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苦怨天尤人,生活从来没有一帆风顺
生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幸福之旅,而是时时在幸与不幸、沉与浮、光明与黑暗之间摆动。面对种种的不幸,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接受它。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忠告:“要乐于接受必然发生的情况。接受所发生的事实,是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事情既然如此,就不会另有他样。在漫长的岁月中,你我一定会碰到一些令人不快的情况,它们既然是这样,就不可能是那样,我们也不可以选择。我们可以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避免的情况加以接受,并且适应它,否则我们就会用忧虑毁了我们的生活,甚至最后可能会被弄得精神崩溃。
当我们的生活被不幸遭遇分割得支离破碎的时候,只有时间可以把这些碎片捡拾起来,并重新抚平。我们要给时间一个机会。在你刚刚受到打击的时候,整个世界似乎停止了运行,而我们的苦难也似乎永无止境。但无论如何,我们总得往前走,去履行生命计划中的种种目标。终有一天,我们会再次唤起过往快乐的回忆,并且感受到被护佑,而不是被伤害。要想克服不幸的阴影,时间是我们最好的盟友,但唯有我们把心灵敞开,完全接受那不可避免的不快,我们才不会沉溺在痛苦的深渊里。
人们遭遇不幸时,经常接受不了,他们会说:“为什么这会发生在我的身上?”他们不会想到:“为什么不呢?”命运并不偏爱任何人。身为一个人,我们都得历经一些苦难,正如我们也历经许多快乐一样。迟早,生活本身会教我们明了:在受苦受难的经历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无论是国王或乞丐、诗人或农夫、男性或女性,当他们面对伤痛、失落、麻烦或苦难的时候,他们所承受的折磨都是一样的。无论是任何年纪,不成熟的人会表现得特别痛苦或怨天尤人,因为他们不了解,生活中的种种苦难,像生、老、病、死或其他不幸,其实都是人生必经的阶段。
当你“不幸”遇到不幸时,你可以这样做:
先试着接受这不可避免的事实;
让时间去治疗你的伤痛;
采取一些行动,改变你的困境;
充分坚定信心,因为不幸只是过客。
在碰到任何挫折的时候,不应该低声下气地等待命运的安排,那样就成为宿命论者了。
不论在哪一种情况下,只要还有一点挽救的机会,我们就要奋斗。但是当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且不可能再有任何转机时,我们应该理智地面对和接受。
抱怨只证明自己无能,不如努力改善处境
生活中,许多失业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充满了抱怨。失业的痛苦困扰他们的身心,使他们觉得自己仿佛被命运挤到了墙角(其实是他们自己走到了命运的墙角),因此只有通过抱怨来平衡自己。然而,这种抱怨的行为恰好说明他们所遭遇的处境是咎由自取。
季某是北京一所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能说会道,各方面的表现都不同凡响。他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两年了,虽然业绩很好,也为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可就是得不到老板的提拔。
季某心里有些不平衡,常常感叹老板没有眼力。一日和同事喝酒时,季某发出了感慨:“想我自到公司以来,努力认真,试图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我为公司争取到了那么多的客户,业绩也很不错。虽然我兢兢业业,成就人所共知,却没人重视、无人欣赏。”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本来老板准备提升季某为业务部经理,得知季某之言,心里不是滋味,后来放弃了提升他。季某之所以得不到老板的提升,就在于他不了解老板的心理,而只是一味地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抱怨老板没有识人之“能”。
抱怨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通过努力才能改善处境。人往往就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形成了高尚的品格。相反,那些常常抱怨的人,终其一生,也无法形成高尚的品格,自然也就无法取得任何成就。我们不妨假想一下,你喜欢与那些抱怨不已的人为伍,还是与那些乐于助人、充满善意、值得信赖的人一起共事呢?哪一种同事更受欢迎呢?
