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78800000015

第15章 崛起下僚(5)

徐阶那国字脸上,也是一脸的谦逊,说:“卑职认为孔子之王号不必去。”“请说说你的理由。”徐阶说:“不必去王号理由有三,不可去王号理由有五。”接着徐阶侃侃道来:“孔子作春秋,诛乱臣,讨贼子。所谓乱臣贼子,都违背君王,弑君篡夺,恶行昭著。孔子之法,旨在维护君王统治,功垂千古,去世后封为文宣王,实至名归,这是王号不必去之一。孔子要求君王行王道,以德服人,要求臣子勤政爱民,忠君爱国,实乃以一介布衣而行天子之事,殁后加封为王,亦无不妥,这是王号不必去之二。尊重孔子,虽不在一王字之有无,但当今圣上尊孔而臣下坚持去孔子之王号,不免有悖圣天子之意,此乃王号不必去之三。”

说到这里,徐阶感到堂内鸦雀无声,用余光一扫,但见群臣都含笑点头,便继续说:“陛下即位以来,始终以太祖高皇帝为法,太祖为帝曾革五岳诸神之王号,独于孔子之王号不革,陛下效法太祖,恪守太祖之制,此王号不可去者一;普天之下,以王之规格祭祀孔子又久,田夫野父都知,一旦革孔子王号,山野草民不明圣意,必致天下互相猜疑,不利社稷之安定,此乃王号不可去者二;现今天下郡县,祭孔之仪,都用孔子图像,太祖曾革民间祭祀三皇的庙像,独不革孔子像,太宗文皇帝迁都北京,国子监也用孔子塑像,当今圣上至明至仁,岂可毁祖宗之法?此为孔子像不可撤之三;太祖时祭孔礼乐,犹用诸侯之礼乐,今降格以祀,用大夫之礼,通道称孔子为鲁司寇么?此祭祀礼乐不可降格之四……”“够了!在座大臣公务冗忙,没工夫听你闲扯。”张璁大喝一声,阻止徐阶继续说下去。“我来问你。”张璁开言,于是一场短兵相接的唇枪舌剑展开了。

张璁:“孔子何时任过王职而欲称王?”

徐阶:“孔子道德在人心,事功在万世,后世追尊为王,有何不可?太祖当年尽革五岳尊号而独不革文宣王称号,什么缘故?”

张璁:“这是太祖年轻时的作为,怎么可以奉以为法?”

徐阶:“太祖定天下而后议礼,那时还年轻吗?如果明公认为那时太祖年轻,所为不足为凭,那么议郊祀礼时,明公为何口口声声引太祖年轻时的作为为依据?”

张璁一时语塞。

张璁掉转话头:“你以为用孔子塑像是古礼吗?”

徐阶:“塑像虽不是古礼,然既已塑了像,而且你我都尊他为师,能忍心毁像吗?”

张璁低头深思后说:“程颐、程颢不是说过,所塑像有一丝一毫不像父母亲,就不能以父母亲视之,你没听说过吗?”

徐阶反唇相讥:“有一丝一毫不像父母亲,就可以毁掉它吗?明公你能断定太庙里列祖列宗的圣像,就没有一丝一毫的差异吗?如果有,明公说该如何处置?”

“当然得撤。”张璁话到嘴边,咽了回去。是啊,谁能保证太庙里的太祖、成祖等祖宗像没有一丝一毫的差异呢?难道也撤像吗?想到这里,惊出张璁一身的冷汗。这小子不是引我上钩吗?想置我于死地啊!于是,张璁恼羞成怒,斥责道:“你背叛我!”说这话,张璁已颜面尽失,有伤大臣体统。在场众臣窃窃私议,不免有些幸灾乐祸。

按理,徐阶就此可以收场,这场舌战已经取得完胜。

但是他不,他想起了张璁平时的趾高气扬,想起了三百大臣中了他的奸计,想起了因议礼被杖死的同僚。他脸上充满笑容,左眉微微闪跳着,而话却硬邦邦的:“背叛的前提是依附,下官虽然位卑,也是大明臣子,若说依附,也是依附当今皇上,我什么时候依附过明公?”张璁完全被击垮了。他颈上青筋暴露,一脸的羞愧,眼冒金星,嘴角微微抽搐,他狠命喝一声:“散了!”

