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94800000001

第1章 中国通往强国之路(1)

从自身角度讲,中国的崛起只是历史的正常回归,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中国海陆兼备、位居亚太中心、占全球1/5的人口、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没有理由不成为一个大国。100多年前,在欧美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坚将这条东方巨龙降服之前,中国一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泱泱大国。然而从世界角度讲,中国腾飞和崛起却非同小可,由她改变的不仅是该地区的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更是全球格局的再分配。历史上,东亚、南亚、中东、南欧及非洲等地发展起来的都是区域性文明,文明之间互动并不频繁。新崛起的大国或是德、美等西方国家,或是向西方学习的日本,但不管怎样崛起,权力始终掌控在跨大西洋的西方国家手中,这种状况直到冷战结束后的十年还一直如此。但世易时移,从21世纪开始情景则完全不同了,中国崛起代表了一种多样化文明图景的浮现。近30多年来,第一个非西方意义的国家以其独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成功跻身超级大国俱乐部,这使那些将西方文明及其政治、经济制度一直视为普适性的西方人士以及孜孜以求向西方寻求成功经验的人士都感到错愕和尴尬,也让更多新兴国家越发自信向本民族传统回归,去发掘自身的特色优势,对所谓普世的西方文明的深信不疑至此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松动。

中国冲击波

1986年,我第一次走出国门去美国求学。从一个积弱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来到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内心的好奇自不待言。一次次我走进那些耳熟能详的美国名店。那时市场上还几乎很少能看到“中国制造”。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故地重游,有一次我走进曼哈顿著名的“美国女孩”商店(AmericanGirl)。这个有着美国本土庞大消费群体的“殿堂”一向以出售安全健康的正宗美国玩偶和服饰店著称于世。但当我顺手拿起一套啦啦队长服和足球衣的6英寸仿造品时,我忍不住笑了:在一片红白蓝之间,一块标签上写着“中国制造”。我“噢”了一声。“美国女孩”终究也不那么原汁原味了,这块打着“中国制造”的标签就是一个鲜明例证。

我在纽约著名五街穿越,一个接着一个商店地走着,那里早已是贴牌的“中国制造”的天下,清一色的国际名牌,但都是由中国廉价劳动者生产。这就是席卷世界的“中国冲击波”。以后有好几年,我有幸在欧洲、在美洲、在大洋洲一些发达国家或公事出差,或私人旅游逗留,我都看到了这个世界现象的“中国冲击波”。我们已经鲜少再能看到不是标有“中国制造”的世界品牌了。

早在19世纪工业革命期间,英格兰东北部的兰开夏郡以“全球工厂”而著称。在19世纪30年代,兰开夏拥有的机器数量一度比全球其他地方的机器总量还要多。现在到了21世纪,我们却在中国亲眼目睹了另一个全球工厂的崛起,它沿着中国太平洋东海岸一路绵绵延伸,从北方的大连到上海,再到福建、广东,并横跨台湾海峡。2001年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一态势开始出现了令人始料未及的加速度,并开始从中国东南沿海向内陆大规模的梯度延伸,在那里通信和运输能力的迅速改善正吸引曾一度涌向沿海地区的海外跨国公司。如今,又一个十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制造业流程从美国、西欧以及发达国家或地区迁往中国。根据经济咨询机构HIS环球透视近期估算,到2010年,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国家。这是110年来美国首次丢掉这一桂冠。

加入迁移大潮的商品种类也与日俱增。美国《新闻周刊》刊载的一篇分析性文章称,一大批名义上的美国商品早已在中国建立了庞大的生产基地,如芭比娃娃(Barbie)、悍马(Hummer)、口香糖贩卖机、沃立舍(Wurlitzer)自动点唱机、Levi牛仔裤和匡威(Converse)“AllStar篮球鞋”。就连NBA指定用球“斯伯丁”(Spalding)如今也早已算不上地道的美国货,因为它们都在中国缝制。

许多美国人为此坐立不安。萨拉·邦吉奥尼,一位40岁上下的美国资深商业记者为此还专门出版了一本名为《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的图书来描述发生在她三口之家试图联合抵制中国产品最后归于失败的经历。她从一个小人物角度对“当今世界需要中国,中国对世界举足轻重的影响”作了一次淋漓尽致的诠释。这本书正好契合了我现在正在描述的“中国冲击波”。

联合抵制是从2005年1月1日开始的。萨拉·邦吉奥尼后来很懊恼因为她的提议而让她的丈夫凯文、5岁的儿子韦斯和刚学走路的女儿索菲都一起卷入了这样的试验,因为韦斯在这段时间度过了不快乐的5岁生日。

