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93000000004

第4章

原来弟弟把他们提到的“相交”(几何名词)当成“香蕉”了,惹得父亲和振宁都大笑起来。这块小黑板,还是父亲对孩子们进行家庭教学的工具。他在黑板上教孩子们语文、英语、几何、代数等,还教他们念《古文观止》,讲历史名人如岳飞、文天祥等,使孩子们在没有学上的情况下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弟弟们最盼望的是周末。每逢周末,振宁从学校回来了,联大的一群孩子们就来到振宁家,听他讲上周末没有讲完的故事。振宁在学校读了英文书籍如《悲惨世界》、《罗娜东》、《最后的摩西根人》等,就翻译出来讲给这帮孩子听,他们一个个听得入了迷。可是,振宁讲故事有个特点,是自己看书看到哪儿就讲到哪儿,不管小听众们听得是否完整,往往是一本书没有讲完,又开始讲下一本了,把原来的后半段故事悬在那儿,这对于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们来说怎么能受得了!为此,孩子们经常向他提出抗议。对于联大的一群孩子们来说,周末还有一件最开心的事儿,那就是到振宁家看“电影”。熊秉明是振宁小时候的好朋友,很有艺术才华,他们两个人合作自制了一种土电影。秉明画了许多很有意思的连环画,振宁在饼干筒的圆口上装一个放大镜,筒里装一只灯泡,当连环画在放大镜前慢慢通过时,墙上就有了会移动的人物。对于这些难得有机会看电影的孩子们来说,看这样的土电影就是最大的享受。他们最感兴趣的一个片子是“身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内容是日本飞机在狂轰滥炸,被炸的人家破人亡。振宁的兴趣很广泛。他喜欢下军棋、国际象棋、跳棋和日本“将棋”,喜欢玩桥牌。

此外,他还很喜欢唱歌,不论是在校园里走路,还是在家里做功课,总会大声地唱歌。弟弟妹妹们听他唱得多了,也全学会了,比如:“燕,燕,燕,别来又一年,飞来飞去……”

还有一首名为《中国男儿》的歌:“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

连父亲都受了他的影响,也经常哼这两首歌。可惜他唱歌的才能并不被同学们所承认,有一次,振宁的朋友问另一位同学:“你认不认识杨振宁?”

那个同学愣了一下:“杨振宁?杨振宁?哦,是不是歌唱得很难听的那个人?”

4.学士论文

杨振宁对每一位教过他的老师,都怀有一份深深的敬意。他曾多次说过:“在联大给我影响最深的两位教授是吴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

杨振宁的学士论文是在吴大猷教授指导下完成的。吴大猷教授,祖籍广东,长得浓眉大眼,和蔼慈祥。他早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后到美国留学,取得物理博士学位后回国,当时只有30多岁。

1941年,吴教授担任西南联大物理系四年级的古典力学和量子力学两门课,他非常喜欢杨振宁这个班的学生,后来他曾回忆说,这些学生在一起真是一个“群英会”,给他们上课是做教师的最快乐的事。他还说:“除了我比他们多知先知一点以外,他们的能力是比我高的。”

1941年的秋天,吴教授讲的课即将结束,而这个班的学生也面临毕业,按照惯例,每个学生都要写一篇毕业论文。

有一天,吴教授临下课前在黑板上写下了十几个题目:“这些题目可供你们作参考,每个学生任选一题,作一篇论文,有什么问题可来找我。”

几天之后,吴教授正在看书,传来了砰砰的敲门声,原来是杨振宁到吴教授宿舍来登门求教了。

“吴教授,我对‘用群论方法于多原子的振动’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想请你做我的论文导师,并请你给介绍一些参考资料。”

杨振宁选这个题目来作学士论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对群论很感兴趣。

“群”是近代代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所有不等于零的实数由普通乘法构成的关系就是一个群。群论是系统地研究群的性质和应用的一门学科。从19世纪初期开始,群论获得了巨大发展,并逐步成为研究数学许多分科和近代物理学的重要工具。