散是散了,梁子却结下了。依张璁的行事做派,接下来就是把此次议论汇报嘉靖,汇报中下点蛆,撩起刚愎自用的嘉靖的怒火,徐阶自然没好果子吃。

徐阶没有回到官邸,而是乘一顶小轿,来到郊外庙中可久灵柩暂厝的庙里,扶柩不禁泪下如雨。

想那可久,嫁入徐府,蜜月刚过便劳燕分飞。丁忧三年,可久虽极哀伤,但对自己嘘寒问暖,呵护备至。制满回翰林院上任,可久得以同来京城,三年不到,为自己留下一子,竟一病不起,撒手人寰。他想起了可久对自己仕途的帮助,“谨言慎行”、“让他人表演,最终自己表演”的劝勉。没想到可久去世不久,自己竟忘记妻子的嘱咐,逞一时之快,与张璁舌战。虽大获全胜,但大祸即将临头。平心而论,徐阶并不怕死,怕的是可久的灵柩尚未还乡,璠儿一岁未满,乏人扶持。自己如遭大祸,谁人护柩还乡呢?难道让自己的妻子做孤魂野鬼么?更何况家中高堂健在,谁来侍奉?“无论如何,我需未雨绸缪,安排好家事,不能亏待了可久。”徐阶拭泪而起,向灵柩鞠了三个躬,起身回官邸。

第二天,他命随从分头去找来了两个人。一个是时任比部郎的李海楼,一个是刚中进士在京中等待授官的沈凤峰。这两位都是徐阶的老乡。

晚上掌灯时分,李海楼、沈凤峰先后到了徐阶官邸。

坐定奉茶后,李海楼便说:“闻得少湖兄朝会,当场与张璁辩驳,且将那厮驳得哑口无言,不仅有胆,更兼有识。下官职卑,无缘一睹当场,惜哉!”徐阶苦笑道:“承奖了。我辈皆从孔门出,那厮亦然,于今日却迎合帝意,贬损圣人,岂能坐视。”沈凤峰俯过身子凑近前来,笑说:

“少湖兄不必过谦了。兄驳难张璁的佳句,在京城有识之士中也传开了。小弟候选无聊,常去茶楼酒肆,窃窃私语者不在少数,尤其是‘道德在人心,事功在万世’、‘太祖年轻所为不足为凭,尔议郊祀何以屡引太祖年轻时所为凭’几句,人们都耳熟能详了。所谓公道自在人心啊!”徐阶再次苦笑说:“吾此次请二位来,正是商议此事。”“少湖兄欲议何事?”徐阶长叹一声道:“托孤!”话音未落,李海楼、沈凤峰皆惊而起立。徐阶右手掌向下按了按说:“二位请安坐,听我说完。”

徐阶把心中忧虑一一诉说后,站起身来,向二人深深一躬:“拙妻灵柩暂厝在京郊庵内,需回乡安葬;犬子徐璠尚在襁褓,也需送回松郡;两弟尚幼,高堂老母也需有人照拂。此三件大事,就此拜托二位了!”

李海楼、沈凤峰睁大了眼,张大了口,一时说不出话来。缓过气后,二人异口同声:事不至此,少湖兄过虑了吧。”此次当众论驳,我““让他威风扫地。那厮奸诈、阴毒,不是善良之辈,不会放过我的。二位只需说,接不接受我的托孤?”

见徐阶这么说,二人只感血脉喷张,齐刷刷站起身来:“少湖兄为国驳奸,大义凛然,今既托孤,我们万死不辞。”

徐阶照常每天去翰林院供职。他坐在书案前静思,与其这样不明不白脑袋搬家,不如写一反对更定孔子祈典奏本,上呈朝廷。脑袋可以搬家,但奏本是要存档不会湮没的,也可以留一些东西,让后人评说。主意既定,他奋笔疾书,写了洋洋洒洒千字批张璁。

