torfing)在强调基于社会基础的行动者形成的相对自治网络在集体决策中的作用的同时,也仍然对政府在使用代议制政治和行政官僚手段进行调控和元治理方面的角色给予了信任(Chhotray&Stoker,2009,p.46)。

我们很容易找到证据,来验证斯托克等人的评论。在彼得斯描述的“新、老治理”(Peters,B.G.,2000)中,分别有国家中心和社会中心的两个倾向;国家中心倾向的(与NPM有较多重叠的)“老治理”的核心概念是“掌舵”,关注政府的核心机构如何对政府的其余部分,以及对经济和社会加以控制。社会中心倾向的现代治理(即新治理)的核心问题是,政府的核心机构如何与社会互动、达成彼此能接受的决策,或者关注社会实际上如何趋于更加自我掌控,而不是受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指令。但他强调,新老两个路径都有一个功能主义假设,即社会是需要被管理(governed)的。且不论在所有的传统和所有的环境下,社会中心是否都是值得倡导的,即使在最有自主色彩的盎格鲁-萨克森传统中,排除了政府的治理也是一种天方夜谭(Peters,B.G.,2000)。彼得斯和皮埃尔对于英美以及其他传统的国家的相关比较研究为政府在治理中的重要性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证明(Peters,B.G.&Pierre,J.,1998)。

3.3.2国别传统与改革策略

皮埃尔和彼得斯认为,传统的公共部门概念在过去数十年中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政府在公共政策方面是最主要行动者,且必能通过自身行为影响经济和社会的观点也受到怀疑。跨国家组织和国际金融市场对于国家构成了全球化的压力,政府将经济社会与外部环境隔绝的能力减弱了。政府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变化也对传统概念构成了批评,其中最为极端的意见是,“没有政府的治理”已经成为发达的工业化民主国家中占据支配地位的管理方式。国家的空心化、商谈性国家(negotiate dstate)等叙述都强调来自社会的行动者在政策和公共行政方面变得更有影响,他们发挥作用的方式在早先是无法想象的。关于国家是一个对社会进行控制和管制的组织的看法被认为落伍了。关于没有政府的治理的讨论在欧洲率先展开,但也逐渐蔓延到美国;许多客观证据如合同制、公私伙伴关系(PPP)表明,政府正在从“价值的权威分配”者位置上走开。但是,两位作者指出,可行的、具体的公共行政改革的路径依赖特征很可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大致上,工业化民主国家的公共行政改革可分为NPM以及新的治理两种战略,两种战略可能被一国同时采纳,但是推进程度上却各有差异。

新的治理能在西欧成为重点战略,需要从当地的公共行政以及国家社会关系的历史状况来解释。除英国外的西欧国家没有全心全意地接纳NPM,相反,一些西欧国家对探索政府与组织起来的利益群体之间的合作模型越来越有兴趣,这与他们一贯的合作主义传统有关。但欧洲同样具有很强的宪政和法治国家(Rechtstaat)传统,这对新治理的实施可能会产生阻碍。法治的传统会导致合乎法律与效率追求之间无法取舍的深刻矛盾。这样大部分西欧的政府实际上放弃了权衡,或者利用政府的官僚层级特征替代了立法机构的政策制定作用,具体的做法是放松预算控制,转而更具有政治性地强调公共服务的效率;国家通过去中心化将责任下移到次级政府,并给科层制强大的政治压力以保证公共服务有更多的可选择性。西欧公共行政的历史很大程度上是由政治化与法治国家之间、普遍主义与合作主义之间的紧张关系铸就的,得到更大自由度的地方政府去决定介入伙伴关系、网络等,这是治理的最重要要素。

而在美国,没有政府的治理与这里的公共行政传统应该更加吻合,因为美国与欧洲的国家传统不一样,它经常被描述成一个“无国家的社会”,而且富有强大的公民社会传统。在这一类型下,美国的国家概念更缺乏形而上学的国家实体性,因此美国由国家中心转向社会中心也会更加容易一些。美国的私人部门早在NPM和治理流行之前就大量地参与了政策执行,这样美国近年的私人部门作用变化反而显得不如欧洲明显。对政府的由来已久的拒斥和怀疑使得没有政府的治理在美国听起来近乎完美。另一方面,NPM的哲学在美国的被接受程度也要低于欧洲和澳洲。这样,对美国公共行政的修正主要体现为提高参与(特别是政府组织内部成员的参与)和内部解制。美国强国家传统的缺位,对政府(特别是官僚制)的批评也使得人们认为官僚机构不太可能与私人部门进行自由的谈判,这反而使美国走向网络模式的趋向不太明显。私人部门一直被认为是好的管理和效率的典范,因而国家绩效评估运动(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强调必须在联邦政府中削弱层级制并“让经理们去管理”,而通常政府也显得乐于甚至急于将可能的自身功能转到私人部门。美国与大部分欧洲国家的区别在于,美国认为有更多的事情适合由私人部门做。不过,尽管(新)治理没有被美国联邦政府接受,地方政府却接受了许多治理的理念,例如地方水平的PPPs就说明了这一点。为什么美国地方政府和州政府在新治理方面能走得比联邦政府更远?一个原因是地方政府较之于联邦政府,其(可供与其他部门合作的)正当性基础更为可靠,绝大多数调查都说明地方政府比联邦政府受到更多的信任;于是公众更倾向于让这一级别的政府拥有管理和实现更有效的合作关系的空间。更进一步的原因是,地方政府在管辖区域内与私人部门之间有更紧密的和更持续的互动,所以两者的合作关系可以更自然地出现。美国地方政府因此而成为比联邦政府更加有权力的行动者,这样的权力使得它们既能通过传统的命令方式和控制技术,也能够通过不那么常规的(新)治理手段来实现其控制。故而许多行政改革战略在美国联邦政府层面上成为了激烈争论的主题,地方政府却因较少受到意识形态维度原则的困扰,得以在各种不同的公共服务传递方面铸就公-私联盟。