杨振宁的父亲就是专门研究群论的数学家,在清华大学时,他就为研究生开过群论课。振宁在中学时期已从父亲那里接触到了初级群论,父亲书架上那一本有关群论的书,不知被振宁翻看过多少遍了,他常被书中那些美丽的插图所迷住。所以,当他看到吴教授开列的题目时,就下决心要选这个题目。吴教授非常愉快地答应了振宁的请求,这除了吴教授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学生外,还因为这个题目正是他自己很擅长的领域。他长期从事原子、分子理论及实验(光谱)工作,还写有这方面的专著。吴教授随手从书架上取出了一本杂志,指着其中的一篇说:“你先看看这个吧,有什么想法再来找我。”

这篇文章讨论的是分子光谱学和群论的关系。

杨振宁兴致勃勃地把吴教授推荐的文章拿回家给父亲看,父亲看到儿子现在已开始研究群论,感到非常高兴,马上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一本书递给振宁,说:“这本书是我在芝加哥大学的老师狄克逊写的,它对你研究群论会有帮助的。”

这本书名叫《近代代数理论》,振宁接过书回到房间就认真地读起来。这本书写得非常好,它很精练,用短短的20页就把群论的“表示理论”非常透彻地讲清楚了。振宁更感到了群论的美妙无比。对于群论的深入研究,对杨振宁以后的工作及成就,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就这样,慧眼识英才的物理学专家吴大猷,把杨振宁带到了物理学的一个新领域。

杨振宁后来经常说:“我对对称原理发生兴趣,实起源于那年吴先生的引导。”

所以,1957年当他得知自己和李政道同获诺贝尔物理奖时,第一个想到的是吴教授,他立即提笔,给吴教授写了一封信,感谢吴先生引导自己进入了对称原理和群论的领域,并深情地写道,对老师的感谢“今天显然是一个最恰当的时刻”。

5.对统计物理发生兴趣

1942年夏天,杨振宁从西南联大毕业了,取得了理学学士学位,接着,又进入西南联大研究生院继续学习。

在以后的两年时间里,杨振宁在王竹溪教授的教育和引导下,对统计物理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1938年秋天,杨振宁刚刚跨入联大校门不久,便发现学校新来了一位最年轻的教授,后来他才知道,这位年轻教授名叫王竹溪。王竹溪是在英国剑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的。当时,祖国的大好河山正处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有不少老师、朋友劝他留在欧洲,那里的条件比国内要优越得多,但他却谢绝了人们的挽留,毅然回到了炮火纷飞的祖国,来到了条件极差的西南联大,和大家一块儿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

杨振宁进入研究生院后,有幸成了王教授的研究生。王竹溪教授教过许许多多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凡是他教过的学生,都有这样一条共同的经验:谁要想学习理论物理,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借阅王先生的笔记。王教授在西南联大教过好几门课程,他每涉猎一个新的领域,就要整理成一本很厚并且很工整的笔记,他的几本著作,都是根据笔记加工完成的。王教授的笔记,成了他的学生的“必读之物”。

杨振宁像其他同学一样,经常找王教授请教问题,并借他的笔记来阅读。

就这样,振宁像块吸水的海绵,从王教授的笔记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走进了一个新的领域。开始准备硕士论文了,杨振宁向王竹溪教授谈了自己的想法。

在王教授的热情鼓励和耐心指导下,他很顺利地完成了他的硕士论文,这篇论文是关于统计力学的。

杨振宁以后几十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称性”和“统计力学”这两个方面,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引导他入门的,正是吴大猷和王竹溪两位教授。对于王竹溪教授对自己的教导,杨振宁是时刻铭记在心的。新中国成立后,王竹溪教授担任了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后又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1983年初,71岁的王竹溪教授因病逝世,杨振宁当时正在香港讲学,得到老师去世的噩耗,悲痛万分,立即给王教授家人发了唁电:“竹溪师生平勤实诚正,是朋友和学生都十分敬佩的。他造就了许多科技人才。我对统计物理的兴趣即是受了竹溪师的影响。”

