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87300000052

第52章 孟子的GPS路线分析

《孟子》七篇中的“公孙丑篇”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可是,我的话还没结束。孟子在齐国的这些故事我们很值得通过两篇文献再回顾一遍。第一篇是周广业的《孟子出处时地考》。前文说过,《孟子》这书和它同时期的很多作品一样,不是按时间顺序来编排的,所以,从中领会思想也许相对容易,但要把主人公的人生轨迹梳理清楚却有很大的难度。比如,书里上一段刚刚说完孟子进了厕所,紧接着的下一段里却可能在描写孟子如何大吃大喝;或者刚刚讲完办丧事,接着就来一段卡拉OK。

脏活儿、累活儿总得有人来干啊,周先生不辞辛苦,硬是把孟子的生平给我们梳理出来了。在前边认真读过《孟子》原文的人要是读了周先生这一段原文必定会感到很有收获:

山东之国,号齐强大,其地势雄于天下,宣王侈然有抚莅华夷之意,招徕文学游学之士,以为图王不成,犹可称霸也。“齐国是山东大国,很占地利,齐宣王有点儿飘飘然,广揽各地人才,觉得自己就算称不了王,至少也能做个霸主。”

孟子见天下大乱,民生憔悴,冀王可为汤武,跋涉千里,始至境,问禁而入,然未即见王也。“孟子看天下乱得不像话,自己得出出力了,看来看去,觉得齐宣王还算个可造之才,说不定能成为当代的商汤王、周武王呢。好吧,看清了形势,那就投奔这位老板吧。孟子开始走自己的文化苦旅,好容易才到了齐国,但还没有见到齐王。”

过平陆,与大夫孔距心善处焉。“孟子经过平陆的时候,和齐国大夫孔距心处得不错。这位孔距心可中了孟子的圈套。孟子问他:“如果您手下有个士兵,一天之中掉队了三次,那您是不是要开除他呢?”孔距心说:“那还用问,当然开除他了!”……前文出现过的这个场景就是孟子才到齐国的时候所发生的。后来孟子见到齐王,很得体地把孔距心表扬了一番。”

齐相储子以币交,且言于王。“这件事要到“告子篇”才会提到,暂且放过不提。”

王疑其必有异,使人(左目右间)之,而孟子终守不见之义,万章、陈代之徒并疑之。“这句所说之事分别见于《孟子》后文的“离娄篇”和“滕文公篇”,咱们也先放放。”

既而王求见甚迫,乃由平陆之齐,屋庐子以季任故事,度必一往报储子,孟子卒不往。三见齐王,未尝言事,适从胡龁闻易牛之事,喜曰:“是心可以王矣。”“孟子虽然来到齐国,却始终不去进见齐王。他也死性子,任凭别人怎么说,自己都有一套道理,反正说不见就是不见。前文咱们已经了解,孟子是非得让齐王来请自己不可,为了这个他不是还装过病吗。后来孟子总算见了齐王,却又爱答不理的。这倒让人奇怪了:他本来不是很希望能帮助齐王有所作为吗?怎么等真到了齐王身边却变了样呢?别急,他老人家在观察呢。后来他听胡龁说齐王把祭祀用的牛换成了羊这件事情,终于喜形于色,说:“有这种心就足可以称王天下了!”——这段故事在上本书讲“梁惠王篇”的时候是一个重要情节,还讲了“君子远庖厨”那套道理,也告诉我们现代社会的男士们:珍重道义,远离厨房!”

他日,王问桓、文,孟子即语以王道。““梁惠王篇”里的那段——齐宣王问道:“你能给我讲讲齐桓公和晋文公这两位霸主的事吗?”孟子答道:“嘿嘿,我们这些孔门弟子谁都不尿他们那壶!所以呢,这两位的事我是一问三不知,您问我是问错人了。不过,您要是想听我说点儿什么,那我就跟您讲讲怎样以德服人、称王天下的王道吧。””

王虽自惛不能进,而敬礼有加,奉为宾师,班视列大夫,前后进说甚多,所陈必尧舜之道,王稍稍厌之,甚至语以境内不治,顾左右而言他。“孟子说的虽然好听,可齐王不大听得进去。齐王还算够意思,就算不爱听孟子的大道理,照样尊重孟子,给孟子高规格的待遇,让孟子担任齐国大夫。孟子这时候就学唐僧了,一得着机会就说,说的全是尧舜之道。齐王被孟子说烦了,这就是“梁惠王篇”里的那段——孟子问:“如果国家治理得不好,又该怎么办?”王顾左右而言他。”

