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56500000005

第5章 司马迁与李白的文化之旅(2)

李白离蜀之后,游踪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漫游生活的内容也多样驳杂,有求仙访道、仗义行侠、登临山水、诗文交友,还有相当长时间为了施展才干,追求入仕的努力等等。这里,着重说说登临山水、诗文会友、追求理想这三个方面。

登临山水

李白“五岳寻山不辞远,一生好向名山游”,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到了痴迷的程度。李白对大自然具有十分敏锐的审美眼光和高超的艺术表现才华。晚唐诗人皮日休说李白以“五岳为辞锋,四海为胸臆”,山水名胜成了李白毕生的欣赏对象和歌咏主题。李白眼中和笔下的大自然,倾注了诗人浪漫主义激情,具有鲜活的个性。李白写长江,是秀丽、壮阔、平静、温和的。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而他写的黄河却是一泻千里,奔腾怒吼,风涛险峻。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李白写山水,不作肖像式的客观描摹,往往以神奇莫测之笔,凭空起势,极尽夸张幻想之能事。李白一生未到过剑阁,全凭传说、神话和想象写出了让人惊心动魄的奇险诗篇《蜀道难》,留下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绝唱。再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也是以“梦游”,驰骋想象,突出了“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的触天之高。

李白登临山水,心里会涌起对大自然的亲和感,把客观对象人格化,仿佛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如“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人和青山之间,心灵默契,相对不厌。又如“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古人离别,折青青柳枝相赠。诗人说善解人意的春风,不愿让人受分离之苦,多情地抑制柳条发青。借春风惜别,以寓诗人惜别,融情于景,依依感人。

李白写景诗,有一个频频出现的艺术形象:明月。对于李白来说,明月是皎洁率真的象征。他自己字太白,他的妹妹叫月圆,他的孩子叫明月奴、玻璃。他的诗说:“欲上青天揽明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正因为他厌恶现实的污浊和庸俗,向往纯洁清新,才对明月有那么多深情的赞颂。据王定保《唐摭言》记载:“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这个传说于史实无据,但民间广为流传,采石矶还因此筑了一个“捉月台”,说明人民群众对诗人皎洁率真的浪漫情怀是认同的、欣赏的。

诗文会友

李白游历各地,喜欢结交朋友。出身富商的诗人李白,青年时,“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散金三十余万”而毫不吝惜。他写诗说:“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黄金逐手快意尽,昨日破产今朝贫”。他的重义气,好交友,是出了名的。李白暮年,贫穷潦倒,和劳动人民接触渐多,从他们那里得到了他所珍贵的纯朴友情。他的诗写道:“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他对权贵官吏是“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任华《杂言寄李白》),但在田家仅仅受到菰米饭这样简朴的招待,却为农妇的辛勤劳作和诚朴感情而由衷愧疚了。在安徽宣城,李白写了《哭宣城善酿纪叟》:“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深深地悼念这位善酿故人的逝去。李白写诗赠给泾县的一个农民说:“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这些诗里,没有李白面对权贵的那种傲岸、鄙视,流露的都是尊重和好感。

李白漫游,诗酒会友是他十分喜爱的活动。李白与诗友之间,不存在曹丕所说的“文人相轻,自古已然”的习气,相反的,是彼此尊重、倾慕、鼓励。在繁华的长安,他和贺知章、崔宗之等,常在一起饮酒吟诗,高谈阔论,时人称为“酒中八仙”。那时,贺知章已八十多岁了,他十分赞赏后辈诗人李白,说他是“天上谪仙人”,评价李白诗“可以泣鬼神矣”,还解下身上佩戴的金龟给李白换酒吃。贺知章死后,李白写诗怀念说:“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李白游洛阳,与杜甫相见了。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里描述李、杜邂逅,如同“青天里的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是“皇天的瑞祥”,对于这段中国文学史上流芳千古的佳话,值得“提起笔来,蘸饱了金墨,大书而特书”。这不仅因为这两位分别号称“诗仙”和“诗圣”的大诗人的诗作登峰造极,而且他们的友谊也亲密无间,深挚感人。杜甫诗写自己与李白的感情是“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李白与杜甫一起游览了河南、山东的一些地方之后,在曲阜的石门分别了。李白依依惜别地赠诗杜甫:“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可惜这一别,人各天涯,再也没有“金樽重开”的缘分了。他们只能在各自的诗歌里,寄托思念之情。李白诗:“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对杜甫的怀念,如同悠悠不断的汶水,无穷无尽。杜甫对年长的李白的诗才十分钦佩,盛赞“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得知李白从永王李璘事获罪流放夜郎的消息后,更加思念和同情,写《梦李白二首》说:“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诗里,对李白的遭遇表示了强烈的愤慨:“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诗最后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他叹息李白的怀才不遇,遭际坎坷,但对李白可以有“千秋万岁名”的历史地位,是深信不疑的。

