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46100000030

第30章 一流的研究型高校:教授的大学(1)

萨默斯辞职

2006年2月21日,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向全校师生发了一份电子邮件,宣布自己将于7月1日辞职。顿时,这一消息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界的头条新闻。当时,《基督教科学箴言报》(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发表文章评论萨默斯辞职一事,其中提到德怀特·艾森豪威尔(Dwight D.Eisenhower)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时的一桩轶事。

艾森豪威尔二战以后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一次,他和当时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44年)以色多·艾萨克·拉比(Isidor Isaac Rabi)见面,祝贺这位“哥伦比亚大学的雇员”在科研领域里取得的重大成就,而拉比博士为校长的这一说法深感不快,他回话说:“校长先生,这里,教授并不是大学的雇员;教授就是大学本身(原文为“ Mr.President,the faculty is the university”)。文章还紧接着评论道,虽然这一小插曲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但是同样的观念和态度一直在资深教授中延续。虽然高等教育体系内发生了很多变更和重组,但是这种理念依然根深蒂固。同一文章认为,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辞职一事再次证明,教授在高等学府中举足轻重,扮演着裁决校方重大决策的角色。不管行政系统多么强大无比,如果缺乏教授的默认和支持,任何政策都难以兑现。即使是萨默斯,虽具有强大的政治履历和学术背景,但在文理学院教授的谴责和反对声中,只得以辞职来平息风波。

萨默斯辞职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2001年,他上任哈佛校长不久,就和美国非裔研究中心教授康奈尔·韦斯特(Cornel West)发生冲突。萨默斯在和韦斯特教授的一次私下会面中,明确指出韦斯特给学生成绩过高,同时认为他更多的是个政治活动家,由于参加校外的政治活动而耽搁了自己的课时和学术研究。更有甚者,萨默斯说,韦斯特既然冠有“大学教授”的头衔,他得不时向校长报告自己学术研究的进展。此后,连连发生萨默斯和哈佛文理总院资深教授意见不和的事件。各方的报道诸多,在此不需重复,但是最值得注意的是教授和校方行政人员的关系问题。当然作为一校之长,他和教授的直接关系是行政体系和教学、科研人员之间关系的浓缩。如果一所大学的校长和教学、科研人员的关系处不好,很难想象他(她)能有效地领导一所高等院校。

从另一方面来讲,像哈佛这样的高等院校,校长本身就是一位资深学者。行政职位可以授予和卸任,但是只有学术职位是永久的。萨默斯不再是美国财政部长,也不再是哈佛校长,但他依然是堂堂正正的哈佛教授,而且一离校,校方即授予他查尔斯·W·艾略特大学教授(Charles W.Eliot University Professor)的荣誉。

对大学校长的角色,中国早年的教育家,前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和前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贻琦都做过论述。蔡元培教授治校的理念可以在如下描述中管窥一二:“1917年,蔡元培曾在北京大学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的最高立法机构和权力机构。评议会由评议员若干人组成。校长和各科学长为评议员、教授代表,这时按文、理、法、工各科的本科和预科分别推荐两人”,而且“评议会主要由教授组成,实际上是一个教授会,因此它也是教授治校的重要体现。”这和哈佛教授在直属校长管理的文理总院内的功能类似。更为形象地描述教授在一所大学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莫过于梅贻琦。1931年12月3日梅贻琦走马上任清华大学校长。他在就职演说中说,“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谓也。”

从19世纪中叶纽曼笔下的塑造人格的传统大学到21世纪多功能的现代高等学府,大学历经了几次巨大的变迁。“教授的大学”这一理念的形成来自教授在美国研究型的重点院校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授是大学决策的实体,教学的骨干,经费的来源,吸引优秀学生的重要因素。教授的这一系列重要角色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发展到今天的结果。

从精英大学到综合大学的发展

本书第一部分已经提到纽曼对大学的人文理念的理解和阐述。纽曼认为,从根本上来讲,大学教育不同于职业教育。大学教育的目的意在拓宽受教育者的视域,转变他们的心态,铸成独特的思维方式,使其能掌握基本的社交能力。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自然科学突破了中世纪的禁锢,科学深入社会各个领域,传统大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德国率先出现了科研和教学相结合的新型高等院校。

德国的大学理念来源于洪堡。产业部门、大学和国家紧紧连在一起,教学与研究的互动关系带来产业价值,而且受控于政府。洪堡认为,大学教育是为了铸造社会所需的人格。大学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给牛津、剑桥的传统贵族式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美国集英国和德国的大成,既有重视人文教育的小型人文学院,又有重科研的研究性大学;既有在财政上完全受控于国家的公立大学,又有私立大学。

