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59800000018

第18章 听讼、格物致知章:凡事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

在听讼、格物致知章中,《大学》从审理诉讼说起,把“格物致知”的重要性阐述得淋漓尽致。要解决问题,首先要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知道导致问题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彻底地把问题解决。而要做到这些,就一定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有一个彻底的认识,这就是“格物致知”。

【原典】

子曰①:“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注释】

①子曰:这段话见《论语·颜渊》篇。子,孔子。听:听取,判断。此处指审理。讼:诉讼,争讼。犹人:与其他人一样。人,别人。

1审理诉讼一定要公平公正

【译文】

孔子讲:“审理诉讼(打官司),我与其他人一样,能做到将案情断得公正分明,以此使诉讼这类事件根本不发生,达到绝迹才好。”

遇到棘手的事要细细查清缘由

审理案件、主持官司首要的一点就是公平公正,不要使好人受到冤屈,也不要让坏人逃过惩治,只有把这一点做到位了,才可以杜绝诉讼事件的发生。

那么,具体怎样做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呢?孔子还说过一句话,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解释阐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的意思是:“大家都讨厌恶的人或事,不要轻易相信,必须自己加以考察后做判断;大家都认为好的人和事,也不要随从,还要自己再观察,然后做结论。”

孔子提出的“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的主张,既抓住了人们认识并判断事物的错误所在,又恰到好处地点明了正确认识、判断事物的途径和方法,有些事既不要轻易相信,也不要轻易怀疑。它是我们处理纠纷、争论对错时不可忽视的重要策略。历史上大量正反事例也反复印证了它的必要性。

周武王像周公曾辅助周武王灭殷建立周朝,不幸,武王灭殷后就病重不起。在武王生病期间,周公十分担忧,便写了一篇祷文,请求上天让自己代武王而死。史官把周公的祈祷记在典册上,放进用金绳索捆的匣子里珍藏起来。武王逝世后,武王的儿子成王继位,因年纪小不能管理国家大事,就由周公代理。这时,周公的哥哥管叔鲜、弟弟蔡叔度等人对周公代管政事大为不满,一方面到处散布流言,说周公要篡夺王位;另一方面组织力量联络已归降周朝的纣王儿子武庚,策划叛乱,还在国内大肆散布谗言说周公想谋害成王,篡夺王位。周公为避开锋芒,只好避居东都。周成王对这些传言,将信将疑。一方面,他看到周公不但在武王执政时期表现出忠心耿耿,尤其在自己年幼即位时,他代管朝政处理政事井井有条,对自己、对母后也是毕恭毕敬,当自己长成能亲政时,毫不犹豫地把政权交给自己,由此看来,流言不可信。可是不相信吧,又觉得周公是先朝元老,自己年轻力量单薄、根基不牢,流言也决非空穴来风,一时拿不定主意。不过他并未贸然对周公采取非礼的行动。不久,成王发现了周公所写的祷文,才深切地了解到周公对周王朝的忠诚,很受感动,于是派人接回周公,帮助治理国家,并派他率领部队平定了武庚、管叔鲜和蔡叔度的叛乱。

因此,对于众人的意见、社会的传言信还是不信,都不能盲目,既不要盲目相信,也不要盲目不信。正确的态度、重要的途径必须“察”之。察传言所讲事物的原委、内情,察自己对传言所指对象的了解深度、广度和正确度,尤其要察散布传言者的动机、目的,有了这几“察”,才能尽量不做出错误的举动。

【原典】

无情①者不得尽其辞②,大畏民志③。

【注释】

①无情:不是真实情况。

②尽:竭尽。辞:指狡辩的厥词。

③畏:作动词用,意为“让……敬服”。民志:民心。2让不法之徒不得“尽其辞”

【译文】

圣人能使那些心中奸诈不实之徒不敢随便说尽他们那狡辩的厥词,并且引导他们搞好自身修养,从而使民众敬服盛德,没有争讼打官司的。

看清事实真相,让坏人无以狡辩

不论是古代的君王还是今天一般的人际交往,谁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双“火眼金睛”,以便看清事实的真相,看清小人、坏人的真面目,从而让他们无以狡辩。但与此对应的是人们的利益出发点不同,品行与能力各异,更有的人为一己之私千方百计掩盖真相,所以,找到看清事实真相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史记·田敬仲宪世家第十六》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探究事实真相、亲查贤愚的故事。

