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46100000028

第28章 博士的出路:山外有山(1)

应聘

完成博士学位之后,学者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求职。人文学者通常都是要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目前,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高等院校一样,文科博士也大幅度增加。但是,从常春藤名校毕业的博士寻求教职并不会成大问题。

美国选拔学者担任教职的常规是先在全国性(或国际性)的学科网页和报刊上刊登广告,其中最为重要的报纸就是众所周知的《高等教育记事》(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由于网络的广泛使用,网页上登载征聘信息已成为众所周知的渠道。征聘信息通常在每年的秋季开学之时登出,9月底到11月上旬是高峰期。收到应征的申请之后,评审委员会经过筛选,邀请初选入围的学者来面试。通常,为填满一个教职,评审委员会会选出15到20名候选人来面试。

由于邀请这么多的学者来面试,旅行、住宿以及相关的事务安排起来会比较繁琐,工作量大,于是招聘的大学往往会把面试统一安排在大型的学术年会期间进行。这么一来,面试安排起来省事,而操作起来也很有效率。

以亚洲学和历史学为例,美国有亚洲学学会(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简称为AAS)和美国历史学学会(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简称为AHA)两大网页可以充分利用。这两个庞大的学术机构,除了网页之外,还有每年一度的大型学术年会,吸引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学者参加。通常主持这两大年会的城市有波士顿、纽约、华盛顿、费城、芝加哥、西雅图、洛杉矶、旧金山和圣地亚哥,甚至火奴鲁鲁等城市(不要忘了,学者同样喜欢在好地方与会)。

亚洲学年会通常在3月底、4月初美国高校放春假期间举行,这是高校招聘教员的高峰。而美国历史学年会则在圣诞和元旦节刚过的几天内举行,差不多也在这几座大城市轮流召开。这两次大型的学术年会除了学者济济一堂进行学术探讨之外,各方高校也纷纷借此机会招兵买马。各类学会年会上应征面试的规模空前,毕业不久的博士风趣地称之为“肉市”(meat market),是“上市”(meet market)的谐音。通过初选的每位候选人有半个小时和评审委员会的成员进行面谈,往往是先做自我介绍,然后谈自己的研究方向,博士论文的要点和教学经验等等。评审委员会通常还会向候选人了解诸如如何处理教学和研究在时间和兴趣上的冲突,如何利用高科技来提高教学质量、为何对这一教职感兴趣等等问题。

对新科博士来讲,刚刚接受“盘问”之时还真觉得有些紧张,但是面谈的次数多了,那感觉竟如当年的高考那么乏味。不过,评审委员会却在和候选人一次次的交谈中挑出了适合这一教职的学者。虽然很多面谈都有走过场的感觉,有些征聘的程序甚至仅仅是形式上的(有时,招聘委员会对已在系里任教的访问教授情有独钟),但是一所大学正式雇人时,总还得通过这一整套职业化很强的程序,用以求得合适的人选。与其说面试是考候选人是否称职,还不如说在这半小时的对话中,能否找到和你共事的感觉。

幸运者在大型的学术年会期间会得到很多面试的机会。面试之后,评审委员会会邀请两三位幸运的候选人来做正式校访(campus visit)。

这种校访的职业性很强。通常,访问长达两天之久,邀请的系事先会为候选人的旅程和住宿做好所有的安排。一到校访的大学,候选人会有机会和系里所有任教的同事见面,进行深入交谈。此外,还会和系里的学生和职工见面,一起吃午餐聊天。整个校访的过程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学术演讲,通称为“应聘演讲”(jobtalk),期间还有两次较为正式的晚餐和招待会等等。饮食自在其次,而更重要的是通过招待会、聚餐和聊天等形式,评审委员会(即将来的同事)对候选人进行全面了解,从性情爱好到为人处世的能力,从与同事合作的意识到和学生交流的感觉等等。其中的“应聘演讲”更是一次对候选人授课技能、知识背景和研究能力的最具挑战性的测试,很多一路过来的候选人往往栽在上课或是演讲之时。两天的校访可能是博士就职应征最为重要的经历,它决定一个人是否从此从事这一职业,是否将在今后的几年在这学术之路上继续走下去。

