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93000000006

第6章

当时,杨振宁认为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不一定符合现实,不打算发表,但费米却说:“学生的任务是解决问题,研究人员的任务是提出问题,我们提出的问题是有发表价值的。”

于是,杨振宁与他最崇拜的物理大师费米合写的这篇文章就这样发表了。

杨振宁对费米一直都怀着深深的敬意。

1954年秋天,费米病危。得知这一消息,杨振宁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到医院探望。

杨振宁手捧鲜花走进病房时,看见费米正在读一本描写凭着坚强意志战胜厄运和巨大自然障碍的真实故事集。他已被疾病折磨得不成样子,但他却很镇静地告诉杨振宁自己的病情:“医生说我几天之后就可回家,但没有几个月可以活了。这是我关于核物理的笔记,我计划出院后利用最后的两个月时间把它修改出版。”

杨振宁被费米这种坚毅的精神和对物理学的热诚所感动,不禁泪流满面。

3.脚踢加速器

杨振宁在没有到芝加哥大学念书的时候,已经感觉到,自己从小学到中学,以至大学和研究生院,由于条件限制,对实验接触得太少,因此动手能力比较差,实验技巧掌握得不好,当时暗下决心,到芝加哥大学以后一定要写一篇实验论文,以此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他认为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理论的源泉。于是,他找到费米,希望在他的指导下写一篇实验论文。

“对不起,杨先生。”

费米不无遗憾地这样说。因为当时费米还在忙于战时的工作,他还要去位于芝加哥市西南部的阿贡国家实验室工作,而杨振宁是一个刚到美国的外国人,按规定是不能进入国家实验室的。

“杨先生,这样吧,我想把你介绍给艾里逊教授,你可以到他的实验室去工作一段时间。”

看到杨振宁失望的神情,费米补充说。

杨振宁愉快地答应了。不久,杨振宁来到了艾里逊实验室。艾里逊是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一名教授,他带了五六个研究生,正在装配一套40万电子伏特的加速器。这是一项既动脑又动手的实验,难度很大。最令人头痛的是一些电子仪表经常出现故障,影响工作的进展。

有一天,仪表又不转了,杨振宁小心翼翼地打开线路图,想计算一下毛病究竟出在哪里。

“杨,你真笨!”

一位名叫威尔科克斯的同学看见他算了好几张纸,便不耐烦地走过来。只见威尔科克斯左看看,右瞧瞧,然后对准连接部位猛踢两脚,神奇得很,仪表很快转动起来。

杨振宁对这位同学的两脚佩服得五体投地。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杨振宁便学着那位同学的样子去踢,但不管他怎么踢,仪表的指针还是一动不动。还有一件事,也使杨振宁大伤脑筋。正在建造的那座加速器经常稀奇古怪地漏气。它好像有一种怪脾气,只有夜幕降临时才能正常工作。

杨振宁发现,实验室的有些同学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第六知觉,他们知道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漏气洞。有一次,又出现了漏气情况,杨振宁仔仔细细地把三四十英尺的管子从这头找到那头,找了几个来回也没有找到漏洞,急得满头大汗。

“杨,你过来,看我的!”

一个叫阿诺的同学走过来,只用了两分钟就解决了问题,令杨振宁惊愕不已。实验室的同学与杨振宁相处得很好,因为杨振宁虽然在动手能力方面不如他们,但在理论方面却比他们强,经常在这方面帮助他们。那个只用了两分钟就找到了漏洞的阿诺,在理论方面就常常得到杨振宁的指点。

杨振宁在艾里逊实验室工作的一年时间里,发现自己的动手能力确实很差,工作很不顺利。

但这一段实验经历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正如他在《读书教学四十年》一文中所描述的:在他的实验室的18至20个月的经验,对于我后来的工作有很好的影响。因为通过了这经验,我领略了做实验的人在做些什么事情,他们考虑一些什么事情。换言之,我领略了他们的价值观。另外对我有重要作用的是,我发现我的动手能力是不行的。那时我们的实验室有个笑话,说“凡是有爆炸的地方一定有杨振宁。”

4.博士论文

费米一边把杨振宁介绍到艾里逊实验室去做实验,同时,他建议杨振宁可以跟泰勒做些理论研究。听到“泰勒”这个名字,杨振宁一惊。

“泰勒?那不是被称为‘氢弹之父’的大物理学家吗?”