接着,他又专程从香港飞到北京,探望、安慰师母,表达了他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6.离开祖国

在岁月流逝中,振宁长成了一个英俊的小伙子。他目光闪亮,双唇棱角分明,显得刚强而自信。和刚来昆明时相比,振宁确实是长大了。

1943年,一个好消息令振宁兴奋不已,清华大学成立了第六届考选留美公费生考试委员会,准备招考留美学生。可是名额很少,物理方面只有一个。

杨振宁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他相信自己的实力。

1944年夏天,考选留美公费生名单揭晓,杨振宁榜上有名。当通知书送到家里的时候,全家人都为振宁感到高兴。弟弟妹妹围在哥哥的身旁,高兴得手舞足蹈:“哥哥要出国了!哥哥要去留洋了!”

父亲慈祥地看着儿子,语重心长地说:“振宁,好好学吧!今后的路还长着呢!”

振宁重重地点了点头。接着,振宁又收到了考试委员会下发的规定:“凡录取各生应在原机关服务留待后信。”

这样,振宁于1944年秋天到联大附中当了一名临时教师。

在联大附中,振宁教高一和高二两个班的课,教的是《范氏大代数》。

高二班有一位文静秀气的女生,名叫杜致礼,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女儿。聪颖漂亮、勤奋好学的杜致礼给杨振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谁也没想到后来两人会在异国他乡结成夫妻。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一年的时间过去了,考取的留美学生开始办理出国手续。

在美国驻昆明领事馆,振宁领到了一张办理护照的表,上面要求填自己的出生年月,并且要求填公历。振宁只知道自己是1922年农历八月十一日生,至于公历是哪一天,他根本不知道。他想了想,就在这一栏内填上了“9月22日”,从此以后,他一直把9月22日作为自己的生日。

后来他查阅了万历全书,才知道自己的确切生日应该是1922年10月1日,这样,杨振宁就有了三个生日:农历八月十一日,公历9月22日、10月1日。直到现在,他的孩子们也搞不清父亲的生日到底是哪一天。出国的日子一天天迫近了,振宁心中既激动又不安,激动的是,他将沿着父亲曾经走过的求学之路,去圆自己物理学家的梦;不安的是,自己将要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将要离开祖国,离开亲人。离别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1945年夏天,振宁告别父母、弟妹,告别敬爱的老师,告别正战火纷飞的祖国,踏上了征途。一架从昆明起飞的普通民航班机,在飞越了世界屋脊之后,徐徐降落在印度的加尔各答机场。

杨振宁一行二十几名中国学生走下飞机,在市区挑了一家最便宜的旅馆住了下来。因为当时中国和美国之间还没有商船和航线,所以他们需要在这里候船。他们在焦躁不安中度过了两个多月,终于等到了美国U.S.S.General Stewart上的空位。这种船叫“自由船”,是用来运送从中、印、缅地区回国的美国兵的。船上还留有一二百个床位,其他乘客可以乘坐,杨振宁这些留美学生,终于坐上了这艘船。船上的条件很差。他们住在船的最底层,睡的床共有4层,每层只有2尺高,在床上就不能坐起来。周围都是美国人,这些美国人看见进来了一些年轻的中国学生,嘴里叽里咕噜地说了许多话,杨振宁他们虽然学过英语,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明白那些话是什么意思,不过,那些话杨振宁牢牢地记在了心里。直到60年代美国发生了“讲脏话”运动,他才懂得了当年那些美国兵讲的是些什么!轮船鸣着汽笛,喷着黑色的烟柱,启航了。

杨振宁来到了船舱外,迎着海风,凭栏远眺,看着无边无际、波涛翻滚的大海,他的思绪也如大海的波浪在奔腾。他想到了贫穷落后、灾难深重的祖国,不由在心中默默地说:到美国后我一定要好好地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力!夜已很深了,船舱内一片鼾声。振宁躺在床板上怎么也睡不着,一种对亲人的留恋和思念之情袭上心头。是啊,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离开家庭,离开亲人,此刻他多么想和他们在一起啊!