追求理想

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大丈夫有四方之志”。他自比管仲、诸葛亮、谢安那样的贤臣良相,立志一飞冲天,一蹴而至中枢政要。其实,李白的理想只是一种很不现实的空想,他既不愿通过科举考试,逐步攀升,又没有实际的从政经验和出众的政绩。他做的努力只是写信给地方高级行政长官,表明才志,请求援引。例如《与韩荆州书》说:“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希望韩荆州能像战国的平原君识拔毛遂那样,使他“脱颖而出”,“扬眉吐气,青云直上”。李白的努力没有得到回应。但历经多年的游历活动和诗歌创作,李白已经有了很高的声誉,传到京师,引起唐玄宗的青睐,接连三道诏书,宣李白进京。李白当然志得意满,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著鞭跨马”奔向长安了。

初进宫廷,李白受到了隆重的礼遇。据说唐玄宗亲自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李阳冰《草堂集序》)。唐玄宗也许是为了显示开明天子礼贤下士的气度,并不真想重用李白,只是让他供奉翰林,也就是要他做一个点缀升平、吟诗作赋、娱乐宫廷的御用文人。而李白生就一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苏轼也赞赏李白“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李太白碑阴记》),坚持人格独立的傲岸。“高力士脱靴”的故事,就很能说明问题。高力士是唐玄宗十分宠幸的太监头子,权倾天下,炙手可热。李白在皇帝筵前喝醉了酒,竟伸出脚,叫高力士“去靴”。高力士怎受得了这样的屈辱?高力士便唆使杨贵妃,连同忌恨李白的一些权贵,纷纷向唐玄宗进谗言,诽谤李白,弄得唐玄宗很不高兴,疏远冷淡了李白。敏感的李白很快就察觉,写诗说“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蔑视那些蝇营狗苟、抹黑毁谤的“群沙”、“众草”,而自己将坚持高洁的操守,决不同流合污。

长安三年的漫游,耳闻目睹,使李白对唐朝统治集团的腐朽、现实政治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疾苦、穷兵黩武的灾难,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写了许多诗歌予以揭露批判。开创开元盛世,曾经励精图治的唐玄宗已蜕化成为宠幸奸佞、奢华享乐的昏聩之君。他对自己喜欢的斗鸡、蹴鞠的宵小之徒和谄媚取宠的太监,滥封高官显爵。如李白诗所说“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小人窃居上位,贤者沉沦失所。李白长期追求的理想破灭了。他“彷徨宫阙下,叹息光阴逝”,在长安再也待不下去,决然上疏,主动请离。唐玄宗以李白“非廊庙器,优诏罢遣之”(孟棨《本事诗》),顺水推舟,把李白逐出长安。

离京之后,李白继续进行他诗酒会友、登临山水的文化之旅.尽管理想难以实现,但爱国爱民之志未泯,一有机会,便踊跃奋起。五十七岁的李白还自豪地写诗说,“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参加永王李璘起兵。直到六十一岁的垂暮之年,听说唐太尉李光弼领百万大军抗胡,立即主动请缨,赶赴前线,中途病还。只过了一年多,他就病死在安徽当涂县,逝世前写《临终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慨叹心雄万丈、壮志难酬的无奈,自信流风余韵将会影响千秋万代。伟大诗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的璀璨浪漫的文化之旅也黯然画上了休止符。

同类推荐
  • 老陈说鄱阳事

    老陈说鄱阳事

    本书是江西省鄱阳县电视台开播的《老陈说鄱阳事》一档节目的文学结集。在书中作者较完整系统地回顾了鄱阳历史的悠久和鄱阳文化的璀璨。
  • 隐藏很深的树洞

    隐藏很深的树洞

    偷偷摸摸的写个有关于剑侠,有关于情缘,有关于三的故事。
  • 天宫录

    天宫录

    一个少年的复仇史,一个帝国的成长史,在生与死之间不断的徘徊,只为走出自己的人生。。。。
  • 世道人心

    世道人心

    什么叫世道,那原是古人所云圣王的治世之道,也是按照国人的传统理念所构建出来的一种理想的生存环境。……当圣人不再成为圣人,他们的治世之道也同时不再为人们所乐道。世道变了,变得如此之快!它将生活干其中的人们也一同裹胁了去。以前,人们追求的崇高精神正日益被万能的金钱所奴役,过去的革命理想变成了金钱拜物教。世道之变所形成的新风气正在侵蚀着人们的心灵。由世道之变而来的世风之变,在今天正渐渐演化为一种人心的跌落与更督。今天,说世风日下,还多少有些厚古薄今,但是说人心不古,恐怕没有多少人不同意了…
  • 现代锦衣卫