费米肯定地点点头。战争期间,泰勒在奥本海默主持的实验室里参与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在那里,他的独立想法太多了,每天都有层出不穷的新主意,奥本海默认为他的这些主意会影响周围的其他人,使他们不能把精力集中到一个方向去,于是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泰勒,我现在请你主持一个组,专门去研究氢弹。”

那时原子弹还没有造出来,让泰勒去研究氢弹,他当然非常高兴,就愉快地答应了。

后来,泰勒和另外一个人成了最早发现制造氢弹原理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泰勒也来到了芝加哥大学。所以杨振宁听到“泰勒”这个名字时,有点如雷贯耳的感觉。不久,杨振宁兴冲冲地去找泰勒教授。

“先生,请等一下,没有教授的允许任何人不能进去。”

泰勒办公室门口的卫兵拦住了杨振宁的去路。他只好在门口给泰勒打了个电话。

“哦,是杨先生,费米跟我讲过了,你等等,我马上就来。”

刚放下电话,杨振宁就听到了噔、噔、噔的声音,是泰勒从楼上下来了。泰勒年轻时有一只脚不幸被电车轧伤了,所以走起路来一歪一歪的。

杨振宁赶快走上前去扶住他。

“我们先散散步吧。”

于是,两个人一边走一边交谈起来。

“杨先生,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氢原子基态的波函数是什么?”

这个问题对于杨振宁来说简直是太容易了,他马上答了出来。

“好了,你通过了,我接收你做我的研究生!”

泰勒教授高兴地说。因为有许多学习很好的人,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在泰勒看来,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才是可以造就的。

就这样,杨振宁成了泰勒的博士研究生。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这种风格在人们还不理解的时候,会感到十分可笑。泰勒教授就是这样。泰勒上课前从来不做准备。铃声响了,他随便夹上一本书或几张纸,迈着大步跨进教室。他一走上讲台,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就演算起来,然而不到10分钟,他的演算总会出错。他发现错误以后,胡乱地改了改,接着又埋头做下去,好像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存在似的。刚开始,杨振宁对这些感到很不习惯,但他很快便发现这位经常出错的老师,确有惊人的独到之处。泰勒的思想十分活跃,见解很多,而且刚想到一个主意就愿意和别人讨论,结果他的见解往往是不对的。按照中国的传统,对某个问题没有十分的把握,就不会乱讲,乱讲别人就会对你产生不好的印象。泰勒却不是这样,他不怕丢面子,只要有人指出他的错误,他就立刻接受,马上向正确的方向走。

杨振宁对导师的这一个性,非常赞赏,他认为,泰勒在学术上有那么多的思想和见解,纵然有90%是错的,只要能有10%是正确的,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他从泰勒的身上,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和方法。

杨振宁在艾里逊实验室那段时间里,和泰勒教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正当杨振宁在艾里逊实验室为自己的实验难以成功而发愁时,泰勒教授笑眯眯地走了进来,关切地询问他在这里工作的情况。

“你做的实验是不是不大成功?”

杨振宁难过地点点头。

“我认为,你不必坚持一定要写一篇实验论文,你已写了一篇理论论文,那么就用一篇理论论文作毕业论文吧。我可以做你的导师!”

泰勒直截了当地说。

杨振宁听了泰勒的话,半天没有开口。一方面他觉得很失望,因为他是下决心要写一篇实验论文的;另一方面,他确实感到自己在实验方面缺乏能力,写理论论文会写得更好些。对于泰勒的建议,他内心矛盾重重,一时拿不定主意:“谢谢您的关心,不过我需要认真地想一想,回来我再告诉您!”

杨振宁认真地考虑了两天,觉得还是应该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最后决定接受泰勒的建议,放弃写实验论文的打算。作出了这个决定之后,他如释重负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接着一心一意地转向了理论物理的研究。他在《读书教学四十年》一文中这样写道:这是我今天不是一个实验物理学家的道理。有的朋友说这恐怕是实验物理学的幸运。

1948年的夏天,杨振宁在泰勒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核反应》的博士论文并获得了博士学位。

同类推荐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回忆真是一件让我惶恐不安的事情。当我提起笔来,写下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生命历程,真的感觉到童年往事如同笼罩在我身上的薄雾一般,模糊而飘渺。当我要把它掀开时,才发现其中有很多细节已经变得混沌不清了。因为童年早已离我远去,现在的我很难分清楚回忆中到底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幻想。不过,有些回忆在我的大脑深处,是永不褪色,永远生动的,虽然这些画面只是片断的、零碎的,但对于我的生命却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为了避免文章冗长乏味,我只是节选了一部分最有价值和最有趣味的情节,来讲述我人生的故事。
  • 永乐大帝朱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永乐大帝朱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朱棣善于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在就藩北平的十九年中,他借镇边扫北之机,在为国立功的同时,私蓄日后能为自己夺取皇位拼死效力的文臣武将。为了网罗人才,他不惜放下架子,以朋友之情礼遇,甚至割爱将镇藩之宝东珠送人。对于铁铉、方孝孺、景清几位闻名天下的大儒,朱棣真正做到了礼贤下士,尽管遭到过他们的拒绝和奚落,他照样表现出了相当的耐心和真诚,他要让天下的读书士子看到自己的求贤若渴之心。在这方面,他是成功的,否则在他篡位之后,就不会有上百位的前朝骨鲠之臣自愿为其所用,包括分外傲慢的大才子解缙。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50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50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50辑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50辑
  • 吉安民俗