一天,齐威王问众大臣:“咱们齐国120座城邑,哪个城邑的大夫治理得最好?哪个城邑的大夫治理得最差?”众大臣七嘴八舌地议论了好一阵,最后,有许多大臣说:“阿城大夫最有才能,最会办事儿,阿城治理得最好。即墨城邑的大夫最愚笨,办事儿死板,即墨城治理得最差。”齐威王想阿城与即墨两地离齐都都很远,这些大臣们也未必到过这两个地方,为什么异口同声地一褒一贬呢?想到这里就说道:“好,你们先退下,我将根据你们大家的意见进行处理。”

众大臣退朝后齐威王与邹忌商量,齐威王说:“许多大臣说阿城治理得好,究竟好在哪里;说即墨城治理得不好,不好在哪里,我想先派人做些了解,你看如何?”邹忌表示同意,齐威王又说:“我就派你去访察,但必须暗中进行,免得他们弄虚作假。”

邹忌微服私访后把调查到的实际情况向威王作了报告。

不久,齐威王将阿城大夫和即墨大夫召到京城述职。上朝的那天文武百官都到齐了,众大臣都知道今天要处治即墨大夫。因为他们已向齐威王奏禀过——即墨大夫最差。

齐威王慢慢地站起来,眼睛扫视了一遍大臣,然后转向即墨大夫问道:“即墨大夫,自从你到即墨城为大夫,这些年来常常有人来告你的状,说你把即墨地方治理得一团糟,你自己是怎么想的?”许多大臣一听,根根汗毛陡竖。

即墨大夫老老实实地说:“我自己也说不出,我本想把事情办得好些,可总办不好,不能令人满意……”替他担心的人心里说:到了这种时候你还不赶紧辩白,还窝窝囊囊,真叫人着急!这时齐威王又问阿城大夫:“阿城大夫,自从你到阿城有好多大臣对我说你把阿城治理得很好,是这样吗?”在阿城大夫正欲回话的时候,齐威王突然把脸一沉提高了声音说:“我已派人到这两处访察过了。阿城治域,土地荒芜,百姓面黄肌瘦,许多到外地逃荒行乞的连话都不敢说,只能暗地里叹气。有一次赵国派兵攻打过来,阿城大夫不但没有好好组织防守,事后还谎报军情邀功骗赏。平时不管百姓死活,只顾搜刮钱财以肥自己的私囊。还不时向朝廷有关的大臣送财、送礼,求他们替自己说好话,这就是阿城大夫治理阿城的政绩!”

停了一会儿,齐威王又转过头去看了看即墨大夫说道:“即墨城治域内,庄稼长得整齐茂盛,官吏们办事认真、尽职工作、老老实实、勤勤恳恳,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好官员!”

齐威王说完后,随即宣布:“加封即墨大夫一万户的俸禄!”

齐威王扫视了大家一眼,又回头对阿城大夫说:“像阿城大夫这样的官,不惩治行吗?这样专靠贿赂买动人情巴结上司的贪官污吏,要了何用?”

齐威王又对朝中那些只顾贪私、颠倒黑白的大臣说:“我在朝中,外面的情况全靠你们提供,你们应当是国君的左右手,应当是国君的耳朵和眼睛。你们竟有人昧着良心把好的说成坏的,把坏的说成好的,这不是颠倒黑白吗?听你们的岂不坏了大事?”

