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59700000023

第23章 至诚:用至诚之心赢得至忠

【原典】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译释】

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就能够充分发挥众人的天性。能充分发挥众人的天性,就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天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天性,就可以帮助天地培育万物。能帮助天地培育万物,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了。

1君使臣以诚,臣事君以忠

人随时随地都离不开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与万物打交道,以诚心待物,这是处理人与物关系的根本态度。以诚待物就是尊重万物,同情、爱护和理解万物,以天地化育之道促成万物的生长发育,而不是相反,即不是将万物视为与生命无关的外在之物去役使、去控制、去破坏。“尽物之性”就是使物性得到实现而不要受到伤害。物各有性,物性是物之为物者,也是物的内在价值之所在,人不仅应当尊重物的价值,而且要从人性的自我反省出发体认其物性,这就是人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人的价值的实现。人与物本来都是自然界生命整体中的组成部分,由于人能够推致而实现其诚性,认识到天地化育之道,因此承担起“赞天地之化育”的使命,成为自然界之中特殊的一员,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人如果真正这样做了,即完成了“赞天地之化育”的使命,那么,人就可以“与天地参”,即与天地并立了,人在自然界的地位也就确立了。这才是人的主体性之所在。

对物要诚,对人也应当如此。《中庸》认为,至诚之人可以感召他人,充分发挥其天性,从而取得非凡的成绩。

怎样处理君臣关系,这在古代政治层面上是一个根本问题,而《中庸》的解答方案,是要求双方都要有至诚的精神,这种“诚”和“忠”的双向伦理关系。俗话说以心换心,即使是上下级关系,也要使人以“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换来对方的忠诚效劳。

三国时期刘备与诸葛亮这一对搭档,可以说是“君使臣以诚,臣事君以忠”最为典型的例证。

“三顾茅庐”是刘备求才的佳话,其所以千古流传是由于它展现了刘备的求才之心切,爱才之德盛,而且礼数感人。也正因为刘备有茅庐三顾,才有后来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三顾茅庐”那种诚心访求人才、尊重人才、尽礼待人的态度确实是感人的。刘关张兄弟三人“一顾”时,关羽、张飞两人都有点不耐烦。急性子的张飞说:“既不见,自归去罢了。”刘备说:“且待片时。”又等了一会儿,确实无望,关羽说:“不如且归,再使人来探听。”兄弟三人这才离去。“二顾”时,张飞开始发脾气了:“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刘备劝说一番,三人又一同出发,可还是没见着。“三顾”时,关羽张飞都极不高兴,关羽话说得很轻却落得很重:“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徒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张飞则更按捺不住,准备动武:“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烦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但是刘备却意念坚定,一面呵斥张飞的鲁莽,一面对关羽说:“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牙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为了求得诸葛亮,别说“三顾”,恐怕再多几次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去请的。

一连两次都扑了空,第三次终于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诸葛亮。刘备立即谦逊地请教:“现在汉朝崩溃,天下大乱,权臣控制朝政。我不度德量力,想伸义于天下,完成统一大业,恢复汉朝的统治,但由于才疏德薄,屡遭挫折,至今一无所成。不过,我并未因此而心灰意冷,还想干一番事业,希望先生为我谋划。”

诸葛亮为刘备诚心尽礼的态度和正义的雄图所感动,便决心倾其所能以报知己。于是他毫无保留地对当时天下形势从政治、经济、军事、地理、人事等方面进行了精辟分析,并为刘备具体谋划了战略目标、战略步骤,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刘备听后赞叹不已,相见恨晚,于是热诚地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成就大业。诸葛亮慨然应允。

刘备求得诸葛亮后说:“我得孔明,如鱼得水。”诸葛亮一到刘备军中,刘备不仅礼待如兄弟,而且即刻委以重任,言听计从。诸葛亮见刘备如此器重自己,就放开手脚,尽力施展自己的才华。首先帮助刘备扩大军队,很快由几千人发展到上万人,又广纳人才,结好地方,使一生受挫折的刘备又看到了希望。建安十三年,曹操亲率大军南下,对刘、吴集团虎视眈眈。

