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61500000016

第16章 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2)

儒家的价值体系不仅内容完备,而且进学的次第十分清晰,适用于各种不同身份阶层的人。任何一个人,不论处于什么地位,在人生的进退沉浮之中,都可以从这个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和开展的领域,获得一种清晰的方向感。对于要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他必须从修身着手,在不断充实其人性内涵的同时,逐渐扩大自己人生的社会外延。尽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进入权力中心,参与治国平天下的决策,但他们可以踏踏实实地修身齐家,以这种方式来尽一个人对天下的责任,完成一个人对自身的使命。甚至一个无家之人,或是出家之人,也可以专心致志地修持,开显人性,完成人格,企及止于至善的境地,成为圣人贤者。依照这种体系,人在任何境遇中都有人可做,都有可以成就的东西,不至于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于绝望的境地。

天爵与人爵:两种不同的成就

儒家的价值体系,有“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横向的坐标,也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这一纵向的坐标。前者体现人的社会生活,后者体现人的精神生活;前者的攀升体现人在社会场上的横向成就,后者的攀升体现人在人性深度上的纵向成就。在外王之道上,一个人可以成为三公六卿,成为一个富豪,乃至于一个王者;在内圣之道上,一个人可以成为一个善人、贤人、君子、圣人、真人、神人、菩萨、佛陀。孟子将社会成就的位格称为“人爵”,人性成就的位格称为“天爵”。可以这么说,前者是征服他人的成就,后者是征服自我的成就。人的最高荣耀是“天爵”,而不是“人爵”。

天爵与人爵、圣者与王者的结合固然是好——这也是儒家追求的理想——但王者最好为圣,圣者不必一定为王。圣者的成就远远高于王者。当王要聚集许多条件,要借势,做圣人则不凭借任何事物。为王不能久,否则可能遗臭万年,为圣则可与日月同辉。如果从佛学的角度来理解,人爵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天爵却是死能带走生能带来的。

数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士人在这个坐标体系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把握自己人生的向度。他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不陷于进退失据、无所适从的境地。中国人既可以进入历史现场建功立业,也可以隐居田园过恬淡日子;既可以“平时静坐谈心性”,也可以“临危一死报君王”。与我们毗邻的俄罗斯就不一样,俄罗斯文化心理中有一种英雄情结,而且缺乏对应的消解和退出机制,缺少中国文化里的平常心是道。俄罗斯男人以强胜自豪,追求个人在群体中的荣誉感,有一种随时等待呼唤,投奔沙场出生入死,在广场上赢得鲜花与勋章的渴望,对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常生活热情难以持续。年轻人的婚礼仪式之一,就是到当地英雄纪念碑前献花。在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中,报国无门的年轻人只好在争风吃醋的决斗中挥洒自己殷红的鲜血。一旦建功立业的英雄梦实现不了,他们就难以慰藉自己,最终沦为一个酒鬼,用那种浑浊的液体来浇灌自己的生命。

在这个物质铿锵的时代,很多人迷恋财富与权力,想尽一切办法去积累它,而所谓的成功就是一个人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当仓库,去堆砌越来越多的身外之物,让自己活得越来越占地方。这种状况与其说是出于人性的贪婪,不如说是出于心智的迷惘。我们很多人其实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由于价值取向上缺少内修的维度,关注力都压在外治的一极,人们习惯于将自己受到的挫折与失败归结于社会的不合理,与他人不怀好意的阻挠。于是,邪火攻心,对社会与他人进行无节制的批判,甚至产生同归于尽的心态。这是十分可怕的。

中国古代命书里有“克我者为财,我克者为官”的说法,多财伤身,官大累人,妻妾多了反而生不出儿子,这有一定的道理。人将众多的财物、权力划在自己名下,是要耗散自己的精气神的。现在大家都想住上宽大的房子,其实房子是需要人气去养的,人气不足的房子会变得阴沉。如果房子里堆上一些古董,更是散发着腐朽的气息,侵蚀人的身体。你在拥有某种东西的同时也被它所拥有,你在调拨某种东西的同时也被这种东西所调拨。财富、地位、功名等都属于社会成就,虽然儒家积极入世,重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事功,但不主张人在社会事务之中将自己连根拔起。与社会成就相比,儒家更注重人性的成就,或者浅一点说人格的成就,把它视为第一性的,高出一切社会价值。与做一个君子、圣人相比,做一个富人、王侯不算什么事情。尽管历史上小人得势的情形并不少见,但在儒家文化中,这种人生不具有正值的意义。“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在世俗化社会中,人们最为迫切的是获得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为了得到眼前的物质利益和社会身份,人们可以牺牲自己的精神操守,甚至出卖自己的人格,在儒家看来都不是仁者的行状。

与外来文化的对接

儒学的体系具有一种包荒之度,并且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它在内修和外治两个方向上都保持着开放的态势,与外来的文化相对接,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具有很强的同化力。当然,文化的交融不可能没有任何冲突,正是在冲突以及排异反应之后,才能够真正地接纳从而丰富自身。

