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80000000002

第2章 儿童才是自己的主人

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能够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到教育了。

——卢梭

教育在人出生之时就已开始。但,很多人并不清楚人的是,卢梭所说人在出生之际就已得到的教育是什么?我们说,这种出生既得的教育就是生活。我们知道,生命的开始就是生活的起点,而人的诞生都是伴随着种种教育开始的。这里所说的教育并不是指现代社会的教育领域,而是人们得以生活并认识生活、体验生活的底蕴。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即生活”。所以,我们说教育并不是当下社会所流行的成功学,也不是励志学,而是认识生活和把握生活的基础。

但卢梭对教育的认知却与我们得到的教育常识有所不同。卢梭认为:“教育,我们有的是从自然中得到,有的是从别人那儿得到,有的是从事物中接受下来。我们的才能与器官的本质上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怎样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给我们施加的事物获得有益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显然,卢梭将教育分为三个层次: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在这三个层次的教育中,卢梭认为自然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因为“自然的教育根本无法由我们决定的”。但卢梭认为的才能与器官的本质,并不是我们认为的人的自然本性。也就是说,卢梭认为的自然教育缺少了心灵层面的关照。我们知道,人首先是自然世界的产物,其次才是社会内部的成员。但当社会生活使人们远离自然时,并不表示人们就与自然产生巨大的隔膜。换句话说,人在生理与心理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人的自然本性,依然与自然很亲近,而忽略了人类内心世界与自然世界的沟通,就是生活与教育的残缺。在社会生活与接受过教育的我们,其内心世界始终无形地包涵了自然属性。

此外,尽管卢梭将教育分为三个层次,但这三个教育是一个整体,缺失三者中的哪一个都将是不完整的教育,甚至将教育引向失败的局面。亦即如卢梭所说:“(三者)教育相互矛盾的话,他所接受的教育就没有益处。”相反,“假如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是一致的,都朝着相同的目的,他便能够自己达到他的目标,而且生活得富有趣味。”

然而,在教育的社会中,人的自然本性的教育往往被忽视,人们更多关注卢梭所指的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这种教育认识的偏差导致成人在面对儿童教育时,往往忽略了儿童的内心世界。由此,把儿童看做自己的儿女、晚辈、学生,而忽略了他们也是独立的人。

儿童首先是人,更是自然的人,这点很少被社会承认。人们总是将儿童视为社会中的人。正因为如此,在成人的社会中,儿童仅仅是血缘伦理的对象,是成功学的对象,是继承利益的对象,而很少将其看成是具有独立性的人。这样就导致对儿童内心世界的忽视,损害了儿童向健全的成人的转变。蒙特梭利告诉我们:“儿童纯洁的心理状态所遭受的这些创伤是缓慢而持续的,人们从来没有认识到它们是成人精神病的潜在原因。”蒙特梭利很好地诠释了儿童心理的脆弱性,并指出儿童心理创伤所造成影响的长期性。由此,我们不难认识到,儿童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其内心世界的呵护。而这种内心呵护的意识转变,则首先要求成人必须将儿童视为独立的人。

不错,儿童也是自己的主人。尽管儿童的生理发育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儿童的身体及其成长往往使成人忽略了他们作为独立个人的看法。诚然,身体是一种身份的认证,儿童的身体是区别于成人的有力认证,也是认识儿童的最初条件。蒙特梭利说:“每诞生一个婴儿,我们就会发现有某种与此秘密相类似的东西。一种寄存于肉体之中的精神也在这个世界上出现了。”蒙特梭利在强调婴儿诞生时,同样更强调了“寄存于肉体之中的精神”。因此,我们应该知道,精神的建构并非成人所独有。

儿童时期是人生中身体发展变化最重要的时期。在认识儿童身体以及身份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儿童的内在心理,以及儿童心理的独立性。也就是说,儿童的生理健全与心理健全同等重要。但在现实当中,我们对儿童的教育大多注重生理的发育,以及知识的灌输,而对儿童的心理缺乏应有的理解,致使成人在建立儿童的正确思想、引导儿童的行为时容易产生种种阻碍。