自此以后,官员悚然戒惧,不敢再弄虚作假,大家都认真做事。齐国大治,成为强国。

是非不是说出来的而是事实本身表现出来的。要想得到实情,除实地考察别无选择。齐威王之所以能避免两起错案,让小人无以狡辩,就在于他运用了在实际中调查研究的方法。

再进一步分析,齐威王能够在人言鼎沸的时候保持冷静,明察细辨,其重要的原因还是来自于道德的层面:心中无私。只有无私之心才会产生公平正确的行动。对于心存偏见、持有私心者言,三人成虎;对于心底无私、以天地为心者言,万物不惑。

【原典】

此谓知本①,此谓知之至也。

【注释】

①本:根本的道理。

3认识的彻底才是“知”的最高境界

【译文】

这就叫做认识根本的道理。这就叫做认识的彻底,即是进入“知”的最高境界。

学习就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有些事情看似容易却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要做到认识彻底这一点,不仅需要清醒的头脑、足够的学识和阅历,更需要平日里细心观察和思考,不断地总结前人的经验,不断地实践,最后才有可能达到“知之至”的境界。

读《大学》是为了学习做人做事,但真正的学问并不全在书本上。真正的学问是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用通俗的话来讲就像学生读书,先是要把书通读,进入其中,然后要把书读厚,从一个论题衍出另一个论题,从一个知识点发散出其他知识点,将知识融会贯通。然后才要把书给读薄,将其中的重点归纳整理出来,将众多的知识点汇聚到一起,抛弃其中熟知的、无用的东西,然后和现实相结合,最好能把世间的事物本质统统看透,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这样才算是学得彻底了。

《红楼梦》中有一个对子:“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世事都洞明、透彻了,这是真学问,对人情世故都通达了,那是大文章。一个人的修养若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很了不起的了。真正明了、练达了世事人情,那才能真正明白这段话的含义。

另外,错误和失败并不一定是坏事,只要懂得去总结整理,错误和失败也是一笔财富,而且可以向着成功转化。这也是世事洞明皆学问的道理。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所经历的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而对大多数人来说所经历的失败会远远多于成功,如果因此而自认为是个失败者,那就不免浪费了生活赐给我们的珍宝。

在有限的生命里使自己成为一个洞明世事、练达人情的智者,而不要用寻常人的眼光早早将自己限定为一个成功者或是失败者,这才是超然于物外的明智。

唯有如此,才能达到知的最高境界。四、诚意章:君子当“慎其独”而“不自欺”

“诚”,自古以来就是做人的至高境界。宋朝大儒朱熹针对这一章的内容,说“诚意”是“自修之首”、“进德之基”。《大学》认为,“诚意”做人的关键是“慎独”、“不自欺”。“慎独”是儒家学说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一个人在独处时最容易对自己放松戒备,从而把自己最真实的本性表现出来,如果在这时仍然能够做到像往常一样严格要求自己,表里如一,这样就算真正达到“诚意”的境界了。

【原典】

所谓诚其意①者,毋②自欺也。如恶恶臭③,如好好色④。此之谓自谦⑤。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注释】

①诚其意:意,指意念。使意念诚实。诚,动词。

②毋:不要。

③恶恶臭:前一个“恶”字,意为讨厌、厌恶。恶臭,指污秽的气味。

④好好色:前一个“好”字,意为喜好、喜爱。后一个“好”字,意为美丽的。色,指女色、女子。好好色,喜好美丽的女子。

⑤谦:同“慊”,满足、惬意。

1诚意的关键在于不自欺

【译文】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喜爱善良。只有这样,才能说自己的意念诚实,心安理得。所以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使自己规行矩步。

(1)君子必慎其独

关于自身品性的修养,儒家思想最为推崇古代圣贤们所传下来的“慎独”功夫,在《大学》中就有多处强调“慎独”的重要性。

所谓“慎独”,关键就是独处时的自律。切不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要做君子就要表里如一,做一个彻彻底底的君子。

一位哲人曾说:“即使你独自一个人时也不要做坏事,而要学得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宋朝陆九渊也说:“慎独即不自欺”,意思是说慎独就是不自欺欺人。古圣先贤之所以倡导慎独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因为里面的确包含着合理的东西,它是一种自我立法,是一种自我珍惜,是一种自我保护、自我负责。

的确,一个人在不受任何外力所约束的情况下表现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最易察见其本性,所以,不要因为没有人察觉就放纵自己的恶习。

东汉年间,有个叫杨震的人,饱读诗书,德行也高,被称为“关西夫子”。那时,政治腐败,贪官污吏多如牛毛,而杨震却能“出淤泥而不染”。他家都是布衣粗食,经常吃不上肉。有人劝官位越来越高的杨震起码应该为子孙后代留下点产业。杨震一笑置之说:“我的家人能让后世称作清白官吏的子孙,这种遗产不是比钱财更有用吗?”

