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40600000013

第13章 我要把西溪的名气搞大

西溪湿地你有没有去过?去过的话,对里面的地形肯定印象蛮深的吧?对的,那里面塘连塘、坎连坎,就好像迷宫一样,地形特别复杂,外乡人走到里面出都出不来。听老人们讲,日本鬼子来的时候,走到西溪的芦苇荡边上,就不敢再进去了,怕进去之后迷路,小命保不牢。

不过西溪的地形再复杂,在我的心里面却是清清爽爽的,因为我已经研究西溪整整十年了,这里的每一口塘、每一道坎、每一座庵、每一个故事传说,都装在我的脑子里,这一点不夸张的。

我是蒋村深潭口村蒋家南兜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听父辈们说,在西溪腹地深处的秋雪庵里,就有我们沈家的牌位,那时候他们每年都要去那里祭祖的。我父亲是以捕鱼为生的,我们蒋村到处是塘,绝大部分村民都有捕鱼的绝活,我们这里捕鱼的方式也蛮特别的,不是用渔网来抓,而是用线钓钓的。我父亲还算能干的,除了放线钓捕鱼,他还能给别人看病,所以我们虽然有八个兄弟姐妹,日子过得还算是可以的。不过我读书的时候正好碰到文革,结果断断续续地,直到15岁才读完小学,之后就开始参加劳动生产了。所以我的文化程度蛮低的。

我当过村治保主任、机耕队队长,到1983年,我自己买了一辆拖拉机搞起了运输。农忙的时候,我开着拖拉机去种田,农闲季节,就进城用拖拉机给几所学校拉砖头。后来,我又跟别人合资搞家用电器,虽然没有成功,却因此结识了不少人,还引进了一家企业到我们蒋村来落户,我就在这家企业负责后勤总务工作。

我们企业的负责人倒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因为受到他的影响,我逐渐也开始对一些历史文化的东西来兴趣了。1997年,浙江省旅游文化研究会成立杭州西溪旅游文化研究组,我作为蒋村本地人,又对历史文化有兴趣,所以就成了组员。1997、1998年,西溪文化研究组连续召开了两次西溪开发研讨会,就是这两次研讨会,激发了我对西溪历史和文化的浓厚兴趣。我好像是突然发觉,原来我们蒋村的历史这么有意思啊?于是我就产生了要系统研究一下西溪历史的想法。

为了收集有关西溪的资料,我几乎跑遍了杭州的所有书店。有一次,我骑着自行车从南山路一直寻到鼓楼,都没有找到书店。我不死心,又从鼓楼向北,一路继续寻到德胜,总算被我发现了一家书店,里面有跟西溪历史相关的书籍。

那是一套《武林掌故》,有整整6函240本,我翻开目录一查,里面居然有6本是反映西溪历史的。当时我真是兴奋极了,赶紧翻到后面看价格,一看价格,心都冷起半截:要整整6500元呢,都相当于我好几个月的工资了。可是我实在太想要这几本书了,怎么办呢?我就跟书店老板商量,能不能就卖我这几本?书店老板是医大退休的一位教授,姓徐。他摇摇头说:“这套书要是拆散了,我就没用了,肯定卖不出去的。”

我不甘心,隔几天就去一趟,买不到翻翻也好的。这样一共跑了有30来趟吧,徐老板终于被感动了,他说:“老沈啊,我活了这么大年纪,像你这么执著的人我还真没见过!”结果,我以每本200元的价格先买了其中的2本。之后,等发工资了,我又去把另外几本也买了回来。其中有本《西湖百景》,里面有不少珍贵的西溪图片,现在这本书已经成孤本了。

有了这几本书,我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起来。书里面有很多古文,还有不少繁体字,究竟是啥意思我搞不懂。怎么办?查字典呗!有段时间,我专跑图书市场,什么康熙字典、古文字典,凡是我觉得有用场的字典,都买了回来。连我老婆也觉得奇怪,以前从来不读书的老公,怎么突然用功起来,好像半个灵魂儿都掉进书里去了?

