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情感总是受到客观存在的因素影响着。从而,在意识上表现出亲疏远近、悲欢好恶的强烈倾向。
比如亲情。父母的生养之情。孔子在《孝经.开宗明义章》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对任何人来说,生养之情,哪怕倾九天之星,覆银河之水,终生以报,都无足挂齿。所以,孔子接着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对父母尽孝,不仅在言,更在于行。尽管我们不能像先贤那样“为天地立心,为万民请命”,但可以为高堂竭尽心力,为晚辈做出楷模,这是人生孝道至高无上的义务与责任。兄妹的孪生之情。兄弟姐妹,都以母腹为始发,先后来到这世上,身上流着相同的血,心里装着一样的爱,一同承担喜怒哀乐,一同分享阳光雨露,是终生可以同舟共济的心灵航母。夫妻的恩爱之情。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原本都是毫不相干的人间过客,由于特殊的缘分,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一起奔波劳累,成家立业;一同赡养父母,生儿育女。有一个温暖的家,当身心疲惫时,就有一个灵魂安歇的港湾。子女的教养之情。都说子女是自己生命唯一的延续,是人生梦想永远的寄托。《三字经》中说得好:“养不教,父之过……玉不琢,不成器。”子女能否成人成才、立身立德,始终都是为人父母永远难以搁置的牵挂。此外,还有同宗同脉之情,朋友同事之情,甚至在你困难的时候,对伸出手来真心帮助过你的人的感激之情,都是心中难以割舍的亲情。想起这些,谁能放得下这一份份沉甸甸的人间真情?
比如环境。在自然环境中,诸如大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这些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自然形态,无时不刻与我们同在。所以,自古以来,无数的有识之士总在用生命保护这颗蓝色的星球,无数的文人墨客总在用歌声唱彻这方美丽的家园。在他们的眼中,这个世界始终青葱勃发,这个家园永远生机无限。只要稍稍望一眼唐宋诗词的天空,就能听到无数歌唱大自然的天籁妙音: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无不以兼摄远近,空处传神的笔调,描摹出一幅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美丽画卷。按理说,这种大自然神工鬼斧的造化,本该永远属于我们人类。而对于标志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并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一样需要我们每个人精心呵护与营造。过去与未来衔接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历史。而这部历史,注定由人类书写。是精彩还是败笔,全由人类的智慧与行为决定。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每一代人,不仅要关爱居住的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市环境,也要关爱身边的工业环境、农业环境,还要关爱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环境与休养环境。然而,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环境,由于人类自身无序的开发与破坏,正一天天地在恶化。而代表着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社会环境,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自然环境容纳了社会环境,但社会环境却不断地伤害着自然环境。所以,有学者痛心疾首、振臂高呼,莫要“享着祖先的福,断了子孙的路”!听着这样沉重的呼喊,谁还能置若罔闻、高枕无忧?
比如世风。五百万年前,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经历了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古人)和晚期智人(新人)的阶段,终于成就了现代人。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祖先们发现了文明,创造了辉煌,也学会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在我国,即便刚进入原始社会阶段,尧舜时期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就已蔚然成风,成为今天许多人依然津津乐道的和谐社会的典范。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财富的积累,人类进入了一种空前的繁荣昌盛的社会状态。就在这样一种发达的社会形态中,却随时随处让人感到另一种极不协调的社会风向:房子高了,身子矮了;道路宽了,心地窄了;索取多了,奉献少了;权力大了,形象小了;财富聚了,道德散了……这些人类与生俱来的劣根与丑陋,如果没有法律与制度的约束,没有道德与修养的规范,没有公众与舆论的监督,没有个体与群体的制衡,没有标杆与理想的引领,又如何能建设孔子所说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又如何能实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和谐局面?面对诚信、良心、修养、公德与奉献日益失却的今天,稍有良知的人,又有谁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比如感悟。人的一生,实则就是由不断的感悟积累的一生。曾有学生问哲学家苏格拉底:“人生是什么?”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带着他们到了一片苹果林,要他们穿过时挑选一只自认为最大最好的苹果。条件是不许走回头路,也不许选择两次。当学生们采到果子走出林子时,他笑着问道:“都挑到了自己最满意的果子了吗?”出乎意料,没有一个回答满意。有的说,摘完苹果后,觉得还有更好的。有的说,第一个看见的是最好的……然后都异口同声要求让他们再选一次。面对请求,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复的选择。”这不仅是哲学家对自己人生的彻悟,也是对所有人生的谆谆教诲。我知道,我的过去和那些学生一样,穿过果林却没有摘到满意的果子。我还知道,我的将来依然难以摘到果园中最好的果子。但我更知道,任何人生都无法摘取到世上最好而又最满意的果子。我终于懂得,面对人生的无数选择,能做的只有郑重其事,谨慎对待,争取不留遗憾;如果遗憾了,就理智面对,力争改变;倘若改变不了,就勇敢地接受,不后悔,朝前走。抱着这种态度,一路走来,日思夜想,朝花夕拾,零零散散,星星点点,不经意间,竟然也簇拥起了些许意识深处的淡淡火花:诸如对幸福的理解,对痛苦的担当;对理想的执著,对信念的矜持;对平凡的认知,对伟大的敬慕;对人性劣根的俯瞰,对崇高境界的仰望……尽管迸发得还显晦暗,毕竟留下痕迹;虽然不足立言,总算有所立身。这些,又有谁不想与亲朋好友交流与探讨?
比如……十多年来,我就是被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客观存在的因素左右着、迷惘着、沉思着、启发着、向往着,于是把所思所想、所爱所恨、所哭所笑、所感所悟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有了粗糙的集子轮廓。之后,选择了七十篇散文随笔,以时间与空间为线索,以意向与意识为构架,分为“春的回望”、“夏的记忆”与“秋的呼唤”三个章节,把怀念、感触与希望的情感串了起来,表达个人在人生道路上的某些缒绻、启迪与追求。虽然这些文字还像初春的叶子一样稚嫩、羸弱,但也不乏迎霜傲雪的心理准备与色彩储备。能否绽放成心中触天的绯红枫叶,那是季节的选择。只要能给读者带去一绺的红波赤澜,记得在漫漫人生路上曾经有过一道霞光做伴,哪怕只是瞬间,都将是我最大的宽慰与快乐。
感谢建瓯市竹海实业有限公司及魏宗良先生在本书出版中给予的大力支持。
2012年11月30日于建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