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59800000037

第37章 平天下章:以人为本,仁德厚民(7)

友直、友谅、友多闻,这已成为交好朋友的准则,第一种“友直”是讲直话的朋友能说出并劝止你的错误,即所谓“诤友”;第二种“友谅”,是比较能原谅人,个性宽厚的朋友;第三种“友多闻”,是知识渊博的朋友。孔子将这三种人列为对个人有助益的朋友。另外,在朋友中,对自己有害处的三种定要戒之。第一,“友便辟”。就是有怪癖脾气的人,有特别的毛病。第二,“友善柔”。就是个性非常软弱,依赖性太重,甚至一味依循迎合于你。第三,“友便佞”。这种人更坏,可以说是专门逢迎的拍马屁能手,绝对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特别要当心。

东晋大将王敦因谋反被杀,他的侄子王应想去投奔江州刺史王彬;王应的父亲王含想去投奔荆州刺史王舒。王含问王应:“大将军以前和王彬关系不怎么样,而你却想去归附他?”王应说:“这正是应当去的原因。王彬在人家强盛时,能够提出不同意见,这不是常人能够做到的。到了看见人家有难时,就一定会产生怜悯之情。荆州刺史王舒是个安分守己的人,从来不敢做出格的事,我看投奔他没用。”王含不听从他的意见,于是两人就一起投奔王舒,王舒果然把王含父子沉入长江。

当初王彬听说王应要来,已秘密地准备了船只等待他们,但他们最终没能来,王彬深深引为憾事。

蔺相如曾是赵国宦官缪贤的一名舍人,缪贤曾因犯法获罪,打算逃往燕国躲避。相如问他:“您为什么选择燕国呢?”缪贤说:“我曾跟随大王在边境与燕王相会,燕王曾私下里握着我的手,表示愿意和我结为朋友。所以我想燕王一定会接纳我的。”相如劝阻说:“我看未必啊。赵国比燕国强大,您当时又是赵王的红人,所以燕王才愿意和您结交。如今您在赵国获罪,逃往燕国是为了躲避处罚。燕国惧怕赵国,势必不敢收留,他甚至会把您抓起来送回赵国的。您不如向赵王负荆请罪,也许有幸能获免。”缪贤觉得有理,就照相如所说的办,向赵王请罪,果然得到了赵王的赦免。

缪贤以为燕王是真的想和自己交朋友,他显然没有考虑背后的一些隐性因素,比如自己当时的地位、对燕王的有用性,等等。可是现在他成了赵国的罪人,地位已经变了,对燕王来说交朋友的价值也就失去了,他贸然到燕国去,当然很危险了。蔺相如看问题可谓是一针见血。

再看这样一个故事:晋国大夫中行文子流亡在外,经过一个县城。随从说:“此县有一个啬夫,是你过去的朋友,何不在他的舍下休息片刻,顺便等待后面的车辆呢?”文子说:“我曾喜欢音乐,此人给我送来鸣琴;我爱好佩玉,此人给我送来玉环。他这样迎合我的爱好,是为了得到我对他的好感。我恐怕他也会出卖我以求得别人的好感。”于是他没有停留,匆匆离去。结果,那个人果然扣留了文子后面的两辆车马,把它献给了自己的国君。

以上这几个故事颇能给我们启示——什么样的朋友才能靠得住?也许人心隔肚皮,难以臆测,但如果能尽量依照孔子的这种亲益远损的原则去结交朋友,也许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真正的朋友,从而远离奸诈小人的伤害。

人的一生不可无友,但交友不可不慎重选择。我们看到许多人由于朋友的帮助克服了困难,或事业上取得了成就,也看到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由于交友不慎而误入歧途。交友应该“友直、友谅、友多闻”,这样的朋友可以使你长善救失,开拓心胸,德业学问日进于高明。反之,如果交上坏朋友,不但不能长进,反而可能使自己走上犯罪的道路,由于朋友的熏陶濡染,不知不觉就被同化了,这有时比父母和老师的教导更有影响。

(2)谨慎用人,亲贤远愚

对于领导者而言,“能爱人,能恶人”,同样是很重要的修养和能力。如果做不好这一点,该亲近的人反而疏远了,该疏远的人反而亲近了,这都会招来大祸的,有时甚至是灭国之灾。