有时候,在工作中,我们难免要做一些并非我们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只要我们站在公司的立场上,为公司着想,而不是置身事外,采取观望态度,那么,我们所做出的努力必将会得到回报。在现实中,我们难免要遭遇挫折与不公正待遇。每当这时,有些人往往会产生不满,而不满通常会引发牢骚,希望以此引起更多人的同情,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从心理角度上讲,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自卫行为。但这种自卫行为同时也是许多老板心中的痛,牢骚、抱怨会削弱员工的责任心,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几乎是所有老板一致的看法。
许多公司管理者对这种抱怨都感到十分困扰。一位老板说:“许多职员总是在想着自己‘要什么’,抱怨公司没有给自己想要的,却没有认真反思自己所做的努力和付出够不够。”
对于管理者来说,牢骚和抱怨最致命的危害是滋生是非,影响公司的凝聚力,造成机构内部彼此猜疑,团队士气涣散,因此他们时刻都对公司中的“抱怨者”有着十二分的警惕。
抱怨的人很少会积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不认为主动独立完成工作是自己的责任,却将诉苦和抱怨视为理所当然。其实这样的抱怨毫无意义,至多不过是暂时的发泄,结果什么也得不到,甚至会失去更多的东西。一个将自己的头脑装满了过去时态的人是无法容纳未来的。
一些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无法被委以重任,工作自然也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样体面。然而,当老板要求他去做他应该负责的工作时,他就开始抱怨起来:“我被雇来不是要做这种活的。”“为什么让我做而不是别人?”于是对工作丧失了起码的责任心,不愿意投入全部力量,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将工作做得粗陋不堪。长此以往,嘲弄、吹毛求疵、抱怨和批评的恶习会将他们卓越的才华和智慧悉数吞噬,使他们根本无法独立工作,成为没有任何价值的员工。
一个人一旦被抱怨束缚,不尽心尽力,应付工作,那么在任何单位里都将自毁前程。中软国际副总裁林惠春先生说:“抱怨是失败的借口,是逃避责任的理由。这样的人没有胸怀,很难担当大任。”
抱怨和嘲弄是慵懒、懦弱无能的最好诠释,它像幽灵一样到处游荡,扰人不安。如果你想有所作为,如果你想让自己变得优秀,不妨在遇到不公或是心情郁闷想要发泄时多问一下自己“我抱怨什么?有什么可值得我去抱怨的”,然后平静地将答案告诉自己。
一些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总觉得如陷深渊而不能自拔,只有通过抱怨来平衡心态。
然而,抱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艰苦努力才能够改善环境。高贵品格往往就是在人们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形成的。而那些总是在抱怨的人,终其一生恐怕也无法培养出真正的勇气和坚毅的性格,因此也就无法获得成功。没有人愿意与抱怨不已的人为伍,大多数人更倾向于与那些乐于助人、亲切友善并值得信赖的人在一起。在工作中也是如此,没有人因为脾气坏以及抱怨等消极情绪而获得提拔和奖励。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些人承受了巨大压力,或者是来自各方面很不公平的对待,但这些都不能成为不停抱怨的理由。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我们用一种宽广豁达的心态来接受它,把它当成是对成功者的一种考验,我们将收获到更多。
不抱怨是成熟的标志,作为一个成熟的人,聪明的做法是停止去计较过去的事,不再因自己遭遇了不公正待遇而耿耿于怀。
别再抱怨了,拿出行动来切实改变命运
一个自以为很有才华的人,一直得不到重用,为此,他愁肠百结,异常苦闷。有一天,他去质问上帝:“命运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上帝听了沉默不语,只是捡起了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子,并把它扔到乱石堆中。上帝说:“你去找回我刚才扔掉的那个石子。”结果,这个人翻遍了乱石堆,却无功而返。这时候,上帝又取下了自己手上的那枚戒指,然后以同样的方式扔到了乱石堆中。结果,这一次,他很快便找到了那枚戒指——那枚金光闪闪的金戒指。上帝虽然没有再说什么,但是他却一下子便醒悟了:当自己还只不过是一颗石子,而不是一块金光闪闪的金子时,永远不要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应该努力把自己变成金子。
当一个人凡事都怪运气不好的时候,他就很难跳出那个框框了。总之,最重要的是不要随随便便地就把一切的责任往命运身上推。宿命论者,大多非常灰暗、悲观。他们越是这样,幸运女神就越不会去眷顾他们,他们就更加相信是运气不好,从而造成一种恶性循环。这种人事情做得好不好基本上并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他们总是把一切推到命运上这件事。
能够开朗工作的人,大多不会是宿命论者。凡事我们都要往好的方面想,如此才有可能不断地获得好运,我们也就快乐起来了。
