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25100000033

第33章 走在合作化道路上(1)

搬家

社里的人们欢庆收获了头一批苹果后,根据广大群众的要求,南赛、池底、刘家底、灰沟、东峪沟、古罗等自然村办的小社,与西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并成了一个社。李顺达仍然担任社长,申纪兰是副社长,张俊虎接任了会计,为了让李顺达集中精力领导好生产合作社,经支部大会讨论,重新选举了支部委员会,由池底的马河则担任支书,南赛的赵相奇为副支书。

几个社合并以后,有二百八十多户人家,分散住在四十四个自然山庄,沙底栈接近于中心位置,为了便于领导生产,社员和干部们都希望李顺达搬一处家,从比较偏远的三岔口,搬到沙底栈。但是,谁也不敢说这句话。大家都知道,李顺达从河南逃荒来到西沟时,挑了一担破行李,现在,他已经整修了那三孔破窑洞,还盖起上下六间新楼房,在院里搭起棚子,凿了井。窑顶上种了杨树、柿树,在门口和院里种了苹果树、梨树。这些,都是他多年的劳动换来的。

搬到沙底栈住在哪里?社干部犯了愁:寻不下个合适的地方给上老李住。

后来有人找到山路边上的三孔小土窑,在里面住过的两户人家都相继出了麻烦,于是说这窑洞的风水不好,谁也不肯在那里住。主人有意要出售,也没人敢要。

过罢老年,正月初三社员开始做活了,李顺达也看出了大家的心事,他向干部们说:“我是不是还应该搬一次家?搬到沙底栈,开会、研究工作,或者社员有个什么事情找我,都要方便些。”干部们心里都很高兴,他们相互看着,又看着顺达,顺达呵呵地笑着说:“为甚都不说话?”申纪兰心直口快,她说:“大家早就有这个心思,可是沙底栈找不到一个好地方,叫你搬来在哪里住?”李顺达早已经盘算过这个问题,他说:“我看路边那三孔土窑洞就能凑合,还有个旧马棚子,收拾收拾,比我刚从河南逃荒来到西沟时强多了。”可是这三孔窑洞实在太破旧,连个院墙也没有,大家都不知道怎么说好。

顺达又认真地说:“咱们如今是新农民,在哪里不一样?”“这话说得好。咱们现在不管住在甚地方都是在天上生活哩!”赵相奇很感慨。沉思了一阵,他又难为地说:“老李你的那些房屋树木,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李顺达好像也早想好了,他说:“那还用处理?反正都在咱们社里,谁想搬到那里住,让谁住上都行。院里院外的果木树一道给了他。”“那你到了沙底栈什么也没有还行?”李顺达轻松地说:“只要咱们不偷懒,有两只手还怕没有家当?

这一所院子几棵树,能把一个人的心牵挂住么?咱还得往前走,好日子还在前面哩。”顺达的话,使大家感到眼前开阔了许多。

第二天是正月初四,纪兰、相奇、俊虎、河则等人把路边那三孔上土窑收拾干净,糊上窗纸,生着火。正月初六便一块去找李顺达。

李顺达望着他们说:“你们说,我哪天搬家?”纪兰说:“我们把那三孔土窑收拾了一下,火也生着了,窑里还暖和。”李顺达看出了他们的心事,说:“是不是催我现在搬家?”马河则是个爽快人,他说:“老李,现在搬最好,你看有没有困难?”赵相奇不紧不慢地说:“现在是一大家子,叫老李准备上两天。”“没有什么准备的!现在摊子大了,一担子担不了,咱就多跑几趟。”李顺达说着从炕上跳到地上,说:“你们今天要没有很要紧的事,就帮我搬家。”李顺达是个痛快人,说搬就搬,大家动手,担的担,抬的抬,比起从河南逃荒到西沟气派多了。李顺达从三岔口搬到了沙底栈,离开了经过多年修整已经拥有十二间住房的四合小院,搬到了破破烂烂的三孔土窑里,没有院子,一出屋门就是个野场子。晚上,不时有狼守在窑门口,狐狸刨着鸡窝响;白天,一阵一阵的山风撞开门,沙土树叶在窑里转圈子。