美国当然并不完全陷入这种框架,也并不拒斥英国牛津、剑桥的模式。两者的结合使美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和其文化多元特征一样,适应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管理上也是各种特色共存,沿循不同的发展之道。

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是多种传统的融合。美国的研究型大学相当于德国传统强调的研究和教学齐头并进的风格,而小型的人文学院则更多地接纳了英国牛津、剑桥大学贵族式的精英教育,少而精。

哈佛前校长艾略特(Charles Eliot)早就意识到外国教育传统在本土扎根的重要性。他曾写道:

一所大学不是依赖多在报纸上发表一些社论,大量发布广告,或多拍几封电报就能建立起来的。它不是数目的简单积累,也不是靠金钱就可以催熟的东西。……美国的大学在成立之初就决不是外国体制的翻版,也不会是一株温室的幼苗。它是自然而然逐渐成长于美国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并体现着受过良好教育的社会各阶层所共享的目标和志向。美国的大学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美国的大学具有本身的原创性。对以人文精神为主的通识教育的冲击,早在19世纪初叶就已经显而易见。

耶鲁大学的1828年报告旨在强调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把纽曼的人文精神在耶鲁加深加固,使19世纪的耶鲁依然保持浓重的人文学风。1945年,哈佛大学出版了《红册子》(The Redbook),这本书曾经奠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通识教育的基调。许多高校纷纷仿效《红册子》中的理念来设计、规划和实施大学的通识教育。《红册子》虽然没有在哈佛得到切实的践行,但后来哈佛在20世纪70年代和21世纪初屡屡沿用《红册子》论述的事实表明,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一项最为顽固的磐石,谁都无法彻底推翻。一个世纪以来,美国的高教制度确实在本土扎下了根。

20世纪60年代,加州伯克莱分校校长克尔的名著曾纷纷被人引用,也引起不少异议。不少人认为,他过于强调大学的社会功用,而忽略了人格培养的角色。其实,如果把他的论述放到历史的场景中,我们不难认识到,克尔其实并没有全力赞赏这种“巨型大学或综合大学”(Multiversity)的角色,而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明,出自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学的演变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由此,他认为大学应该和周围的社会保持一致。同时,他并没有忽略大学对永恒真理的探究、传播和保存,对新知识的求索,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追求,而且他认为,这些角色都是现代社会中其他部门所无法比拟的。谈到大学教育理念,对于从纽曼和洪堡的经验的融合到克尔的“综合大学”和“社会服务站”概念的形成,金耀基在《大学之理念》一书中曾做过很好的概述。到了21世纪,我们无可否认,大学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纽曼阐述的人格的塑造功能。大学多方面的功能,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从克尔的“综合大学”到当今中国20世纪80年代所谓的考上大学就如同“鲤鱼跳过龙门”一说,人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给大学的功能作出多种多样的解释。

大学的功能

笔者在《人文学和高等教育》一文中,曾对高等学府的一些主要功能做了阐述。通识教育、基础研究、社会批判和文化传承的职责等等构成了大学独有的功能,使大学不同于其他任何社会机构。可是,在现在的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面临挑战,文化传承面临危机,学生的基本道德和人格教育很难反映在课程设置之中。相比之下,作为一股社会批判力量,高校发挥着其他社会机构无法比拟的巨大作用。这不能不和“教授的大学”无关,教授在高等院校内的重要角色注定了大学很多突出的功能。

社会批判力量

2006年夏天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外国语学校举办的中美学生夏令营上,我给高中生介绍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时,提到大学承担着社会批判的功能,很多高中生对此感到非常好奇,也觉得颇为迷惑。对大学功能的这种阐述改变了他们原有对大学的看法。

把大学喻为“象牙塔”是由来已久的说法,但是对其内涵我们需要做一新的理解。如果说19世纪纽曼笔下牛津的贵族式精英大学是曲高和寡、游离于社会世俗现实的场所,那么今天的“象牙塔”则是独立于社会的一股批判力量和精神指南,诚然这种独立的特性是由于大学本身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学所具有的社会批判力量可以从学术自由、社会前沿、学生角色和储聚社会资本等四个方面来阐述。

学术自由

大学还具有批判社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其他部门难能多得的。在国内,学术界总是为学术自由付出诸多努力,而且学术研究深受政治干扰之苦,从而易于敬羡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自由、活跃的学术环境,并过于牵强地把学术自由和民主政治紧紧联上。当然,我们无法否认美国高校内的学术自由的氛围和民主的政治体制不可分离,但是学术自由并不是随着民主政治而现成得到的。

