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72400000017

第17章 阅读教学(9)

第五节 经验与困境

一 回归生活与重铸经典

自从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倡导以儿童为本位,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与改造其生活以来,返回生活世界成为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追求的重要取向和目标。这一理论的诱人之处在于:把教育与课程直接与学生的现在与未来生活联系起来,在学校和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对过去封闭的以经典文化学习为中心的理性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一理论对许多国家的语文教育都产生了影响。日本、英国、法国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语文教育在近半个世纪的不同岁月都受到了生活教育的影响。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接受了杜威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哲学思想,首先在写作教学中倡导学生写实际生活、乡土生活题材的作文。到20世纪50年代,日本确立了国语科目应使学生过“从容而充实的学校生活的”改革路径,阅读教学生活化成为国语教育的重要取向。具体地说,即以“生活单元”编排课文,培养学生应对生活能力。它把教材看作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媒介,而不是学习的内容;把编选的范文视为扩充儿童经验的材料;它批判过去传统国语教育只注意“讲得精深”,而“不求读得广泛”,主张给予比语言知识更重要的语言经验学习以更多的机会,等等。

“生活”概念在比较广泛的范围被理解了,从而对传统的注重经典的语文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英国一向以保守着称,但其语文教育仍然没有抵挡生活化的冲击。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无论是语文课程编制,还是课文的学习,都开始向生活靠拢,并与现实生活保持极为密切的联系。当时英国有一套比较流行的教科书——《英语探索》,全书在选文与问题的设计上即紧紧围绕社会生活问题展开,诸如:内阁的职能,民主、自由和社会,法律制度,老人与社会,世界人口与生活水平,学校与教育,课程与职业,广播与电视,青年与酗酒、吸毒,两性关系,核武器,细菌武器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的危害,太空探险的前提和必要性,化学工业的发展及其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计算机的应用和后果,城市运输和交通事故,城市化及其对乡村的威胁,噪音、污染和浪费,等等。这些论题的讨论,目的在于开阔学生思路、眼界,培养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去认识、思考现实社会,学习为未来而规划及设计生活。法国、德国也有与英国相似的经历。这种以生活为取向的语文教育给过去毫无生机的语文课堂带来了许多掌声和喝彩。

然而,它又不能不促使人们思索这样一个问题:教育与生活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语文教育乃至学校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何在?实际上,“回旧生活”理论的发源地——美国最先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反省。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即意识到崇尚实际效用而忽视理论学习所带来的后果:为了附庸现实,过于多样化而忽视真正的学术基础,造成了所谓“约翰不会读书”的现象。当时社会强烈呼吁:学术性课程应该在课程中居于优先位置。就语文教育而论,语言和文学教育毋庸置疑地居于核心地位。以文学为例,文学史知识、文学史上代表作家的作品,以及通过文学的学习,“掌握共同的文化遗产,了解书面语言的力量和美感”被写进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中。当然,真正对此作深刻反省的是法国。法国国家教学大纲委员会在80年代的思考非常有代表性。这个委员会认为,学校文化主要是指学校所选择和传授的教学内容。首先以书面的东西为中心,“它拥有不可替代的特性,因为只有学校传授某些知识,并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民主社会中的公民培训。有一些文化内容只有学校有责任传递,而这些文化内容不是人的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如在成年人的生活中很少有古典文学的身影,但是这些东西是人们获得新的信息,并充分理解之的主要参照。”教学大纲委员会目的是要把学校文化与校外文化,尤其是电视文化区分开来。在他们看来,学校应该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面对社会对学校的“雾化”,学校的职能更应向所有人传递一种深思熟虑的共同文化,使人们可以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面对社会。

当然,权威性不等于专制性,课程不应该单纯地以学科逻辑为基础,而应该以意义作为学校文化合理性的依据,因为是合理的,所以是权威的,社会的竞争力亦由此而来。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之下,法国、英国开始重新认识语文课程生活化和经典教育的关系。他们承认教育有面向生活的一面,同时,他们更认为,作为学校文化的守护神——经典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在现代和传统、生活和经典之间寻求均衡发展,以期重铸语文教育的精神。法国语文课程改革在表达、关于人的知识和关于世界的知识框架下重构语文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法国文学史上18、19世纪以及更早时代的作家作品“而非学生所处的现实环境”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而且,语言训练也以经典规范语言为主,对于作家作品的学习,尤其推崇表演及背诵等方式,使学生可以正确、贴切地表达思想。英国是英才教育的故乡。英国语文教育虽然受生活教育的影响,但一直以来保持英才教育的传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对以往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课程观,一种广泛、平衡、适切的和有差别性的课程观。实际上,在广泛的、平衡的和适切性的课程理念基础上,所谓希望“把英才培养的机制渗透到一切教育之中,结果总是不能解决好这一矛盾”。英国语文教学大纲开宗明义指出,要培养具有浓厚兴趣和具有丰富知识,能与作者产生共鸣的读者,因而大纲提出要在中学不同阶段安排不同体裁的经典文学作品学习,比如诗歌、小说与故事、戏剧,以及其他英国文学史上着名作家的文学遗产。