    现代锦衣卫

    身为现代人,混迹锦衣卫!大明锦衣卫是知道的,可这满清地血滴子怎么也出现了?白莲教树大根深俺知道,但这个黑龙会又是怎么回事,十二堂、三百六十五个分舵,枝繁叶茂到这个份上,坑爹涅吧?!打仗、争霸——虽然俺知道地东西的确是多了些,但这应该不是一定要被推出来作为“带头大哥”这种高级炮灰地理由吧?穿越很郁闷,失忆很悲催,但却因此而多了几个老婆,该怎么办?明明说好是认个干爹的,怎么转眼却成为了赘婿?还有,汝这个小妞,哭也木有用,俺真的不是汝说的那个人,所以俺也不是汝家相公,乃滴明白?本书官方群:9023400
热门推荐
  • 我在时光那头等你

    我在时光那头等你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庆幸在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了你,并有幸走过一生。一大波狗粮即将来袭,你准备好接招了吗?本文存腹稿已久,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神级特种保安

    神级特种保安

    他是草根小民工,生活平淡如水,可谁奈何总有那么些人,要处处阻挠他的平淡。老子不发飙,真当他是病猫?
  • 民国教父的逃妻

    民国教父的逃妻

    (谨以此文献给喜欢民国调调的妹纸······)十里洋场,纸迷金醉。她就是那一朵携着清风踏着露珠而来的茉莉。乱了他的初心和过往。他是乱世枭雄,左右黑白宏图霸业。他——滟潋深情不可收。她——滟潋深情不可及。纠缠,离殇······纠结在烽火硝烟里。时光流逝,她才发现,藏在心底最深处的人,一直是他!不曾承认的感情初衷,改变了她与他多年的生活轨迹。————————————————————————————————————————这是一本懵懂少女变成富商巨贾的传奇!这是一本腹黑男不择手段的追妻史!这是一本民国时期上海各个阶层人物的浮沉史!这是一本上海最大帮会的发展史!本文女主乃时光历练铸就的风华女子,男主腹黑,翻云覆雨运筹帷幄,俩人书写一段荡气回肠的乱世虐恋,大爱深情!(书中男配,女配,精彩多多。存稿已近30万,欢迎入坑!)(此文乃作者处女作,无论加V与否,绝不弃坑!)
  • 梦在时光里

    梦在时光里

    如你所思,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中的主人公现已隐居山林,吾为代笔,故人所言,愿为往事留下一个不是答案的答案。
  • 龙血霸皇

    龙血霸皇

    遥远的星空外,龙帝即将落于这一个水蓝色的星球上,忽然,一道锋利的光芒穿过了他的肉身,一条阴影缓缓从中漂出。“卧槽,居然碰到了帝星传身!不行,必须尽快要恢复肉身。”说完,龙帝身影一闪,飘到了水蓝色的星球上。请各位收藏,推荐。
  • 月梢上的星星

    月梢上的星星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童话故事。米陶是一个普通而平凡的小女孩,她的性格并不那么外向,甚至有点孤僻。因为喜欢仰望星空,她被选为米诺星球的米诺超人。米诺超人可以帮助世界各地的十个小朋友实现愿望。米陶在小七和气呼呼两颗小星星的帮助下协助小朋友实现各自的愿望,在这个过程中她也逐渐的交到许多新朋友。可这个时候她的小狗“米汤”却被毛毛怪抓走了……这部童话是献给所有的孩子以及曾是孩子的大人的,它用平实而动人的语言记录了一个叫做“米陶”的小孩子的成长之路。米陶对于爸爸妈妈小狗米汤同学米豆以及周围的一切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并对他们有着普遍的爱。这种爱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回归到儿时那个无忧无虑的自我……
  • 我们相约依然在一起

    我们相约依然在一起

    拉拉队的女主中途遭到朋友的背叛,和喜欢的人相爱,自己的母亲和心爱的人的父亲也很相爱
  • 药仙尊

    药仙尊

    “药师大人,我卡在瓶颈数百年,求药师大人赐药啊!!!”“药师大人,我中了上古灵虫的毒,毒液已侵透五脏,求药师大人救在下一命啊!”“药师大人,小的乃是天生绝命之体,求药师大人赐药!!“”药师大人,小儿天生不举,仙道也受了影响,求药师大人可怜可怜...“......傀儡丹,境界丹,体质丹,器丹,疗伤丹,解毒丹,毒丹,没有不会炼的,以药道证仙道,能济世救人,亦能让人死于无形!
  • 上古英雄演义

    上古英雄演义

    上古时期,百族争霸,宇内荒凉,恒生无记英雄豪杰,金枪立马,披靡一时,怎奈恶条遍野,战况愈演愈烈,一些狼熊之辈纷纷坠落,唯独英雄未灭,双双陷入封印之内。今朝齐汇天地间,拔剑天地乱,续缘恩与怨……
  • 小农民种天记

    小农民种天记

    他是纯洁的农村少年,为了生活,他卖起了胸罩,为了承诺,他为天下美女检查身体,于是,他走上了一条被美女们征服之路,经历太多,他开始思考人生,良久,终于顿悟,作为农民,他存在的价值就是:“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