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浩青(1914-)
化学家。江苏宜兴人。193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复旦大学教授。
对电池内阻测量方法做过重要改进。对中国丰产元素锑的电化学性质做过系统研究。利用微分电容一电势曲线确定了锑的零电荷电势为-0.19±0.02V,校正了文献数据并得到国际公认。在高能电源锂电池(Li/CuO电池)的研究中提出了颇有创见的嵌入反应机理,确认阴极后应是锂在氧化铜晶格中的嵌入反应,达到一定的嵌入度后可引起氧化铜间键的断裂而析出金属铜。修正了前人的观点并得到国际上的确认。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成果浩海上,育苗青天下”——这是悬挂在吴浩青教授家会客室墙上的一幅贺匾,胡铁生写的这幅贺匾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吴浩青教授在科研和教学方面所取得的累累硕果,也是吴浩青作为一代中国电化学研究开拓者的形象写照。
电化学研究的开拓者
吴浩青,1914年4月22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中科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国际着名的电化学专家。他的工作涉及化学领域的诸多学科: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电化学、高分子化学和固态离子学等。
吴浩青是中国电化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知识渊博,思维敏捷,学术思想活跃,勇于开拓,始终站在科学前沿。他学风严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取得多项成果。早在1944年,吴浩青就在《美国化学学会会志》上发表论文《芳香氨基醛及酮的合成》,显露了他在电化学研究方面的才华。
锑是我国四大丰产元素之一,但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我国对锑的开发利用工作比较薄弱。1957年,吴浩青选定这一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直接有关的课题,对元素锑的电化学性质开展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锑的零电荷电势,促进了我国丰产元素锑的开发利用。吴浩青和他的合作者根据锑电极对有机中性分子的吸附特征,从微分电容-电势曲线,确定了锑的零电荷电势为0.19±0.02伏。这一结果于1963年发表在《化学学报》上,得到世界上的公认,结束了学术界在该方面的争执并载入国外电化学专着。
吴浩青坚持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的方向,凡是国家急需的科研项目,他毫无保留,全力以赴。1965年,上海长宁蓄电池厂研制储备电池,委托吴浩青研究氟硅酸的电导率与百分浓度的关系。当时有人认为这是无名无利的课题,吴浩青不顾工作繁忙,毫不犹豫地承担下来,亲自动手,夜以继日,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这一课题,为储备电池的生产提供了数据。现在生产上采用的仍是他当年提供的最高电导率的浓度。
1976年,在国家“768”工程——数字地倾仪的研制项目中,吴浩青承担了传感器电解液的研制任务。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有关资料国外又对我国封锁保密,工作条件十分困难。吴浩青运用他多年电化学研究的丰富经验和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出色地完成了数字地倾仪中导电液的研制任务。该倾斜仪在上海能测得固体潮和墨西哥、菲律宾等地发生的地震波,获得1983年上海市优秀新产品奖。1978-1980年,吴浩青又完成了飞行平台上用的电导液的研究,满足了使用单位的要求。这一成果获得1980年国防科委科技成果奖。1980年后,吴浩青已近古稀之年,但他老当益壮,坚持从事锂固体电解质、高能电源锂电池及其放电机理的研究,首次提出了高能电源锂电池的嵌入反应机理,受到国内外电化学界的关注。
快乐的教书匠
吴浩青不仅是卓有成就的科学家,也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一位快乐的“教书匠”。
吴浩青从事教育工作70余年,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学、科研人才,培养过37名研究生,不少人现已担任教授、总工程师、研究所所长、系主任等职务,奋战在各条战线上。
吴浩青1931年考入浙江大学化学系,1935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在浙大的学习,为以后吴浩青取得巨大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一直对母校怀有很深的感情。毕业之后即留校任教。他在浙江大学化学系任教期间,认真教学,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此后他还在太仓师范、湖南蓝田师范学院理化系和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任助教、讲师和副教授,主讲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教学的同时进行科学研究。
1952年,我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后,吴浩青任复旦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他目睹祖国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感到为国为民贡献自己才学的时机到了。1957年,他筹建了研究双电层结构、电极表面性质的实验室,建立了测量双电层电容、表面吸附、交流阻抗的方法和实验系统。这是我国高等院校第一个电化学实验室,成为我国电化学研究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吴浩青是一位快乐的教书匠,他与学生为伴,以实验为乐。93岁的高龄并没有让吴老停止对学生、对实验、对教学的兴趣。他回忆自己走过的路,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是的,如果让他再次选择的话,他仍会做老师。这就是吴浩青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70余年来,他没有离开过大学的讲坛。他常常对学生引用毛泽东的一句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他对学生充满希望,同时要求也十分严格。复旦大学化学系一位老校友讲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在一次化学考试中,吴教授竟给他评出了59.8分的成绩。对此,吴教授说:“几十年来,我对学生一直严格要求,因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关爱学生,才能让他们成才。”
一位学生这样评价吴浩青的课:“他的课包含了优雅的风格和节奏,它们描述了科学世界人类所面临的多种复杂的问题,详尽而奥妙。”他的学生中,已经有3位中科院院士。他曾主讲过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统计热力学和电化学动力学等课程。教学工作中,他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名师高足,兰桂争芬,其中许多学生是现今各科技单位的中坚力量,有的已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着名教授和专家学者。他平易近人,经常关心学生的生活、身体锻炼等方面的情况,鼓动他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纯”如水的长者
“可能是在大学城呆惯的缘故,可以用‘纯’字形容吴老师。”一位记者在采访吴浩青教授之后写下这样的话。
和吴老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吴老没有一般名人的架子,跟他交往,如浴春风。记者采访,他积极配合;要求拍照摆“pose”,他认真照做……
其中有一个动人的小故事,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吴老的随和与慈祥。
那是一次记者想要对吴老进行采访,记者打电话去,没有多说什么,吴老就一口应承下来:“你来吧,我把材料准备好。”记者如约而去,他非常认真地配合采访。同时帮助记者联系采访钱伟长、谈家桢两位院士。他还带领记者参观了苏步青和谈家桢的故居。
采访第二天需要拍摄吴老一家的合家欢。吴老一早就把在浦东工作的儿子叫来了。记者早上7点敲门,他儿子6点就已经到了。在听说了吴老院子里两株腊梅的故事后,记者要求立此存照,吴老欣然应允。天飘着毛毛雨,开始拍照的时候突然变大了,吴老用仅有的一把伞遮住了记者的变焦镜头,自己淋着雨就出去了。到了腊梅树下,记者要吴老师手拿一张白纸作搭凉篷状,在烂泥地里反反复复走动,以便抓拍。等到记者喊“PASS”,吴老的衬衣都淋湿了……
做人应该有一种水的素质,自然一点,随便一点,但看似随便的一滴水,却可以把石头滴穿。从吴老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水的特质。
如今,93岁高龄的吴浩青院士依然精神矍铄,经常以步代车,并坚持亲自动手做试验。他那严谨治学、严以律己、身体力行的科研态度,勇于开拓、奋进奉献的科研精神,理论联系实际、民主、务实的学术作风,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