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96400000008

第8章 运思篇(4)

首先是左拉——

左拉在观察时候所常用的工具,是书籍、报纸、照片以及其他各种的文件。当他要就某种问题写一篇文章的时候,就搜集许多和这问题有关的书报,抄的抄,剪的剪,分类储藏,然后再用这些储藏着的材料来写作。有时候,他也去做实地的观察,为了要描写唱戏生活,他曾去和优伶接近;为了要明白赌徒心理,他曾去赌场里狂赌;他也常去参观各种不同的生活,跟各种不同的人物谈话,细心地记下那些语言和印象。不过就大体说,到了要写作的时候,临渴掘井,以局外人的态度去访问,去搜集,所得的总不免是一些表面的形状,结论自然也不能深刻、正确。那方法,是不宜于袭用的。另一个作家巴尔扎克说道:“在我,观察甚至于成了直觉,他不会忽视肉体,而且更进一步,他会透进灵魂。”究竟用什么方法来透进灵魂呢?因为要去调查平民的性格和生活,他就穿着工人的服装,混在群众的队伍里,显出漠不关心的样子,使他们不加提防,一面却留心他们散工后的闲谈,看戏回来时的夫妻之间的私语:家务的盘算,工钱的支配。他浸沉于这些琐碎的扳谈里,他说:“当我谛听这些人的谈话的时候,我能够深入他们的生活;我觉得他们的褴褛披在我的身上,我的脚穿了他们的破的皮鞋走路;他们的欲望,他们的需要——一切都渗入了我的灵魂,或者是,我的灵魂渗入了他们的。这是一个清醒的人的梦。我和他们一同忿恨那暴虐的工头,那欠债不还,使他们反复奔走的坏蛋主顾。摆脱了自己的习惯,由于正义之感的一种陶醉使我变成了自己以外的另一种人,而且任情地弄这玩意——这构成了我的迷幻。”这迷幻通过巴尔扎克的作品,终于也陶醉了他的所有的读者们了。

我想,这就是使文章比较普遍,使文章比较永久的主要的因素。

不过巴尔扎克的观察法虽然较为真实,较为深刻,较为能够握住问题的核心,但在物质条件未臻齐备,士大夫阶级的封建意识未尽消除,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完全分离的我们的社会中,这办法行使起来,是会有许多困难的。所以,我们不得不在巴尔扎克和左拉之间,另外寻出一条适当的路途来。在这里,我以为契诃夫的观察法,是值得一提的。

契诃夫虽然不像巴尔扎克一样,化装着混到群众里面去,但也不像左拉似的依赖现成的书报,他往来于各级社会里,随身带着札记簿,把所见所闻的一一记下来,他并非为题目而搜寻材料,却是由材料而产生题目的。因此,出现在契诃夫笔底的故事和人物,一点也不矫揉造作,完全是俄罗斯社会的活生生的典型。

巴尔扎克的方法使我们深入,契诃夫却叫我们多看,多记,由此精选。

高尔基说过他的创造孚玛·戈尔狄耶夫,曾经观察过“不满于自己的父亲的生活事业的一二十个商人的儿子”,鲁迅也说他的小说里的人物,“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此外如果戈理的乞乞科夫,屠格涅夫的罗亭,刚查罗夫的奥布洛莫夫筹,都是观察了许多同一类型的人物,这才写成的。创造一个人物既然如此,要创造作品里的一个情境,当然也是如此的。必要的工作是研究和观察。

在我们的社会里,有许多事物,我们天天看惯,十分平凡,自以为很能懂得了,其实是并未深思,算不得怎样熟悉的。譬如吧,我们天天说话,却很少有人曾经注意到自己的语调;说话的当儿时时装手势,也很少有人能够记住自己的举止;不但对于日用品如电灯、热水瓶之类,未必全能懂得其构造,就是闭拢眼睛,再来想一想自己最亲热的朋友的脸孔,也不免于模模糊糊,记不出什么特点来了。这就因为平时不曾仔细观察,还没有取得深刻的印象的缘故。

