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关国家、企业、员工三者的利益,因此在生产中必须加强劳动保护,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生产活动顺利进行,劳动者也只有在安全文明的环境中进行生产劳动,才能发挥其积极性与创造性。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消耗资源,还要排放“三废”。因此,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还要重视环境保护,使生态保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安全文明生产
安全文明生产是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
一、安全生产
(一)安全生产及其目的
1.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劳动中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预防和消除对人身和设备危害因素的一系列保证措施。
2.安全生产的目的
安全生产就要保证生产过程全部生产要素的正常运行,不因发生事故而中断或发生非正常损耗;要保证劳动安全,不因发生事故而中断劳动过程和发生人身伤亡事件。它是生产安全和人身安全的统一。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正确处理“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
1.预防性
必须把安全生产工作做在发生事故之前,尽一切努力来杜绝事故的发生。
2.长期性
只要企业生产活动还在进行,就有不安全的因素存在,就必须做好安全工作。它是一项长期的、经常的、艰苦细致的工作。
3.科学性
安全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各种安全制度、规程都是经验的总结。只有不断学习有关安全的科学知识,才能掌握生产的主动权。
4.群众性
安全生产是一项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工作,只凭少数人是做不好的,必须使它建立在广泛的群众的基础上。只有人人重视安全,安全才有保证。
(三)安全生产的实施方法
1.制定和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各级领导、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都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安全生产负起相应的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到安全工作处处事事有人管;人人管生产,人人管安全;人人生产好,人人都安全。
为了使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严格贯彻执行,应把各级领导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职责,纳入到工作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中,奖惩分明,以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2.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有计划地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和安全技术水平,是实现安全生产、预防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一项重要任务。
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方针教育、法制观念教育和安全技术知识教育。
安全生产教育的形式,包括三级教育、经常性教育和特种作业的专门教育。三级教育是指新入厂员工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岗位教育。经常性教育是贯穿于生产活动之中的对员工经常性的安全教育,通常采用安全会议、班前班后会、出通讯、简报、黑板报等形式。特种作业的专门教育,对操作者本人及他人与周围设施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如电气、起重、锅炉、易爆易燃、厂内机动车辆、登高作业等专门训练,并经考试合格,发给安全操作许可证,才准作业。
3.建立安全生产的定期检查制度
安全生产检查,是推动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检查,能够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检查的主要内容是:
(1)查思想认识。首先是检查领导对安全生产是否有正确的认识,是否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是否认真贯彻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令。
(2)查现场、查隐患。主要是深入生产现场,检查劳动条件、安全卫生设施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特别要注意对一些要害部位进行严格检查。
(3)查管理、查制度。检查各种技术规程的执行情况,厂房建筑和各种安全防护设备的技术情况,个人防护用品保管和使用的情况等。
安全生产检查,必须有领导地经常地和定期地进行,采取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办法。检查应当和评比、奖励、采取措施相结合,注意表扬好人好事,宣传和推广有关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
4.做好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
(1)伤亡事故的报告。企业员工发生伤亡,大体上分为两类,一是因工伤亡,二是非因工伤亡。一般来讲,员工因生产和工作而发生的伤亡,或虽不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但因企业的设备或劳动条件不良而引起的员工伤亡,都按因工伤亡处理。
伤亡事故,按伤害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同时伤及三人以上的多人事故。企业发生伤亡事故后,必须及时报告。
(2)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找出事故原因,查明责任,吸取教训,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对事故的调查分析,应切实做到“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预防措施不放过。
对造成事故的责任者要严肃处理。对于那种玩忽职守,不遵守安全制度,违章作业或违章指挥所造成的伤亡事故,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处分,严重的应追究法律责任。
二、文明生产
(一)文明生产及其意义
1.文明生产
文明生产是指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科学地从事企业的生产活动。它包括文明施工、文明行车、文明装卸,等等。这就是说,企业从事一切生产活动,都应当讲文明、讲科学。
