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饱尝饥饿、恐慌和苦楚的人们深切地体会到了命运的无常,现实的残酷无情。许多人都相信:世界到处充满了丑恶的争斗,人类只不过是上帝的牵线木偶。这种苦闷反映到戏剧上,即形成了荒诞派戏剧。在荒诞派剧作家看来,世界是不合理的,人生也是毫无意义的,人类创造了工业社会,却被异化成了“非人”。
荒诞的戏剧NO.1
在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影响下,荒诞派剧作家公然蔑视传统戏剧的表现手法,打出了鲜明的“反戏剧”旗帜。他们创作的一系列剧作支解、割裂了传统的戏剧结构,淡化了情节、人物等要素,借助语言和各种舞台手段去表现人生的荒诞不经。荒诞派戏剧一般没有具体情节,时空的顺序被打乱,结构缺乏逻辑性,也没有符合客观现实的人物形象,毫无章法可言。这种怪诞的戏剧表现形式刚刚出现时曾经受到戏剧界的猛烈批评,后来却逐渐得到认可。
法国荒诞派戏剧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尤内斯库、贝克特和阿达莫夫。他们都不是土生土长的法国人,但是他们的一生基本都是在法国度过的,后来也纷纷加入法国国籍。
尤内斯库NO.2
欧仁·尤内斯库(1912~1994),出生于罗马尼亚,父亲是罗马尼亚人,母亲是法国人。他出生没多久便随父母来到法国,其间曾一度回罗马尼亚上学,但自1940年后便定居法国。1950年他的代表作独幕话剧《秃头歌女》在巴黎上演。该剧描写了两对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夫妇在起居室里展开的无聊对话。剧中既没有秃头歌女,也没有有头发的歌女,这个剧名本身便是他对传统戏剧的颠覆。该剧上演后遭到了大多数人的抨击,但也有少数评论家将其誉为“对一切传统戏剧的挑战”、“天才的作品”。
1952年,尤内斯库的《椅子》上演后大获成功。该剧描写了一对年逾九旬的老夫妻,对着象征宾客盈门的满台空椅追述往事,最后自杀的故事。1958年上演的《犀牛》通过描述人异化成犀牛的过程,将世界的荒诞、精神的堕落、人性异化的主题推向了极至。此外,尤内斯库的剧作还有《责任的牺牲者》、《饥与渴》、《屠杀游戏》、《提皮箱的人》和《赴死者处旅行》等。
贝克特NO.3
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出生于爱尔兰,1938年起定居法国,曾参与过反抗德国的地下抵抗运动。他是个多产的作家,除了剧本外,还涉猎小说和诗歌,只不过《等待戈多》的光环已掩盖了其他作品的光芒。
《等待多戈》是荒诞派最负盛名的一部戏剧,自1953年上演以来,轰动了整个西方戏剧界,先后被译成数十种语言文字,在20多个国家上演。这是一部两幕剧,讲述了两个流浪汉在四野空荡荡、只有一棵光秃秃的树旁等待戈多。可是他们并不清楚戈多是谁,什么时候才来。他们没等来戈多,却来了主仆二人:波卓和幸运儿。波卓用一条绳子牵着幸运儿,并挥舞一根鞭子威胁他。幸运儿拿着行李,唯命是从。两个流浪汉继续等,终于等来了一个男孩——戈多的信使。他告诉流浪汉,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才来。 第二幕的内容仍然是两个流浪汉等待戈多,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场景的变化只是那棵树上长出了四五片叶子。他们仍然是胡聊乱侃打发时间,这时候,波卓和幸运儿又出现了。波卓的眼睛瞎了,幸运儿成了哑巴。最后又等来了那个男孩,他告诉流浪汉们,今天戈多不会来了,但他明天一定来。
贝克特因此剧获得了1969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剧作还有《最后一局》、《美好的日子》等。贝克特的剧作多塑造一些病态、丑恶的人物,如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坐以待毙的残废者和浑浑噩噩的糊涂虫等。在剧中,他一再表现了人在死亡面前束手无策,人生荒诞绝望,只能无可奈何地走向死亡的主题。
(《等待戈多》剧照。1953年1月5日,巴黎巴比伦小剧院首次用英语演出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
阿达莫夫NO.4
阿瑟·阿达莫夫(1908~1970),原籍俄国高加索,1914年举家迁居瑞士,1924年定居巴黎。他的创作以1954年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作品有《徒有其表》、《一切人反对一切人》和《塔拉纳教授》等。这些作品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行动表明了人们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交流。阿达莫夫后期的作品开始倾向于批判现实主义。《弹子球机器》批判了工业社会:人不仅在工作中受资本主义制度钳制,连休息也摆脱不掉它的控制。《保罗·保利》则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法国社会的所谓“鼎盛时期”的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