要使题材丰富,我们必须细心地观察事物,把所得的结果记下来:人物的性格、风貌、举止,事件的起因、经过、影响,自己的感想、意见、心得,乃至一个单字,一句土话,一串生动的句子,一些不常见的词汇等等。记录不但便于查考,而且可以供我们比较、研究。虽然《文章修养》的读者不一定要做文学家,然而为求普通的文章写得像样起见,多看多记还是必需的。从前的诗人有所谓诗囊。一到春秋佳日,就带着这诗囊到郊外去寻句,想到了,立刻用纸条记下,收入诗囊,积储既多,然后再拿来整理、修改、拼合。据说李贺作诗,就是专用这种方法的。

这诗囊在意义上,大概也和我们现在的笔记簿差不多吧。

不过揆其实际,却又并不一样。因为古人所记的不过是一些触景生情的所谓妙句,而我们现在要记的却是由观察得来的活生生的现实;古人是把这些妙句拼合起来完事,而我们现在却是要从这些所记的动人的事实里自然地生发开去,用艺术的手腕把这些最主要的、最足以代表的材料概括起来,普通化起来,由此造成一个典型的人物、情境,或者议论。一句话,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

然而其间也还需要一番揉炼的工作。

旧时读书人在初学写作的时候,最易犯的毛病就是生拼硬凑,把自己肚里所有的一些成语古典,非常牵强地嵌到文章里面去,使通篇前后不相调和。我们在读着这种文章的时候,往往觉得其中有一段很好,好到可以媲美名家;有一段忽然又很坏,坏到简直不能成话。这是因为作者只把题材像百衲衣似的一块块乱贴起来,完全不曾经过溶化和洗炼,有所依据的地方头头是道,一失了蓝本,这就现出本相,显得十分浅薄了。

倘不把题材好好地加以溶化、洗炼,我想,就是在现今,也还是容易染上这种毛病的。

然则怎样来溶化呢?我以为首先的是整理;怎样来洗炼呢?我以为主要的是选择。题材有了,我们就得按照时间和次序,按照内容和性质,把它们一一编排,部署既定,再来做一番挑剔选择的工作,使不必要的枝节可以删去,新的思想和想象逐渐增加起来,然后加以组织,这就可以敷衍成文了。所以,在未曾落笔之前,无论是写纲要也好,打腹稿也好,总之,是必须经过一番筹思的。

譬如吧,当我们要写一篇日记的时候,我们当然得把这一天里所见、所闻、所想、所做的事情,先来回想一下。等到这些事情聚在我们脑里,摆在我们眼前的时候,然后再来剪裁,决定什么是应该写的,什么是可以省的,随着需要去写,这才可以成为一篇像样的日记。如果叫一个小学生去动手,他就常常会把起身、披衣、穿鞋、著袜、洗面、漱口、吃饭、拉屎 ,甚而至于打一个喷嚏,捉一只苍蝇,统统都写进里面去。无疑地,这样的写法是会失败的。然而作为这失败的原因却很简单,那是因为作者只把搜集到的材料堆积起来,却不曾加以剪裁,并不懂得整理和选择的缘故。

剪裁的标准决定于文章的主题。主题从题材产生,它是文章的灵魂,当我们提笔作文的时候,问问自己:究竟为着要说些什么而写这篇文章的呢?通过手头的材料,我们要说明一种东西,或者要叙述一件事情,或者要提出一个主张,或者要发抒一番感情,总之,当作者决定了自己的想法的时候,文章的主题也就存在了。题材提供主题,主题抉择题材,两者是有着相互的关系的。

旧时文人在谈到文章作法的时候,有所谓立意和命题,是专谈作者怎样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意见的,这正和现在的所谓主题差不多。按照常例,命题必须用决断的语气,或者肯定,或者否定。即使有时候在题目里用了疑问的语气,但那实际的含义,却还是确定的。譬如,我们常常看到“中国往哪里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等的题目,但这其实就是“中国往××去”“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的变相说法;即使是提出疑问,也要态度明朗。因为必需是确定的命题,才能代表一种完全的意见。这一层,在议论文和说明文里,尤其应该注意。无论是正是反,每段的意义,必需在同一主题下统一起来。