杨震任荆州刺史时发现一个叫王密的人,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朝廷便委任王密为昌邑县令,王密对杨震十分感激。

几年以后,杨震调任山东东莱太守,上任途中路过昌邑,王密一直记挂着杨震的恩德,非常热情地招待了他。晚上,王密独自到杨震下榻的馆驿拜望,寒暄一阵之后,王密关上了门,从怀中掏出一个布包,对杨震说:“学生能有今天,全靠恩师栽培,这十两黄金不成敬意,还望笑纳。”

杨震很是惊讶,他严肃地说:“当初我推举你,是因为看你很有才学,也认为你很懂礼。但从今天这事看来,你并不了解我,赶紧收起来吧!”

同类推荐
  •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

    里贝特的实验揭示出在任何有意识觉知之前有一个实质的时间延迟。如果所有有意识觉知之前都有一个无意识过程,那么一个必然的事实是,无意识过程启动了我们有意识的体验,因此自由的自愿行动是在觉知到该行动意图之前被无意识地启动的。这个发现对我们理解自由意志有着极为深刻的后果。
  •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蔡元培卷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蔡元培卷

    本书所遴选的是六位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现代美学家,其中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是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者和中国现代美学、文艺学的拓荒者,他们引进西方学术思想资源,努力与中国国情结合,筚路蓝缕,拉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帷幕;而宗白华、朱光潜、丰子恺则是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艺学的推进者、建设者和实践者,他们著书立说,教书育人,播撒和培育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种子,立下汗马功劳。“文丛”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合流时这几位美学大家所做出的探索与努力,对此次基础文献的整理,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找到了根与源,展现了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初创与发轫期的面貌。
  • 中华家训(第九卷)

    中华家训(第九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这年头一定要会点博弈学

    这年头一定要会点博弈学

    领悟博弈真谛,启发博弈智慧,掌握博弈技巧,提升博弈能力,成为博弈王者。整个人生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我们的每一次抉择都决定着未来的走势。有时候我们需要判断社会和竞争的大趋势,然后结合自身状况进行理智的抉择:有时候我们需要放手一搏,可能大获全胜,也可能一败涂地。人生没有常胜将军,但却可以在博弈中抢占先机,面对命运,是屈服,是抗争?这年头,你该想想清楚。
  • 看哪,这人;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看哪,这人;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本书是尼采的自述,内容包括:我为何如此智慧、我为何如此明澈、我为何写出如此卓越的著作、悲剧之产生、非时之思想、白天之曙晓——关于将伦理作为成见之思考、超善恶之外——未来哲学之序曲、为甚么我便是命运等。
热门推荐
  • 魔神之上

    魔神之上

    笑天穿越到一个魔法至上而又神奇别样的世界,这里有炫丽多样的自然魔法、深不可测的奥义魔法、神秘至强的意志魔法、无敌的魔法圣体……当他发现这具身体的前主人,身为贵族,竟然被一个女人整死。笑天表示,这绝逼不能忍,校花、圣女神马的,全都给我洗白白,等着哥来征服吧。当笑天得到火焰神龙卷轴的时候,他的信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到底尘封了怎么样的奥秘?当远古魔法再现人间,究竟是一场旷古绝今的福祉?还是一场毁天灭地的浩劫?
  • 斗气狂神

    斗气狂神

    烈气大陆,家族纷争,傲缘残卷,玄天神剑,以混沌为尊,传承血脉,无上永存!为了自己的后代,为了拥有更强的实力,还有自己的身世,一代无上至尊,纵横异世。斗帝变成斗低,真正的强者,无上之颠峰。术,并非武术武技,它是一个特有而让惊叹的字,术者,代表一个超越斗之帝的强者!无上,触不到,摸不着……然而,我们的主角,他却做到了,焱义缘禁绝异界,毅创辉煌……带你走进不一样的玄幻世界。请大家多多支持!倾雪感恩不尽…
  • 孕妇饮食与生活