抵制“中国制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巨大挑战,因为他们要突然改变早已习惯的购物习惯。第一次大麻烦是给韦斯买鞋子,他们试着找一双不是中国产的运动鞋,结果他们发现,阿迪达斯是中国生产的,锐步也是中国产的。他们想象中应该在美国生产的纽巴伦鞋,也竟然标着“中国制造”的字样,只有原材料是来自美国的。邦吉奥尼费尽周章,终于找到一双68美元的意大利鞋子。其实,只要花上15美元,到处都能买到差不多的中国鞋。慢慢地,她不得不承认只要继续坚持不用中国商品,她就必须习惯这种费时费钱的购物过程。几周后,她又花了60美元给蹒跚学步的小女儿买了一双美国得克萨斯州制造的鞋子。

其他地方生产的商品,价格几乎都是中国产品的几倍,还有些东西根本就找不到替代品。为了给丈夫的生日蛋糕买蜡烛,邦吉奥尼开车去了6家杂货店都没有找到,最终不得不用厨房里的一盒落满灰尘的蜡烛来将就。

她书房的台灯坏掉了,想找一盏非中国制造台灯几乎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后,她发现有一种没有注明生产地的台灯,打电话到厂家询问后,非常欣喜地知道这是“美国制造”。但当这盏台灯寄到家中后,她才发现台灯的包装盒上写着“美国制造”,但零件的包装上却有“中国制造”的字样。她感到一颗心都沉了下去,想把台灯退回,因为它不是“美国制造”,但这意味着她很难在晚上工作。两难中,她打电话向厂家询问。这家洛杉矶的灯具制造商给她上了一堂关于全球供应链的基础课:10年前,美国有上百家灯具制造厂,在南加利福尼亚就有约40家,如今全美也不过四五家,而这家灯具厂因为生产的主要是不适合长途运输的大型灯具,所以才幸存了下来。至于邦吉奥尼所买台灯的零件是“中国制造”,制造商解释说,这么多灯具厂关闭的后果是:很难再采购到美国制造的零部件,比如开关,已经完全不在美国生产。邦吉奥尼决定保留这盏台灯,因为这已经是她所能找到的最接近美国制造的台灯了,她只能接受台灯零部件是中国制造的事实。

家里的一个旧抽屉从1月起就打不开了。凯文在超市里找修理工具时发现了贴着“中国制造”的标签,不得不把它们又放回货架。咖啡壶坏了,想买新的,超市里全是中国产的。不得已,那一年他们只好用罐子先煮好了再倒进过滤器里才解决了喝咖啡的问题;搅拌器坏了,没有办法修好,因为刀片产自中国;电视机坏了,只有让它坏着,因为大多数零配件都来自中国。

“那些抵制中国货的日子里,就像每天都在野外露营,要的日常用品都没有”,邦吉奥尼差不多感到绝望了,“那是一个漫长的、炎热的、极其狼狈的夏天,我们用旧式捕鼠器抓了4只老鼠,因为新式的是中国制造的。”

凯文叹息圣诞节礼物清一色都是来自中国的。他只好计划亲自为孩子们缝睡袋,自己制作木船和木吉作为圣诞节礼物送给孩子们。但是他却买不到用来制作它们的针线和其他材料,这些都来自中国。

万般无奈之下,韦斯发起了一次反抵制行动,开始坚决支持起中国的东西,因为他实在厌倦了欧洲产的“乐高”玩具。有一次他看中一个中国产的玩具,哭着说:“我们很久没用中国的东西了!”他为此纠缠了一天。

在实施抵制中国货一年之后,邦吉奥尼的抵制运动结束,她感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解脱。邦吉奥尼这么做的初衷并不是因为她讨厌中国,她对中国以及这个国家的人没有任何敌意,她只是觉得中国商品在美国太泛滥了,其他国家根本没法和它竞争。她很想通过这个试验知道美国人对中国商品到底有多大依赖,“一年不买中国商品,我们能过得下去吗?”