对我们而言,身体是一种质的存在,但同时也是灵魂的居所。这种视而不见的灵魂才是身体的主人。儿童也同样如此,与成人灵魂的底色没有任何区别。这个内在于体内的灵魂承载着人的情绪、感觉、心理、认知以及精神。因此,蒙特梭利说:“儿童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实物存在着,更是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着。它能给人类的改善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刺激。”在这里,蒙特梭利说的人类的改善就是指精神层面的改善。抑或在蒙特梭利看来,成人的精神世界是以儿童时代所建构的精神世界为基础的,而人类精神世界的改善动力,也必将来源于儿童的精神存在。

蒙特梭利看到了儿童心理与精神发展的重要性,随之也就提醒我们儿童生活在成人世界中的地位。而在现代的儿童教育中,儿童的精神世界已然被成人的精神世界所占有。不仅如此,儿童的身体也同样为成人社会所占有。也就是说,随着人们对教育认识的片面性以及不足,人们在儿童教育或生活中增加了对儿童的“奴役”。这种“奴役”显然不是从精神存在开始的,而首先是对儿童身体的“奴役”,致使当下的儿童教育是在体制的束缚中成长的,而没有一个自由的身体。

儿童的精神存在必然从儿童的身体开始。但是,随着在现实教育中成人对儿童身体的占有,儿童的精神存在也随之被成人占据。儿童的情绪、感觉、心理、认知和精神,都会随着成人的这种占据而丧失儿童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的丧失表现在儿童内在的不同层面。而这些不同的层面又影响了一个内在拥有自我生命的儿童。成人对儿童身体与心理的占有,主要根源在于他们并不知道儿童身体与心理之间的内在理性。这个生命的内在理性就是支撑儿童自主的最初动力。为此,蒙特梭利说:“理性提供了最初的动力和能量。各种印象被整理、排列起来服务于理性,儿童吸收他的最初的印象来扶助理性。”蒙特梭利讲得很清楚,儿童的整个生命发展自有其发展规律,而这种发展规律是由儿童的内在理性支配的。也就是儿童依据其内在理性来独自寻求身体与心理的发展,而这种发展的基础则是理性提供了力量,而种种外在的印象服务于儿童的内在理性。显然,这种内在理性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自然本性的生发过程。然而,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这种身心和谐的自发运动,往往被外在的力量所抹杀,进而使儿童在成长与发展中,对成人的依赖性大于自主性。为此,我们说,在教育中成人对儿童的无限占有——尤其是忽视儿童的心理,没有意识到儿童作为独立的人的存在——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不对等。

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夸夸其谈,儿童对自身的认识只能依靠成人的教育影响才能使其走向独立的人。但我们说,独立意识早在儿童时期就已存在,而这种存在在古典教育中就是指灵魂的存在。德国的大哲学家康德在谈到教育时说:“灵魂的培养,人们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把它称为一种自然性的培养……我们完全可以把对灵魂的塑造跟对身体的塑造一样称为自然性的。”康德将身体与灵魂统一归于自然性,并将此视为儿童教育的基础。也许现代人已经不认同灵魂的学说,但我们可以从生理与心理这一相对的概念来解释儿童的独立性。

从生理层面来说,1周岁前后的儿童,其自我意识表现并不是很强。这时的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周围环境区别开,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尽管手脚乱动乱踢,但并不能说明此时的儿童理解这是他的一部分。这一时期的儿童有些会有咬手指的习惯,但这种习惯也不能让他对此有朦胧的认识。当1周岁前后的儿童长大以后,他对1周岁时所接触的事物没有任何记忆,只能通过长辈们的叙述来了解。这就充分地说明此时的儿童只有饥饿、排便和睡眠的需求,这是人最基本的自然本性,而除此之外一无所知。

但这一时期的儿童的无意识表现并不持久,很快就会增强自我意识,因为他开始学会观察事物,并尽力去区别它们。譬如,他会观察玩具的不同,会分辨人的不同。并且他明白了自己的动作与事物运动的区别。就在儿童认知事物与人的同时,他们有了懵懂的自我意识,明白了自己此时此刻的存在。也就是说,此时的儿童是先明白了他者之后,才知道自我的存在的。这种认识是儿童独立性的初级表现,因为儿童知道了自我的存在。