诸葛亮自告奋勇,前去游说孙权联合抗曹,导演了“赤壁之战”,使曹操败北。这样,三国鼎立的局面就形成了。

赤壁大战后,诸葛亮积极谋划,并不辞劳苦,亲自征战,使刘备出兵占领了荆州以南的地区,继而又占领了益州。建安二十二年,诸葛亮又在定军山大破曹军,使刘备一举占领了汉中。为了稳定社会、革新政治,诸葛亮严格执法,惩处豪强,任人唯贤。刘备得荆州,进益州,据汉中,建蜀汉,都与诸葛亮竭忠尽职分不开。

由于刘备器重诸葛亮,尊敬诸葛亮,礼遇诸葛亮,致使诸葛亮不但在刘备生前尽心尽力,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更是以仲父之身、慈母之心辅佐后主刘禅。

诸葛亮在名垂千秋的《出师表》中写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感慨流涕之余,响亮地提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口号以表忠心。辅佐后主期间,面对着刘备东征失败后的现实,诸葛亮稳定秩序、恢复经济、重振军威的担子很重,他不辞辛劳,注重以法治国,严明法纪,并大力实行“务农植谷、闭关息民”的政策,整修水利,奖励农耕,在很短的时间内,使蜀国经济又有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为实现刘备统一中原的遗愿,诸葛亮更是不顾年迈体衰,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最后抱终天之恨,病逝于北伐前线。

诸葛亮鞠躬尽瘁追随、报答刘备,充分体现了“臣事君以忠”,当然,这是以刘备“使臣以诚”为前提的。同样的关系也见于刘备与关羽、张飞、赵云等诸多部下之间。可见,这种双向互动在人际关系中是多么重要,任何一方的冷漠都有可能引起对方的寒心和无动于衷,那样,就不会出现任何令人感动的情谊,也不可能共同创造出令双方都满意的事业来。

2用自己的真诚打动对方

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但具有大智的人才大都孤高自许,视金钱如粪土,所以身为领导者要想得到真正的人才,除了给予高官厚禄,最重要的是要用真诚打动他、尊重他。唯有诚心诚意地对待,才能让他死心塌地地跟着你走,为你谋利益。

信陵君就是用自己的诚心换来侯生的以死相报的。

魏国有一个隐士叫侯嬴,人称侯生,年且七十,家贫,在大梁夷门看大门。信陵君知道后,便派人以厚礼赠之。

侯生不肯接受,说:“我修身洁行数十年,到了这个年纪决不会因为看门贫困而接受公子厚赠。”

信陵君没有放弃,一心想笼络这位贤才。

有一次,信陵君置酒大宴宾客。客人已经到齐,坐好。信陵君亲自赶着大马车,留下尊位,去请夷门侯生。侯生提起破旧衣衫,一直走上前去,坐在尊位上,一点也不谦让,想借此观察信陵君的神态。

信陵君赶着马车,态度十分恭敬。

走到途中,侯生对信陵君说:“我有一位朋友在市中屠宰场,借您的车驾绕道去拜访他一下。”

信陵君驾车进入市场,侯生下车去拜访他的朋友朱亥。故意站着与朱亥长谈。

侯生看见信陵君态度一直十分温和、恭敬,于是与客人道别,上车到了信陵君家。信陵君把侯生一一介绍给各位宾客,宾客见信陵君很重视侯生,都非常不解。

侯生便对信陵君说:“今天我受公子的厚待实在是心满意足了。公子今天宾客盈门,本不应该屈尊去接我这个看门人,但是公子却这么做了,为了报答公子之恩,成就公子为贤之名,所以让公子驾着车,久久站立在市场之中,让来往之人观看公子而公子态度恭敬。这样,市人都认为我是小人,而公子是长者,能够礼贤下士。”

酒罢,信陵君尊侯生为上客。

魏安獒王二十年,秦国将赵国的邯郸围得水泄不通,城中情况非常紧急。平原君数次派人送书信给信陵君,请求魏国发兵救赵。

魏王本想进兵,但是秦国又派使者来到魏国,说:“我攻赵,早晚都是要破城的,诸侯敢救者,破赵之后,必移兵先攻打。”

所以,魏王不敢发兵救赵。

信陵君忧心如焚,屡次请求魏王,但是魏王惧怕秦兵,坚决不听信陵君的劝告。

信陵君知道最终不会说服魏王,也不准备自己活着而让赵国灭亡,就约请宾客,准备战车百余乘,决心去跟秦军决斗,与赵国共存亡。

信陵君带着队伍,经过夷门时,告诉侯生欲与秦军决一死战的情况。

侯生说:“公子你要努力啊!我已经老了,不能跟你去。”

信陵君向前走了几里,心中感到很迷惑:“我对侯生可算是尽礼尽心了,天下无人不晓。如今我就要拼命而侯生竟然不为我出一谋、划一策,也不劝阻我,真奇怪啊!难道我还有什么过错吗?”