美国实行的终身教授制度出于诸多考虑,其中之一就是保护教授行使教职的自由和进行学术研究的自由,使其不受任何外来政治势力和制度变迁的影响。

除了显而易见的承担基础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大学还应该成为一个社会的批判中心。大学具备的这种齐全的察视和批判社会的力量是政府、企业或是社会的其他部门及其运作机制所没有的。高校内社会批判力量的形成及其作用的发挥,不分学科,但是人文学科具有发挥这一社会功能的最大潜力。值得注意的是大学作为社会的批判中心,并不意味着大学应该完全从负面来暴露一个社会或一个政体或某一政策的缺点,而是通过长期察视政府、社会而得知其策略上的弊病,从而引起政界的关注而谋取改进。

大学所具有的社会批判力量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这种批判功能的形成和一个社会的政治体制紧密相关。大学教育能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是脱离政治和其他外界因素施加的影响。美国的私立大学通常相对独立于政府或任何其他政治机构和党派的干涉。

美国政府通常并不干预教育政策。它对教育采取下放政策,尤其是对私立学校的教育而言更是如此。因而真正具有社会影响,教育质量高的是私立大学。教育的生机一定得来自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种独立是具体的,能落实到师资的选择、学生的录取、课程的设置、研究项目的规划和制定、学术课题的设置、教职人员的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准的评估等。在美国,总统没有权力干预大学聘任教授的决定,也不能干涉教授的教学理念和内容。不过,在一些州立大学,政府以某种形式干涉和介入大学的办学方向,于是政治化的需要和议题自然而然随之介入,这正是目前美国许多州立大学面临困境的直接原因。最突出的一例是目前麻州州立大学所面临的资金、裁员和教学质量的困境。政治制度在某种意义上导致教育体制陷入困境,政府对公立学校教育制度的介入,资金的短缺,师资力量的削弱和城市居民的(“innercity”,市内,相对于称为“suburbanarea”的郊区而言)人口结构都极大地影响到教育质量。在很多情况下,政治制度甚至会导致教育制度步入死角。英国的牛津和剑桥是传统的贵族高校,但是近年来接受不少来自政府的经费,其办学理念和运转的机制不得不受之影响而失去原有的独立性。哈佛是一所私立大学,由此得到许多公立大学得不到的优势。英国的大学,包括牛津和剑桥,由于得到政府的过于资助而受到牵制。当80年代撒切尔夫人裁减教育经费之后,牛津和剑桥大学深受影响,高教的好多方面直接受到影响。

同类推荐
  • 顾准文集

    顾准文集

    顾准吴敬琏强力推荐王元化、李慎之、李锐、吴敬琏、朱学勤等人极力推崇的中国当代最伟大、最深刻的思想家20世纪后半期最具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最有创见的学者顾准著作精选集
  • 巨变

    巨变

    本书又名《大转型》,最初于1944年出版。在这部公认的伟大著作中,波兰尼的主要关切是:造成19世纪西方文明衰败的起因。波兰尼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勾勒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要求与民族国家内部社会福利的追求这两者之间的冲突。换言之,他以自由经济制度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冲突过程来解释自律性市场社会的建立及其衰败,亦即19世纪西方文明的崩溃。这一主题是波兰尼一生思想的总结。
  • 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这是一本没有多少故事的回忆录,其中大多是历史记载,我将它看作电视系的教学辅导读物。当然,如果读者对于中国的体育电视以及与其有关的历史有兴趣,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些阅读的乐趣。
  • 美言妙语

    美言妙语

    本书从各个方面,各种角度取材,编选了古近名家高手的精美语言。本书又可像查工具书一样从各种角度,各个方面查阅行文写作中所要参考的资料。
  • 导学与导研并重——大学教学改革新视野

    导学与导研并重——大学教学改革新视野

    《导学与导研并重——大学教学改革新视野》可谓在后现代与现代之间,抓住了平衡的着力点,紧紧扣住“导学与导研相结合”这个主题,围绕教师行为“导”与学生行为“学、研”的矛盾悉心探索,总算让人在紧张中有一种松弛。
热门推荐
  • 误惹一等豪门:拒生继承人

    误惹一等豪门:拒生继承人

    传闻,顾氏千金,心狠手辣,六亲不认。父亲被她亲手送进监狱,亲妹被她逼死,家族事业被她统统毁掉。顾氏一夕败落。五年后顾氏濒临破产,她低声下气的找合作商。他是高高在上,清冷矜贵的神秘大亨,独独对她抛出橄榄枝,“给我生个孩子。”她不愿再沉沦到他阴谋的假象中,拼命想要和他划清界限。可是他却抱着粉嘟嘟的女儿,放到她面前,“孩子都能打酱油了,还能撇的清么?”
  • 风华无双:至尊召唤师