当儿童到了两三岁时,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言。语言的掌握使儿童的自我意识得到了更大的加强。尤其是,这时的儿童已经开始使用了代名词“我”。也就是说,此时的儿童具有了“我”的意识。“我”的意识的建立,就说明儿童此时的心理已经开始发展,精神开始独立。显然,这是儿童自我意识完善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讲,当儿童学会表达“我”的时候,就开始懂得了欲望的表达,自我表现的能力和对具体事物的占有。譬如,他知道了玩具是我的,并喜欢在别人面前摆弄自己的玩具。这是儿童独立行动的表现。而这种行动的自我表现则完全是独立性的。

儿童的这种行动的独立性,使儿童初步有了知觉,同时具有认识事物的能力,尤其是对周围环境与事物的认识能力。这一阶段是儿童教育的初级阶段。虽然,这时的儿童自我意识到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这是因为此时儿童的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超乎成人。但是,儿童的内心是自由的,成人应该细心观察儿童的心理发展,注意对儿童行为的正确引导,而不能缺乏理性地随意制止儿童的行为,更不能强加斥责。因为依据儿童的心理发展,这时的儿童正是性格的形成时期,并且对儿童后来的成长具有深刻的影响。儿童早期自我意识,是儿童心理发展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此时的儿童时常以自我为中心去观察世界,其行为也同样以自我为中心。所以,我们说,为了让儿童更好地成长,成人应该更多地去了解此时的儿童,尤其是理解儿童的独立性。也就是说,认识儿童也是自己的主人、把握儿童的内心世界才是儿童教育的根基。

但,很多成人忽视了此时的儿童作为独立的个人,尤其是儿童的内心世界与儿童的精神发展时常被成人视而不见,甚至是无所认知。对儿童内心世界的无知,就容易产生对其占有。为此,蒙特梭利敏锐地指出:“成人常常借神灵之名,使自己成为儿童精神世界里的神”。蒙特梭利所说的神灵是西方世界的习惯,而在东方社会里的成人同样会以其他的名义来成为儿童精神世界里的神。因此,我们说,要让儿童充分拥有自己的身体,做自己精神世界的主人!

对儿童精神世界的长期占有显然有碍儿童的心理发展。因为,这种精神世界的占有本身就是对儿童身体的占有。西方哲人斯宾诺莎说:“在对于人们身体的本性没有正确了解以前,决不能正确地明晰地了解什么是身体和心灵的统一。”儿童心理的发展要重视身体和内心的统一,这才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主旨。

但有些人却将儿童的身心发展视为一个多变且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我们说,人的内心世界始终是简单的,并且在儿童时代就已经形成。所谓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不过是人在教育过程中所强加给予的。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儿童的身体和内心的统一也就是卢梭所说的自然的教育;而这才是儿童共有的心理特征,才是儿童成长为成人的坚实基础。

福禄培尔对此有更深刻的认识,他告诉我们:“人,为了让他和他身上的人性得到完全的发展,在儿童时期,我们就要在尘世关系的整体上完整地统一地看待他。”福禄培尔所说的尘世关系整体上的统一,其前提是:人不可僭越自然的教育。也就是说,我们看待儿童,首先要尊重儿童的自然教育,然后在尘世关系上去完整地统一地看待儿童,并还给儿童作为自己主人的身份。

同类推荐
  • 小学生作文全功能手册

    小学生作文全功能手册

    《小学生作文全功能手册》装帧精美、制作新颖、内容丰富、功能齐全,是一本经济而实用的优秀作文书,学生“一册在手,作文不愁”。《小学生作文全功能手册》既有实用的写作指导,也有优秀范文及点评;既有好词、好句的分类罗列,也有典型病文的分析;还独具创意地设有“作文速成宝典”,为小学生提供写作模板。
  •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成长故事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成长故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感受化学生活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感受化学生活

    追溯数理化的演变历程,对话最新颖权威的方法,探索最成功的课程教学,感受最前沿的科技动态,理科教育的全程解码,数理化的直面写真。
  • 青少年最该读的经典地理故事

    青少年最该读的经典地理故事

    本书精选了100多个奇妙无穷、耐热寻味的中外经典地理故事,这些故事横跨地理学所涉及的天文、生物、地质、气象、历史、考古等多个领域。
  • 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教你学组词造句(下)