桂兰免不了说几句埋怨的话,顺达总是嘿嘿一笑,对她说:“日本鬼子扫荡那阵,妇女娃们躲在山上石窟里,没有一个嫌赖,也没有一个怕狼。现在有了暖窑热炕,你倒有了意见不成?不会吧!”顺达这样一说,桂兰也就不开口了。他们一家人闲着时,就收拾这个新住处,打土坯垒院墙,在院里挖坑栽树,把一个简陋的马棚子四堵墙垒起来,也成了住人的房屋。房子都在人收拾哩,没有过多久,这儿就变了样。随后他们挖井、扩建,1962年还建起了两层楼,于是这年出身的儿子,起名叫“建平”。这个小院后来被多次摄入镜头,与这位中国劳模一道扬名世界。

公私之间

搬到沙底栈这个中心地带,社员们找李顺达确实方便多了。这天,李顺达收工回家,有两个社员站在街门口等他,两个人脸红脖子粗,一个脸朝南,一个脸朝北,看样子还憋着一肚子气。见了李顺达就抢着告状,一个说:“老李,你给评个理!入了社牲口合伙用,我的牲口和他家的牲口合耕地,他舍不得使自己的牲口,把拉套放得长长的,一鞭也舍不得打。把我的牲口挽的拉套紧绷绷的,一鞭接一鞭打,你去瞧,看看把我的牲口打成甚样子了?要他赔!”另一个掏出自己的烟袋,不紧不慢地说:“谁的牲口谁心疼,你的牲口不想合耕,干脆拉回家去,拴在炕头!”“拉回就拉回,拴到哪里由自己!这一回的账还得算清楚,我的牲口,不能白吃亏。”李顺达听他们各说各的理,心里在捉摸:刚解放那阵子,政府鼓励发家致富,可现在倡导“公有”,这大概也是发展的需要吧。李顺达耐心地给他们做了一番说服工作,妥善地处理了这场纠纷,但心上还挂着这件事。前些天在县里开会,领导也说到如今的分配制度不够合理。还给他布置了任务,要琢磨些办法改一改。

晚上,他一直在想着这些事。当时合作社实行的分配制度是按人、物两重分红,人参加劳动挣工分,有土地和牲口的,也折合成工分,参与分红。虽然土地分红比例年年在降低,由1952年的百分之三十六,降到了1953年百分之三十。但是一些贫雇农出身的人还是有意见。他联想起社里一位老中农编的那段顺口溜:“我有土地老牲口作价归社上犍牛,秋后粮食不发愁。隔一天,动一天,也是余粮户。”正是这个靠土地分红和牲口挣工分的老中农,一年只做了七十个劳动日,却分到了粮食二千五百斤。可是有的贫农、下中农,辛辛苦苦劳动一年,却远比不上中农靠土地挣到的分红多,他比成天干活但没土地和牲口的社员多了许多。

那天在县上有位领导讲以前认为生产资料也是财富,现在改朝换代了,旧的做法也要改一改了。一些贫雇农认为现如今是穷人的天下,土地分红的政策不该继续保留,也应改变一下。如果还是采用“动弹不动弹,土地分一半,死土地剥削活劳力”的做法,怎么体现穷人当家做主的社会呢?

看来这种分配方法已经到非改不可的时候了!顺达在炕上死劲翻了一个身。他又想到住在刘家底村的玻璃老哥,他老家也是河南林县。旧社会,他爹给地主扛长工,养不活一家人,才把他卖到了山西。在旧社会,连吃糠咽菜的苦生活也难维持。断顿以后,免不了接受穷人的帮助,这家一把菜,那家一碗糠,搭救他支起熬汤的锅。

解放后翻了身,他日子过得红火了,前些年也实现了发家致富的美梦。他买上大牲口,套上车,还开起了油坊。这人的长处是手勤腿快,脑子也精灵,所以人们都称他“玻璃脑筋”。

玻璃老哥听说要办社,先买了骡子,后又买下马,要跟合作社比高低,比了两年觉得不合算,又入了社。可他在社里也不肯好好劳动,是靠牲口挣工分吃饭哩。村里地少的或没有地的人家当然不满意。县委李书记讲,这是新式的剥削。他说共产党领导群众干革命,就是要把这些不合理的事情改掉。以前的老规矩不行了,应该重新制定。他让顺达发动全体社员讨论,如果大多数社员同意,可以立即取消土地分红,牲口作价入社。顺达一听,着实又惊又喜:“原来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自己的土地、自家的牲口,统统归社里也省心省事了。但这么做合适吗?”他和几个干部商量,大家都说:这个办法不赖!革命么就得不停地往前闯,不能像小娃娃扭秧歌,老在原地圪扭,虽说也在走,太慢了!