同类推荐
  • 中国微波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为干传略

    中国微波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为干传略

    五十年前的春天,林为干先生响应国家号召,举家西迁,来到成都,筹建成电,并在这里教书育人、潜心研究、著书立说,为新中国的微波事业与人才培养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微波之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鲐背之年的林先生,以开创者的身份参与和见证了成电的沧桑巨变,为成电的改革建设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 慆慆不归·老兵自述:百万赴台老兵心声

    慆慆不归·老兵自述:百万赴台老兵心声

    本书讲述了:1949年,近两百万人随国民党涌进台湾,那一年,共产党在北京建立新政权,而国民党则痛呼大陆沦陷。在迁往台湾的两百万人中,有近一半是没有任何选择余地的国军官兵,他们不曾想到这一去便是几十年的岁月沧桑,几十年的背井离乡。他们在台湾生活得如何,他们是否思念故乡?百万漂泊的灵魂,同时在大陆留下百万破碎的家庭……如今,几十年过去,他们自己,他们的后代、亲人,对台湾和内地,又有着怎样的态度和期许。
  • 名人评曾国藩

    名人评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一位倍受争议的政治人物,本书选取近现代史上五十余位著名学者、政治家、军事家对曾国藩学术事功进行评价的篇章,按照标点、注释、翻译、评析几个步骤进行编著,在本书所选录的五十多位名人中,有曾国藩同时代的门生故旧,有洋务派思想家,有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家,有国共两党政治要人和学者。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曾国藩的治军、治学、治家、为人处世、个人人格等作了不同的评价,带有时代环境和本阶级政治上和学术上的深深痕迹。本书作者在对原文进行标点、注释和翻译之后,又对每篇作了简要的评析。本书对于中国近代政治历史研究人员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 中国古代宦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宦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则全为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宫中专用宦官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制度。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特有产物。历史上多次发生宦官专权、干预朝政,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有重要影响。《中国古代宦官传》本书讲述了“秦朝宦官赵高、东汉宦官张让、唐代宦官李辅国”等等一些宦官的故事。
  • 盖世无双威名扬:韩信

    盖世无双威名扬:韩信

    本书记述了韩信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描述了他少年贫穷与凄苦,父母死后,他衣食无着,甚至连街上的“恶少年”也欺负他,逼迫韩信从他胯下钻过去……后来,韩信得遇伯乐,使他在战争中崭露头角。他百战百胜,无人与之匹敌,他的战绩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后来惨遭小人陷害,虽然身死,但他却永远值得后人敬仰。
热门推荐
  • 火爆狂少

    火爆狂少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兵王归来,再战花丛,血雨腥风,重现都市狂潮。。。
  • 农门娇女:腹黑相公有点萌

    农门娇女:腹黑相公有点萌

    【一朝失恋,光荣穿越】穿越了,我忍;被迫成亲了,我还忍;小三上位了,我再忍……可是可是,上帝呀,为什么我穿越后的生活就像灾难大片?难道就不可以来点喜剧片调节一下气氛么?愤怒咆哮ing~~~就在某女仰天长叹时,腹黑萌王爷突然出现……二话不说,扛起就走:“养个包子就是喜剧!前提是我们得先种!”“靠,不带你丫这么玩儿的!”新书已发【倾世笙言:双面帝王难驯服】欢迎亲们跳坑!另:小桃子同学很快就要更改笔名为易绾,SO,封面先换了,同步可能会慢些,祝小伙伴们看文愉快,么么哒!
  • 医世无双