公元前270年,秦昭襄王拜魏国人范雎为客卿,采用了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的对外政策。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秦国与远离本国的齐国等国家交好,对紧邻本国的韩国等国进行交战。这样,秦国每夺得一寸土地就真正增加了一寸土地,秦国也就日益壮大起来。因此可以说,“远交近攻”的对外政策奠定了秦国统一六国的外交基础。

一次,秦国的土地被赵国抢走,秦王十分气愤,于是立即命王龁围攻上党。赵国的冯亭势单力薄,不足以抵抗,在死守四十多天后只有带着百姓一起逃往赵国,在长平关遇到了赵国的救兵。

赵王昏庸糊涂,只知庆贺新得土地,不知秦兵进攻迫在眉睫。过了些日子才想起发兵救助,于是派廉颇为大将带二十万军队前往,但这时上党地区已经丢了。廉颇见不易取胜,就森严壁垒,加深壕沟,坚守不战,廉颇的用意很明确,一是想使秦军浮躁疲乏;二是想使秦国乏粮;三是可乘秦国退却再行追击。

王龁是个十分有经验的老将,他深知久战不下的厉害,多次发动猛烈进攻,无奈廉颇守御有方,又兼矢志坚守,绝不出战,致使王龁既苦攻不下,又无法把赵军引出壁垒消灭。

王龁最后只得向秦王报告说:前线遇到了困难。秦国丞相范雎对秦王说:“在敌国碰到廉颇这样的老将,确实难以对付。据我看来,廉颇拖住秦军是战胜秦军的唯一方法,要想战胜赵军,就必须使赵国改变这一作战策略,要想让他改变这一策略,就要把赵军的主帅换成一个急躁无知的人。我看这个人选只有赵奢的儿子赵括最合适。”

于是,范雎收买赵国官员,用各种方式制造假象,散布流言。没过几天,赵国朝野议论纷纷,说是廉颇年纪已大,失去了年轻时的锐气,不敢同秦军作战,如果换上年少有力的赵括,那秦军不久就会垮下去。赵王本就不明事理,老觉得廉颇拖泥带水、坚守不战实在太窝囊,这回听了议论,更是添气,于是立即派人找赵括做赵国统帅,代替廉颇。

赵括是赵国的名将赵奢的儿子,赵奢是一个老成持重、具有丰富经验和真才实学的将军,但他的儿子赵括却是一位空谈家。赵括自幼聪明肯学,又热情好辩,跟父亲读了不少兵书,父子俩也经常辩论行军作战事宜。辩论时赵括口才便捷,又常常引经据典,赵奢往往不是他的对手。赵括虽无实际经验,却因学了些理论知识,就十分狂妄自大,经常自我吹嘘,简直认为自己就是举世无敌的将军,但赵括的父亲和母亲都十分清楚,赵括只会夸夸其谈而已,并无真实本领。

此时赵括的父亲赵奢已死,赵括的母亲一听赵王任命赵括为主帅,惊慌万分,立刻去见赵王。她哭着对赵王说:“赵奢临死的时候曾嘱咐我,千万不可让大王重用赵括,因为行军打仗是十分凶险的事,需要万分谨慎,可赵括每当谈起军事却显得十分轻率随意。如果让他带兵打仗,非失败不可。再说,赵括也不会得到士兵的拥戴,他的父亲每当受了大王的恩赐,从不拿回家去,总是全部转分给将士,一旦接受命令,就全心全意地为国工作,从不过问家事。而赵括正相反,他做了将军,就盛气凌人,对大王的赏赐,他全都拿回家置办了房屋田产,对部下毫不关心。难道这样的人能做大将带兵打仗吗?还是请大王收回成命吧!”丞相蔺相如等人也极力反对,但赵王一意孤行,不肯收回成命。赵括的母亲见不可挽回,就对赵王说:“如果您一定要让赵括做主帅,将来他出了差错,请您不要怪罪我们全家全族,希望您能给我一张文书做证据,以免我们全家被杀。”赵王答应了她的要求,给她立了字据,保证无论赵括成功与否,均不会连累家人。赵括的母亲回到家里,知道赵括必败无疑,就分散了家财,遣散了众人。赵括挂上帅印,来到长平,代替了廉颇,更换了一些主守的将领,统率了赵军,拆除了廉颇等人筑建的防御工事,作好部署,准备大举进攻秦军。