嘉靖御阅徐阶《论孔子祈典》的奏本后,倒并不如史家通常所说的大怒,而是批转礼部备案。

这一来张璁不干了。他原以为朝中大臣会竭力反对,筹划再兴一次大狱,借皇帝之手清剿对手,万万没有想到,跳出来的竟是一向被认为胆小怕事的松江矮个子徐阶,而且议论句句在理。但张璁不理这个茬,他要树自己的权威。当年赵高指鹿为马,众大臣没一个敢有异议,而今议更定孔子祀典,众臣也都唯唯,只有徐阶挺身反对。不收拾徐阶,实在不甘心。趁嘉靖召见的机会,张璁下蛆了。他对嘉靖说:“皇上着议更定孔子祀典,众臣皆仰圣明而绝无异议,唯独编修徐阶,越位妄言。”嘉靖说:“该臣的议论,似也有些道理。”张璁说:“回陛下,已违例了,该臣明知自己‘官序最卑,例不予廷议之末’,越位妄言,一也;该臣口口声声圣德、圣性高明,实乃违圣上更定礼议之本心,这使臣想起前大学士杨廷和的惯用伎俩。”这下触动了嘉靖的神经,杨廷和不也是口颂圣德、圣明,而处处与朕对抗的吗?思路一变,再读徐阶的奏文,便觉得语含讥刺。喜怒无常的嘉靖,顿时勃然大怒。嘉靖当然不会傻到明言徐阶讥讽自己,便责以讥讽大臣,治徐阶的罪。没容张璁多说,嘉靖立即下旨,免去徐阶编修之职,驱逐出京,安排地方杂职。嘉靖这样惩罚徐阶,倒是救了徐阶一命,致使张璁重惩徐阶的图谋无法实现。

吏部奉旨检阅各地官员,发现福建延平府知府屡屡回乡疗病,推官出缺,便一纸文书,把徐阶发往延平担任推官去了。而孔子祀典,也就遵照张璁之议,去文宣王号,改称“至圣先师”,撤像,换木主,祭品、演奏的音乐都降一级。这一改定,竟延续到清末。

徐阶谢恩归邸,二话不说兴冲冲准备赴任。聂豹、李海楼、沈凤峰均来贺喜。

因赴任日子紧迫,徐阶连夜修家书,向母亲说明贬职之故,告不孝之罪,委托已被聂豹从松江调来京城的岳鸿,把亡妻可久的灵柩从庵中起出,运回家乡,托母亲暂时择地安葬,青儿则负责照顾徐璠,随岳鸿一起返松。一切安排妥当,徐阶便独自一人,带着亡妻的一缕青丝,算是落实了可久陪伴自己的遗愿,准备单车赴闽,到延平府上任。

车出城门,没走多远,徐阶即命停车。下得车来,徐阶回望京城,跪落尘埃对着紫禁城,口中喃喃地说:“张璁你等着,我还会回来的!”于是赋诗一首,题《出京日作——时谪延平》:“闽山燕甸拂鞭分,南北相看尽入云。万里客身真扰扰,十年国事浪云云。朱颜暗逐风尘改,清跸时从醉梦闻。流落此心终不悔,迂疏独恐负圣明。流露出论战无悔,效忠圣明的执著。”

任延平一府六县小推官理案狱明察暗访老狱吏

话说这延平府,位置在福建行省的西北,闽江的中上游,广四百四十五里,袤四百九十里。福建行省最早属古扬州,春秋末至战国时为越国地域,楚灭越,越人迁闽各地,又有“百粤”之称。秦时分天下三十六郡,福建为闽中郡;北宋时称福州路,在延平区域建南剑州;南宋设立一府五州二军以后,福建行省简称“八闽”;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改南剑州为延平路;明代福建设八府,延平府为八府之一。嘉靖初,延平府下辖南平、顺昌、将乐、沙县、尤溪、永安六县。府衙设在南平县(今南平市),居民多为唐、宋以后从外地特别是北方迁来的移民,这些居民后来被称客家。整个福建行省山多田少,有些县甚至是“九山半水半分田”。延平府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加以高山峻岭重叠,交通闭塞,地域又多为山岭间隔,经济落后。当徐阶怀揣可久的一缕青丝来到延平,才感到此地物资的匮乏,有些为自己的孟浪后悔了。好在他年轻气盛,这后悔之念只是一闪而过,紧接着升起的是另一种想法,推官虽小,事涉百姓,此地虽偏,尤需励精图治。想至此,徐阶便赋诗一首,题为《抵郡作》:“涓埃无补圣明朝,玉署清华岁月叨。省罪久知南窜晚,感恩遥戴北宸高。狂心子夜浑忘寐,病骨炎炎不任劳。画虎几时成仿佛?狎鸥从此谢风涛。”