对这一系列的面试和校访等等,人们通常以被动的心态去对付,其实大可不必。面试是双方相互了解的过程。在候选人被考验的同时,候选人也在掂量这个职位是否真的是自己所求:眼前坐的两三位同事虽然现在以各类问题考我,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将来和他们共事,易于相处吗?他们的水准是对这一系科学术状况的一个很好的反映。因而在候选人被测试的同时,招聘方也在受着候选人的评估,只是结果和心态不一样而已。试想:如果某一大学想要的一位学者拒绝聘任的邀请,而接受另一高校的位置,招聘方的失落感可想而知。

就职

文科毕业后的学者的求职一般先从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开始。

当然,也有一些毕业生先做几年的博士后研究,但是直接担任对口学科的助理教授一职对一个学者不久将来教职的晋升很有利。比如,获得某一高校东亚系(或是历史系)的中国现代史的博士学位可以申请任何与东亚研究相关的位置。随着东亚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在美国社会重要性的普遍升高,近几年,很多高校对东亚,尤其对中国的兴趣大幅度增加。连一些二三流的院校和小型的人文学院都设立了东亚历史、研究东亚人类学和文学方面的教职。

刚刚上任的助理教授的职责尤其繁重。首先,要准备每学期开两三门课,近年来有的高校甚至还要求刚刚上任的助理教授承担四门课的教学重任。此外,助理教授还得挤出时间来把博士论文修改成书稿。从系里的行政角度来讲,新上任的教员往往得担任很多行政职务。初来乍到,助理教授难以推卸这一义不容辞的职责。于是,新科博士上任助理教授面临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出书的压力,还有繁杂的行政事务的干扰。在担任助理教授的几年内,不仅得用心教好所有的课程,博得学生的喜欢和尊敬、同事(尤其是掌握生杀大权的系主任,或领域内的掌门人)的首肯,还得通宵达旦,赶出几篇像样的文章,好在领域内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很多人还会争取时间,修改博士论文,从而得以专著出版。

助理教授的教学和研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他们过正常的个人生活其难度其实比一般人想象得还要高。试想:取得博士学位时已经三十好几,而成家与立业同样需要时间和精力。

当然,取得助理教授的职位并不是学者的真正目标,熟悉高教系统的学者都明白,5年、7年之后,助理教授的最大考验就是升等,先是争取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最后则是晋升终身教授(或是 Full Professor)。现在,哈佛的副教授一职并不是终身聘职,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副教授却是一个终身教职。80年代以来,助理教授任职3—5年之后通常能顺利晋升为副教授,然后再面临晋升教授这一终身教职的考验。

晋升

说到“铁饭碗”,可以说美国真正的铁饭碗是在高校。一旦拿到了终身教授的教职,学者将一辈子受用,而且终身教授没有法定的退休年限。

晋升终身教授的操作程序在地方大学或是小学院不同于大牌的研究型大学。在地方性大学,任教5—7年以后,如果不出什么差错,升等只是一个时间先后问题,而且一般会从内部选拔。不过,在大牌的研究型大学,情况迥异。助理教授和副教授历来很难直接晋升为终身教授。在哈佛,通常人文社科领域里本校的副教授往往难以直接晋升为终身教授。学术界盛传,哈佛等常春藤名校惯于给业已在校忠心耿耿服务了5—8年的助理教授下逐客令。近年来,虽然这一状况似乎有所改变,校方尽量吸纳自己的助理教授,但是副教授取得哈佛终身教职的竞争仍是非常激烈,他们在任期满后离开哈佛的可能性依然很大,从而随时得准备合同期满后,何去何从。

其主要的原因是哈佛招聘终身教授时,并不局限于现任的助理教授,而是旨在聘任国际上这一学术界最优秀的学者担任终身教职。人文学科的发展需要日积月累,短期内很难有突破,但是从助理教授进入哈佛到评级升等期间,领域内同时会有很多崭露头角的学者。另外,还有一些已经在其他院校担任终身教授的学者也想得到哈佛的终身教授职位,其中竞争之激烈往往是初出茅庐的年轻学者所难想象的。近年,有的大学设法给助理教授更长的时间,来准备晋升终身教授,比如刚刚担任助理教授的二三年并不计入通向终身教授的时间表内,因而在任教刚开始的两年内,不必过于担心自己的专业研究和专著的出版。

