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故事:
在一间漂亮的、四面都是落地玻璃窗的大房子外面,有一只小鸟很想进到屋子里。每天它都锲而不舍地往玻璃窗上撞,可一直没有成功,而且每次撞完之后,这只可怜的小鸟都会重重地跌落到窗台上。
其实,那一大片落地玻璃窗的旁边明明就有一扇开着的窗户,可小鸟总是闭着眼往玻璃上撞,完全没有发现那扇敞开的窗口。
路人看见小鸟笨拙的行为,都难过而嘲笑地说:“你看,那只笨鸟,难道它不知道旁边就开着扇窗吗?它怎么能这么笨呢!”
有一天,有位老先生拿着望远镜出门,无意间把望远镜的镜头对准了小鸟。当他从望远镜里仔细地观察了那只笨鸟的行为之后,才愕然发现,原来那只每天闭着眼撞玻璃窗的愚笨小鸟,其实并不是想进到屋子里去。它其实是在快乐地啄食黏附在玻璃窗上的小昆虫,并且满足地躺在窗台上享受美食呢!
很多时候,我们在认识一件事物的时候,总是凭借着过去所得的知识、经验在作判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刻板印象”。虽然凭借着过去所得的知识、经验在作判断,可以让我们快速地做出自己的判断,很多时候也能揭示事物的现象,但是,也很有可能造成错误的认识和偏见。如上述的故事中的路人,就是将小鸟捉虫子的行为误以为小鸟想进到屋子里。
为什么说刻板印象会形成偏见呢?因为刻板印象是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固定形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依据的心理现象。刻板印象一经形成,很难改变。但是,它又是一种简单的认知,更多地带来的是负面效应,容易产生判断上的偏差和认知上的错觉,阻碍人与人之间正确印象的形成。
例如,我们常听说或认为:“生意人都很狡猾”、“女人都是烂驾驶”、“男人都很不卫生”、“犹太人都很吝啬”、“法国人都很浪漫”等,那么我们心中就会建立一套刻板的印象,并用这个“成见”去解释或评断周遭的人。然而当我们真正接触到具体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并不一定像人们评价的那样。这就是刻板印象给人错觉的一面。
偏见经常会造成我们对他人的误解。
有一次在美国一档脱口秀节目中,主持人林克莱特采访了一个小男孩。他问:“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小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我要当飞行员。”
林克莱特为了考验这个小男孩的反应速度,也为了增加节目效果,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大海的上空时,突然所有的引擎都熄火了,那你会怎么办呢?”
小男孩想了想,回答说:“我会告诉飞机上的所有人都要系好安全带,然后我会背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小男孩说完这话之后,观众席上立刻嗡嗡地响起了不同的声音,有的人被他的童言童语逗得哈哈大笑,有的人为他的胆小自私摇头叹息。但在这些声音稍稍平息下来之后,观众却突然看见小男孩带着悲悯的神情,噙着眼泪继续说:“因为我要赶快跳下去拿燃料!”
大家都呆住了——他们都没有想到,小男孩的想法是这样。
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好:被狗吠的人,不一定是贼;留长胡子的,也不一定是艺术家。“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刻板印象毕竟只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并不能代替活生生的个体,因而“以偏概全”的错误总是在所难免。
曾经在某一网站看到这样一个笑话:如果你的前面是一位发怒的重庆女孩,后面是万丈深渊,那么,奉劝你还是往后跳吧!这个笑话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重庆女孩的泼辣,可以说是“盛名远播”,因此,一提到重庆女孩,首先浮上脑海的就是“泼辣”二字,丝毫不顾其中是否有被冤枉的“例外”。
在与人交往时,“唯刻板印象是瞻”,像“削足适履”的郑人,宁可相信作为“尺寸”的刻板印象,也不相信自己的切身经验,就会出现错误,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自然也就无助于我们获得成功。
有两个女人,坐在同一张桌子喝饮料。其中一个把雨伞靠在桌边,另一个在喝完饮料时,迷迷糊糊地,顺手拿起雨伞就走。
雨伞的主人大声叫道:“喂!你拿了我的雨伞。”前面那个女人一脸尴尬,红着脸向对方道歉,说是忘了自己没带伞,一时误拿。
这件事,让她想起需要买把雨伞,顺便也买一把给孩子,于是她便去买了两把。
回家的路上,她正巧又跟那位之前被她误拿雨伞的女人坐在同一辆公车上。那女人注视着那两把雨伞,说:“我看你今天的成绩还不错嘛!”
刻板印象带来的偏见,是我们为人处世一个不可小视的缺陷,是人际交往中的大敌。抛开认知上的偏见,那样才能把这个世界看得更清楚、更真切,才能避免一些人际交流中的一些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