而孟子亦以母丧去职,自齐葬鲁,棺椁衣衾之美,殆过父丧时,后竟因此为臧仓所毁。“齐王开始对孟子“顾左右而言他”了,孟子也正在这个时候因为母亲的丧事而离职,从齐国返回鲁国。丧事办得规格很高,比以前给父亲办的丧事还高——这就是现在“公孙丑篇”里前文说过的,而这件事后来在鲁国成了臧仓借以攻击孟子的把柄——事见“梁惠王篇”最后一节。”

事毕,返于齐,止于嬴。“母亲的丧事办完,孟子返回齐国,在嬴这个地方落脚休息。弟子充虞当初为老师的母丧督办棺椁,觉得棺材的木料用得实在有些奢侈,按说老师不应该这样啊!这个问题在充虞心中积了很久,终于趁着这个空当来问老师了。孟子于是给充虞讲了一番孝道之理。”

既免丧,自范之齐,见王于崇,遂有去志。“孟子接着走啊走,走到了崇地,在这里见了齐王。从这个时候起,孟子动了辞职走人的念头。”

王命孟子为卿,致禄十万,辞不受禄,号为客卿,盖不欲变其初心,且可为进退地也。“齐王还是很想留住孟子的,任他为卿,给开高薪,但孟子既然在崇地就有了辞职的打算,这时候就不愿意再拿齐王的薪水了,所以只做了客卿,同时也为的是能让自己没什么牵绊,可以进退自如。”

时弟子日益进,公孙丑、公都子、陈臻、咸丘蒙、盆成括、高子等,皆齐人来学者,因材施教,引而不发,跃如也。“大批有志青年在这个时候投入孟子门下,包括我们已经认识过的公孙丑、公都子、陈臻、高子,还有一些是未来将要认识的,有咸丘蒙、盆成括等等。孟子收了这么多学生,因材施教,这种教育方法叫“引而不发,跃如也”,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得到“尽心篇”才能知道。”

顾孟子志在行道以王齐,因国无亲臣,都无良牧,盖大夫王(左马右雚)方嬖幸用事,进爵右师,举朝视其君如国人,绝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孟子想在齐国推行王道,但齐国从首都到地方都没几个好官,所以做事很难啊。最奸的奸臣里有个王(左马右雚),还记得孟子出使滕国吊丧,这个王(左马右雚)还做过他的副官吗?——这事还在以后,此时王(左马右雚)刚刚得志不久,真是典型的小人得志、飞扬跋扈。全国谁都看他不顺眼,大家都想:我们国君怎么重用这种卑鄙小人啊!所以呢,也就没人再愿意对国君讲什么仁义之道了。——想想孟子装病的时候对景丑说过的话。”

王怠于政事,或数日不视朝,谏言不用,孟子进谏固罕,而王之意且欲孟子舍所学而从之。“齐王开始怠工,上朝办公的次数少了,谁劝他也不管用,甚至还想让孟子放弃所学来迁就自己。这就是“梁惠王篇”里孟子的那段话:“假如这里有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虽然是个好东西,可总得让工匠来雕琢吧?您的国家不比一块玉石更值钱?可是,在治国的问题上您却说什么‘别管你以前是怎么学的,照着我的话去做就OK了’。您如果让工匠照您的外行话去雕琢玉石,那会是什么结果?””

会燕王哙让国子之,齐伐燕胜之,王谓天与不可不取,于是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尽有其地。“突然,国际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邻国燕国的国君燕王哙吃错了药,当真学起尧舜搞禅让,把国君之位让给了大臣子之,燕国于是大乱。齐王很明白趁火应该去打劫的道理,这才大兴仁义之师,帮助燕国人民平定内乱。还记得齐国北伐军的军歌吗?——“打倒子之!打倒子之!来平乱!来平乱!我们正义之师!我们正义之师,杀坏蛋!杀坏蛋!”但在平定了燕国内乱之后,齐国的正义之师一变而成了邪恶之师,这些事情我们在“梁惠王篇”中都已见过。”

诸侯多谋伐齐,孟子言急为燕置君,则诸侯之师可急止也。王毋听。“诸侯们看不惯齐国在燕国的所作所为,准备整顿军队,对齐国下手。孟子赶紧给齐王出主意,主意虽好,可齐王不听,孟子也无可奈何。”