这天正巧顺达在乱石河滩上碰见玻璃老哥,玻璃穿戴得干干净净,肩膀上搭着个麻袋,看样子是到什么地方赶庙会。顺达和他打招呼说:“老哥,你在忙什么呀?”“我的那几头牲口,都叫社员牵着上地里劳动去了,不能让它们歇着不做活。社长,咱县最近有几个庙会,我想再买一头骡子,也交给咱们社里使,你看行不行?”不等顺达回答,他又说:“咱们办社的第一年,还得人拉犁,现在虽说不用人拉犁了,可是牲口还不多呀。”“老哥,在过去,你一听说要办社,就赶快把好骡子卖了。现在,为甚又专门买上牲口给社里使?来,咱俩谈一谈。”李顺达拉了玻璃一把,两人并排着蹲在路边石头上。玻璃难为情地笑了笑,说:“过去俺的思想不对,不了解党的政策。”“现在呢?”玻璃抓了抓后脑勺,眨巴着眼睛瞧着顺达。他想:一些社员对俺有意见,是不是顺达听了他们的话?他说:“社长,别看俺出工不多,俺赚的工分还真不少!俺有几头大牲口,社里使一天,就顶俺好几天做活哩。”李顺达说:“你吃了蜂蜜觉着甜,难怪还想买骡子。”玻璃一听站起来,瞪着眼说:“怎么,买骡子给社里使也不对?”李顺达拉拉玻璃,让他重新蹲下来,说:“你是为了社里发展生产买牲口?不见得吧!我看是为了让牲口挣工分,自己坐着不动弹,吃轻巧饭哩。”不等顺达说完,玻璃又睁大眼睛争辩说:“我也是为了社里发展生产,社里用我的牲口,起到促进生产的作用,不好吗?”“县上的领导布置要让全体社员讨论:取消土地分红,牲口作价入社。”玻璃一下子愣住了:“这……这,社员中有土地和牲口的人少,他们当然同意,可是,这、这也太过分了吧!”顺达说:“如果社员大会通过了,你还买不买骡子?”上社里的马在县里配上了前苏联种马,生下了小马驹“那、那……”玻璃结巴了一阵,费力地说:“那就叫社里买吧,我还买它做甚?”在崖上地里做活的几个社员,一直注意着李顺达与玻璃的谈话,他们听说要取消土地分红和牲口作价入社,都高兴地扔下手里的活计,一起朝河滩跑来。

有个叫安根的社员说:“顺达,这你也知道,俺爹娘给俺起名叫安根,就是希望俺能有个地方安根。可是在旧社会东飘西荡半辈子,到哪儿也没个立脚的地方,解放后才算能安根了。俺常想,这个根要安牢靠,就得取消畜力记工,土地分红。这些也是剥削,影响咱穷人吃苦耐劳安根呢。”玻璃又忍不住跳起来,冲着安根老汉说:“俺剥削你来?”“你叫俺把话说完!”安根激动了,推开玻璃说:“旧社会地主收租子是剥削,现在土地分红为甚就不是剥削?玻璃,拿咱们俩做个对比,我赶上你的两条牲口耕地,你到外村去逛游,我做一天活得十分工,你甚也不干就得三四十分工,这是不是剥削?”“好好,我把牲口都卖了,从今以后不剥削你,还不行?要不行,俺就退社。”玻璃老哥很委屈也很生气,他打量着李顺达,希望他说几句使他宽慰的话。李顺达的心里也很乱,他理不出个头绪来,县里领导说要大胆地打破旧框框条条,建立新规章,以前所有的旧规矩都可以取消了重立,这多好呀!有人想不通也是自然的,他收入减少了么!