把《武林掌故》中的那几本有关西溪的书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后,渐渐地我对西溪的情况越来越清楚了。书中描写的古西溪自然美景,特别是秋天芦花满荡的情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时我就在心里想:要是能够把那些自然景观都恢复起来,那就好了。

于是,从1997年开始,我动员了几个要好的村民,一道在湖边塘里种起了芦苇。起先只种了6分田,种子全部是从湖边的野生芦苇地里采集的。之后,每年扩种几亩,就这样越发越多,没几年工夫就发展到了20多亩。

种芦苇当然是蛮辛苦的,你想想看,要跑到芦苇丛里收种子,还要划着船到处播种子,日头晒、虫子咬,个中滋味自己晓得。但是看到芦苇一片片地长起来,开心啊。吃点苦倒是没啥的,关键是还得不到理解。有的村民说:“老沈是不是吃得太空了?整天就想着种芦苇,芦苇种起来有啥用场?”有些村民要养鱼,宁可让塘空着,也不允许我们去种芦苇,我们前脚种上去,他后脚就拔掉了。

不理解我就做思想工作,我对他们说做法“我种芦苇凭的全是兴趣,没有其他任何目的。如果芦苇都长起来了,我们这里的景观肯定会变得很美,对大家都是好的。虽然芦苇是我种的,但今后要是开发起来,有赔偿全都是你们的,我一分钱都不要。”

后来乡党委和政府知道了,非常支持我的做法,有一次,乡领导专门组织了50多名机关人员,大张旗鼓地种了5亩多的芦苇,这对我是最最有力的声援和支持啊。

从1998年开始,政府对西溪逐渐重视起来了,来这里参观的人也慢慢多起来了,特别是到开春,很多市民都会跑到这里来踏青游玩。这时我就想自己动手做一个模型,好方便大家了解西溪。

我先用泡沫拼起来做模型的底,然后再用颜料涂色。这座秋雪庵,我是用香烟盒子做的;那些小房子,我是从花鸟市场买回来的。我还买来一些塑料青苗当芦苇的叶子,再用牙签把棉花插在泡沫上,就成了一片片雪白的芦花。最有意思的要数香樟树的模型了,我是用西兰花来做的,效果非常逼真。西兰花不经放,平时就随它去了,有人来参观,我就临时去买一棵来装上。结果,3元钱就解决问题了。

做了两个月,模型做好了,有整整两个平方大,西溪湿地里面的主要河塘和庵庙都做进去了。村民们见了,都觉得好玩,问我:“老沈啊,这东西怎么给你想出来的?”

当时的西溪水质蛮差的,芦苇荡里漂满了垃圾。我就动员村里的几位老党员、老队长,成立了一个“深潭口环保小组”,每天划船到芦苇荡里去捞垃圾,沈阿祥、蒋兴盛、蒋树来,这几位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同志了,风雨无阻整整坚持了三年,起先都是义务劳动的,后来乡里蛮关心,每年给每位老同志一千多点的补贴。他们为啥愿意做这样的事?你可以听听他们自己的话:“只要对今后开发有帮助,对老百姓生活好起来有好处,我们辛苦点也高兴的。”凭的全是觉悟啊,真是不简单的。

在组织村民保护西溪的同时,我还十分痴迷于收集有关西溪的典故和民间传说。平时只要一有空闲,我就喜欢扎到老人堆中去,跟他们一起吃吃茶,听他们讲各种各样的故事。我这个人,记性特别好,只要是跟西溪有关的故事,我听过一遍就记牢了,然后回家我就把故事整理成文字记录下来。后来出过一本书,叫《西溪的传说》,里面大部分故事都是我收集整理的。

有一次,《都市快报》的记者很偶然的到西溪来游玩,发现这里的景观具有独特的气质和魅力,就开始进行跟踪报道。2000年元旦,《都市快报》用整个版面的篇幅报道了我们搞活动的情况,这么一来,关心西溪的人就多起来了,很多人还想来开发西溪。

外面有客人来,乡政府很重视的,不管是来参观还是想来投资,只要是他们觉得比较重要的,都让我去参与接待。有一点,我们的认识是非常一致的,西溪开发必须以保护为前提,凡是搞房地产开发的,一律都推掉。

为了接待好客人,我自己动手将一只水泥船改造成了仿古船。这只船的图纸我是按照历史资料上记载的样子仿造的,船上的钢架电焊全部是我自己烧的。其实做这种活儿我并不内行,为了焊这条船,我的腰上生满了疮,现在都还有疤痕呢。可是,还有人说我:“老沈真是十三点,靠这么弄弄,西溪开发得了的?”

