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25100000051

第51章 西沟特色的“文化革命”(3)

“我了解过,附近的几个大队,旱情比咱们还要严重,如果断了水,庄稼秀不上穗,结不上籽,减产的不是一两个村,是我们整个集体的损失。西沟大队要夺取农业丰收,也有责任支援附近的农村夺取丰收!俊虎,你赶快宣布,让西沟大队社员马上到大队院集合开会。”张俊虎听了老李的话,他“忽”地一声站了起来,站在那大坝上,就像小花背上的一棵青松,颇有几分像李顺达,他那圆润的嗓音传到了每个担水人的耳朵里:“西沟大队的社员听着哇,水库的水不多了,现在大队决定把水让给外村社员担用,西沟社员马上到大队院集合,有重要任务!”西沟村正在担水的社员,停止了担水,已经担了水的,把水倒在外村社员的水桶里,担上空桶来到大队院。

按老李的意见,俊虎向社员们布置了新任务,就是上山找水。全大队、小队以及蹲点干部,和社员一起,分成许多小组上了山。老李将找水的任务分配给了申纪兰。在找水的日子里,队干部没有睡过囫囵觉,跑遍了十二个生产队的山庄,发动群众上山找水源。

南赛生产队有个老贫农,名叫李秋贵,他是一个老羊工,在西沟大队的山山岭岭上放过多半辈子羊。可是他现在老了、病了,由于长年在寒风凛冽的高山上放羊,他得了严重的肺气肿,躺在坑上。当他听老伴说,旱情严重,民兵战斗水库的水已经让给了川底和石埠头大队,西沟大队的干部们正发动社员上山找水……他从炕上一骨碌坐起来,说:“咱生产队怎么分工的?”“你有病,没你的事。”李秋贵一边穿着鞋,一边扭过头来对老伴说:“说的是什么话呢?你有点觉悟没有?找水不是我的事?”他老伴也着了急:“我是说,没有人来发动你!”李秋贵把头一扬:“我是自动,不等发动!我活了六十多岁,我不懂抗旱?你兴许是从门缝里瞧我哩!我不过有点小病,你别给我去宣传!”说罢,跌跌撞撞出了门。

他老伴想拦也拦不住,急中生智,找了根拐棍就往门外跑,一直撵到大路上,老汉停住了脚,她才把那拐棍塞到她老汉手里。李秋贵立即把这拐棍当成了指挥棒,他将拐棍高高地举在手里,大声嚷了起来:“这里成立了一个找水小组,谁来参加?”队长走过来,关怀地问他:“你身体不好,能去吗?”“能去!能去!”李秋贵凑近队长的耳朵说:“不是对你吹牛,当队长我可能不如你,要论找水么,我比你内行。知道么?我是李顺达这个劳模领导的老社员!”队长乐了,对秋贵老汉的话,他的确深信不疑:“好,你就成立找水小组,现在选个组长。”李秋贵看了看周围,有几个年轻后生跟在他身边,他问:“你们是参加我这个组的?”“是哩!”后生们回答。

李秋贵想道:咱这个找水小组看来得自己扛大旗,于是毫不含糊地说:“组长我来当!”然后朝着队长说:“你记上,我们是李秋贵找水小组。当然不能与当年的李顺达互助组相比,没那大名气。”说毕,向娃娃挥了挥拐棍,指着一个脸蛋圆乎乎的小伙子:“你回去扛一张锨。”又指着一歪戴帽子的小伙子:“你回去扛一把镢头。”指着第三个小伙子说:“你也是一把镢头。”对第四个小伙子说:“你的任务是去找两个破脸盆,我家有一个,你跟她拿去。”李秋贵见老伴还站在旁边,就对她吩咐开了:“你光送给我一根棍子,打狼么?是找水哩,你再给我送把镢头,我是找水组长,你知道吗?