秦国听到赵军果然中计——派赵括代替了廉颇,十分高兴,也立刻调整了部署,派白起为大将,代替王龁,改王龁为副将,并增派了大批援军。

白起是身经百战的宿将,深知用兵之道,他决定先给赵括点甜头,以诱其出兵。白起派出几支小股部队前去挑战,接连几次被打得大败,赵括十分得意,第二天就亲率大军追出城来。王龁反而被迫防守,赵军就把王龁围住,连攻了几天。

赵括正在得意的时候,忽听军士报道:“后路已被秦国的大军堵死。”接着又有一位将军来报:“西面已满布秦军,无法通行,只有东面尚未发现秦军。”这时,赵括已三面环敌,只有东面还是空隙,他只得率领赵军往东面的长平关撤退。刚跑了五里多地,斜刺里冲出一支秦军,带队的大将蒙骜高喊:“赵括小儿,你已中了武安君的计了!”赵括一听武安君白起的名字,立刻吓得晕头转向,没有了主意,于是就在半路上就地扎寨。冯亭等老将劝说道:“现虽四面被围,但我军势力尚大,如能拼死突围,可望回到大营。如果就地扎寨,被秦军四面围住,那就一个也跑不掉了!”赵括不听,执意在中途扎寨。

白起一见赵括扎寨,立即抓住时机,四面围住,赵括即刻成了孤军。赵括守了四十六天,外无救兵,内无粮草,军士杀人相食,已无法支撑下去,赵括只得选派军士冲击,但每次均被秦军的强弓硬弩射回,死伤惨重。赵括眼见无计,只得自率五千精兵硬冲。他自己骑一匹快马,正撞上了秦军大将王翦和蒙骜,吓得拨马旁逃,却掉入陷坑之中,当即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军见主帅已死,失去了斗志,混战了一阵,也就全部缴械投降了。

赵王昏庸,对老将廉颇的不信任是第一个弱点,赵括缺乏经验又自以为是是第二个弱点,秦国将相正是抓住了这两大弱点,给了赵军致命的一击。这种通过抓住弱点、隐晦巧妙的方法,比普通的排除目标而直接达到目的的方法又高一筹。

【原典】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①。

【注释】

①举:推举,任用。先:尽早地使用。命:郑玄说“命”应当作“慢”。慢即轻慢、怠慢的意思。

17遇贤才要及时重用

【译文】

遇有贤能之人,却不能及时举荐,或者虽然举荐了却不能尽早重用他,这是以怠慢的态度对待贤才。

(1)任用贤才,最忌怠慢

秦王朝被推翻后,在各支反秦的队伍中,原楚国贵族项羽的实力最强大,有五十多万人马,其他队伍的将领不得不听他的节制。项羽自称西楚霸王,主持分封诸侯王之事。他封了十八个原六国旧贵族和反秦的将领为诸侯王。

在秦王朝灭亡前夕,各支反秦队伍约定,谁最先攻入秦国的重地关中,谁就是关中王。结果,刘邦率军最先攻占关中,应封关中王。但在十八个诸侯王中,项羽最不放心的就是刘邦,他岂肯把易守难攻、富甲天下的关中如约封给刘邦?他封刘邦为汉王,封地在偏远的巴蜀和汉中,而把关中地区封给秦朝的降将章邯等人,让他们拦住刘邦,阻止他向关中发展。刘邦势弱力小,只好忍气吞声地带着队伍去汉中的南郑(在今陕西汉中)。

汉王刘邦到南郑后,拜萧何为丞相,任曹参、樊哙、周勃等为将。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准备争霸天下。他的许多部下却认为刘邦难以重振雄风,跟着他再无出头之日,纷纷开小差逃跑,急得刘邦整天吃不下、睡不好。