    吉安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的具体反映。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俗是人类各级社会集团的共同生活里具有普遍性的重要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看,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 他为世界而来:成吉思汗和他的草原帝国

    他为世界而来:成吉思汗和他的草原帝国

    要想征服脚下的版图,就必须先征服人心。以小说笔法,参考史料,还原一个真实有料的成吉思汗。9岁,父亲被塔塔儿人毒死,众叛亲离;18岁,被仇敌蔑儿乞惕部抢走妻子,兴师动众;22岁,遭到结拜兄弟札木合的忌恨,挚友变仇敌;45岁,联合各部,统一蒙古,建大蒙古国,被推举为成吉思汗;以3万兵马起家,用43年时间统一蒙古草原,横扫欧亚大陆,征服720多个部族。从铁木真到成吉思汗,一路狂飙突进,出生入死,传奇不灭,征服不止。成吉思汗,一个用力量谱写历史的征服者。
热门推荐
  • 校园恋爱史:少爷校草千金校花

    校园恋爱史:少爷校草千金校花

    她们全国前三首富的千金小姐,他们是全国前七首富的少爷校草。她们是黑道上大名鼎鼎的修罗组合,他们是黑道上与修罗组合同样大名鼎鼎的罗刹组合。她们是黑道上的修罗公主,他们是黑道上的罗刹王子。她们留学在外,由于她们老大的爷爷的去世,而回国,父母的要求,她们不得不答应,在国内念书。他们同样留学在外,由于父母的命令,回国念书。她们和他们就转到了同一所学校----寒心学院。她们成了寒心学院的四大校花。他们成了寒心学院的四大校草。她们和他们一次次相遇,究竟是偶然,还是有人故意凑合??同样,她们和他们发生的一次次的意外,究竟是偶然,还是人为??当千金校花遇上少爷校草,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长安梦断

    长安梦断

    她是“色既倾国,思乃入神”的才女;她是“花间词鼻祖”温庭筠的知己门徒;她是雏妓、弃妇、道姑。一个冷风萧瑟的秋天,她沦为死囚。后世关于她的评价冰火两重,有人说她是才媛中之诗圣,有人斥其为秽乱道观的淫妇;有人赞其为仙貌长芳又胜花的绝色佳人,有人骂她是冷若冰霜的杀人凶手,一切都源起于那个暮春的长安。梦起于斯断于斯,似真似幻,晚唐的残阳如血,虽然残酷却美到极致......
  • 恶魔哦

    恶魔哦

    我,吴凡人。不懂什么叫高手,也不懂什么是弱者。我只知道,人人平等,叫了就是兄弟!一辈子的兄弟!弱者也可以靠不断努力变强,强者,也可以努力变成传说!但我,要打破无敌传说,变得更强!所以来吧,一起奋战!
  • 微波炉美味600款

    微波炉美味600款

    本套菜谱共30本,汇集了南北方以及各种风味的菜系,每本600余种做法。本书介绍微波炉美味的做法,简单好学易做,是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居生活常备书籍。
  • 都市之异能行者

    都市之异能行者

    何为异能?抬手探月,伸手擒星;衣袖一拂,风起云涌。放眼全球,百人之中成为异能行者的屈指可数。而一个来自偏远山村的土小子,却偏偏成为了其中一员。。。
  • 最强天王移魂大法

    最强天王移魂大法

    小时候的李二剩,经常看乡下的奶奶装神弄鬼的捣鼓那些奇怪的法术,神婆临死前教给他的却是。。。
  • 繁花落尽香榭千里

    繁花落尽香榭千里

    不懂情爱的宁璇,在这个架空的王朝里,情初动,情已殇。
  • 爱你三分泪七分

    爱你三分泪七分

    本书是她的成名之作,是写给女人的一部久享盛名的经典。令无数女性获得了更具活力、更高品质和更令人满意的生活。它将教会你如何掌握快乐生活的艺术。
  • 无语问情天(婚婚欲醉系列)

    无语问情天(婚婚欲醉系列)

    [花雨授权]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女子?三年情怨纠缠。他如何能想到自己竟会在放弃她后,一日日醉于她的温柔中……为他,她疯过,狂过,却只落得情淡如水。无语问天,痴情无边,她只愿为他破茧成蝶,倾城一舞……
  • 尘和缘

    尘和缘

    何以正?何以邪?当笑万物如刍狗,谁能翻云覆雨,谁能主宰天下,爱恨情仇,何人沉浮?尘缘未必终成恨,本故事开端从一个边临小镇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