未几,燕人畔。王甚惭悔,有陈贾者乃从为之辞。而当时且有谣传孟子劝齐伐燕者,齐人之虚诈不情好议论如此。“没过多久,燕国人群情激愤地反抗齐国的入侵,齐王又惭愧又懊悔:唉,当初怎么就没听了孟老师的主意呢!这张老脸以后还怎么去见孟老师呢?齐王正发愁呢,陈贾过来说了一套周公犯错误的巧妙逻辑,帮齐王用这套说辞去对付孟子,争取找回面子,结果引出孟子那一段名言:“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后来,齐国出现谣言,盛传孟子挑唆齐王攻打燕国,把屎盆子扣在一脸正气的孟老爷子头上——周广业写到这里,愤恨之情溢于言表,指斥齐国人“虚诈不情好议论”。周先生这话或许是地域偏见,但是,对山东人的偏见还真是由来已久,至少从汉朝就有。前文说过汉武帝时代的一位大儒公孙弘,这位公孙弘就是山东人。他在给皇帝提建议的时候永远都是顺着皇帝的意思说话,有时候几位重臣一起商量好要向皇帝说个什么事,可说的时候一旦皇帝脸色不好,公孙弘马上就会见风使舵。当时有位正直的大臣叫汲黯,实在看公孙弘不顺眼,当着公孙弘的面对汉武帝说:“齐人多诈而无情……”后面的话是直接攻击公孙弘的,前边这一句可是把所有山东人都打击进去了。”

初,孟子无意仕齐,有以师命不可以请,然非有官守言责之得失也。齐人不知,漫以蚔鼃之义绳之,而公孙丑亦以素餐为疑。不知君子居国,为功于君及子弟者甚大,即有故而去,亦岂小丈夫之悻悻然哉?“追想当初的“见王于崇,遂有去志”,这时候齐国和燕国的事搞出了一连串的军事行动,孟子虽然早想离开齐国,可怎么也得等仗打完。“虚诈不情好议论”的齐国人哪里明白孟子的苦心,正好借着孟子对蚔鼃说的事关“官守言责”的话反过来责难孟子。这时候,别说那些“虚诈不情好议论”的齐国人,就连公孙丑都对老师的做法起了疑心,假装拿《诗经》里的一句“君子不白吃饭”的诗来请教老师。公孙丑的《诗经》事件见于“尽心篇”,我们现在还没遇到,到时再说。”

孟子知难于有为,不得已致为臣而归。王卒不改,犹欲以授室万钟,馈金一百,为虚拘货取之计,齐人亦足无善于留行者。及出昼而终不追,然浩浩然有归志。此则爱君泽民之深意,固非尹士所知。而淳于髡名实未加之谓,尤不识君子所为矣。“孟子知道在齐国是做不了什么事了,不得已递交了辞呈。齐王还是对他不错,想在首都给孟子弄一套豪宅,再开高薪来养着他,为的是借重孟子的名头。但理想主义者哪里是金钱拴得住的,孟老师一拍屁股,“嗖”的一声就走了。有位齐国人希望能挽留住孟子,在昼城截住了他。可孟子先是对他爱答不理,后来又大摆乌龙阵,拿鲁缪公和子思这些前辈举例子,讲了一番大道理。后来,孟子在昼城一连住了三天,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去。这可惹怒了尹士,骂骂咧咧地说了孟子一大堆的不是,经过孟门弟子高子来回传闲话,尹士最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感叹出一句重要的话:“士诚小人也。””

孟子在齐最久,先后凡数载,时年已六十内外,去齐之日,计自周以来七百余岁。“孟子在齐国待的时间最久,老先生不容易,当时已是花甲前后的高龄啊。在他离开齐国的时候,掰手指头数着年头,两只手十个手指头掰了七十多个来回,算出从周代开基立业以来已经过去了七百多年。孟子就是在这个时候感叹天命的,并且为我们贡献了三个成语:怨天尤人,彼一时、此一时,舍我其谁。”

方孟子在齐,自王子以及卿大夫皆愿见颜色,承风旨。子敖骤膺宠任,犹以得见亲比为幸。然出吊于滕,朝夕进见,欲一与言行事而不可得。“回想孟子当年在齐国的光辉岁月,虽然是个老头子,却是一位万人迷,从王子到大官都愿意拥着他。就连王(左马右雚)这样的超级大奸臣也巴巴儿地给孟子的赴滕吊丧团做副官。可孟子看王(左马右雚)很不顺眼:你忙活你的,我老人家懒得跟你废话。注意:子敖是王(左马右雚)的字,以后还会出现的。”

至公行之丧,朝士正趋,孟子独否,卒亦不能加恶焉。同僚则庄暴、时子、景子、东郭、公行,虽尝往来,不必莫逆。至若不孝之匡章,独与之游;巨擘之仲子,则不之信,则更有察之众好众恶者。“讲讲孟子在齐国的人缘。大臣公行子家里办丧事,大家一看见大红人王(左马右雚)来了,纷纷上前巴结,孟子却不理会,事后面对王(左马右雚)的不满,孟子还给自己找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此事见于“离娄篇”,留待后文再说。现在说说孟子当时的同僚:有个庄暴——齐宣王有次对庄暴说:“小庄,你知不知道,我喜欢音乐!”庄暴被搞得莫名其妙,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赶紧找孟子去讨主意,这才引起孟子对齐王的一篇长篇大论;还有个时子,齐王曾托时子转告孟子,说要给孟子在首都来一座豪宅,还有如何如何的高薪;还有个景丑,孟子装病那回被弟子们追得没办法,就是逃到景丑家避难去的;还有个东郭先生,孟子装病的第二天就大摇大摆地去他家吊丧。这些同僚,孟子虽然和他们都有来往,交情却未必有多深。还有匡章和陈仲子,这是两个怪人,超级大另类,他们的故事会在后文交代。”