新官上任,当然首先是谒见上司。徐阶单人匹马来到府城东南的延平府,穿过牌楼,就是府衙,向衙役出示了吏部文书,衙役入内通报后,便返回引领徐阶入府。进府门便是一大庭院,庭院里东西相对,东边一排是土地祠,西边是司狱司,门前各有一口大井,大概是失火时专用的取水井吧。再往里是二进,又一楼,楼内庭院东西两排公署,东面一排分别是吏、户、礼部的派出机构清吏司,西为工、刑、兵部的派出机构。三进为大堂,四进是三圣殿。三进、四进中间有一条弧形路,顺路前行,一楼高耸,额曰“大理楼”。这儿不是云南,大理何意?也许是大展治理吧。徐阶正思索间,遥见楼前已站着两人。衙役说:“知府大人在亲候呢。”说罢弯腰后退返回。徐阶紧走几步,上前拱手,其中一位身高六尺,五十开外,面白髯长,脸上有些病容的问:“足下可就是徐翰林?”徐阶慌忙答道:“折杀,折杀,在下徐阶。”“哈哈,来得好,来得好!”旁边年纪相仿的一位倒颇显得老成持重,插言道:“徐大人,此位是知府。”徐阶越发的受宠若惊,赶忙低头拜见,说:“知府大人亲迎,下官担待不起!”那知府赶忙拦住:“老夫正是李翔。”伸手指了指身旁那位:“此位是老夫同年,高姓张,单名一个隐字,绝意仕途,被老夫拖来佐理府治。”徐阶虽知是位幕僚却也顿生敬意:“还望老先生多多赐教。”

原来这李翔倒是徐阶的老乡,松江府仅二县,华亭和上海,李翔系上海县人。因这上海县本就是从松江华亭县划出去的,从眼前说,同是松江府人,往远里说,同为华亭县人。两个老乡在远离京城的南荒相见,只消听到乡音便有亲切之感,所以李翔违例出门迎接这位下属。

当晚,李翔设便宴为徐阶洗尘,张隐作陪,这在官场中并无例。席间李翔简略述说了延平的大致情况,介绍了几位主要衙门官吏的背景。徐阶才明白,这里的官员,倒也来自五湖四海,除了李翔来自松江外;通判吴爵,番禺人;府学教授董平,会稽人;经略司经历何子明,武进人……推官是知府的助手,徐阶此来,究竟是心灰意冷,应付公事,抑或锐意进取,想干一番事业,为探明意向,张隐开言了。

张隐放下酒杯,拱了拱手说:“京师乃文明繁华首善之区,延平系穷山恶水贫瘠之地。徐翰林此来,不免明珠暗投,可惜了。”徐阶说:

同类推荐
  • 孤云独去闲

    孤云独去闲

    《民国的闲人闲情》,以捕捉民国历史中独具个性之人物与事件,他们或袖手于党争国乱之外,或笑谈于主义流派之间,以独立之人格、独具之品格,闲逸于主流视野之外。他们是著名的“闲人”,又是闲散的“名人”;他们以“闲”得名,他们是民国的一道风景线。本书稿以史料钩沉辅之以传记、时评手法,为读者勾勒出多个维度的民国精神之体现。包括:袁克文:共和时代的帝国闲情、张伯驹:一帖平复了此身、溥侗:何物最相思、陈家麟:亦魔亦侠,唐吉诃德、陈霞章:用文言文讲安徒生童话、樊樊山:赛金花与梅兰芳、吴梅:风洞山中来,湘真阁里去、王季烈:在X光下格物致知、董康:在法学之外游弋、姚光:云间一书淫、蔡桢:追根溯源为歌词、蔡莹:味逸轩中小安乐、周瘦娟:每天都是礼拜六等。
  • 落花流水春归去,一种销魂是李郎:悲情词帝李煜传

    落花流水春归去,一种销魂是李郎:悲情词帝李煜传

    惊才绝艳的词人,荒唐懦弱的皇帝,似梦非梦的人生,悲欣交集的长剧。在故国的雕栏玉砌边,李煜经历过怎样的春花秋月,留下过哪些令他永生难忘的往事?本书将李煜斑斓悲戚的人生和绝美的艺术才华徐徐展开,让你全景认识这个绝代才子、薄命君王、悲情词人的多面人生,是了解李煜命运、欣赏李煜情词的珍藏读本。
  •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3)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死后,还会背上“窃国大盗”的帽子。他一生处心积虑,就为了把任何事情做得圆滑灵通,没想到天不遂人愿,他终究还是做了反面人物。客观地回顾袁世凯一生,我们会发现,他既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相反,他是一个能力特别强,手段特别灵活的人。袁世凯一生历经大风大浪,总能像变色龙一样随时随地揣摩和适应着环境和潮流,为的是总站在正确的一边,他的站队艺术和应变心机很值得借鉴。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袁世凯的发迹之路。
  • 原来努尔哈赤