    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教你学组词造句(下)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热门推荐
  • 星际战线传说

    星际战线传说

    银河宇宙,外星怪物!机甲战舰,修练秘术!常峰一生的目标只为地球人类寻找一个安全可靠的生存环境!离开太阳系,与外形生命体生死一战!穿越银河系,寻找另一颗人类可以生存的星球!他不是侵略者,但不代表他不可以毁灭一颗星球!为兄弟,他可以两肋插刀!为红颜,他可以怒发冲冠!为人类,他可以粉身碎骨!
  • 异世顽固狂神

    异世顽固狂神

    既然是狂神就要有狂神的样子?但是.....你是狂神吗?为什么看你这么猥琐呢叶枫;.......无语【福利啊全是福利】
  • 噬血

    噬血

    血液对于普通人来说仅仅是身体的组成部分,但是对于我来说它是力量的源泉,经过提炼后的鲜血足以让我不死!——蒋天佑
  • 浮生石

    浮生石

    万年前,仙界大乱,天道崩坏,后分离出生死两意,自此天道不全,后世开启。万年后,凡世间半步仙人纷纷神秘失踪。东庚最强世家离家发生惨变,后分清池三家。命运的轮盘缓缓转动,偌大的棋盘开始布局,一名少年应运而生,是作为一枚棋子渡过一生,还是冲破命运的梏桎,最终成就无上仙位。到底,是谁在幕后掌控一切,又到底是谁让这历史长河在此泯灭,这名少年又会在这样的乱世之中演绎怎样的精彩人生?“天道命数尽在生死轮盘,阴阳轮回生生不息,但凡能够参悟真谛即可超脱命运大限,成无上至仙。”——上古神秘浮石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Ⅲ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Ⅲ

    人是生活在具体的环境和人群之中的,就不得不去面对不可避免的人际交往。面对这些事情,有些人并不能得心应手,反而经常会陷入尴尬的境地。越习以为常的事情,越难处理好,该不该借钱给别人,该不该做个老好人,如何去说些善意的谎言……很多人不知道这些问题到底应该如何处理?生活是烦琐的,虽然很多事情看似无足轻重,不值一提,但是却往往让人分外牵挂。有人在为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头疼,有人在为买房子而卖命地挣钱,还有人在为是工作还是考研而犹豫不决,也有人在吃与不吃之问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面对无处不在的烦恼,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 谁来宣布我死亡

    谁来宣布我死亡

    这个世界是那么的庞大而神奇,却又那么的毫无逻辑可言,千奇百怪的“生物”,诸如精灵、矮人、狐狸精;还有那些完全不科学的超阶物种:天使,神仙,魔法师,修真者。这特么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世界?这到底来的是天堂呢,还是地狱?赞美死神!最后,简介无能。
  • 奈克赛斯奥特曼的由来

    奈克赛斯奥特曼的由来

    奈克赛斯的由来!穿梭多个世界,只为做最强的王者!战斗,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战斗?
  • 鹿晗:余生还请你多多指教

    鹿晗:余生还请你多多指教

    “小璃,你知不知道你在玩火。”鹿晗低沉磁性的嗓音回荡在偌大的房间里。他一步步紧逼着白洛璃,白洛璃却步步倒退到床边边沿。鹿晗顺势将其扑倒。一室旖旎过后,白洛璃看着自己身上暧昧的痕迹,一把拉起身侧正熟睡的鹿晗,愤怒的训斥了鹿晗一顿。而眼前的人却是一脸邪魅的说道:“需不需要我提醒你一下昨晚是谁点的火。”说完再次扑倒白洛璃,在那樱唇上狠狠地索取了起来……(1v1甜宠文,时而小虐怡情一下,男女主身心干净,放心入坑)
  • 最后一个盗墓人

    最后一个盗墓人

    尸骨堆积的山洞叫食人洞,我和一群大学生无意中跌入一神秘甬道内,周围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离奇失踪,我陷入巨大危机中,经过生死考验终于解开当年的秘密——甬道下竟是巴蛇族的祭坛……神秘少女、通天铜柱、奇异文字……
  • 名垂千古

    名垂千古

    古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人生苦短,如何才能——倜傥非常、名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