553治理理论及其批评者

可见,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欧洲,治理与新公共管理都受到了很明显的反对,尽管反对的理由各不一样;无论在欧洲还是美国,那些被建议的改革都不能与这些国家的行政传统完全地匹配。即使在欧洲和美国内部,改革战略与传统的兼容性差异也很显着。在美国,改革能更好地与地方政府而非联邦政府的伦理基础兼容;在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和低地国家有许多将治理付诸实践的思路,而较大的欧洲国家在吸收这些思路和概念时,却遭遇了更多的困难。所以(治理和新公共管理中)任何一种改革都不能说是普适的;相反,改革举措必须被仔细地与现有政治系统的传统及需要进行配伍。

皮埃尔和彼得斯对于西欧国家、美国的分析表明,微妙的传统差异和公共行政格局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公共管理改革走向。这也再次说明,即使在修辞意义上,没有政府的治理也不是无条件的。(新的)治理以及NPM都存在与已有政治制度、国家之间的配伍问题。除皮埃尔和彼得斯之外,还有不少论者探讨了不同水平上的治理中的国家重要性。另有一些学者也针对“匹配”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例如Jordan等人通过对欧洲环境政策工具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政策目标和手段选择的治理类型分类(Jor‐dan,A.,Wurzel,R.&Zito,A.,2005)。Jordan等人认为,那些“纯粹的强治理”(pure strong governance)案例是非常难以发现的。

3.3.3作为“元治理者”的国家

皮埃尔等人的研究更多的是证明政府在治理中的重要性,沙尔普等人则更关注国家(及政府)在治理体系中的“位置”或角色。沙尔普的研究专注于在垂直(层级)和水平(网络)体系中如何确保政治、经济、社会的协调。根据对层级制和水平网络在权力方面的各自明显局限的解析,沙尔普提出了垂直结构和自我协调的网络之间互动基础上的社会协调方式,即所谓“结构镶嵌的自我协调”。他认为在治理研究中,以下两点是不能被忘却的:其一,我们不能按照宿命的逻辑理解层级权力,政治层级制度可以是与治理有关的谈判和政治斗争的重要场所,因为有这样的场所,治理才得以完成。其二,在治理中,层级干预和地方政治协调正变得越来越明显;就像等级权力必须通过地方政治实践和谈判来实现一样,地方网络和宗派的有效内部协调能力也要通过将它们自身嵌入等级结构来提升(Scharpf,F.W.,1994)。沙尔普的论点实质是,治理不是对等级结构的简单摧毁,而恰恰是镶嵌于等级结构中的,而等级结构是治理发展的基本载体。

同类推荐
  • 中国梦

    中国梦

    一个产业专家解读的中国梦,一段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共呼吸的赤子情,一部演绎全球化时代产业竞争、开拓产业新格局的思想录。《中国梦(未来国家战略与中国崛起)(精)》由姚晓宏所著,“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百年前,在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时,龚自珍、梁启超分别写下了心中的梦想和期望。百年之后的今天,中国又处在更为波澜壮阔、风险丛生的大变局中,只要我们信念在胸,责任在肩,只要我们不停步,不止步,只要我们的双脚不断迈向梦想,蓝图就会化成现实,我们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 毛泽东品书论人

    毛泽东品书论人

    本书主要介绍毛泽东一生中品评史书、谈论人物的心得,这部书展现了毛泽东读史的一个鲜明特点。毫无疑义,作为政治领袖和思想家的毛泽东决不是为读书而读书,而是以书为鉴,吸取和运用所读之书的经验、教训、智慧和各种启示,来为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现实问题服务,也就是毛泽东常说的古为今用。这也是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的志趣和目的所在。而他的品书论人,就具体生动地体现了这种志趣和目的。
  • 从一大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典藏

    从一大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典藏

    本书回顾中国共产党93年的光荣之路,梳理从一大到十八大许多难得一见的珍贵史料,还原了党史众多扑朔迷离的深度问题,再现了中共众多重大决策过程的争议、观点和转折。但对不少历史故事的表述又体现出趣味性的一面,寓活泼于严肃,相得益彰,给人全然不同的读史感观。历史波澜壮阔,从不枯燥,党史也是如此。本书深入浅出,以史鉴今,担当未来,记录历史风云变幻的瞬间。常读党史,重读党史,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 新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证