如大纲规定中学三、四年级阅读的作品有:“(1)莎士比亚的两部戏剧;(2)主要剧作家的戏剧,如克里斯托费.马娄,J.B·普里斯特雷,肖伯纳,R·B·谢里顿(Sheridon);(3)1900年以前出版的两部由主要作家写的小说,从以下作者中选取:简.奥斯汀,夏洛特.勃朗蒂,艾米丽.勃朗蒂,约翰.班扬,威尔基.考林斯,费尔丁,伊丽莎白.盖斯凯尔,托马斯.哈代,亨利.詹姆斯,马丽.协莱,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乔纳森.斯威福特,安东尼.脱洛勒普,H·G·威尔斯;(4)两部在1900年后出版的,由主要作家写的高质量并且是在评论界已享有盛名的作品,如:威廉姆.戈尔丁,格林翰姆.格林,詹姆斯.乔伊斯,D·H·劳伦斯;(5)1900年前出版的由四位主要诗人写的高质量作品;(6)1900年后出版的,在评论界享有盛誉的四位诗人的高质量作品。”大纲还强调应通过阅读兴趣及阅读快感的活动,鼓励学生欣赏这些作品的特质和质量,避免逐字逐句的啃读。

大纲为了使学生深入学习经典作品及优秀文学遗产,还就文体及指导学生技巧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指出接触文学作品,尤其是文学遗产的意义在于:反思作者的思想表达、人物动机、人物行为、情节发展和全文的效果,欣赏高质量文学作品的特点;欣赏语言与思想有影响力的作品(如《希腊神话故事》、《圣经》、《亚瑟王传奇》)的意义;思考作品用不同方式表达(如莎士比亚原始剧本与搬上电视或银幕后的剧本)产生的变化。

二 坚守传统与创新现代

从近代以来国际语文教育改革轨迹看,许多国家都有其独特的语文教育传统,这个传统是在民族文化土壤及教育生态中不断变革下生成和发展的。那些源头和核心元素构成了语文教育传统的稳定力量。以俄罗斯语文教育为例,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传统是语言、文学分治,形成了注重文学教育的鲜明特色。然而近代前期,俄罗斯这片古老民族的土壤上,并没有分科设置语文课程的先例,十月革命胜利后,甚至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语文科,直到1925年以后,苏联认识到以“工作手册”、“活页课本”和“杂志课本”训练给学生语文知识学习和语文技巧掌握带来了危害,从20世纪30年代分设俄语和文学,开始奠定了现代语文教育的基础。俄罗斯语言教学大纲提出,应当保证学生能获得真正有系统和确切规范的知识,保证能使学生养成正确地阅读、书写、语言习惯,在学生课业的练习中——无论是课堂作业或家庭作业——加上独立的书面作业、文法分析等等。

以文学课提前开设,进行比较系统的俄罗斯语言教育和俄罗斯文学教育逐渐形成了传统与特色,虽然,20世纪80年代后以为适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先后开设了相关的选修课,然而,长期坚守这一传统却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更没有出现大的反复。当然,坚守不是保守,更不是固守,而是在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背景下,对原有做法进行变革和创新。在语言方面进行合乎时代变革之训练自不必说,即以文学教育为例,近年来俄罗斯语文课程和教材方面就做了富有创造性地探索。比如,高中俄罗斯文学教材——《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对苏联时期着名作家高尔基的介绍共计4500字,包括高尔基的生平、早期的短篇小说,关于人心灵的不同意见,浪漫主义作品的源泉,浪漫主义主人公的人道主义立场,丹柯和腊拉对立的意义,精神世界和谐的方式,《海燕之歌》如何表达浪漫主义思想,等等。作为文学史知识,教科书在编写知识短文时,概括及评述高尔基的生平及其在文学领域的贡献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更为重要的是,对高尔基为首的苏联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所作的颇为深刻而独到的描述与评论,尤其是关于高尔基对人心灵的不同意见及精神世界和谐方式的诠释,既深刻准确而又富有文采,而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充满着浓重的教条主义和意识形态的味道。

话说回来,实际上,语文课程改革中实质的问题并不是传统要不要继承的问题,关键是如何实现其现代转化问题。语文教育在承传传统精神的同时,要在内容、形式上都做出现代性诠释。对此,法国语文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另外一种范式。法国是一个以法国文学教育为传统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后,鉴于多年来教育之种种积弊,法国在美国、英国等国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对如何继承本国语文教育传统开始新的探索。这个国家以新的语言学理论,尤其是话语理论为基础,将国家语文课程分为阅读、书写口头表达三个领域,以语言实践活动贯穿语言、文学训练之始终,在语言实践中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既秉承了传统的训练内容和方式,又在新的改革形势下进行创新,从而把语文教育推进了一大步。比如,在内容上,法国语文教学大纲阐明了法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掌握构成现有法国文化的文学语言和图像语言,其中图像语言就充分考虑到现代语文生活和语文教育的实际状况与需要。