于是止住部队,单车回到侯生门外,询问侯生。

侯生说:“我早就料到你一定会返回来的。”

“为什么?”

“公子尊贤爱士,天下闻名。如今你要去冒险拼死,就像把鲜肉投给饿虎,会有什么结果呢?既然如此,又何必养士尊客呢?公子厚待我,公子去冒险,我没有一言半计相送,我知道公子一定会有感而回。”

信陵君大礼相拜,请问良策。

侯生于是避开人说:“我听说晋鄙兵符常放在大王卧室之内,而如姬夫人最受宠幸,可以自由出入,一定能够轻而易举地拿到。我听说,如姬夫人之父被人杀害,如姬悬赏三年,自大王以下的人都拼死效劳为父报仇,但是三年都抓不到凶手;如姬哭诉请求公子相助,公子派人斩仇人之头献给如姬。姬欲为公子效尽死力,只是苦于没有图报的门路。公子如果开口叩请如姬夫人,她必然会慨然答应。窃得兵符去代替晋鄙领兵,救援赵国,抗击秦国,这是千秋霸王之大业啊!”

信陵君采纳侯生之计,叩请如姬,如姬果然盗得晋鄙兵符交给信陵君。

信陵君准备出发,侯生又献计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公子与晋鄙合符,若晋鄙不交出兵权而要再请示大王,那事情就危险了。我的朋友朱亥可以跟公子一起去。晋鄙如果乖乖交出兵权,这是最好不过的事;如果不交出兵权,就令朱亥杀了他。”

侯生又说:“我本来应该跟着公子亲赴死难,但是我已经老了,不能去了。我计算着公子的行期,等公子到了晋鄙军的日子,我北向自刎,以送公子。”

信陵君劝慰再三,挥泪辞行。侯生得知信陵君已掌兵权,果然饮剑而亡。可见他对信陵君何等的忠心。如果不是信陵君以诚相待,又怎能得到这样人的忠心呢?

李世勣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是第一个被赐为“国姓”的人(他原姓徐),又是李世民晚年嘱以托孤重任的人。对这样的重臣,李世民自然十分重视感情上的沟通。

有一次,李世勣得了急病,医生开的处方上有“胡须灰可以救治”的话,李世民看了,便毫不犹豫地剪下自己的胡须送给李世勣。

古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因此,他们不剃发,不剪须;至于皇帝,连身上的一根汗毛也是珍贵无比的。李世民的举动实在异乎寻常,前无古人。李世勣感动得热泪长流,叩头以至流血,表达他感激不尽的激动心情。

同类推荐
  •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其伟大的显著标志就是她富于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拥有高度发达的哲学和文化,其思想文化界的巨子犹如天穹的群星,璀璨夺目,不可胜数。该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国内仅有的少数几本胡塞尔专题研究专著之一,而且在于它的独特视角,即把胡塞尔哲学放在西方主体主义哲学的历史源流中来理解,对其思想渊源和其后的影响都作了较详细的分梳。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没有盲目地跟着胡塞尔的思路跑,而是既能入乎其里,又能出乎其外。
  •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

    从特征看,中国的社会和教育充满了激情、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追求集体利益的英雄),表现为伟大、理想、超越和神圣;西方的社会和教育表现为理性、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追求“个体”自由的英雄),特点是平凡、现实、适应和世俗。在中国,道德义愤常常是正当的,比如劫富济贫;在西方,法制理性衡量一切,尽管“市场失效”会造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比如,曾经的中国退休工人的工资比科学家高的现象,虽不合理却合乎人情;西方的科学家工资比工人高十倍,不合人情但是合理(合法)。
  •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姆出场,宣讲他“有爱才有幸福”的人生哲理,本书是领悟人类情感、获得最优心理的必读书。弗洛姆是现代思想中的“情爱大师”。他对现代人的研究和批判,对现代人心理状况的准确诊断,被称为“综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使他成为现代心理学领域最权威的典范。他提出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呼吁只有用爱才能拯救人类,使他成为美国最著名、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
  • 沉思录Ⅱ