这就是说,一个句子有一个句子的含义,积句为段,所以每一个段落里,也总有一个可以独立的思想或情景,来作为这一段的代表。然而,“群山万壑赴荆门”,这些独立的思想或情景,却又挨着次序,互相联系,彼此统一,同时或正或反地衬托出一个中心思想——一篇文章的主题来。

主题把握得正确与否,是决定于作者的思想的。

所以,一个初学写作者必需学习思想方法,对现实(题材)多多地体验,精密地观察。 在平日既有这样的准备,写起文章来的时候,只要题材现成,这就可以确定主题,毫不困难地动起手来了。

(选自《文章修养》,三联书店,1983年9月)

写作什么(叶圣陶)

国文科牵涉到的事项很多,这儿只讲一点关于写作的话。分两次讲,这一次的题目是《写作什么》,下一次的题目是《怎样写作》。我的话对于诸位不会有直接的帮助,我只希望能有间接的帮助。就是说,诸位听了我的话,把应该留心的留心起来,把应该避忌的随时避忌,什么方面应该用力就多多用力,什么方面不必措意就不去白费心思。这样经过相当的时候,写作能力自然渐渐增进了。

诸位现在写作,大概有以下的几个方面:国文教师按期出题目,教诸位练习,就要写作了;听了各门功课,有的时候要作笔记,做了各种试验,有的时候要作报告,就要写作了;游历一处地方,想把所见所闻以及感想记下来,离开了家属和亲友,想把最近的生活情形告诉他们,就要写作了;有的时候有种种观感凝结成一种意境,觉得要把这种意境化为文字,心里才畅快,也就要写作了。

以上几方面的写作材料都是诸位生活里原有的,不是从生活以外去勉强找来的。换句话说,这些写作材料都是自己的经验。我们平时说话,从极简单的日常用语到极繁复的对于一些事情的推断和评论,都无非根据自己的经验。因为根据经验,说起来就头头是道,没有废话,没有瞎七搭八的无聊话。如果超出了经验范围,却去空口说白话,没有一点天文学的知识,偏要讲星辰怎样运行,没有一点国际政治经济的学问,偏要推断意阿战争、海军会议的将来,一定说得牛头不对马嘴,徒然供人家作为嗤笑的资料。一个人如有自知之明,总不肯做这样的傻事,超出了自己的经验范围去瞎说。他一定知道自己有多少经验,什么方面他可以说话,什么方面他不配开口。在不配开口的场合就不开口,这并不是难为情的事,而正是一种诚实的美德。经验范围像波纹一样,越来越扩大。待扩大到相当的时候,本来不配开口的配开口了,那才开口,也并不嫌迟。作文原是说话的延续,用来济说话之穷,在说话所及不到的场合,就作文。因此作文自然应该单把经验范围以内的事物作为材料,不可把经验范围以外的事物勉强拉到笔底下来。照诸位现在写作的几个方面看,所有材料都是自己的经验,这正是非常顺适的事。顺着这个方向走去,是一条写作的平坦大路。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动物故事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动物故事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证券投资学(修订本)

    证券投资学(修订本)

    本书融汇了国内外证券投资的相关理论,对有关证券投资理论和操作实务进行了较全面而简明的论述。内容包括:证券市场的产生与发展,证券市场的运作,股票、债券、基金及其金融衍生产品等基本知识,证券投资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现代证券投资理论,证券市场监管等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学生学习证券投资理论的教学用书、研究生和MBA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证券从业人员的考试参考书。
  • 车身涂装考试指南(模块G)

    车身涂装考试指南(模块G)