“较低的价格一直让中国受益,并使中国的经济崛起,也让美国的消费者很难放弃中国的进口货。这次经历让我重新思考中国与我之间的距离。在把中国推出我们的生活中,我却得到了一个中国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之中的结论。”《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的作者邦吉奥尼下结论道。

假借邦吉奥尼《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书,对“中国制造”的评论之声不绝如缕: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从一个弱者变成英勇的战士。我们热爱他们,也害怕他们。中国已经成了我们有力的竞争对手,可是我们又不得不去拥抱她。”

——路易斯安那州大学教授约翰·麦克斯维·汉密尔顿

“放弃中国产品的一年,邦吉奥尼一家人经历了一次大冒险,他们的日子过得像走迷宫一样艰难。”

——前白宫顾问马克·法比亚尼

“一年不用中国产品,真的是一个奇迹。这是经济全球化的一次强烈碰撞,也是一次有意思的碰撞。”

——丹尼·西特曼,专栏作家

“没有人会干同样的事情!这项任务太复杂,太有挑战性了。你可以试一天,到午餐时间你绝对会悲惨地放弃。邦吉奥尼的经历让你明白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问题已经深入每一个家庭。”

——查克·杰夫,资深专栏作家

“我对中国制造有些反感,但我更想省点儿钱。”

——一名社会学教师

“我为能向我们社会顾客提供这么多东西而感到骄傲。”

——一家沃尔玛连锁店经理

“现在,中国产的东西,才能让商店赚钱。”

——一家Tyler连锁店负责人

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将中国这一新兴市场的崛起比作前苏联发射人类首颗人造卫星“伴侣”,是如此震撼人心的事件,理应激起美国人的斗志。

和邦吉奥尼《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图书出版不谋而合的是美国媒体,《今日美国》《芝加哥论坛报》《国际先驱论坛报》、美联社还有美国地方电视台都掀起的对“中国制造”的讨论热潮,最后他们讨论的一致结论是:避开中国商品绝非易事,节日期间,要想在各大零售商店,寻找非“中国制造”商品实在要花费不少时间和金钱。

德州媒体报道说,7月4日独立日上出现的“星条旗”和燃放的烟火,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负责人哈巴德表示,尽管美国市场销售的糖果没有一种标明是“中国制造”的,但其中大多数含有至少一种从中国进口的成分。号称全球“最低价”的美国沃尔玛超市,从T恤到戴尔电脑到各种品牌家用电器,都离不开“中国制造”。

为什么要买中国货?在历经了“中国制造”的美国人一致回答是:中国商品的价格,大概只是美国同类商品价格的1/3,而这些廉价商品品质也都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给美国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使得美国消费物价保持在较低水平。如果没有中国消费品,美国的物价指数预计将上涨2%。中国商品让美国人的预算变得更富弹性,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准,接受中国商品是他们最实际的选择。

中国大概花了20年时间,在全球范围内打入了一个接一个的制造业领域。中国没有在“中国制造”止步。当世界正热烈谈论中国制造商是如何把从袜子到半导体等各种商品成本降低,谈论中国手机用户数量(4.4亿)或中国的水泥消费在全球总量中所占的比例(40%)的时候,人们的话锋正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

你如果在著名的上海浦东工业开发区驱车前行,视线所及,你会发现许多新的工厂拔地而起。这里有制造高端芯片的英特尔公司(Intel)。再往前走,你会看到生产精密的光纤制品和陶瓷载体的康宁公司(Corning)。这里还有制造精密的液晶显示屏的日本松下公司(Matsushita),以及在一流的自动化炼钢厂生产钢材的德国ThyssenKrupp钢铁公司。阿尔卡特公司(Alcatel)生产的产品几乎无所不包──从数字转换系统到视频会议设备。这家公司还将其在亚太地区的总部从新加坡迁到上海。当阿尔卡特亚太区总裁施培兴(RonSpithill)被问及是否有阿尔卡特目前无法在中国生产的产品时,他沉思了片刻说:“不,我认为没有。”

这个回答意义重大。首先这意味着,中国不仅是涉及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如玩具和纺织品)的国度,而且作为一个高附加值、技术先进的产品的可靠和稳定的生产国,它正在改写世界制造业的许多领域经济。这一过程已经正在进行时。对于一家全球性公司来说,这意味着“你必须在中国拥有一个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因为如果你没有的话,中国人很快也赶上来的。”麦肯锡(McKinsey&Co.)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欧高敦(GordonOrr)如斯说。

同类推荐
  • 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

    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

    从钩稽30年代以来世界公共行政的历史开始,深入研究了国外当代行政改革的动因、进程、主要措施、客观效果及其经验教训,对实现我国行政管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个简单的常识是:不深入研究就无法了解,不了解也就无从借鉴。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一些国家掀起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运动,浪潮汹涌,迅即席卷全球。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忠:忠于祖国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忠:忠于祖国

    《忠·忠于祖国》这本书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须徇忠义,以死报国;铸成我们新的长城;为了国家的安全;祖国,我们永远的骄傲。
  • 皇权祸国