    孕妇饮食与生活

    生儿育女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为社会应做的贡献。我们培育儿女,必须为社会造就栋梁之材,有用之材,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前进,不断文明进步。因此,我们必须讲究生育的优质性,做到优生、优育、优教。
  • 血帝白羽

    血帝白羽

    昔日天才,止步与武者境界,是忍受屈辱,还是在逆境重重生。一代血帝在冷眼重咆哮!在嘲讽中重生!血帝白羽以血塑剑,以魂洗衣!五大家族,天道宗门,伤我者杀!叛我者灭!血剑一出,神魔心胆俱裂,血帝威名,何人争锋!这是战核得时代,强者生,弱者亡,废物请止步!
  • 穿越之与妖为伴

    穿越之与妖为伴

    心梦是无父无母苦菜花一棵,幼时,每晚都会有一只白狗出现在自己的梦里,长大后,自己竟由自己的胎记玉兰花穿越到妖精堆里。前有千年等侯的白狗,后有蛇王的深情款款,还有各种妖精不断扑来......心梦真的很无奈,娘的,姐才十四岁,你们这些千年老妖精时时围着自己干什么?你们好意思对一花骨朵下口吗?
  • 黄泉孟婆

    黄泉孟婆

    世间传言,黄泉路上,孟婆的汤可以不用喝!只要你的亲人给你烧一百两的纸钱,再把它给孟婆你的孟婆汤就免了!“一百两,两百两,三百两……哇!竟然这么多的钱,哈哈我发财啦!”墨黄泉悠哉悠哉的数着钱,然后……“嗯?墨黄泉,你又在干嘛呢?”“呵呵→_→………………”
  • 网游之法神降临

    网游之法神降临

    重生三年前,决心完成重生之前的遗憾,依着超强的记忆力,抢占各种先机。有人说他腹黑,有人说他冷漠,有人说他一毛不拔,但那又怎么样?在游戏里面从一无所有到家财万贯,从孤身奋战到兄弟陪伴。他是王,是神话,是传说。
  • 战神极限

    战神极限

    一个没有背景,没有财富,没有优良血缘传承的三无少年,如何追逐自己的梦想。贫穷、疾病、饱受欺凌的少年在极端而偶然的情况下,改变了自己的天赋,从此走向了改变命运之路······本书立志开创一些新的写法,将玄幻原理系统化,让人觉得可以按照这些原理去修炼。开头不怎么好,玄学原理都穿插在过程中间,希望各位读者读满五十章,再决定是否放弃。
  • 永远的赞美诗

    永远的赞美诗

    在神的指引下,获得文明的人类付出惨重代价后,终于战胜了恶魔,赢得和平。然而千年之后,时至和平崩溃边缘,一场蓄意谋划的灾难袭击了正在举办盛宴的王宫。宁静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为了保护柔弱的妹妹,克库洛王国第三公主,年仅13岁的莉采儿挺身而出。带着从无尽沉眠中苏醒的骑士,向着从未踏足过的首都外界、那未知的世界,迈出小小的步伐……
  • 极恶女抢夫

    极恶女抢夫

    恩,穿越了。而且在那这地方待了七年。那里有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爆胎的极品帅哥整整爱了我七年。但我不要。那里的大好河山锦绣风光等着我去看,各地的奇闻轶事等着我去听,各种极品帅哥等着我去征服,Ihavealotthingstodo.我,莫初阳,现代独立超级无敌美少女,怎么会为区区一棵树而放弃森林呢?然,当七年后,当别人告诉一个月后他要结婚了。慢半拍的我终于发现,他就是我要的那棵树。怎么办?整天以泪洗脸,以求垂怜?假装漠不关心,把他拱手相让?或甘愿做小三,不求名分和他在一起?NO,我要发出强势攻击,把我的男人抢回来,让他明媒正娶的把我娶回去......O(∩_∩)O哈哈~,喜欢的亲们记得要收藏啊、推荐啊、评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