又要说到乡政府的领导了,他们对我始终是很支持的,我建议专门弄个地方搞搞接待,乡里就想办法,帮我在水贸市场里弄了个房间。我把这个房间精心布置起来,把各级领导参观西溪的照片都张贴在墙上,搞得蛮有氛围的,这样,客人们来了就有个落脚点了。那条船我陆陆续续焊了六个月,终于做好了,之后乡里接待各方的来客,都喜欢用我这条船。

2002年,在一时找不到有足够实力的开发者的情况下,我开始尝试着为恢复秋雪庵做点事情。秋雪庵是在1958年的时候,因为别处发生火灾,重建需要材料而被拆毁的,其遗址位于周家村三组,是这个村里最差的一块地,因此村里41户人家每户都有份。我首先一户一户地做大家的工作,最终以每年500元一亩的租金,把这块面积为3亩的土地租了下来,然后我按照西溪志上的记载,在遗址上搭建了三间茅草屋。一时间吸引了不少人来游玩,有一次,市长都来这里开了两小时的会议呢。

这年,杭州电视台国际部专门给我做了一个电视专题片,题目就叫《西溪的守护人》,这个片子在杭州电视台播放了之后,又被拿到美国的电视台播放了一段时间,算是给西溪湿地做了一回免费的广告。

随着西溪湿地影响的慢慢扩大,杭州市委、市政府也对湿地的保护给予了高度的重视。2004年,在市、区两级的共同努力下,西溪湿地的保护和开发终于得到了实质性的推进。政府对西溪这么重视,我开心哪,力所能及地为开发西溪做点事情的劲头,也越来越足了。

这次,西溪的代表性景点秋雪庵也得到了全面的重建,它的图纸还是我画的呢。为了把历史上的秋雪庵照式照样反映出来,我专门请了82岁的蒋苇莱大伯,带我到现场去踏看。当时的秋雪庵是怎么个样子的,哪里是围墙、哪里是庵堂、哪里有块碑、哪里有口井,蒋大伯一边指点,我一边在本子上记下来,然后再回家慢慢整理,把图纸给弄出来。听说有块石碑的墩子就在附近的河塘里沉着,我赶紧找来钢管和铁葫芦,费了好大的力气,把这块石疙瘩给捞了上来。这都是见证西溪历史的文物啊,当然得好好保护起来的。

西溪湿地要全面开发,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原住民肯定是要搬出去的。说老实话,是好像有点儿舍不得的,但是想想西溪的前景,多少开心啊,我们当然是应该大力配合的。再说了,为了把我们这些原先住在湿地里的农民安置好,政府还专门开发建设了西溪花园和蒋村花园,并且给了我们很好的安置政策。可以这么说,原先家庭条件越差的农民,在这次的搬迁过程中得到的实惠越大。我觉得,这相当于是一次科学化、现代化的土地改革政策。

凭良心说,西溪开发是个历史性的转变,而且肯定是越弄越好、越弄越有前途的,否则怎么叫开发?要是当初政府不重视,光靠我们几个农民自己小打小闹这样弄弄,倒是真的弄不出什么名堂来的。如今西溪湿地成了杭州的“第二西湖”了,我们蒋村人也感到光荣啊。

现在保护西溪、管理西溪已经有专门部门在搞了,再不需要我们像从前那样去种芦苇、捞垃圾了。不过,我的西溪情结是依然不变的,所以现在我更多地在搞一些与西溪文化有关的调查和收集工作。比如龙舟文化,是我们蒋村的一大特色,也是西溪文化的重要部分,去年我就专门组织了一帮人对龙舟文化进行考察,还根据考察来的资料自己动手做了三只龙舟的模型,全部是用香樟木雕刻的。

