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步想,你就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退一步想,能使你更清醒地认识自己;退一步想,能使你找回曾经失去的自信;退一步想,能使你抛弃许多不必要的烦恼;退一步想,能使你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次又一次成功。假如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别人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或者你受到别人的嘲笑,不妨退一步想想,这样你就够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
有时候,人们突然发现自己的人生陷入僵局。有事业上的也有情感上的,有人际关系上的也有生活选择上的。对于所出现的这些僵局,是内心的挣扎,是矛盾的双方激烈斗争的过程。为什么挣扎和斗争?因为有所失有所得,因此患得患失。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苦恼或者面临选择的难题。
比如在生活中,失恋、未能晋级、财物被盗、子女不孝等情况发生,如果这时我们执意地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不仅不能成功,还会引来不必要的烦恼,以致自己的情绪无比消沉,生活上没有一丝乐趣,甚至还会出现心理疾病。相反,如果这时我们能采用“退一步”的方法,调整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改变一下思维方式,或许能心平气和,那些不顺心的事也会很快消失,从而感到生活处处充满阳光。
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是一种自我调节心理平衡的思维方式。
人们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遂自己意愿或与自己意愿相反的事,有两种方法去克服这种不平衡,一是改变周围环境以适应自己,二是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第一种方法需要他人的帮助及充分的人力物力作保证,甚至一个事实形成后,其结果常常就没有办法改变,因此在绝大部分情况下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第二种方法就是要能够改变自己,让自己参与并得到妥善的解决。在一个事实形成之后,改变一下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及原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往往能够减轻或者消除沉重心理压力的烦恼。
对于一个青年人来说,失恋之后内心是非常痛苦的。有的年轻人即使在对方明确告诉他已不爱他了,二人已不可能有什么好的结果后,仍然不死心,整日纠缠,以期来改变对方对自己的看法,甚至有人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时如果能冷静下来好好地思考,才是最好的方法。试想:努力得到一个不爱自己的伴侣,能有什么好结果呢?长痛不如短痛。为何不去寻觅更适合自己、更爱自己的人呢?退一步说,如果你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一下,既然不想与你恋爱,必定有其道理,恋爱不仅要考虑现在,更要考虑将来。或许对方已有其他的意中人,或许你们二人性格一点也不合,或许你们二人有缘而无分。与其纠缠也没有好结果,还不如高兴地分手,让两人都留有可回忆的愉快往事,两人还可以做朋友,这样对于今后的生活也多了一条路。
生活到处都充满阳光,但是总有太阳照不到的阴凉地方。假如你这次未能晋级,可能会情绪消沉、怨天尤人,甚至还会造成心理方面的疾病。这时你若采用“退一步”的方法看这个问题,或许能改变你的生活。试想,这次晋级名额有限,晋级的只是少数,大多数同你一样该晋级的都没有晋级。领导要照顾全局,这次没有你的份,下次晋级时,领导有可能第一个考虑你。
生活丰富而多彩,对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我们都要尽可能全面地看问题。要采取“退一步”的思维方式,即在生活中变换一下思维角度,从而改变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同时也是一种优越的、以退为进的思维方式。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掌握并适当运用于生活,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那么你便会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朝的苏东坡一生坎坷,初登仕途时,他不赞成王安石实行新政的某些措施,然而又不同意司马光不分青红皂白一概废除新法的主张。因此,他总也得不到这些宰相的赏识,还屡遭贬斥,终身不得志。清代的金安清为他题写了一副长联:
“一生与宰相无缘:始进时,魏公误抑之,中岁时,荆公力扼之,即论免役,温公亦深厌其言,贤奸虽殊,同怅军门违万里;
到处有西湖做伴:通判日,杭州得诗名,出守日,颍州以政名,垂老投荒,惠州更寄情于佛,江山何幸,但经宦辙便千秋。”