    原来努尔哈赤

    在今天这样一个飞速前进的时代里更是如此,更多的人希望能了解我们的过去,借以关注我们的未来。历史大讲堂”系列的宗旨便在于此——将过去以简约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将历史纳入读者的理性思考和人文观照之中。由此,历史便不再仅仅意味着过去,它更将使我们注意到将来。努尔哈赤少年为奴,后以十三副盔甲起兵,以“七大恨”起誓征明,一生征战四十余年,用武力和智谋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努尔哈赤作为大清帝国的奠基人,他对清代历史的影响,正如一位历史学家所说,努尔哈赤既播怔了‘康乾盛世’的种子,也埋下‘光宣衰世’的基因”。
热门推荐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 笑得富

    笑得富

    本书搜罗中外笑话,汇集成书,包括名人笑话、生活笑话等,让读者在欣赏笑话的同时感悟人生哲理。
  • 上古世纪之盗神传说

    上古世纪之盗神传说

    当蓝枫封神的那一刻!有人问他:“此时此刻,您有什么想法?”“孤独,寂寞!”“难道是没有对手的寂寞和孤独吗?”蓝枫一本正经的回到道:“不是,是没有妹子才孤独和寂寞!”。。。。。。新人新作,求点击求收藏!
  • 霸道校草爱上我

    霸道校草爱上我

    他是她的克星,从见死不救,到抵毁她的名誉,凡是碰到他都不会有好事发生。她恨他入骨,却处处隐忍,只因为她不能生气、不能发火……她只当是今年流年不利,才会遇到如此克星。她以为忍忍,忍过今年就会好了。事与愿违,他一个钻石戒指砸下来,打破了她所有期望,她无语问月老,为何要将红线牵在她和他的脚上?
  • 燃烧的星系

    燃烧的星系

    和平只是下一次战争的前奏!30年前神秘的星际入侵者来到了我们所熟悉的这个星系,人类被迫迎战。20年前,人类赢得了这场历史上第一次对外战争,付出了许多年轻的生命,换来了20年的短暂和平。然而今天,他们又回来了,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母星在哪儿、为什么不断的入侵这里,人们只知道他们带着更为强烈的战意抵达这里,年轻一代的士兵们将用鲜血和生命筑起长城为我们蔚蓝色的母星―地球而战。
  • 武器专家

    武器专家

    这是一个武器的世界,弱肉强食。看徐子陵把步枪当做机枪用,各种武器从他手里制造,看这个世界如何因他而改变。他是徐子陵,不过此徐子陵没有一个寇少帅的兄弟,也没有一个师仙子那样的红颜知己,但他有外星系统。他选择进入国科大,为国家效力,冶炼锻造了一把又一把神奇的武器,这个世界因他和他的武器而改变。
  • Leaves From Australian Forests

    Leaves From Australian Fores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虚空拍卖师

    虚空拍卖师

    在一个遥远的魔法空间,在空间中心屹立着一个巨大建筑物,如果有地球人在的话,他们一定会惊呼,这不是古罗马斗兽场吗?但是,在这里他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虚空拍卖场!一件件空间顶级精品被送往这里,这里,创造出了一个个奇迹的诞生!在此感谢墨星免费小说封面支持,没封面的赶快去领取!http://www.mx-fm.com
  • 君临天下之白发女皇

    君临天下之白发女皇

    前世,她是军界之王,“狂狮”之名威慑天下;今生,她是王朝唯一剩存的血脉,从娘胎起就肩负接手江山的重任。前世,她孤傲冷情但又渴望爱;今生,她集天下之宠爱于一身。她,是龙羽宸,乳名小九,自小天赋异禀,帝王权术信手拈来,五岁亲临朝政,七岁独自处理政务,九岁监国,十一岁亲征驱除外来入侵者,十五岁先帝崩,心伤过度,瞬间青丝变华发。年少为帝,她惩贪官,整顿吏治,树立清正廉洁之风;重教育,兴科举;农商并重,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筑国防,强军梦;鼓励发明,促进科技发展与进步……看她如何在这男权世界里,谱写了一曲流传千古的盛世之歌。(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要为谁而战

    要为谁而战

    修炼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荣华富贵;是为了万人敬仰;是为了持强凌弱;是为了造福天下;是为了万古长存;是为了苟存于世?错!错!错!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身边的人。为了他(她)们,你可以负千百万人;为了他(她)们,你可以杀千百万人!他们是你的逆鳞!逆鳞!触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