我不能离开这里,组员们要到这里来报到哩。”老伴急匆匆回去,扛来了一把镢头。李秋贵接过镢头,两眼盯着老伴:“你参加谁的找水小组?如果没有参加,你就到我这个小组来,我想,广大组员会欢迎。”“你别想领导我,我们妇女有自己的找水组。不和你磨牙,我们要集合了。”老伴说着急匆匆走了。

李秋贵领上一群年轻娃娃上了山。这些山他闭上眼睛也知道哪里有路,哪里有沟,当然,他更知道哪里有水。说是有水的地方,那也是很小的一点点水源。流不了多远,就渗进了沙石缝里。秋贵放羊的李顺达与多次到西沟参观访问的美国友人韩丁及女儿等人合影那些年代,他为了给山羊饮水,把有水源的地方都垒了个小水池。可是,年代长了,由于风雨的侵蚀,山上的石头沙子都塌下来,把水源淤埋了。一般不了解情况的人就是从有水源的地方路过,也不会找见水的,水在石沙底下哩,水的秘密瞒不过李秋贵。他领上小伙子们上了山,又下了沟。秋贵来到一个山崖脚下,指着一堆乱石头说:

“孩子们,刨起来,这里有水。”小伙子们听说有水,就和秋贵老汉抡起了镢头,刨了老大一会儿,果然沙土湿漉漉的,孩子们有了劲头,愈刨愈湿,刨到一个大坑时,坑里有了积水,李秋贵老汉站在水坑里,凉入骨髓的山泉水,把鞋袜裤腿都湿透了。他用脸盆舀着积水。

小伙子们有的用盆,有的用手捧着水,一个小水池建成了。李秋贵指着那个圆脸蛋小伙子说:

“抗旱就是夺丰收,咱们的庄稼地干得裂开了口。你赶紧去通知队长,叫他马上组织劳力到这里担水!”小伙子答应着,飞也似的朝山下跑去。

李秋贵把湿透了的裤腿挽得高高的,由于在冷入骨髓的泉水里站了好一阵,又被山风一吹,他吭哧哧地咳嗽起来,咳得很厉害,他只好坐在石头上,用手使劲捂住胸口,不断地喘着粗气。

旁边的小伙子都为李秋贵担心。

“你回家去休息,我们几个人去找水。”李秋贵的眼睛瞪得圆溜溜的:“休息?啊呀呀,这是休息的时候?你瞧瞧顺达社长,他多会儿也在忙乎,为的是大家!你看看咱们的庄稼。”他指着山下茂密的庄稼地,“正需要水啊,庄稼喝了水,才能秀穗、灌浆!庄稼要是喝不上水,别看如今长这么高,只能收一堆寻找水源草!天不下雨,咱们自己下!”李秋贵说着,拄上拐棍站了起来:“走吧,孩子们,跟着走,这山腰腰、核桃树下有一股水,叫几块大石头塌下去压住了,咱们刨去。”李秋贵在前边走,小伙子扛上镢头跟着他。

运水队伍上山了,男人、妇女、老人、娃娃都参加了运水队,水桶、脸盆、茶壶、瓦罐都出动了。从每一个水源到庄稼地,都摆下了运输线。每隔一段路站一个人,互相传递是水桶、盆罐或水壶。水,从一个人的手传递到另一个人的手;水,从高高的太行山,点点滴滴流进了干旱的庄稼地里。

为了节约用水,社员创造了“注射抗旱法”,这就是用铁火柱在离庄稼二三尺远的地上扎一个圪洞,用茶壶嘴对准圪洞灌水,这比普通往地里浇水要节省得多。

李秋贵瞧见水往庄稼地里运送,就像他自己喝上了甜滋滋的蜜水,心里格外爽快。

这时李顺达上山来了,看到李秋贵为找水简直有些奋不顾身,心情很不平静。他担心秋贵有病的身子受不了这番辛苦,他想:有这么多好社员才把西沟这穷山恶水的山村打造得名声远扬,却让自己一个人当劳模,他觉得有失公允。