有一天,忽然有人向刘邦报告说:“萧何丞相昨夜逃走了!”刘邦听了脸色惨变,连声长叹:“断了我的臂膀,断了我的臂膀。”

到第三天早晨,侍者又说萧丞相回来了,要求见汉王。于是刘邦立即出来迎见,看见萧何,刘邦喜怒交加,先哈哈大笑,然后又指着萧何厉声问:“你怎么也逃走了?!”萧何说:“大王,我怎会逃呢?我是去追逃走的人呀。”刘邦不以为然地哼了一声,说:“这几天根本没什么起眼的人逃走,你去追什么?”萧何说:“我追的是个极重要的人。”刘邦问:“谁?”“韩信。”萧何说。

萧何说的韩信是淮阴人,他先投奔项梁、项羽叔侄的楚军,可是,出身贵族的项氏叔侄根本不重视他这出身贫寒的人,只让他任低级军官。刘邦率军开赴南郑的时候,韩信就投靠了刘邦。韩信来到汉军中也不得志,同样是个低级军官,有一次犯了法,还差点被砍了头。韩信以为汉王以后不会重用他了,就趁着将士纷纷开溜的时候,也离开了汉军。

萧何是刘邦的肱股重臣,一心辅助刘邦打天下。他平时就留心寻求人才,曾与韩信交谈过,认定韩信是个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他几次向刘邦推荐韩信,刘邦都哼哈一阵,未予重视。这天晚上,萧何得知韩信逃跑了,急得直跺脚,连向刘邦报告都来不及,立即骑马追赶,赶上韩信后,用一番动听的说辞,把韩信追了回来。这就是古今传为佳话的“萧何月下追韩信”。

刘邦听说萧何追的是韩信,颇不以为然,骂萧何:“你这个丞相越做越糊涂了,逃走了十几个将军,我急得团团转,你都若无其事,一个不追,却偏去追小军官韩信,你到底想干什么?”

萧何说:“大王,有句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臣以为,一般的将军多的是,走了一二十个不算什么,而像韩信这样的将才却是举世无双,绝不能让他离开大王。”

同类推荐
  • 萨特哲思录

    萨特哲思录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存在与虚无、哲学的谈话、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写作以及萨特年谱等五部分内容。
  • 尼采内心的八度定律

    尼采内心的八度定律

    尼采的内心非常强大,他是一个心灵哲学家,永远为自己的内心而活,尼采曾经说,只要杀我不死的,只能使我更强大,对尼采而言,他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不可承受的。尼采的内心强大到疯狂,人们都说他疯了,其实他是具备超常规的思维模式,尼采依靠自己内心的八度定律,这是从哲学角度战胜一切的心灵鸡汤,本书是对尼采内心八度定律的最权威解读。
  • 老子原来这样说

    老子原来这样说

    本书内容简练,分别从人生、做人、智慧、修心、养生、处世、竞争、忍让等方面选择性地阐述了老子的智慧学说,以清晰明了的解说方式向人们讲解了人生的心态、感悟及真谛。
  • 聆听南怀瑾大师讲国学的人生智慧

    聆听南怀瑾大师讲国学的人生智慧

    如今,生活节奏加快,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我们常常会在不经意间被潮流和流行风尚所吞没,成为没有思想的躯壳,然后在信息的丛林中变得无所适从,从而感到生命的彷徨和杂乱无章,在喧嚣中把我们本应体验的美好人生悄然错过。这时候,我们极需要一种让一切归于平静的温婉与淡定来放置真我,我们这才发现,一切原来那么简单——成功是那么简单,快乐是那么简单,幸福也是那么简单。南怀瑾大师把老子、庄子、孔子等先哲的智慧,以通俗的方式娓娓道来,趣味横生。他谈儒学,说道家,讲禅宗,评世间百态,论人生种种。
  • 老夫子品评荀子

    老夫子品评荀子

    荀子(约前313年~前235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先秦继孟子之后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中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荀子一生怀抱治国宏愿、文韬武略,周游列国,以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曾游说齐、楚、赵、泰等国,然而事与愿违,终未能如愿。荀子晚年隐居楚国兰陵,著书立说,以毕生所学,著成《荀子》一书。
热门推荐
  • 那时,岁月安好