儒学后来的发展,在修身一极,先后吸收了道家与佛家的心法。孔孟时代,儒家在修身的方向上只有克己复礼与成仁、致良知与养浩然之气等内容,远不及道家与佛家深入。到了张载、周敦颐与程氏兄弟,才吸纳了道家与佛家的方法,不断丰富自身。儒道释三家在中国的传统中渐渐融汇到一起,不再有排异反应。很多以儒家自命的士人,都兼有释道的修养,甚至平时都坚持静坐观心。王阳明传习于弟子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特别是他的学生王畿的四无说:心是无善无恶之心,意是无善无恶之意,知是无善无恶之知,物是无善无恶之物。显然都吸纳了禅宗的心法。当然,也有一些脑子钙化的学者,包括个别现代的思想史专家,非得从汉代以来的儒家思想中剔出道与佛的成分,以验明儒家的正统,实在是一种迂腐的做法。

在接纳这些外来文化的时候,中国文化显示出极强的同化力。它不是简单现成地移植外来文化元素,而是在进行转化之后才加以吸收。就佛教而言,发源于印度的佛教有着强烈的出世倾向与山林气息,到了中国之后,其入世的倾向不断加强,在因果报应方面加入了儒家孝道的伦理。大乘佛教色空不二,世出世间的理念与普度众生的精神得到了弘扬,到了现代产生了人间佛教、生活禅等将佛法与世间法打成一片的佛教流派。其实,在修身成圣的一维,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跟西方的道德与宗教体系对接融合。

在治国平天下的一极,儒家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所谓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类。其实,在原始儒家那里,有着十分宝贵的资源。首先,仁政的理念与大同理想,是中国传统最高的政治理念。仁者博爱,幼吾幼及他人之幼,老吾老及他人之老。孔子提出的仁学思想,到孟子那里发挥成为主张以德服人,而不是以暴力暴政服人的“王道”思想。其次,民贵君轻,社稷次之,民意是政治合法性最终来源的理念。其三,尊卑有序的等级服从(礼)是权力运作的必要杠杆。其四,社会多维度综合治理的思想,在中国文化的道、德、礼、法四个层次,道家强调道的层面,儒家针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强调德与礼的层面。儒者并非意识不到法治的作用,但他们认为法作为一种外在的强制性行为规范,是在内在的良知和软性的伦理规范失效的前提下才使用,作为道德底线的法,更多是一种威慑;儒者也并非意识不到道的意义,只是在社会层面,能够把握道的人少之又少,无为而治只能是作为对苛政的一种矫枉来使用。

《大学》关于修身方面阐述得较为充分,但在治国平天下的一维,却发挥得不够。因此,后来的思想家们企图对之进行与时俱进的发挥。明代学者邱濬就写了近百万字的《大学衍义补》。治国平天下的一极,属于政治经济学的范畴,中国文化可以吸纳现代西方文化,包括法律、经济,等等。这种接纳不会瓦解儒家文化的基本构架,反而丰富它的内涵,使之适应新时代的流变。

孔孟时代的儒学思想,一直都是在野状态的民间思想,没有进入制度运作的层面,儒者更多是参与祭祀与教育方面的活动。直到汉代的武帝,才将董仲舒阐释的儒学钦定为主流意识形态,但这跟原儒的思想不完全是一回事了。

儒学的产生与发展难免带有一个时代的印记,这些印记并非儒学本身恒久不变的内容。作为一种主张“苟日新,日日新”的思想体系,它的内在逻辑并不拒绝自新。只是当儒学被独尊为一种统治性的意识形态之后,便与当时的社会制度结合,僵化成为它难以摆脱的命运。任何一种思想一旦成为统治性的意识形态都免不了这种命运。当然其中也有一些不是通家的学者,如董仲舒、朱熹等,把儒学带有时代印记的部分,如三纲五常等,加以神圣化,起到了将其教条化的作用。我们必须区别儒家文化与中世纪社会制度,不能将其混为一谈。

中国文化的基本心法

深层文化有它的理法,也有它的心法。理法是一套现成的理论,通过学习可以理解;心法是融会贯通之后的应机启用,需要参悟。仅仅在理法上加以理解,而没有心法上的通透,就会认死理,陷入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中庸之道是关于如何消除偏见与偏颇的心法,其指向在于完满而恰如其分地领悟事物的本来面目与解决各种问题。

在《中庸》一书中,反复强调中庸之道难以领会,认为只有圣人君子才有可能达中庸,这意味着我们通常都生活在偏见与偏颇的认识与情感之中。这话说来可能让很多人不服气。

同类推荐
  • 柏杨大师开释人生

    柏杨大师开释人生

    柏杨一生是部传奇:他不知自己生日,名字亦多次更改;他一生念过无数所学校,却从未拿到一张文凭;他一生娶过五个妻子,但年近六十才找到幸福婚姻;他曾遭十年牢狱之灾,差点被枪决,却写下“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为一个‘人’的立场和尊严说‘人’话”的风骨之言。他的辞世,带给人深深遗憾。
  • 学生记忆学习法