这稍适宽松的新制度使助理教授在任职的前二三年里,可以一心一意完成教学任务。

聘任一位终身教授是一所大学教学和研究上最为中心的议题,可以说是文理学院院长的头等大事。从理论上来说,像哈佛这样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要聘任的终身教授应该在学术上是某一领域内最优秀的学者,在课堂上是出色的教师,在院系内是一位具有合作精神的同事。当某一院系决定要聘任某一领域的终身教授之时,通常有两种方式来吸引学者申请:一是哈佛时常会邀请某一领域内已有建树的学者来申请;另一方法和其他高校招聘教师一样,在学术期刊和网页上登广告而广泛接收申请材料。

聘任决定的得出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必须经过层层筛选和比较,经过全系资深教授的集体讨论和评审委员会的最后裁决。对入选的两三位候选人,评审委员会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是候选人的研究专长和这一领域目前在学术界的重要性以及这位学者能给这一领域带来怎样的突破性贡献。在这基础上,系主任、评审委员会主席和两位来自其他研究领域的学者组成聘任委员会,把候选人和同一研究领域内的两组学者进行对比。评审委员会成员审阅大量的材料(包括候选人的第二本专著、若干论文和编著的书籍等)后,向文理学院院长提交各自的评估意见。同时,委员会邀请相关领域内的学者就这位候选人提供匿名评估信(通称为“blindletter”,即匿名信)。

在这基础上,评审委员会正式总结、讨论系里所有的教员对两三位候选人的评估意见,并请系里的资深教授投票决定首选的候选人。这一会议通常由系主任主持,并决定会议程序的进展。系主任往往先是简单介绍一下这一相关领域的现状和入选的几位学者相比之下的优势,然后评审委员会里的三位学者仔细介绍这一学者学术研究的成就和贡献,同时征求在座教授的反对意见。之后,把所有的匿名信传发给在座的学者,评审委员会中的一位成员会简单对其做一总结和分析。如果需要,大家可以继续讨论这位候选人的学术成就。最后,系主任让大家投票选定。会议后,评审委员会主任写好某一学者入选的缘由和系里的最后决定,并正式上交文理学院。

同类推荐
  • 你才神经

    你才神经

    这是一本颠覆你世界观的非常态人群心灵访谈书。书中收集了国内最离奇的非常态人群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22个经典案例。包括透视眼、多重人格犯罪、不眠人、潜意识训练、楔齿蜥眼、世界末日论、自我变性人、灵魂存在、智商转移、心脏移植与记忆跟随、阅读强迫症、四维空间的蚂蚁、人卵说、梦境控制、预测学等许多目前科学无法解答的行为和现象。
  • 30岁恋爱也不晚

    30岁恋爱也不晚

    曾小亮编着的《30岁恋爱也不晚》是两性情感作家曾小亮的最新励志情感新书,主要是写给那些梦想找到“爱情莲花”的女孩,它会帮助你快速成为恋爱达人,让你识穿男人心,让你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从无数的男人中挑出一款最适合自己的。作者旨在告诉单身女性一些男女相处之道,在恋爱与婚姻中如何看到男人的种种不完美,并且接纳这种不完美。同时《30岁恋爱也不晚》也告诉我们,在这个爱变得越来越脆弱的时代,我们依旧要相信爱。爱就是一种修行,在爱的朝圣路上没有捷径,只有沿着那条路去追寻心目中的青鸟。
  • 树人文库-引导一生的处世故事

    树人文库-引导一生的处世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趣谈成语与文言

    趣谈成语与文言

    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搭建出一座座历史的桥梁。“爱鹤失众”、“班门弄斧”等成语故事让我们在笑前人的无知以及愚昧的同时也可反省自己,警惕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趣谈成语与文言》是从成千上万个成语中精选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语故事,为我们在解说了成语的妙趣以及来历的同时也可教会我们一些为人处事的基本方法。
  • 语言的魅力

    语言的魅力

    我国古代有“一言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言兴邦”之说,人们也常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美国人曾把拥有口才、美元、原子弹视为称雄世界的三大法宝。可见,语言尤其是口头语言具有特殊的作用和独特的魅力。
热门推荐
  • 花幡