周广业把孟子在齐国散乱的事迹串出了一条清晰的线索出来,功莫大焉,至于这条线索确不确切,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过,有些地方的确稍嫌牵强。

同类推荐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在深入考得到有益的启发。了解诸子之学中的深切智慧,也可以增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思想大师谈天才的激情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思想大师谈天才的激情

    本书讲述了人生不仅仅是活着、爱是种理性、生命的召唤、人生的意义、真正的幸福、人的品质、关于罪恶、论经验、论哲理、论青春、论友谊、论爱情等等。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马斯洛成功人格学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马斯洛成功人格学

    本书内容包括:迈向成功的心态、存在就是真理、人的动机、进退的平衡、需求与恐惧、存在与危机、自我实现的特质、人性的价值等。
  • 走向未来——罗素与萨特,新世纪的曙光

    走向未来——罗素与萨特,新世纪的曙光

    你知道吗,你想过或者没想过的这些奇形怪状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哲学家们一本正经地提出,挖空心思地找证据,面红耳赤地争论过了。在整个世界忙着探索、开垦、打仗、上天、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帮哲学家们却神经质地死磕这个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里的角色试图琢磨自己手里武器的代码是什么……
热门推荐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雨果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雨果

    本套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羁途

    羁途

    玄黄界,是一个被打碎的世界……斗芽出生在玄黄界北方的冥海域,在五岁时血脉觉醒获得传承,从此正式踏上了属于他的修行之路,以他的欢声笑语和苦不堪言演绎了一段别样的人生。勇敢向前,直面艰险,便是创伤也无法阻挡我坚定向前的心脏;便是死亡也无法遮蔽我望向天空的目光。一切,尽在羁途。
  • 桃花错

    桃花错

    这是一个大家小姐邂逅良人却又遭抛弃的故事。都说美丽的女子——多命薄都说娇艳的女子——多惹祸诉一段动人的凄美,寄一瞬间心疼的割舍,风不忍吹,雨不忍落,想像中的春花秋月,却成了他人的匆匆过客!春已去,桃花落,青山不改,情已错!错!错!
  • 纯爱罗曼史

    纯爱罗曼史

    “太好啦!”凌婉儿在拿到‘圣林学园’的录取通知书的拿一刻,忍不住的大声呼喊。回想在高中的三年里拼命的努力学习,就是在等着一刻的到来。“不过,这不是在做梦吧?”这时,凌婉儿对这自己的胳膊狠狠的拧了一下。“啊,好痛!痛!!就是说自己不是在做梦。太好啦!”又忍不住大声呼喊。这也不怪她,毕竟圣林学园不是那么容易就考上的。这时的凌婉儿已经开始幻想自己在圣林学园上大学的日子了。
  • 幻影血剑

    幻影血剑

    江湖血雨腥风,幻影神功和血剑重出江湖,带给江湖一次浩劫,而凡是得两者者便可以号令江湖。爱在江湖,亡在江湖。江水本是皇子,为逃避追杀,以长江指姓,无意中灵魂出窍,进入幻影仙境,修练成幻影神功,同时在仙境中遇到同是为灵魂出窍的南宫冰(紫玉仙子),他们情投意合,他们又回到了明朝,此时江湖上又一次武林大会在天山举行,江水被华山掌门打入血池,因祸得福,在血池中得到血剑,从此在江湖上扬名。看到江湖纷争,看到明朝动乱,为了平息江湖,为江湖和平做出一生的贡献。
  •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维摩经抄

    维摩经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异界之涂幽为狐

    重生异界之涂幽为狐

    祖传的盗墓贼,家学渊博,端的是一手好技术。以医生的身份作为掩饰,医武不分家,一手接骨针灸的本事为他博得了不少的名气。在攻读西医博士的时候,来自家族的一个任务却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探蚩尤坟,寻苗租墓,寻神秘物。虽得宝物,无力守护。一跃而起,把时空飞渡。化身为狐,不知前路。且看涂幽如何在这新世界求存,找到前进的道路。
  • 黑魔法师传奇

    黑魔法师传奇

    很久很久以前,我遇到过一个男人。他比这世界上的任何人都要光芒四射。先不提他出众的外貌和天才般的能力,他这个人的存在已经令人目眩神迷。当时我对自己的实力也很有信心,所以当他要求我跟随他时,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他叫白魔法师。
  • 高上太霄琅书琼文帝章经

    高上太霄琅书琼文帝章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