安全生产是文明生产的重要保证。讲文明必须重安全,有了安全才能文明。安全生产是文明生产的必然结果,文明生产是安全生产的更高发展。
2.文明生产的意义
(1)关系着物质文明的建设
现代化企业的生产过程,是由具有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掌握和运用机器和机器体系,按照大生产规律的要求,使劳动对象发生物理的、化学的变化,生产出物质产品,同时排出废弃物的过程。人们只有遵照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生产活动,才能获得预期的结果。这就是说,企业的生产,只有讲文明、讲科学,才能生产出真正的物质财富,创造出人类的物质文明。反之,不讲科学,不按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办事,搞脱离实际的高指标,瞎指挥,或者不要合理的规章制度,任意蛮干,必然造成生产管理混乱,事故频繁,效率低,质量差,环境污染等,这就不是文明生产,而是野蛮生产。这不仅不能创造物质财富,而且只能给物质文明建设造成极大的危害。
(2)关系着精神文明的建设
文明生产体现着一种厂风,表现着一种求新、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在企业里,生产秩序正常良好,全厂上下团结一心,各级领导作风深入,解决问题雷厉风行,员工安全健康得到保证,厂容清洁卫生,环境优美等。这些不仅是企业精神文明的反映,而且也是文明生产的要求。
(二)文明生产的内容
有的企业把文明生产仅仅理解为保持整洁、搞好绿化。这些固然重要,但很不够。从实践来看,文明生产有更广泛的内容,一般说有三个基本点:一是文明的人,即文明的生产者和管理者;二是文明的管理;三是文明的环境,包括文明的现场、安全生产等。这三点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因为,只有文明的人,实行文明的管理,建设文明的环境,才能实现文明的生产。具体讲,有如下内容。
1.文明的生产者和管理者
文明的生产者和管理者是指有职业道德修养的,有文化知识的,能够自觉遵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具体来讲有三条要求:
(1)要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工作极端热忱,爱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能够团结同志,密切协作,敢于同不文明的现象作斗争。
(2)要具有科学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掌握本岗位工作“应知应会”的内容,具有完成本岗位工作的技能,在岗位上能尽自己的职责。
(3)要有良好的作风,即“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作风。“三老”指作为企业员工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四严”是指对待工作,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四个一样”就是指工作中认真做到:夜班和白班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
2.文明的管理
文明的管理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讲管理的科学化。这就是说,要建立和贯彻一套科学管理生产的规章制度,包括各项责任制度,工艺规程,操作规程,设备维护和检修规程,安全技术规程等;工具要备有工具箱,“对号入座”,防止损坏和丢失;在制品要备有工位器具,防止磕碰划伤;成品、半成品堆放要有条有理;人、机、物之间要有科学的布局和安排,留有必要的通道;产品适销对路,实现优质、高产、低耗、安全等。二是要讲管理的民主化。实现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员工管理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文明的生产现场
文明的生产现场,是指厂房和工作地、机器设备、厂区、厂容等方面要符合一定的要求。
厂房和工作地,要墙壁清洁,地面干净,光线充足;有必要的通风、照明、除尘、除雾设备;照明装置有足够的亮度,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温度、湿度、风速适宜;工作地的人行道、安全区、危险禁区有明确的划分等。
机器设备,要安装牢固,排列整齐,做到“六不”,即不过分拥挤;不“满身油污”;不噪声怒吼;不过分振动;不“张牙舞爪”(要有安全保护装置);不跑冒滴漏。
厂区厂容,要求清洁、卫生、绿化、美化,做到“三无”、“三多”,即无垃圾,无杂物,无臭水;多栽花、多种草、多植树。
第二节 劳动保护与劳动卫生
我国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与健康现状严峻。劳动安全和职业健康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劳动者生产的安全与健康,应重视和加强劳动保护与劳动卫生。
一、劳动保护
(一)劳动保护的概念
劳动保护是企业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和消除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等方面所进行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措施。
(二)劳动保护的任务
1.预防和消除工伤事故,保护劳动者安全地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时时刻刻在同机械、设备、劳动对象、自然界打交道,有些因素会使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受到危害。因此,要采取各种措施来消除这些危害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
2.开展企业卫生工作,防止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企业生产过程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粉尘、放射性物质等危害人体的因素。企业要积极采取防护或治理措施,改善劳动条件,有效地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3.实行劳逸结合,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劳逸结合可以使劳动者保持充沛的精力,提高劳动效率;可以减少和避免工伤事故;有利于开展员工文化和科学技术学习。为此,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开展适当的文体活动,严格控制加班加点。
4.对女工实行特殊保护
女工是企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对女工实行特殊保护,主要是因妇女生理特点的需要。
为此,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对妇女的劳动保护政策,做好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四期”
保护工作。要加强对妇女的劳动保护知识和妇幼卫生知识教育,合理调整女工担负的某些不适合妇女生理特点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