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免有低谷,对于处于低谷的人多帮助,尤其是你曾经的敌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千万不可落井下石。
从字面意思来讲,落水狗是比喻一些失势的坏人或者是正遭受打击的人。作家鲁迅在他的文章《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提到痛打落水狗的问题,即指那些被革命党姑息妥协宽恕,后来又缓过气扑向革命党绞杀革命党的一类人。这类人在当时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斗争中,敌我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痛打落水狗应该是必要的决策。
但是,这句话拿到现代社会来讲,就不合适了。现在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得理不饶人,对竞争者十分残酷,尤其是那些曾经与自己有过节或误会的人,一旦失势,就大举手中的竹竿,痛下杀手,恨不得一下扫除干净,大有战争年代对抗敌人般严酷。
处于现代社会,没有什么你死我活的深仇大恨,所以也不必对失势的人如此嚣张,得饶人处且饶人,既然对方已经遭受了打击,你又何苦得理不饶人,进一步补上恶狠狠的一脚呢?这种在对方处于劣势的时候,还大加追杀的情况就等于落井下石。
“落井下石”这句话出自唐代大诗人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看见别人掉进陷阱里,不伸手救他,还往井下丢石头,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
圣经里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犯奸淫的女人被当场抓住,按照犹太戒律,这种人要用石头砸死。于是,人们将这个女人带到了耶稣的面前,准备用乱石将这个女人砸死,以表达自己的圣洁。面对义愤填膺的人们,耶稣说:“你们中间谁从来没有犯过罪,就可以朝她扔石头了。”结果,愤怒的人群一下平静下来,纷纷离开了,没有一个人朝这个女人扔石头。
人生在世,世事无常,任何一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也都有落魄之时,这时我们就像可怜的落水狗一般,拼命挣扎而又充满了无助,如果此时有人给予一份理解和帮助,我们将终生难忘,如果有人此时落井下石,必然也会记忆深刻。所以,在他人落魄之时,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对别人的遭遇表示理解和帮助,即便不出手相帮,也应该大度一些,切不可趁人之危而落井下石。
安静是一家杂志社的编辑,由于她个性散漫,为人直来直去,与编辑部那些老编辑比起来,行事有些另类,在他们那个小圈子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因为她多次悖逆总编辑的调教,总编辑早就看她不顺眼,只因她有个很好的亲戚是市里主管新闻的领导,所以只好对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一天,为了一些图片,总编辑和安静起了冲突,最后动起手来,众人纷纷过去围观。安静面对众人毫不示弱,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了一场混战,安静一舌难敌众口,掩面而逃。最后,在总编辑的默许下,众人不约而同地联合起来打击她,挑她的毛病,安静气愤不过,愤然辞职。类似安静的事情,就是落井下石。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落水狗”,成为“众矢之的”,成为被大家“落井下石”的对象,往往有些原因还在于这个人本身的问题。例如平常和别人不易相处,锋芒太露,引人嫉妒,触犯了别人的利益等。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
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折去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驴子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
很多时候,人生必须渡过逆流才能走向更高的层次,最重要的是永远看得起自己,永远相信自己,永远坚持自己的追求和信心,就如驴子遇到的情况,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被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
这是一个讲究共赢、讲究宽容的社会,大家应该彼此合作,互相宽容,获得彼此利益的最大化。无论是自己被人落井下石还是他人被落井下石,都是一种痛苦。所以,我们应该设身处地地和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相处,学会换位思考,知道被人落井下石者的痛楚,就要以此为戒,不做被人落井下石者,也不在他人陷入困境中的时候,对他人落井下石。唯有如此,你才能够拥有好的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