所说的“魏公”就是韩琦,“荆公”即王安石,“温公”即司马光。这副对联写苏东坡遭贬到杭州后,在美丽西湖的湖光山色中,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在颍州时,因清正廉明、政绩斐然而闻名当时;老年出任惠州时寄情于佛。正因为他饱经世故、历经沧桑,从而使他的诗文更加老练深刻,遂使他的“诗名”、“政名”千古不朽。
苏东坡的一生处逆境但千古不朽,完全得益于他心中“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做法。如果他一辈子怨天尤人,如何能够怡然处之,建功立业?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以退为进,实在是一种生存竞争的策略。“退一步海阔天空”,用在邻里关系、朋友相处上,大有裨益。《寓圃杂记》中记述了杨翥的两件事:杨翥的邻居丢了一只鸡,便骂是姓杨的偷去了。家人告诉杨翥,杨说:又不是我一家姓杨,随他骂去!又一邻居,每逢雨天,便将自家院子里的积水排放到杨翥院中。家人告知杨翥,他却劝解家人:总是晴天的日子多,下雨的日子少。久而久之,邻居们被杨翥的忍让所感动。有一年,一伙贼人密谋抢劫杨家,邻居们主动帮杨家守夜,使杨家免去了这场灾祸。还有一个“六尺巷”的故事:清康熙年间,朝中重臣张英接到一封家书,告知邻居吴家砌院墙占了自家宅基,请张英好好治治吴家。张英回信一封:“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结果,张家将院墙往后让了三尺。吴家见后感到十分不好意思,后来也将院墙往后让了三尺。一场干戈就这样化为玉帛。
“退一步海阔天空”还能够用到军事上。“三十六计”中不是有“走为上计”吗?“走为上计”就是退一步考虑军事部署,并不是退却逃跑,而是不论形势如何险恶,仍要头脑冷静地运用高超智能,安全退却,保存实力。诸葛亮堪称大师,他六出祈山,六次撤退,在任何敌强我弱的危急形势下,都能够做到全师而返。身经百战的毛泽东也深知“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精髓。他总结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游击战术,挽救了中国革命,挽救了中央红军。遵义会议之后,一渡赤水的土城之战,红军失利。重掌军权的毛泽东审时度势,为化被动为主动,果断提出放弃从泸州到宜宾之间北渡长江的计划。再渡赤水,攻打娄山关,重夺遵义城。终于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党和红军看到了革命胜利的曙光。
因此,“退一步海阔天空”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运用的法宝之一。
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都如意、样样都顺心,生活的路上总会有许多的沟沟坎坎。你的奋斗、你的付出,也许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你的理想、你的目标,也许永远难以实现。如果抱着一份怀才不遇之心愤愤不平,抱着一腔委屈怨天尤人,难免让自己心态扭曲、心力交瘁,还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
一个人生活在凡尘俗世,不可避免地会与别人发生一些磕磕碰碰,难免被别人误会猜疑。你的一念之差、一时之言,也许被别人加以放大和责难;你的认真、真诚,也许被别人误解和中伤。如果非得以牙还牙拼个你死我活,如果非要为自己辩驳澄清而导致两败俱伤,还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
做到“退一步海阔天空”,潇洒地甩一甩头发,悠然地轻轻一笑,就会甩去烦恼,笑去恩怨。你会发现,天空仍然湛蓝,生活依然美好。
退一步,原来世界依旧美好。
退一步,整理好自己。路还很长,谁都是在路上。
退一步,轻松一点,快乐一点,活着比什么都强,健康地活着,就是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退一步,让自然去支配你的大脑,做想做的事情,别太计较,别太认真。
退一步,是洒脱,更是智慧。
其实,退一步的同时还要学会放弃。放弃并不意味着认输,放弃是智者面对生活的明智选择,只有懂得放弃的人才会事事如鱼得水。
有时候,放弃也是退一步
通常在人们的惯性思维模式里,放弃被认为是失败者和懦弱者才会作出的选择。但是,如果你能聪明地退一步,学会放弃可能是一个人可以作出的最积极、最有效的决定。因为聪明地放弃是寻找生活平衡的一种人生艺术,它不仅要有足够的、挑战的勇气,还要有足够的智慧来决定。学会放弃,也就证明你想清楚了你到底适合做什么,那么,你又多了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
一只倒霉的狐狸被猎人抓到了,被套住了一只爪子,这只狐狸便毫不迟疑地咬断了那条小腿,然后逃命去了。放弃一条腿而保全生命,这是狐狸的哲学。其实人生也是如此,在生活强迫我们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时,就必须做到主动地放弃局部利益而保全整体利益,这样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智者曰:“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趋利避害,这也正是放弃的实质。
在欧洲国家,曾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民谚:为了得到一根铁钉,我们失去了一块马蹄铁;为了得到一块马蹄铁,我们失去了一匹骏马;为了得到一匹骏马,我们失去了一名骑手;为了得到一名骑手,我们失去了一场战争的胜利。