李顺达说:“老哥,在旧社会,你也是无处安根的一棵黄连树,从河南林县到山西平顺,换了两个主儿还是穷得吃不上饭。你在饿肚子的时候,也恨透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今天是毛主席、共产党让咱们翻了身,咱们才富余起来。现在共产党又号召大家走集体化的道路,咱们跟着走,不会差!”玻璃头一热,觉得这世道简直乱了套。但他又能怎么样呢?只是想以后不用心气那么高去闹腾了,没有用!便丧气地闷坐在石头上。

社员们见他被李顺达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耷拉着头用脚踢石子。

经过社员群众民主讨论,绝大多数人要求取消土地分红,牲口作价入社。有地有牲口的心里不大痛快,可也不敢举拳头反对。

接下来,社员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牲口作价。有牲口的社员中间,有担心作价低了自己吃亏,没有牲口的人担心牲口作价太高,集体吃亏。有人提出要按市场价格,也有人提出要卖价高,还有的提出低于市场价格。

李顺达发言了:“咱们不是卖牲口哩,是给社里投资,为的是发展生产么!”有人说:“老李,你的牲口多,你带个头。”可是,玻璃老哥在心里嘀咕:可不敢叫老李带这个头,他多会儿也是叫自己吃亏,咱跟上他沾不了光。

李顺达站起来了:“好,我开个头。按市场价格,我没意见。”一听这话,玻璃老哥心里踏实了点。他思忖:看样子,老李同意市场价格,这还不错。

老李用眼睛扫视着在座的社员,继续说:“不过,大家都清楚这一点,牲口这东西不比别的,它不能用秤称,也不能用斗量,是用眼看哩,所以,同一条牲口牵到市场上,一高一低也相差几十块、甚至百把块。咱不是做牲口买卖,不能斤斤计较,钱多钱少是小事情,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大事情。”李顺达无意间学着领导讲话的语气,做着大家的思想工作。

社员们静静地听着,有些人虽然想不通,但想想李顺达也是个有牲口的主儿,便不好再说什么了。

同类推荐
  •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她们如烟花般绚烂,却比烟花寂寞三分;她们如玉般温润,但她们的爱恨足以倾城。她们或生自盛世豪门,或拥有绝代风华,或身负才情千万,或经历曲折离奇。作者以女性的直觉,现代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体味她们的落寞,解读她们的惆怅,展现她们的美丽与哀愁。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张爱玲、孟小冬、潘玉良等知名女子的人生情感故事,或凄婉,或无奈,或哀怨,或浪漫。24位民国时期绝世奇女子的秘辛往事,追忆100年前那些乱世佳人的喜怒哀乐、人生起伏。
  • 永恒的青春

    永恒的青春

    黄勇是空军部队一名普通的战士党员,为抢救一名不幸溺水的地方大学生献出了年仅22岁的宝贵生命,全书编为阳光英雄赞、黄勇故事两部分。
  • 海明威

    海明威

    海明威(ErnestHemingway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隋朝大官僚李渊父子,乘农民起义之机起兵,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他们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夺取了隋末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重新统一中国。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以后,唐朝在经济上逐步得到了恢复,军事上也逐步强大起来。唐朝和亚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后期,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征收繁苛,迫使广大农民失去土地,纷纷破产。874年王仙芝在河南发动起义,同年七月黄巢在山东起义响应。黄巢的农民起义军,在公元880年底打进长安,建立大齐农民政权。农民军在唐军与沙陀军队的联合进攻之下,退出长安。黄巢战败自杀,而唐朝的统治也因之而瓦解。
  • 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在历朝历代,都有一大批著名的清官廉吏。如先秦时期的晏婴、乐喜,汉晋时期的召信臣、杜诗、吴隐之,隋唐时期的姚崇、宋璟、柳宗元,宋元明清时期的包拯、范仲淹、海瑞、于谦、张伯行等等。时移世易,万象更新,但历史上的清官有不少做法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书《中国古代清官传》从史籍、野史、传记和笔录中选择了105位代表人物,按其出生年代为序,各自成篇,汇编成册,希望它能帮助大家一起学习!
热门推荐
  • 目艺坊