此时的李秋贵站在出了水的池里,使铁锹刨着泥沙,又使脸盆舀着水。李顺达喊道:“秋贵,你起来,我有话对你说。”秋贵还不愿从水里走出来李顺达吩咐小伙子们抢着干活,为的是不让秋贵过于劳累,小伙子都下了水池,看样子是存心把秋贵老汉挤上岸去,小伙子们用背扛住秋贵老汉的脊背:“你上去,大伯,水池挤不下这多人!”秋贵老汉只好上了岸,他心里清楚,老李和小伙子们都是想照顾自己,老李有什么要说呢?呆会儿再说不误事。如今的年轻人可“鬼”了,想和老汉抢活干,你们“鬼”,我比你们还“鬼”,大伯不是盏省油的灯。秋贵老汉上了岸,李顺达说:“你光指点水源就行了,别下水!”秋贵说:“就这活?知道了!”接着发起了号令:“兵分两路,留下三个人,其余的跟我走,开辟新水源。”李秋贵发完号令,李顺达接过他的镢头,秋贵拄上拐棍,转移到另一个被淤埋的水源边。

顺达见李秋贵老汉吭哧吭哧咳嗽,山高风寒,又使他气喘不止,就说:“你给我们指点指点就行,不要你动手,瞧你喘得多厉害!”秋贵老汉让李顺达说得动了心,就说:“不下水不行,见了水就上来总行吧?”顺达说:“孩子们的意见你不能不听,是为你,也是为集体着想!”说着李顺达跳进水池,把秋贵老人推上岸。秋贵还在挣扎,小伙子也都帮忙,他不得不让位于李顺达。他扔下拐棍,双手搬开压住水源的石头。

李顺达望着李秋贵和忙碌的运水队伍,心中很是激动。他对李秋贵说:“建设山区不一定要拼了老命,革命加拼命这话我不同意,我们已经失去了宋金山、王周则两位老同志,要接受教训啊!”李秋贵却说:“就算是我身上没病,挺硬实,如果我对建设西沟没贡献,哪怕能活二百岁,有什么意义?我如今下了决心:宁愿断了气,也不能叫庄稼断了水!毛主席他老人家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对吧?

农业上去了,咱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才能一鼓作气往前赶。”小伙子被秋贵老汉的精神感动了。这个找水小组接连找到了六股水。西沟、灰沟、东峪沟的找水小组也纷纷传来捷报,全大队总共找到了小水源三十五处。李顺达和大队干部们领导社员奋战大旱三伏天,浇地六百亩。骄阳似火,汗水如雨。大旱这年大丰收,粮食亩产达到了一千零七点九斤。

这是神话般的奇迹啊!太行山的石头上,长出了江南的高产粮。

西沟人民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又一曲新歌!

战洪图

金、木、水、火、土五行俱缺的旧西沟,变成了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新西沟,经历了不平凡的斗争。七灾八难年复一年地考验着西沟的庄稼汉,在李顺达的带领下西沟人民用顽强的意志战胜了它。

1971年,一年一度的暴雨季节来了。天空浓云密布,闪电阵阵,雷声隆隆,人们在大声呼喊:“大雨来了!”别处的人下雨往家里跑,西沟的农民下雨往地里跑,已经成了老规矩。张俊虎等队干部、民兵朝地里跑去。跑出去干什么?疏通水道!

风更急了雨更猛了,冷空气迅速袭击着山沟。瓢泼大雨夹着冰雹,劈头盖脑而来,三个小时降雨量达到一百八十多毫米。顿时山洪暴发,洪水如猛虎下山,横冲直撞,所到之处,不用说庄稼地,连一尺多粗的大树也连根拔起来,卷走了。几十道大坝被冲坏,民兵战斗水库下面的猪场、粉坊和粮食仓库都被淹了。

党总支副书记张俊虎站在齐膝深的水里,他和大队干部赵相奇一起,带领着一批社员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雨夜,抢救大队猪场的小猪。由于电线被冲断,村里一片漆黑。小猪娃吱吱地叫着,张俊虎和赵相奇朝着小猪叫的地方去抓住小猪。他们把衣服脱下当包袱皮,把小猪包上。一人包了几个小猪娃,站在水里,等着天上闪电,然后辨明方向,挪动脚步,就这样打一个闪电,走一段路,直到半夜,才把小猪都救了出来。