    风华无双:至尊召唤师

    啼笑皆非穿成狗,从此节操是路人。当一人一狗成为小伙伴,面对险恶人心,只能见招拆招!温柔王爷深情款款?她却只能捂脸而逃;自恋少年颐指气使?她偏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因为遇强则强才是她的本能!密探、毒医、术士、赏金猎人,江湖各路奇葩集结,让她和萌宠应接不暇。阴差阳错踏上召唤师的不归途,开了第三只眼后,人生从此逆转,直到她步步走上至尊宝座!风月无边,只见她媚眼如丝地调戏着某男:你可曾想过你也会有今天?【本书每天六更,不定时加更或爆更】
  • 宜世又宜嘉

    宜世又宜嘉

    不愿无可奈何,只愿心旷神怡;不愿随意将就,只愿爱你唯一;不愿顾全大局,只愿一心为你;不愿选择放弃,只愿坚持到底;不愿处处演戏,只愿实是对你;不愿虚情假意,只愿一生爱你;要你一生一“世”,要你“嘉”言懿行。KissmebabytakemeDaybyday...
  • 源秘

    源秘

    简介:【这是一部不签约、全免费、不太监、全靠推(guang)荐(gao)存活的小说,想看VIP章节的勿入...】他无根无萍,独身一人,闯入这片暗夜常在的陌生大陆;她与父相依,十三年来,囿于这片月华笼罩的熟悉故土;两人天资极端,本是过客,却意外认主同心源甲,从此共享修为,同生共死!
  • 幽冥侠客传

    幽冥侠客传

    李爷爷小时候,某天晚上和哥哥躺在床上玩闹,忽然听到门口有走路声,窸窸窣窣的,李大爷和哥哥同时叫起来,妈妈,妈妈,爸爸回来了,妈妈也一脸笑容的跑过去,打开房门,发现门口空无一人,就以为是听错了,关起门来,继续玩耍;过了半刻钟,门口又有走路声,也是窸窸窣窣的,李大爷和哥哥同时叫起来,妈妈,妈妈,爸爸回来了,妈妈走过去,打开房门,发现门口还是空无一人,妈妈又在门口看了看,会不会是其它的东西弄出的声音,除了静悄悄的,什么都没有,妈妈嘀咕着就回来了,李大爷和哥哥继续玩耍;又过了半刻钟,门口又出现走路声,还是窸窸窣窣的,李大爷说他当时和哥哥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紧张起来,妈妈走到门边,
  • 斗气元素

    斗气元素

    一代天骄,以厨入武。天级灵丹吗?比不上老子一道菜呢?本作品无尿点,请方便完观看,尿裤子概不负责,菠萝小天出品,必属精品
  • 君忆桃夭

    君忆桃夭

    她,本是汜水岸边的小小桃妖。在少女一生中最美的那年,她狼狈跌入江边,却偏偏遇见了年少俊美的他。而他,本是受尽世人唾弃的宁王府世子。却用他那还稍显稚嫩的身躯,默默背负起常人所难以承受的一切。他只能被迫低下原本高贵的头颅,隐忍,再隐忍。曾几何时,午夜梦回,他以为,他和她,能够长相厮守。可是有一天,当重回光明的那扇门訇然中开,与心爱的女子两项抉择,同时摆在眼前。他,又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君忆桃夭》玉锦绫罗著
  •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Medicine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Medic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情千金之误惹狂傲总裁

    绝情千金之误惹狂傲总裁

    上一世,她错爱他人,轻信朋友,最终落得家族灭亡,葬身火海。一朝重生,回到认识他的前一天,从此所有的风花雪月都变成白驹过隙,她带着一身傲骨发誓要改变一切,手刃仇人。然而家族却又在一夕之间毁于一旦。她不相信命运、不相信爱情,却在命运的机缘巧合下遇见那个腹黑冷酷的黑道霸主,她借他的手找出家族仇人,势必要在黑道上翻云覆雨。夜影说,“我没有心,也不会爱,唯有用滚烫的鲜血浇灌。”沐阎睥睨苍生,用她的匕首刺入自己心脏,他的声音宛如暗夜里的鬼魅般深沉,“我把我的心给你。”
  • 秀色农家

    秀色农家

    新书《锦秀田园》正式开始上传更新了,各位看官们求个收藏,推荐!捧个场呗…………………………………………………………………………………………弯弯意外来到另一个时代,上一世,爹不疼,娘不爱。这一世,她有个憨厚,老实的丈夫,面对穷困潦倒的家,村里人的惶惶避之,想过上好日子,她还得多多努力……古代村落小院,口嘴多多,是非多多,幸福也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