    皇权祸国

    尽管皇帝制度十分荒唐,十分无理,但它在中华大地上盘踞日久,已经成为大家头脑中难于清除的千年病毒。天下一乱,就会有各式各样的人做起“皇帝梦”来。有识之士做“皇帝梦”,是希望夺得大权施展抱负,救国救民;亡命之徒做“皇帝梦”,是希望获取私利、子女玉帛,荣华富贵。因此这个“皇帝梦”就为雅俗所共赏。更有些伪君子,野心家,表里不一,口是心非,嘴里说的是功名事业,心里想的是子女玉帛,流风所及,做“皇帝梦”者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1912年清帝退位之后,皇帝之名是没有了,但是皇帝之实──皇帝思想、皇帝作风──却长期徘徊在这一片古老的大地上,威胁着我们的心灵。
  • 定位中国

    定位中国

    这是一个浮躁、迷茫的年代,房子、就业、物价、养老等不仅成为生活的困扰,甚至影响了一批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认知。我们四处奔波,竟不知不觉中,在这个时代迷失了自己。本书以时事热点切入,宏观的视角加之接地气的论述,不仅使读者认清了我们所处的时代,更具深刻意义的是,它建立了一个清晰的坐标系和原点,使我们能够找到自己所应处于的合适位置。
  • 社会和谐视角下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研究

    社会和谐视角下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研究

    本书主要分为九章,以社会和谐构建为目标,对社会和谐的基本理念、地方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会管理职能进行理论研究,对社会和谐的指标体系进行探讨,并设计出地区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以此为依据,对实践中的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运行状况进行考察分析。
热门推荐
  • 另一个世界的人生路

    另一个世界的人生路

    谁说重生就要站在巅峰,重生也可以柴米油盐谁说重生就只会看遍人间的冷漠,重生也能看到人世间久违的温暖,我的重生不一样,我的重生很现实。
  • 综漫之变身紫莲

    综漫之变身紫莲

    无尽的世界拥有着无尽的故事,或许哪一天你的故事会让其他世界里面的人们所知晓,又或许哪一天你会听到其他世界里面的故事......神:“你将前往其他世界进行历练,直到你能够以自己的力量脱离世界的限制,到那时,我将告诉你一切。”此外,本书QQ群:311120831,有兴趣的话,可以加入
  • 浪漫生活

    浪漫生活

    对生活我充满理想,对爱情我渴望浪漫,我总是自己左右自己的思想,却不知,理想是那样的遥远,爱情是那样的现实。残酷的社会让我知道,一切都要靠我自己,一切我都要随波逐流……
  • 娶鬼为妻(“十二婚”系列之冥婚)

    娶鬼为妻(“十二婚”系列之冥婚)

    从遇到她开始,所有的事都见鬼了。先是被胖新娘压得半死,随后又差点迎娶八十八岁老太婆为妻,末了还要跟一个杀猪的屠夫抢娘子,总算逃脱鬼爪还得娶鬼进门。他都已经给她名分了,她还想怎样?总不能今生与她一鬼相伴吧?她可是个五岁小鬼头嗳!即使他同意,月老也不会答应啊!他上哪儿找“十二婚”兑换与她三生之缘?
  • 不管早晚冷暖

    不管早晚冷暖

    要高富帅?有!要冷峻?有!要二货?有!要暖男?有!要白富美?有!要淡然?有!要蠢萌?有!要霸气?有!这是一个包含了音乐,冷暖,早晚的温馨故事。简介无能,唯有正文。此书高能,各位谨慎!
  • 青春似乎有些颠簸

    青春似乎有些颠簸

    对和错,只在于评论者的是谁。对也许是错,错也许是对。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也不存在你选择的路是对是错,看开点,一路起伏,终得辉煌
  • 悟真直指

    悟真直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贵族公主:霸道王子恋上我

    贵族公主:霸道王子恋上我

    【宠文+番外】夏紫晴:今年果然是诸事不宜回国!看......一回国就成了别人的未婚妻,还被妈咪拽去和哪只恶魔同居,,成了学校的公敌,处处遭人算计,一次次感叹命苦啊~最后还是命苦~大恶魔:丫头,快到我碗里来!家中住着个恶魔,处处招人算计。偶们可爱的夏紫晴也只能表示命苦了~小蜜是学生党哦,不嫌弃的可以加小蜜Q群:546831405!
  • 千里盛夏

    千里盛夏

    青春如你我手中的这杯酒我干杯,你随意————————————————“咚———”抬头,阿睿的脸逆着光就像是太阳神来到我的身边辗转,成了以真,我最爱的以真。“以真,你还在吗”他轻柔的抚着我的头,笑着,好不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