    新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证

    本书以实证调查资料和统计抽样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国家普查资料,理论与实证相结合,以理论分析为基础,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为重点的方法,对我国农村公共财政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创新选择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本书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公共财政理论的认识,而且在实践上有助于正确指导我国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建立;同时对完善和提升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理论与研究方法,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 寒冰访罗明

    寒冰访罗明

    本书作者以对话的方式记述了罗明先生一家与中国、与北京大学的情缘,更是通过两国领导人的一些交往细节的回忆和当时国际背景的描述,展现了一部活生生的当代中罗关系史。
热门推荐
  • 一只青梅出墙来

    一只青梅出墙来

    一只青梅出墙来,两只竹马跑得快,她两任未婚夫,在退婚这条路上其实也蛮拼的……不过,退就退了,好马不吃回头草,你回头干甚!
  • 妖路仙途

    妖路仙途

    一个搞材料科学的高才生,一个十世善人,被华夏上古神器炼妖壶选中,得授《造物仙诀》。《造物仙诀》,一种创世的仙术法诀。炼器,在陈玄看来,无非就是一条新的获取特殊材料之路,最终,陈玄把自己炼成一个活的神器;炼丹,在陈玄看来,无非就是获取对人而言有特殊功用的特殊“材料”之路,最终,陈玄把自己炼成“唐僧肉”;炼妖炼妖,陈玄自己差点也成了妖;炼神,炼着炼着陈玄自己也成了神;
  • 花開若阡陌

    花開若阡陌

    他,一头紫发,手拿雀扇,脚踏火凤,配上一副流火绯瞳绝世颜,本应该安安静静赢天下,做圣君,可因,一声“姐姐”羁绊了一生,不惜倾尽容颜,散尽功力而死。。
  • 如果盗

    如果盗

    在地底下讨生活不比地上,那都是见不得人的勾当。这祖师爷传下来的手艺不是人人都能学的。古墓里面有太多东西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尤其是那人迹罕至的墓。墓主人为了防止自己的墓被盗更是机关算尽。墓道、棺椁、古尸、明器!八字不硬勿靠近!
  • 夫君乖,快跟我回家

    夫君乖,快跟我回家

    一个普通的高中生,一不小心撞上了一颗倒霉的蛋,然后悲催的被带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大陆,为了回家,她一步步变强,一边寻找着回家的路谁知竟遇上了他他——几经波折,为她寻找回家的路,路找到了,但是心却丢了她说“夫君乖,跟我回家见爸妈”
  • tfboys我们的青春年少

    tfboys我们的青春年少

    爱是什么?爱是他和她之间的牵挂。爱是他和她之间的缘分。爱是他和她之间的隔膜。我爱你,明明是很简单的三个字,却难以说出口。但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爱,守护自己的爱人。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希望对方知道,我爱你。***这本是小檬子我第一本小说,改了一遍又一遍的名字,结果还是很烂,剧情我不打算再整理了,想纪念一下,大家先将就一下吧。谢谢大家支持。
  • 谢谢你曾爱我

    谢谢你曾爱我

    “什么!你是乔汐,那我是谁!?”“臭流氓,怎么又是你,快走开...”“我到底会有多少男人...”......曾经她偷吃禁果,引上帝的诅咒百世流传。今生,她单纯,她阳光,她可爱,她是大家的宠儿。但她的命运难道真的就如此的简单?幸福的背后,父亲的被抓,母亲的隐瞒,朋友的陷害,爱人的离开。她渐渐明白,这是属于自己命运的棋盘。想做命运的主人,就得将上帝的诅咒破开。
  • 洛亚大陆

    洛亚大陆

    世界因战斗而多彩,英雄豪气冲天的呐喊、战斗,时刻萦绕于人们的心中。而英雄的名字,也时刻被人们所传颂。而本书中打造的不是英雄,而是圣雄——yy永恒的英雄,他们有胆魄,有毅力,出生入死,见真情。一代圣雄千仞寒,用剑和血,奋战于洛亚大陆。他,用斯巴达克斯的勇气、吴用的智谋,和馒头卡的觉悟,去战斗,铁血方铸圣雄,战斗着。指点江山,唤醒大陆,他,唯我独尊,永恒于这个世界上。
  • 掌心缘之遇见你我认栽

    掌心缘之遇见你我认栽

    传说,掌心上有痣的人是因为前世今生的约定。掌心痣是前世恋人落在你手中的眼泪幻化而成,约定生生世世不要忘却彼此。这是前世相爱的人为了今生相遇,在奈何桥上,做下的纪念。她不是认命的人,但是遇见了他,是债,是孽,还是缘?都化解不了今生的纠缠。他没有心的魔,自从遇见了她,有了心脏的跳动。是我欠了你,还是你还了我,都改变不了“爱”——这个事实。
  • 经营之王

    经营之王

    会做饭的孩子,不会过得太苦!只要吃好睡好,就是过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