有一次去调查越剧首演地的时候,因为饿过了头,空腹吃了辣椒,胃病发作起来,痛得站都站不起来,差点撩掉了性命。后来还好及时送到医院挂了盐水,才救了过来。其实我以前毛病蛮多的,糖尿病、胃病都蛮厉害的,医生说我这个人是太累了,可是我自己倒并没有觉得,我有一份理想,有一份自己喜欢的事业在做,开心啊,不觉得吃累的。

我老婆虽然说我:“你弄来弄去,疯疯癫癫,钞票没见多起来。”但我晓得她其实是蛮支持我的,你想想看,当初我自己掏腰包去种芦苇、捞垃圾,还在家里做西溪的模型,这些如果她不支持我的话,怎么做得下去的?所以,从心底里我感激我老婆的。

去年我又担任了西溪文化研究会戏曲分会的常务副会长和武术分会的秘书长,感觉责任蛮重的。我这个人文化不高,做这些事情全凭兴趣,所以我现在还是想多搞点活动,因为每搞一次活动,西溪的影响总归是会扩大一点的吧?(口述人/沈江涛,男,54,农民,浙江杭州人。采访时间:2007年1月。)

同类推荐
  • 社会发展的逻辑

    社会发展的逻辑

    本书包括了“原初社会:神灵支配型社会”、“古代社会:权力支配型社会”、“近现代社会:资本支配型社会”、“未来社会:超越资本支配型社会”这四个部分的内容。本书由章笑刀编著。
  • 古代审计知识(上)

    古代审计知识(上)

    本套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深化对于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造激情;也有助于培养博大的学术胸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 实用司法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司法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主要介绍了司法文书写作的理论知识,并按照司法文书制作的不同机关、组织划分,分别介绍了公安机关的主要司法文书、人民检察院的主要司法文书、人民法院的主要司法文书等各种司法文书的写作知识和要领,以达到真正快速提高学生写作司法文书技能的目的,体现出理论性与实操性相结合的特点。
  • 新闻谈片:一个资深新闻人的采编心语

    新闻谈片:一个资深新闻人的采编心语

    本书内容包括:“对外新闻报道及其特色”、“论会议新闻及其改革”、“社会问题与新闻报道”、“青藏采访札记”、“可贵的随时倾听”、“代表素质的可喜提高”等。
  • 播音主持艺术10

    播音主持艺术10

    本书不仅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也是全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编者虽对来稿有所选择,但书中论文作者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或编委会的看法。我们将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欢迎全国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人员来稿,对我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也欢迎全国各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来稿,就播音主持实践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热门推荐
  • 易烊千玺:你是我的太烊

    易烊千玺:你是我的太烊

    她,是一个勇敢追爱的女孩,上天好像很眷顾她,似乎她能追到她的太烊。“易烊千玺,我喜欢你!”“易烊千玺,我爱你!”直到那天,她哭着说出那句话“易烊千玺,我,恨,你!”
  • 混乱穿越之天庭任务系统

    混乱穿越之天庭任务系统

    一个快要走到生命尽头的青年,事业失败,财产亏空,女友背叛。正要接受这悲催的人生时,谁知这时脑海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天庭任务系统。仿佛救星般降临。本以为以后将是船到桥头自然直逆袭般的神话人生,却不料这世界套路太深,逆袭的梦想却变成了逗比的开始!
  • 贴身兵王在都市

    贴身兵王在都市

    风骚兵王强势归来,一针特殊的药剂,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让他陷入到了一场暧昧的都市之旅,绝色总裁未婚妻,诱人小妖精,各色美女纷纷来袭,他是否能够顶得住这些诱惑?一切尽在贴身兵王在都市!
  • 九泉归来

    九泉归来

    三万年前,他被誉为星空下第一强者,却在众叛亲离之下含恨埋骨。一万年前,他成为这片沃土上唯一一名帝君,却在外族的侵略之下国破身亡。五千年前,他带领人类重新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却在破境之时走火入魔,身死道消。……历经九世风雨,数万年光景,当人类文明再度开始轮回,夏生终于又一次睁开了双眼。这一次,在他的灵魂深处,已经赫然多了八口无上灵泉。碧落黄泉可淬体,藏锋暗泉可炼器,无垢青泉可养生……当我归来之时,城若阻我,我便拆了那城。圣若拦我,我便宰了那圣!******************书友群:27144120,书荒的朋友可以前往一观莫语上一部作品:《文圣天下》
  • 你绝对不知道的美国独立秘史(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学知识)