    学生记忆学习法

    记忆力的好坏,往往是学业、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古希腊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就曾经说过“记忆是智慧之母”。他曾为他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记忆力的提高下过一番工夫,因而帮助亚历山大开创了历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如果你希望提高自己的记忆力,做一个博闻强识的人,那么你不妨读读本书。相信你会获益匪浅。本书着重回答了如何提高青少年记忆力这个困扰众多家长、学生的问题。本书从与记忆力有关的各种能力谈起,探讨了人类记忆力的机理。重点谈了增强记忆力的常规方法、辅助方法、如何利用各种感官增强记忆力、增强记忆力的最佳时间和环境。也谈到了在各门学科中如何用不同的方法来增强记忆。在日常生活中怎样运用不同记忆方法。
  • 孙子兵法成事之道

    孙子兵法成事之道

    古代智慧与现代理念的对接与碰撞,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 做人要小心

    做人要小心

    在本书中,我们尽全力为你提供那些应该加倍小心,而又常被忽略的“小心”故事,在细致的评析和点拨中,深入浅出地为你展示一个新的世界。
  • 做人不能太任性做事不能太随意

    做人不能太任性做事不能太随意

    本书包括朋友间不可太随意、感情上不许太随意、生活里不要太随意、工作中不能太随意、学习不宜太随意、社会规则不能不知、努力克服自私本性、放纵就是毁灭自己等10章内容。
热门推荐
  • 崩溃时刻

    崩溃时刻

    因为一个系统的爆炸,里面的致命病毒全部重现在人间,无数病毒的混合造就出了一个生化武器,一个神秘的黑衣人把它引爆,大部分人类变成丧尸,从此人心惶惶.......
  • 海豚王子历险记

    海豚王子历险记

    在浩淼烟波的大海中,有一个热爱和平的海豚王国,小王子乐乐和所有的居民一样,生活无忧无虑幸福快乐。可是乐乐太贪玩,不想学本领,认为自己是王子,不需要做任何事。就在他过生日那天,一直对海豚王国虎视眈眈的鲨鱼王国前来进犯,占领了海豚王国。乐乐对自己贪玩没学好本领,不能不能保卫自己的国家悔恨不已。他带领海龟老师、海狮大叔、剑鱼旗旗和大章鱼,决心到北冰洋找虎鲸旗云学艺,回来打败钢牙大王,夺回海豚王国。
  • 长乐劫

    长乐劫

    她是他长乐界的一棵南烛,修成人身,他悯其无依,留她在长乐界作随侍。“青华帝君,那是六合八荒的女子削尖了脑袋往前挤都想攀上的高枝儿,南烛初为人形,自然也躲不过这一劫。”我有相思意,君无红豆心。爱而不得,求之无果,最后,是谁失了心。
  • 女人不哭

    女人不哭

    我要从良嫁人,婚礼的现场,看到伴郎是以前认识的.....新婚之夜,老公竟然要乱......
  • 凤回朝:凤鸣天下

    凤回朝:凤鸣天下

    两世为人,两世情缘,也许是前世的姻,也许是今世的缘,错在今生相见,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有缘相遇,无缘相聚,天涯海角,但愿相忆。有幸相知,无幸相守,苍海明月,天长地久。唯不变,此情悠悠。
  • 极品使命

    极品使命

    奉父之命去泡妞,开启自己的后宫之路。看主人公如何泡遍天下美少女。
  • 一品王侯

    一品王侯

    正德十六年,天子垂危,阴差阳错的被拉上了大明朝堂,面临百官的口诛笔伐,东厂的权势逼迫,怎么办?徐阳告诉你,应该不抛弃,不放弃,做到比你贱,比你还强横!我是大明锦衣卫,我是天子亲卫军,更是一个朝堂伪君子,我要光芒四射,我要亮瞎你的眼……
  • 无名指的两枚戒指

    无名指的两枚戒指

    没有躲不开的债,只有命运的捉弄。。。。。。。。。我不期盼,你心里只有我,也不期盼,你会忘记他,更不期盼你会爱上我,因为接下来的日子,让我来爱你就足够了。——辰我不想你哭,喜欢你笑,所以你要笑着活下去,无论我在不在你身边。——轩陪你笑,陪你哭,陪你疯,我终究只是“陪你”。——夜痛苦的我,你在身边,伤到了你,失去了你,才知道你的可贵,乞求你的原谅——络在你眼中,我只是弟弟吗?其实我不想做你的弟弟,可是我不能告诉你,因为我不想连我们仅存的联系也丢掉。——天
  • 快穿之什么有用白莲花

    快穿之什么有用白莲花

    打压白莲花的故事,不是很多个故事
  • 花样美男,萝莉萌萌哒

    花样美男,萝莉萌萌哒

    长得像真人芭比娃娃的女主,萌萌哒的性格引的7位美男纷纷拜倒在女主林梦诗石榴裙下。不懂爱情的女主会选谁当自己的白马王子呢?〔男主还没定,听大家的!留言多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