    沉思录Ⅱ

    本书汇集了爱比克泰德其中的部分思想精华,以精辟而又通俗的语言,向人们传授生活的真谛和幸福的真义。
  • 中华家训(第二卷)

    中华家训(第二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热门推荐
  • 辰情往事

    辰情往事

    未瞑,死而未瞑。宁柠不断的告诉自己,一定要和秦与弦永远在一起……可她最后放弃了,她只希望他能够永远忘了她……她心里清楚的明白她不可能再与秦与弦在一起了。同时,她也在内心不断祈祷不要遇到他……可最后,为什么相似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 带王爷回家

    带王爷回家

    一个二百五睡了一午觉就穿越了,穿到明朝,见了三皇帝:朱元璋、朱允文、朱棣。可惜,历史就是历史,咱插不上去,几个皇帝一个也不鸟她,七子朱榑对她倒是还可以,可惜那样的莽夫那是她所倾心的?她于是傍上了十二儿子朱柏……
  • 幸孕甜妻:娇妻,不准逃

    幸孕甜妻:娇妻,不准逃

    (绝宠文,全文完结,新书《头号鲜妻,好孕到!)已发布,欢迎阅读)她是不受宠爱的豪门千金,毒舌,倔强。他是商业帝国的帝王,冷酷,神秘,狠辣、不近女色。阴差阳错,他和她结婚。婚后,她逐渐发现他身上的秘密,千方百计走进他的心。他拼命逃避,却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最后,她发现,他是一座宝藏,可供她慢慢挖掘,并且乐趣无穷。
  • 御剑穹天

    御剑穹天

    萧痕出生御剑世家,却不懂御剑,在族人眼中他就是废物一枚。但这些都拦不住他成为强者的决心!强者只有站在最高峰才能一览众山小,俯视天地,破天辟地,这就是我萧痕。新书求收藏!求推荐!
  • 天眼御猫

    天眼御猫

    我本是医科大学的撩妹高手,万万没想到当我醒在妹子怀里的时候我居然成为了一只猫!好吧好吧,谁说猫不能开后宫坐拥三千母猫?我可是要成为后宫王的公猫!可是可是,为什么我居然会是一只小母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秦汉风云之楚河汉界

    秦汉风云之楚河汉界

    秦末汉初——这是继春秋战国之后历史上第二个人才大井喷时期;这些载于史册、耳熟能详的人物:千古一帝——秦始皇,汉高祖——刘邦,西楚霸王——项羽,扶苏,李斯,蒙恬,萧何,张良,韩信,陈平,陈胜,吴广,楚怀王,范增,郦食其,蒯通,章邯,王离,张耳,陈余,魏咎,魏豹,田儋,申阳,赵歇,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灌婴,虞姬,钟离昧,英布,季布,龙且,项庄,项伯,……或谋于朝堂,算无遗策;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或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或弓马娴熟,驰骋于疆场;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的舞台上,纵横捭阖,谱写了一幕又一幕惊心动魄的英雄史诗。
  • 领导当众精彩致辞范本

    领导当众精彩致辞范本

    领导干部在公共场合的讲话状态、方式、内容不仅体现了作为一名带头人应有的文化素质,也体现了决策者的领导水平,本书汇集了各种讲话技巧,帮助读者展现个人魅力。
  • 阴阳鬼命

    阴阳鬼命

    .一本诡异的黑色笔记,一个胸大无脑的女孩,让我的命运彻底改变,我叫君洛夜,行走在阴阳两界的异能者,干着捉鬼驱灵的差事,又苦又累,偏偏还没薪水!坑爹之余被美女拉着同居?扯淡!咳咳……妹子,来,房间钥匙。已完本【404号宿舍】,放心收藏。
  • 黑执事同人灵魂之芽

    黑执事同人灵魂之芽

    一个女孩的穿越,死神与恶魔之间的羁绊,这是开始也是结束,灵魂的温度到底触碰了谁的舌尖……
  • 爱情絮语之一串记忆

    爱情絮语之一串记忆

    感情这码事,纸上谈兵是容易,要是身体力行,最多也只是旁观者清;感情有很多种方式,细水长流的,电光火石的,白头到老的,刻骨铭心的……曾经记忆深处的刻骨铭心的爱,犹如一棵开花的树,在佛前祈祷了五百年,才有那一树的繁花似锦;又犹如那一粒尘埃,随风曾经漫天的飞舞过;又如一颗颗珍珠,穿成了一条名贵的项链,穿成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