    你绝对不知道的美国独立秘史(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学知识)

    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篇,一直到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这是一部适合中国人阅读的精细美国独立革命史,一部拨开历史疑云探寻真相的探索美国独立史,一部展现别样美国的另类美国独立史,一部讲述不为人知故事的传奇美国独立史。哥伦布因为一个错误而发现新大陆;笼罩着恐怖死亡阴影的北美殖民地;谁才是迪斯尼动画片《风中奇缘》中美丽动人的印第安公主的故事原型;最初的13个殖民地是如何建立起来的;自由和民主的传统如何生根发芽;秘密社团——自由之子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波士顿惨案是怎样由一个雪球引发的;性格各异的开国元勋们不为人知的秘密,真实生活中华盛顿总统的轶事;是谁向殖民地泄露了英军要攻击康科德军火库的秘密,莱克星敦的第一枪又是怎样的一个小概率事件;华盛顿的大陆军为什么在独立战争多数时候扮演的是挨揍的角色,而又是谁在暗中操控革命的进程?看似无望的独立战争,美国人又如何能够笑到了最后?何畏岩,四川成都人,上班族,已出版《这才是日本史》、《忍者甚诡》等书。酷爱文史,希望能以自己粗浅的文字让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体验中获取一点历史知识。
  • 也许这就是青春

    也许这就是青春

    有些人一直在向前“奔跑”,却忘了最初的梦想……
  • 迷糊萌妻的暖心总裁

    迷糊萌妻的暖心总裁

    他俯身看着蹲在角落哭泣的她,递上了一张纸。她接过纸,几番糟蹋之后,抽泣着问道:“还有么……?”“你抬头看看我是谁。”他淡淡的语气,她抬头泪眼朦胧地看了一会儿,迅速低下头:“呜呜呜不认识!”“再看!”“大叔,你好眼熟……”某男的嘴角抽搐了……
  • 雙子中學亂來記

    雙子中學亂來記

    在日本的東京市,有一間名滿天下學校,名為"雙子中學"。那裡的高材生和優等生多不勝數。而那裡的學生幾乎都是貴族出身,家裡都是千萬以上。而中學有兩個"活招牌"校花校草-----鈴和連。由於兩人長得極像而又是青梅竹馬(所以中學命名為雙子中學),被誤會為姐弟。由於平時關係暖味,非常容易被人誤以為姐弟戀…可是女主很開心,男主較煩惱。而得罪他們的人,會無端消失,再也不會出現這個世界上……
  • 清夜凝冰:生死相随

    清夜凝冰:生死相随

    她与他宛若盛开于冥界的蔓珠沙华,花叶永不相见。她与他之间,横桓生死与千年时光。他说,如有来生,我愿倾这世间一切,换你来生回眸一笑。她说,如有来世,我愿与你生死相随,即便魂飞魄散。婆娑的泪眼中,你终究渐行渐远渐无声;尘封的记忆里,这到底亦真亦幻亦虚妄。茫茫天地,只剩一缕洁白的清香……
  • 太古陈苍之万里流沙

    太古陈苍之万里流沙

    一生愁,终不过三尺青锋;一世兴,终不荒知命花甲。既已手提七啸逆鳞,又何以畏那八方绿宇。非皇非帝非君非诸侯,非仙非妖非人非六道;此之谓神也。三生欢歌,三生清梦。既相逢,许相守,几回魂梦与君同;六道轮回,六值倾覆。虽兵来,遣将挡,何时忠义两相全;九重天涯,九重地蛊。提玄灯,再回首,多少豪杰载青史。悲世苍凉,混世婪劣,盛世清政,乱世敢为。问世路飘尘尘雪,歌廖哀愿重重恩。若矣天会之于我,世必惟沙独龙。曾高人作千殇横诗,妙笔叹尽,无物殇许:半杯月影半似梦,半壁江山半边愁。千殇弹默皇天尽,风华鹊兮泪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