为了一根小小的铁钉而输掉一场战争,这正是不懂得及早放弃所造成的严重恶果。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不好的境遇会不期而至,把我们搞得猝不及防,这时我们更要学会放弃,排除焦躁性急的心理,安然地静静等待生活的又一次转机。
如果你感到紧张与焦虑,或者无法入睡;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总是无精打采、精神疲惫、思维迟钝或失去兴趣的话,那么也就说明你已经不适合做这份工作了,应该适时地作一些调整。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更大的发挥,为什么不勇敢地选择一次放弃呢?当你退一步的时候,你会倾听到发自内心的声音,让自己来决定自己的命运。不要总是沉浸在“做事要有恒心,不能轻易言退”的固执教诲里。
能够做到适时放弃,是一种极大的精神自由与解放。它能够让你放开心胸,重新找回自我,倾听自己心灵深处的声音,听自己以前没有听过的声音,让你的生命从此充满活力与希望。
埃文·哈里斯在他所著的《退出的艺术》一书中,讲述了如何放弃你应该放弃的东西。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必须有一个结束。人可以通过选择辞去一份工作、结束一段关系、放弃一种思维方式或者戒除一种不良的坏习惯,从而来重新安排自己的命运。
人的一生,就好像是大海里行驶的一只船,要在不同的天气、时间和地点作出不同的调整与选择,那么,选择就必然要带来一些放弃。只有这样,这只船才能够少走弯路,避免遇到更多更大的风险,按照既定的航线,从而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能够更顺利地前进,必须选择放弃一些眼前利益。不是因为害怕而放弃,也不能因为胆怯而放弃,这是一种理智的决定。知难而退,以退为进,这些都是寻找生活中平衡点的良策。正如《如果知道理由,我可以做任何事》一书的作者芭芭拉·谢尔说的那样:“不要因为害怕而放弃,不要因为不能集中注意力而放弃。”
我们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与人生远大的目标,做自己热爱的工作,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事业上成功者的伟大之处,不完全在于他们有着比普通人高的智慧,而在于他们充分利用了对自己有利的一切条件,选择了适合于自己发展的一条道路,适时地放弃了应该放弃的东西,才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最高点。这就是他们留给我们最好的生活教材。
聪明地退一步——放弃,这不仅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人生艺术。那么就让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多几分智慧、多几分勇气,学会放弃,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那片天地,从而多给自己一次选择和成功的机会吧!
做到了遇事退一步、遇事不计较的同时,还要能够做到宽容,这样才能使自己拥有一份好的心情。
做到宽以待人
古时候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在寺院的高墙边发现了一把椅子。他知道有人利用这把椅子越墙到寺外,便搬走了椅子,自己坐在那里等候。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爬上墙,再跳到“椅子”上,落地后定睛一看,才知道椅子已经变成了长老。他原来是跳在长老的身上,于是仓皇离去。这以后一段日子,他惶恐地等候长老的发落,但长老从没提及这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小和尚从长老的宽容中获得启示,收住了心再没有去翻墙,并通过刻苦的修炼,成了寺院里的佼佼者。
一位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发现一名学生正在下面低着头画些什么。他便走下讲台到了学生的面前,拿起快要画好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龇牙咧嘴的自己。老师没有发火,只是微微地笑了笑,要学生课后再加工,画得更神似一些。自此以后,那名学生上课时再没有画画,各门功课都学得不错,后来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主人公后来有所作为,与长老、老师的宽容不无关系,可以说是宽容唤起的潜意识纠正了他们的人生之舵。
宽容不仅需要“海量”,更是一种促成修养的智慧。事实上,只有那些胸襟开阔的人才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宽容。反之,长老若搬去椅子对小和尚“杀一儆百”,这种做法也在情理之中,小和尚可能从此收敛,然而却绝对不会作一番认真的反省,也就没有了以后的故事。同样,老师对学生的恶作剧通常是大发雷霆,继而是狠狠批评,但也因为方式太“通常”了,就很难取得“不通常”的效果。
宽容是一首美妙而动听的歌,它也会给宽容的发出者带来好心情。也许它的效应不在眼下而在将来,但最终都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