    本书为《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考试指南》辅导丛书之车身涂装考试指南,采用与培训教材相互对应的方式,按照学习要点、模拟试题和参考答案的格式进行编写,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要求,突出重点。模拟试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分为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三种题型,模拟试题涵盖了所有的考核点。本书可作为机动车维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验人员、机修人员、电器维修人员、车身修复人员、车身涂装人员和车辆技术评估人员参加从业资格考试的学习参考书,对正确理解和掌握从业资格考试内容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名胜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名胜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本书主要内容有:国际贸易概述、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跨国公司与国际服务贸易、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世界贸易组织、商品的一般描述、国际贸易术语与价格条款、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国际货款结算、争议的预防与处理、进出口合同的磋商与签订、进口合同的履行、出口合同的履行、国际贸易方式等。遵循应用性原则,《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每章前面设有教学目标,中间含有部分必要的课外阅读材料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后面则设有案例分析、自测题以及实训建议,着重突出了对高职高专学生实际工作技能的培养。
热门推荐
  • 聪明孩子的8堂口才课

    聪明孩子的8堂口才课

    口才是什么?口才就是人的思想的流露。所以,要培养孩子的口才,首先要丰富孩子的思想,增加孩子的阅读量,和孩子一起讲故事、听故事、读书等,注重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口才始于哪里?口才始于交流。所以,父母要多为孩子创造交流的条件和环境,支持孩子说话以及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等,这些都是培养孩子口才的有效方法。当孩子能够感受到语言的快乐时,口才能力自然水涨船高。
  • 第三颗子弹

    第三颗子弹

    这是一个看后感人肺腑的故事,故事开始在三十年前。讲述了几代人的复杂感情,包容了救赎、悔恨等多种情感要素......
  • 梦尤不及

    梦尤不及

    故事开始于一个不太烂漫的春天,主人公是一位没有故乡的十一岁少年。突然的变故,让他从城市来到乡间,本以为身坠炼狱,谁曾想这里却是他纷繁际遇的起点!故事很多,多如墙边如锦的蔷薇;故事很长,长如林间悠扬的蝉鸣;故事却也很淡,但如午后慵懒的清风……
  • 幽霜笔记

    幽霜笔记

    一个个恐怖事件,一种种死法,小白欠你们的无常笔记,用幽霜笔记还你们,看客们,稍后等待,故事就来。
  • 此心向一人

    此心向一人

    作者文案无能。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她穿越到了古代,胸无大志,只想安静的活着,偏天不遂人愿,一步步从江南到京都,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扬,天知道她只想做个普通人,但是上天既然让她重活一次,又岂能虚度。瑶光:若有一日我们终究无法在一起呢?破军:便是死,我也不会离开你。一个是名满京都的织娘瑶光,一个是战功赫赫的将军破军,究竟能否跨越千年的距离相爱白首,且听作者分解!
  • 辣妈帅爸熊孩子

    辣妈帅爸熊孩子

    三年前,她与钱思远相识与校园,被他百般为难却义无反顾的走上了暗恋这条不归路。为了他,她大闹陈鑫玮的婚礼;为了他,她奋不顾身的去救陈鑫玮。他却轻描淡写的告诉她,陈鑫玮已是过去,现在我的心里已经有另外一个女人,她长的不美,却让我对她念念不忘;她个子不高,却让我忍不住想拥他入怀。教官,爱情是笔糊涂账,一旦认真你就输了。看帅气兵哥哥如何拿下逗逼女学生,这悲喜交加的感情该如何收场?
  • 文娱工作者

    文娱工作者

    “他是21世纪影响最深的人,上天的宠儿,世界的偶像”——《时代周刊》
  • 我家有只狐小仙

    我家有只狐小仙

    当一个只谈过一次恋爱而且还是处男的极品钻石王老五在一次偶遇中碰到了一只狐狸,会发生什么搞笑的事?难道这个是现代版《聊斋》?
  • 末世之重启武道

    末世之重启武道

    上古时期一场战争使三十三天重创,数界天道寂灭,尤其是最强的第一界更是分崩离析。二十一世纪,第一界天道再次复苏,武道再现,众生再次演绎丛林法则,新的世界格局将被开启。这是一个强者的天下。一个注定群魔乱舞的时代。
  • 诸天途

    诸天途

    诸天万道,一剑争锋,唯我圣途,万道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