法拉第是一个穷孩子,住在伦敦的一个破旧不堪的马棚里,他每天都要背着一大捆报纸到街上去卖,每份报纸一便士,他就靠这点钱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他还在装订商和图书出版商那里当过7年的学徒。
有一次,他在装订《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一篇介绍电的文章,这篇文章就像磁铁一样吸引了他,直到他一口气把这篇文章读完为止。他完全被电吸引住了,他找来一个玻璃瓶、一个旧的平底锅,再加上几件很简单的工具,就开始做有关电的实验了。
有一位顾客被这个小男孩的好奇心感动了,他把法拉第带去听著名化学家弗莱·戴维的讲座。法拉第听了戴维的讲座后,斗胆给他写了一封信,并且把自己听讲座的笔记送给戴维审阅。
就在此后的一个晚上,正当法拉第准备上床睡觉的时候,戴维的马车停在了他那很简陋的住所门口,一个仆人走下马车,递给法拉第一封戴维的亲笔信,信中邀请法拉第到他那里去。他读着这封神圣的信,简直就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第二天早晨,他去拜访戴维先生。这位科学家请法拉第给他做一些清洗实验仪器和搬运设备的工作。这对他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在做一些有危险性的试验时,戴维总是戴着一副玻璃做的安全面具,而法拉第一点也不怕这些东西,总是全神贯注地看着戴维的一举一动,戴维看到那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心里也感到很激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学习,法拉第开始自己做起实验来。很快,凭着他的勤奋和悟性,他的成果不断地涌现出来,许多一流的科学家都纷纷邀请这位当初没有任何“机会”的穷孩子给他们做报告。这个自强不息的孩子,因为对知识的渴望,终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攀登上了科学的高峰。
由于他的卓越成就,法拉第被任命为伍尔韦奇皇家学院的教授。
所谓命运者,是辛苦付出和积极拼搏的结果。抱怨命运不公或者感叹自己命不好的人,肯定是一个懒惰、懦弱、不肯努力付出的人。时间改变不了一切,付出却能改变命运。
命运的主人永远都是我们自己,是我们在不断地创造着自己的命运。
宽心不生气,生气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我们都生活在复杂的社会中,我们的情绪,就如同变化的气候,有的时候很难估量和掌握。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做得优秀,过得顺利。可是每当遇到生活中的烦恼与挫折时,有的人就会心浮气躁,甚至暴跳如雷,整天处于气愤与怒火中,结果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俗话说,冲动是魔鬼,暴怒之下的举动,往往不理智。冷静下来想想,其实大可不必。不必为了一件已经无法挽回的事而破坏自己的心情,不必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也不要将自己的错误怪罪到别人的头上。生活和工作中的愤怒情绪虽然难以完全避免,但只要理智地对待,就一定不会让不良情绪和心理干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就不会失去自我。正如一句名言所讲:“控制你的情绪,不然它就会控制你。”
生气害处多,你可以选择不生气
生气的直接后果就是损害你的健康!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玛为研究生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把一只玻璃试管插在有冰有水的容器里,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气水”。结果发现:同一个人,当他心平气和时,所呼出的气变成水后,澄清透明,毫无杂色;悲痛时的“气水”有白色沉淀;悔恨时有淡绿色沉淀;生气时则有紫色沉淀。爱尔玛把人生气时的“气水”注射到大白鼠身上,只过了几分钟,大白鼠就死了。他进而分析认为:如果一个人生气10分钟,其所耗费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 000米的赛跑。人生气时,很难保持心理平衡,这时体内还会分泌出带有毒素的物质,对健康不利。
美国心脏协会发行的《循环》杂志中指出,暴躁易怒的人心脏病发作或是突然暴毙的概率比冷静、不易生气的人高出2倍以上。
由马里兰大学心理学家阿恩沃尔夫·西格曼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101名男性和95名女性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44名已经确诊患有心脏病的人和99名没有得心脏病的人。该研究包括测量每个人在运动之后心脏的血流量。
研究结果表明,与没有统治欲和性情平和的人相比,有统治欲的人得心脏病的风险会增加47%,易怒的人得心脏病的风险会增加27%。
研究还发现,不善于表达自己愤怒的女性,更容易得心脏病。而习惯于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气愤的男性,也更容易得心脏病。这就说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如果他们经常发怒,便容易得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