公社干部参加了这场斗争。他们用手电清点大队干部人数时,发现赵相奇不在。几只雪亮的手电光纵横交错,投射在被淹没的副业作坊。赵相奇这个管副业的大队副主任,他多心焦啊!现在,他又忙什么去了?在手电光的照射下,人们看到赵相奇扛着木箱,在洪水里缓慢地移动着脚步。人们这才明白,相奇扛的是副业作坊里的全部账本,他平日是那么慢腾腾的性子,可是现在呢,变了!这关键时刻,他既勇敢又果断。顺着手电光望去,人们看到相奇浑身叫水湿透了,他那脸上横七竖八地刻满的皱纹里全是水,一张圆形脸变得瘦长了,腮帮上陷进两个深窝。作为一个大队干部,他说得少,做得多。

在困难面前不心慌不动摇,只是沉着应战。

这时,李顺达正在太原开会,和他一起相跟的小常同志接到西沟汇报灾情的电话,已是晚上十二点。这电话该不该告诉老李同志?

不告诉吧,他一定有意见,告诉吧,老李这一夜是不能睡觉了。考虑的结果是暂时不告诉他。因为老李的身体近来很不好,让他尽可能多休息一下,清晨五点,顺达起床时,小常同志把西沟报告灾情的电话,向他做了汇报。李顺达一听就着了急:“嗨,你怎么不早说?”“已经是半夜了,你睡了觉。”“你把我叫醒么!以后这样的事情,你必须马上告诉我,不要耽搁。”李顺达说着,向负责会议的同志告了假,坐了汽车往西沟赶去。

李顺达下了车,灾情历历在目。河滩里横七竖八躺着连根拔起的树木;没有成熟的玉茭棒子和苹果还在洪水里漂流。李顺达往河滩走去,他是身经百战的老将,这种场面他见得太多了!他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洪水,托起一根大树,就往肩上扛。民兵营长张明朝正领着民兵在洪水里打捞树木,他见李顺达同志还未进村,就来抗灾,不觉心头一阵热,他急忙跑过去和老李伙抬着那棵树往岸边走。

洪水把树的枝条、圪针都卷了进来,把人们身上的衣服划成了一道道的口子。没有人顾得上管这些,这些树木是西沟社员一棵一棵种下的,好不容易才长成这么粗,不能白白叫水冲走。

在李顺达的带动下,西沟公社的干部、大队的干部,都跳进了洪水,打捞树木和庄稼,社员们也都投入了打捞劳动果实的战斗。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清代文学与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了在小说领域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作品,对封建社会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无愧为传统的文言小说和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而其作者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也是本卷所要重点评介的人物。
  • 读懂徐志摩

    读懂徐志摩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徐志摩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徐志摩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李自成第九卷:兵败山海关

    李自成第九卷:兵败山海关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军事将帅。如孙武,地米斯托克利、吴起、孙膑、亚历山大、白起、汉尼拔、西庇阿等人物。
  •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降清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神域之神女重生

    神域之神女重生

    “那个什么什么涵?我看你长得挺漂亮,又没有天赋,要不嫁给本公子?我一定会好好待你保护你的,娘子,考虑一下?““不要,我爹爹会保护我的”“岳父大人照顾了你这么久,是时候让为夫保护你了,娘子!”“走开,谁是你娘子!”傲娇小团子“啊喂,娘子,别走,为夫错了!”轩逸认错态度积极。“哼,就是不理你!”“娘子,不说了,我妈叫我回家喝汤,五年之后见!”“那个,段轩逸,不要走!陪我玩!”小团子快急哭啦!“怎么,还没结婚就不舍得为夫了?“小妖孽挑眉。
  • 宫锁连城