    那时,岁月安好

    流星划过夜空,冥冥之中,注定了不一样的交集,谁唏嘘了谁的时光,谁绚烂了谁的笑容,命运交响曲在遥远的边际悄然奏起,年少轻狂的花季,放肆张扬的青春,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是最最珍贵的独家记忆。只愿,那时岁月安好。
  • 坚物

    坚物

    任谁都曾见识过世间的黑暗。但若有光,便有希望。那么,谁是你的光?祝贺奈酱成为Group第五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盛世欢宠:亿万新娘

    盛世欢宠:亿万新娘

    这是一个腹黑的大灰狼如何欲擒故纵的圈到一个小白兔的故事。
  • 腹黑影帝:大神收了我吧

    腹黑影帝:大神收了我吧

    她第一次见他,是在电视上,她是万万想不到自己竟然会和这样耀眼的他站在一起;他第一次见她,是在公园里,那惊鸿的一眼,便恋恋不忘,他精心策划,只为和她在一起。“大神快到碗里来!”“呵,你才到怀里来。”看呆萌小甜心如何泡到冷酷大神。
  • 永世帝天

    永世帝天

    铁林郡木家之子木融,本想安分守己过平凡人的生活,奈何上古诅咒缠绕其身,变成似鬼非鬼、似人非人之态,又成了木家传言中的预言之子。为了解除身上的诅咒,木融抱着家族的绝学,踏上了寻找仙人的艰苦征程。
  • 灯火阑珊中找到你

    灯火阑珊中找到你

    白百果被迫逃离深渊后,在西南的小山村当起了全科教师。六年后,“只要闭上我的眼睛,满脑子都是你的身影,从感觉爱你,从嘴角吻你,从肩膀吻你,从熟睡中记起,抱着你,听着你呼吸声入睡。”“白百果,不要告诉这些话不是你想说的。”顾家麒的声音由温和变成了冷冽。和聪明人说话就是有些不好,刚隐晦地提了点意思,就被发现意图了。身份摆着呢!门不当户不对的,能答应吗?听到顾家麒的不对,百果心里有点忐忑,更小心地道:“哥,我这不是害怕麻。”“害怕,过了几年安乐的日子你的胆子就被狗吃了。”顾家麒先给她几个冷呵呵,再幸灾乐祸地说“白百果,迟了。”已出新坑《明朝小娘子》
  • 算上一卦,再嫁你

    算上一卦,再嫁你

    这个江湖神棍真是无礼。连她本人的面都没见过就远远地冲着她喊:小姐,你最近有劫。她生气莫名其妙之余,当然是让家丁痛扁他一顿。臭小子,你不想活了?竟敢咒我家小姐。让你知道,这下是谁有劫。丫鬟小喜还护主心切地恶狠狠地补踩了他一脚。
  • 穿越英雄联盟之英雄录

    穿越英雄联盟之英雄录

    身为穿越者居然没有一点神秘感,完全属于烂大街的存在,不过还好那些曾经的穿越者都离奇的消失了.......现在就还剩自己这么一个初来乍到的新人。来到这个世界才发现原来异世界的英雄们也有着共同的爱好——打提莫。身为天才的九尾妖狐——阿狸居然被料理打败。更让人无语的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居然败在了阿狸的石榴裙下,甘愿做起来护花使者。原来剑圣和盲僧为了争夺娑娜,俩人之间不知相互嘲讽多少年,不过由于主角的到来“妹子们快到我碗里来!”
  • 一瞬集

    一瞬集

    为什么古人要说,“人之百年,犹如一瞬”?就以最常见的“人生公式”来看:青年希望,中年竞争,老年悔悟……百年何其漫长、何其辛苦,怎能“一瞬”?我以为,“一瞬”之说,有两层涵义。其一,与人类生存的地球、以及茫茫无际的时间和空间相比,人的一生确乎是“一瞬”。奄忽若飙尘,去若朝露晞。其二,说百年如一瞬,指出了人生最大的特点:难以把握。看似迅捷简单,实则复杂多变;看似自然而然,实则神秘莫测。快如一瞬而逝,绝不重复,无法更改,没有规律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