    花幡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全能吞噬神卡

    全能吞噬神卡

    武功,何许自己炼,吞噬别人的就可以了,手下,何许去拉拢,将他变成魔法卡就可以了,兵器,丹药,何许担心级别太低,吞噬掉其中的杂质,每个都是精品,十二翼天使魔法卡,神圣巨龙魔法卡,死神魔法卡,召唤千军万马,悍将,悍妞,就连一个面位也可以变成魔法卡,像我这样的废物是不是很难找呢……
  • 逆破仙穹

    逆破仙穹

    如果顺其自然是为天道,那我便要逆了这个天道!一个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少年,他的复生既已逆天,那么一逆到底,逆破仙穹,又有何妨?
  • 剑破长空

    剑破长空

    数十年前,孙行者一剑斩尽三千甲换得南杉数十年安然太平。数十年后,他不知所终,隐忍数十载的大宁终于迎来最强盛的时期,这位野心勃勃的君主看似就要完成一统天下的霸业。一位号称从东土大唐而来的少年,慢慢的浮现的众人的眼前。
  • 阴魂不散

    阴魂不散

    一个喊冤而死的女人,一个怨气的积压,几百年不变的诅咒,一切的恐惧,一切毒咒,都在无限的蔓延,这个蔓延是无止境的。无人去过的梨花山,无限诡异的开始让每一个人的心不在安稳,没有人知道故事的结局,没有人知道这无限的恐怖会蔓延到什么时代。
  • 桃之夭夭:落花时节又逢君

    桃之夭夭:落花时节又逢君

    我还记得淫雨霏霏的江南,碧水两岸,香拥翠绕。我还记得那被落花和笙箫簇拥着的江南,青砖白瓦,鼓乐悠扬。我还记得什么?雕花的窗棂,轻扬的罗纱,飞过指间的流萤,还有那个傍晚,身后的杏花纷纷飘洒。稚气的少年,从后门经过,忽而望见我,面如绯霞。那一刻,他的脸,绽放出明媚如笑的阳光,灼灼如花。
  • 年轻人的奋斗史

    年轻人的奋斗史

    生于官宦世家的贵公子钱江陵,偏偏生性活泼,喜欢捉弄人,但其本心善良,喜交友,严格说来属于那种放荡不羁的好人,又或是自由成性的大侠。看似春风得意的他,有外人无法探究的内心,就是无时无刻都想寻找十年不见的一个家人。如今,钱江陵偶遇巫云海与许凌薇。巫云海和凌薇进京找多年前的挚友,唤起钱江陵尘封多年的心绪,他是否该遵从自己内心,去完成多年前的梦想?最终钱江陵走迈出一步,发现世界的广博。京城里充满挑战和机遇,就看年轻人是否能够把握。以上几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将会面对人生中的怎样的抉择和挑战?等待他们的会是大风大浪,亦或者风生水起,平步青云?
  • 穿越成弃妃:皇上乖乖跟我走

    穿越成弃妃:皇上乖乖跟我走

    【此作品已与别处网站签约发表,因此被作者删除】
  • 未来之佣兵系统

    未来之佣兵系统

    蔚蓝的海域被染成鲜红的颜色,战争不断的人类终于遭到了报应,妖物从神秘大陆归来,上个世界的文明将开启一扇宇宙之门。当战士回归到战场上,那么他将举起手中的武器保卫一切,可是……这一切都将面临考验。人性,人心,隐藏在骨肉下的东西,却成为世界的阻碍。奇幻的星球旅行,各种各样的奇怪外星生物,你所不知道的人性黑暗。利益之下的背后又将隐藏些什么,这是一场对人性的思考。
  • 百分比的青春

    百分比的青春

    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种幸运。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声叹息。“在不懂爱的年纪遇见你,在懂爱的时候已找不到你。”刘文佑看着同学录上的留言和她的大头贴,“马活驰骋,人活梦想,祝你梦想成真,愿我们的友谊如金石般坚不可摧!”大头贴上的她在笑,久违了的人,久违了的微笑。对于这份朦胧的爱,刘文佑不知道为什么没走到最后,或许就是因为太朦胧了吧!记忆随着眼眶回到了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