    宫锁连城

    偷龙转凤,只在一夕之间,又是一生的命运换转。连城,流落民间的格格,本该是出生将门的尊贵,只因女儿身而身陷勾栏,从千金之躯,沦为勾栏妓所的“小骗子”,情牵一世之人,恰恰是偷走自己命运的那个他。恒泰,平凡人家的小儿,却因换子阴谋,成为将军府的嫡子,坐拥荣华,贵为大清少将军。陪伴一生之人,却并非心中苦苦思忆的那个她。因果缘劫,命运背离的他与她,终将相遇,相爱,却无力相守。命运交错,这一盘乱棋终破,当阴谋真相拨开层层迷雾,他将予她一世孤独,抑或是半生三十年的等待。
  • 等我找到你

    等我找到你

    最美的结局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最悲的结局是有情人不能得以所爱。悲伤与美好的组合,愿实你所想的结局。之间流露太多无法凝聚,谁又知道爱情慢慢延伸。为了谁,放弃。为了谁,堕落自己。故事最后谁又陷的纠缠不清。不爱又何必纠缠,纠缠不清的恋是苦恋。
  • 温柔的刀客

    温柔的刀客

    一把普通的黑色长刀,刀身满是铁锈.一双血红的眼眸,诡异却含着温柔.前路的荆棘,罗秋一刀斩之.
  • 圣斗士的剩女时代

    圣斗士的剩女时代

    一个是端庄秀丽的小家碧玉,一个是敦厚勤勉的生意人。断肠崖边,石破天惊的初相逢,让两人碰撞出爱情的火花。她寻到了他,他找到了她。然而,异地相隔,一个商场遇挫,一个体弱多病。都说自古商人轻离别,从来红颜多薄命。他们能否战胜重重困难,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 亿万九王妃王爷抱抱

    亿万九王妃王爷抱抱

    重生归来,大战表姐,杀死背叛婢女,心狠手辣,,谁知“王爷,让我回去吧!”“那可不行,本王还没有玩够呢!”“王爷,天色已晚……”师兄,王爷,太子同时倾心,人生如醉,当对酒当歌。
  • 豪门小妻子:总裁溺爱小妻子

    豪门小妻子:总裁溺爱小妻子

    认识三天就领证了!后来的后来萧安躺在陆墨辰的怀里,问他:“当初你肯定不是第一次见我吧,不然怎么那么清楚我的事呢!”“嗯,第一次在医院恰巧碰见你和医生对话!”也是后来的后来萧安又问他:“你是不是对我一见钟情呀?”“……”傲娇的陆总裁拒绝回答这个问题(O_O)要是告诉这个小丫头是的话,她肯定飞上天……
  • 清末那几年:一幕未散场的潜伏传奇

    清末那几年:一幕未散场的潜伏传奇

    清朝末年,外强入侵,社会动荡,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在京畿重镇通州的一个驿馆内,潜伏着一群爱国人士,林驿丞、三娘、张目、李耳、王品……他们心忧天下,并在共同的生活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彼此帮助;但他们又各为其主,或为“帝党”,或为“后党”,或为“革命党”,有着不同的政见,并相互监视。在他们眼中,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帝后之争、辛亥革命等究竟是什么样子,他们的命运又是什么样的结局
  • 大小姐的近身小道长

    大小姐的近身小道长

    这是关于一个正直勇敢的小道长,下山闯荡美利坚的励志故事。这里没有富家千金,没有美貌空姐,没有制服丝袜,更没有什么阳光海滩比基尼、灯红酒绿热辣party!没有,绝对没有!打死你我也不会承认有的!
  • 生活·文学与思考

    生活·文学与思考

    李炳银参与文学活动,从事文学批评写作,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了。同这个已不算短的时间相比,所取得的成果显得十分单薄。每想到此,不免汗颜。选入这本书中的论文共有三个部分,它们是有关作家作品的论评,有关小说、散文创作的思考,有关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文章。这些文章写作发表的时间几乎伴随着我全部的文学评论研究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