    医世无双

    身怀绝世针法的林天低调下山,途中施展游龙针法战庸医,尽显英雄本色,护美女,玩转风流情怀,更是阴差阳错的将帝豪幕后老板救活,受赠宝玉,并且被告知自己的父母是赐予华夏中医第二条生命的神奇人物,且看林天如何将华夏中医发扬光大,从而使自己的医术再登巅峰!
  • 神奇宝贝之异世的旅途

    神奇宝贝之异世的旅途

    交卸了神位的光神因为一次意外而进入了神奇宝贝的世界,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中,光神遇到了值得信赖的伙伴以及同样因为意外而来到这个世界的邪神与其他邪恶组织,为了阻止邪神和邪恶组织实现他们扭曲、拥有破坏世界的恐怖野心,光神开始了他的奇妙冒险!
  • 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三十年:1981~2011

    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三十年:1981~2011

    中原与闽台关系研究中心搜集整理了近30年来海峡两岸学者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论文40余篇,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学术取向,归纳为“寻根、记忆、认同”三个主题,从而揭示了学术研究背后的中国社会特别是两岸关系的变迁,折射出30年两岸关系的基本走向:从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 史前穿越记

    史前穿越记

    丁小牛可以穿越了!正当他想打造一个大大的后宫的时候,一不小心用力过猛,穿越到了史前时期,看着三米高的女巨人,丁小牛凌乱了,身高差辣么多,还怎么开后宫啊?穿越君,你骗我!当然,他的故事,其实早在穿越之前就已经精彩开始了。PS:根据点评意见,原第一卷第二卷改作前传,正文全新开始。
  • 邪王追妻:杀手毒妃太猖狂

    邪王追妻:杀手毒妃太猖狂

    她,是21世纪首席杀手,因遭背叛,一朝穿越重生到碧落大陆季府大小姐身上。什么?废物?哼,谁知她是八系召唤师还魔武双修?什么?丑女?呵,谁知那无盐外表下其实是个倾世冰美人?至尊丹药,不好意思我要了;神兽,它赶着要跟我。他,是碧落大陆年轻一辈第一高手,世人皆称为邪王,他冰冷强势,却唯独对她温柔万分。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势来袭!(恕简介无能,欢迎入坑!)
  • 如果我不爱你

    如果我不爱你

    他和她经历过生死,本以为可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终究抵抗不过命运。。。。她说:再见即使当初那么深爱,终究抵挡不住背叛,所以再见。。。。。。。。。。。他说:再见你终究不信我。。。。。。。
  • 邪风怒雷

    邪风怒雷

    天幻大陆,全民尚武。来自地球的混混常胜,意外穿越到天幻大陆,附身无法觉醒武魂的废材少爷身上。机缘巧合之下,觉醒风雷双属性武魂,又习得神秘功法——吞天经。吞噬天地间九大奇风奇雷为己用,从此踏上强者之路。为何天幻大陆的遗迹之中,会出现汉字?两个世界,到底存在着怎样的联系?邪风怒雷,穿越少年,在异界寻找回家之路。
  • 青春飞扬

    青春飞扬

    这是一本80后作家写的青春校园小说,他通过构思和描述,像我们展示了青春里的人物形象和状态:曾几何时,在青春里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却又一次次虚伪的倔强,又一次次用冷漠去成长。时光匆匆,暮然回首,发现时间像小偷,一不留神就丢了青春。回眸往事已是一片云烟,青春飞逝如离弦的箭,热血澎湃的年华被时光蚕食转向沉默,风华正茂的年少随成长一起渐渐飘落。生活中,有一种情绪叫做烦恼。它就像蚊子般,不请自来,若即若离,挥之不去。它悄悄而来,吸了你的血,又匆匆而去,给你留下痒痛。你若重视挠痒,随生一片伤痕。你若忽视忍耐,便不治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