概括地说,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必须以新的理论去诠释、建构传统,使传统具有现代意义和价值。法国20世纪90年代语文教学改革就在现代语言学理论基础上作了富有创新性的探索。“话语”是20世纪90年代法国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词,所谓“话语”,并不是指日常法语在公共场合所作的‘正式讲话’,而是指作者或说话的人,以主体的身份、语气和姿态介入说话内容,以表达他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法国语文教学确立“话语”的概念,实际上是要在现代语言学理论视野内对话语实践活动原则及特质作出规定,如大纲对“话语”所作的“陈述”、“互动”和“用法”阐述就源于爱弥尔.本伍尼斯特的“陈述理论”: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对话体流派关于话语交互性特征的揭示,以及符号学有关社会文化编码理论等。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审计学(第三版)

    审计学(第三版)

    本书按新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的要求,全面阐述了审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重点阐述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程序、审计测试和审计报告编制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重视风险导向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
  • 中学生美文:没有一种草不是花朵

    中学生美文:没有一种草不是花朵

    本书收录了作家李雪峰的作品,分为每一棵草都是花朵、爱是一生的功课、生命的光芒、禅悟是一枝花、你自己就是圣者、把自己淬磨成钻石等八辑。
  • 无声的课外老师:课堂学习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无声的课外老师:课堂学习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兴旺的标记。一个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这个国家富不富强,看的也是教育。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所以,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根本
  • 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

    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

    任何一项有社会价值的研究,都是应时代实践的要求而确立的。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的研究也是如此。随着国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国际教育改革浪潮的影响,一度被忽略的学校特色与学校建设特色研究再度受到重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校要“办出各自的特色”,这就把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
热门推荐
  • 超级奇门遁甲系统

    超级奇门遁甲系统

    简介:李瑞,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的时候捡到一枚有“奇门遁甲”字样的卡片,细看时被因金融危机而跳楼的胖子砸中,将卡片砸入脑中,得到了奇门遁甲系统,自此开始了神奇有趣的人生之旅。
  • tfboys之许诺一生

    tfboys之许诺一生

    他们,是当今娱乐圈中的最红男团——tfboys她们,是2016年横空出世的女团——hope(希望)本该毫无关系的他们,却因为一次次的意外和偶然,彻底的捆绑到了一起。ps:更文较慢,见谅(更文较慢,见谅)
  • 终极三国之延续修恋

    终极三国之延续修恋

    继【终极一班】→【终极一家】→【终极三国】穿越真人魔幻连续剧延伸的续集!本文主要延伸【终极三国】
  • 重生之完美世界

    重生之完美世界

    完美世界是大神辰东打造的一本绝世小说,而我会让荒天帝更加惊艳。至少结局会很好!
  • 米洛依——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米洛依——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错上贼船:欠揍!这女人

    错上贼船:欠揍!这女人

    (女主很强大)这女人竟然敢将一向在女人堆中无往不利的他视而不见。还敢在公司员工面前拿他开刷?她把他的真心一点也没放在心上……【温馨提示:半笑半虐,慎入!完结文】~~,(*^__^*)~~
  • 生化危机之生死时速

    生化危机之生死时速

    美好的旅行又要开始啦,好期待^_^什么?火车上有流红汤的家伙?你说的是僵尸啊,靠!这么变态的事情也能发生?!可是,可是这是真的吔!看尤金逆天改命......
  • 道问九天

    道问九天

    不会写简介,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仙侠小说,也是自己书中想要写的:1、不11,不会见女人就想上。会有些女人的,不过他们绝不是花痴。2、主角是正常人,虽然感情有点淡漠,但对真正的友情非常珍惜。不会见人就杀,见便宜就想占,见危险就只管跑路,见利益就六亲不认,见女人腿就开始发软。3、有点贪生怕死,但不会因为怕死就什么都做,是个有原则的人。4、主角是个有恩必报的人,绝对不会忘恩负义。猪脚也是穿越的,不过没有规定穿越者都是猥琐的小人。不会写简介,照别人的编两句,喜欢的请进。更新会尽力做到每天都有,三千到五千字。
  • 何以堪相思

    何以堪相思

    我们用初中三年去盼望高中三年我们用高中三年去憧憬大学四年而用大学四年去怀念小学六年最终用我们的一生去祭奠我们的青春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郭嵩焘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郭嵩焘

    在近代中国,出现过很多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志士仁人,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孙中山是他们的代表,郭嵩焘也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个。郭嵩焘从小聪明过人,深得父辈喜爱。加之他又勤奋好学,因此,家里决定不惜一切让他读书,希望他长大后能成为一个超越前辈、有所作为的人。1835年,郭嵩焘17岁。这一年,他考中秀才,在科举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第二年,家里送他到湖南最有名的岳麓书院读书。在岳麓书院,他与后来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起家的曾国藩、刘蓉等结为至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