    目艺坊

    缘由天定,相遇皆缘。怨不得他人,更无关本己。只求一生能无憾,不求生来富贵命。穷人不等于痴人,只要无痴心者,众人便皆可成大事,何需生来富贵、高于他人。李炎燚,本是一穷苦小子,从小无父无母,也无兄弟姊妹,只靠旁人接济度日。吴世勋,一“王子”,从小远离父母,和爷爷两人生活在一起,随,爷爷走后也就只剩他一人孤苦。雪中奇缘,愿能成双。
  • 碧霄九重春意妩

    碧霄九重春意妩

    清妩和青梅竹马的恋人定下三生之约,却为恋人带来灭顶之灾。她伤心欲绝下掩去花容月貌,藏起聪慧才情,甘于平庸,三年如一日地默默守候。可莲池边救起的刺客,竟在两年后成为大周权倾朝野的康侯,毫无预兆地闯入清妩的生活。本该册妃的姐妹被当成她娶作康侯夫人,愤怒的周帝则纳了清妩为妃。当恋人归来,许着白首同心的誓诺;当康侯不肯放弃,虎视眈眈;当周帝在争夺君权和保护爱人间徘徊……相思点点泪,柔肠千千结。生逢乱世,胜者为王。不论是权势,还是爱情。误娶,错嫁。江山,美人。红颜祸水,浮云生死。谁在权衡?谁在放弃?谁又敢说,我的选择,今生无悔?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兼职死神

    兼职死神

    商狼,一名普通高中生。一次意外车祸后身亡,被迫做兼职死神,负责猎杀怨魂。商狼:“让我做兼职死神?要不要那么拉风啊。”“死神只是阴界的仆人。”商狼:“……那有工资吗?有保险吗?毕竟我是给你打工。”“没有,而且你死后会被当做怨魂击杀。”商狼:“…………不做死神行不行?”“行,现在击杀你。”“…………”
  • 夜仙行

    夜仙行

    简洁版:他葬下了这个世界。他是行走夜空的圣者。大白话版:天生奇才的少年,却被生生夺去道基。身为家族弃子的他,以一门神秘的古法,于微末之中奋进崛起。曾经失去的一切,他终将一一夺回。上古的秘密,万载的兴衰,远古归来的神话,横压一世的天骄,少年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与天骄争锋,与神话相斗,见证诸天万界的历史兴衰。世如苦海,众生争渡,大劫将至,何人永生?(其实我不会写简介啦~)
  • 20几岁要吃得下

    20几岁要吃得下

    人生的20几岁正是黄金阶段,充满了幻想和希望,此书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奋斗,怎样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 太上金书玉谍宝章仪

    太上金书玉谍宝章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假如我从不曾来过

    假如我从不曾来过

    如果顾小楼没有遇见她,她一辈子都不会懂得快乐是什么;如果顾小楼没有遇见他,她一辈子也不会明白深爱又如何。这世间有一种爱情,叫做忘了忘记你。世事难料,你若安好,便不负我,一生所爱。
  • 三国之吴国大都督

    三国之吴国大都督

    平凡学生闯入三国,辗转经历多地,最后扎根于吴国。且看他如何以一介书生搅动三国风云,在诸多名臣猛将中立足不败!成为一代都督,名留青史!
  • 鬼手魔探

    鬼手魔探

    我们的世界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这个世界某个角落,隐藏着许多我未知的事物和邪恶力量,它们从未停止对我生活的干扰。而我们,也从未停止过和它们的较量!林翼,一个宅男,技术宅。再一次见网友的过程中,发生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从那以后,他就变了一一个专门对付邪恶事物的魔探——鬼手魔探
  • 最佳女配角

    最佳女配角

    她,向来都是不起眼的,别人眼中的最佳女配角!第一次见面,他让她记住了他;第二次见面,他爱上了她;第三次见面,他陪她一起走过痛苦;第四次见面,他知道了她隐藏多年的秘密;第五次,第六次……从来在他的眼中,她就是他一个人的最佳女主角,他一步一步地接近她的心,让她慢慢习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