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39600000003

第3章 田园歌赋

关于陶渊明故里众说纷纭,有“家于星子说”、“居家沙河(九江县)说”、“始家宜丰说”、“故里德安说”,不管怎么说,陶渊明是江西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对渊明故里,乾隆年间,由纪晓岚总编的《四库全书》中《栗里篇》就有“兴宁三年乙丑晋哀帝,君生于浔阳柴桑县,今德安县楚城市是”的详细记载(第446卷275页)。二〇〇四年八月,德安县吴山乡灵龟石(林居)陶村白鹤山上发现了陶渊明墓碑石,继而发现栗里、桃源洞等众多的山水、人文方面的遗迹、遗存,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浓厚兴趣,相继作了客观公正的报道,同时也引起了国内外陶学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省、市先后三次在德安县举行了陶渊明文化国际学术论辩会和研讨会,对吴山乡灵龟石(林居)陶村存在的大量遗迹、遗址、遗存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形成了广泛的共识。

县政协为了更好地推动学习研究陶渊明文化,特在“人文德安”丛书第一辑《博河之韵》中选编了部分陶渊明诗词歌赋及历代文人雅士歌颂陶渊明的诗文,并对部分诗词作了扼要题注,供广大陶学爱好者学习、研究。

陶渊明

陶渊明(猿远缘—源圆苑),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靖节。古浔阳柴桑(今德安县吴山乡灵龟石陶村)人,早年丧父,家道衰落,虽为贵族,实为一介农夫。二十九岁出仕,先后任参军、祭酒、彭泽县令,因不满社会黑暗腐败,“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田,决心隐居。在故居二十三年隐居生活中,息交绝游,不离乡土,耕读终其一生。

桃花源记并诗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归去来兮辞(并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分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禾还。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

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

责子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夙晨装吾驾,启途情已缅。

鸟哢欢新节,泠风送余善。

寒竹被荒径,地为罕人远。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

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归园田居(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园,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空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小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问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辙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闲情赋(并序)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并因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攘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带,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而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悁想以空寻。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步徙倚以忘趣,色惨惨而矜颜。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于时毕昂盈轩,北风凄凄。炯炯(本作旁,从辞海,通)不寐,众念徘徊。起摄带以伺晨,繁霜粲于素阶。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徒勤思以自悲,终阻山而滞河。迎清风以祛累,寄弱志于归波。尤《蔓草》之为会,诵《邵南》之余歌。坦万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

感士不遇赋(并序)

昔董仲舒作《士不遇赋》,司马子长又为之。余尝以三余之日,讲习之暇,读其文,慨然惆怅。夫履信思顺,生人之善行;抱朴守静,君子之笃素。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怀正志道之士,或潜玉于当年;洁己清操之人,或没世以徒勤。故夷皓有安归之叹,三闾发已矣之哀。悲夫!寓形百年,而瞬息已尽;立行之难,而一城莫赏。此古人所以染翰慷慨,屡伸而不能已者也。夫导达意气,其惟文乎?抚卷踌躇,遂感而赋之。

咨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禀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靡潜跃之非分,常傲然以称情。世流浪而遂徂,物群分以相形。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山嶷嶷而怀影,川汪汪而藏声;望轩唐而永叹,甘贫贱以辞荣。淳源汩以长分,美恶作以异途:原百行之攸贵,莫为善之可娱。奉上天之成命,师圣人之遗音。发忠孝于君亲,生信义于乡闾。推诚心而获显,不矫然而祈誉。嗟夫!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哀哉!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魁之世。独祗修以自勤,岂三省之或废;庶进德以及时,时既至而不惠。无爰生之晤言,念张季之终蔽;愍冯叟于郎署,赖魏守以纳计。虽仅然于必知,亦苦心而旷岁。审夫市之无虎,眩三夫之献说。悼贾傅之秀朗,纡远辔于促界;悲董相之渊致,屡乘危而幸济。感哲人之无偶,泪淋浪以洒袂。承前王之清诲,曰天道之无亲;澄得一以作鉴,恒辅善而佑仁。夷投老以长饥,回早夭而又贫;伤请车以备椁,悲茹薇而殒身。虽好学与行义,何死生之苦辛!疑报德之若兹,惧斯言之虚陈。何旷世之无才,罕无路之不涩;伊古人之慷慨,病奇名之不立。广结发以从政,不愧赏于万邑,屈雄志于戚竖,竟尺土之莫及!留诚信于身后,动众人之悲泣。商尽规以拯弊,言始顺而患入。奚良辰之易倾,胡害胜其乃急!苍旻遐缅,人事无已;有感有昧,畴测其理?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既轩冕之非荣,岂饱之为耻?诚缪会以取拙,且欣然而归止。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于朝市。

饮酒二十首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所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复时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褛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已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祼葬何必恶,人当解其表。

十二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十三

有客常同止,趣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十九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酬丁柴桑

有客有客,爱来爰止。

秉直司聪,于惠百里。

飧胜如归,聆善若始。

匪惟谐也,屡有良由。

载言载眺,以写我忧。

放欢一遇,既醉还休。

实欣心期,方从我游。

和刘柴桑

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

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

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

荒途无归人,时时见废墟。

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畲。

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

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

栖栖世中事,岁月共相疏。

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

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拟挽歌辞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荒草无人眠,极视正茫茫。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已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乞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自祭文

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羞以嘉蔬,荐以清酌。候颜已冥,聆音愈漠。呜呼哀哉!

茫茫大块,悠悠高畏,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犊,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存为世珍,殁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

寒暑愈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鸣呼哀哉!

颜真卿

颜真卿(苑园怨—苑愿缘),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祖藉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唐代著名书法家。开元年间进士,历官监察御史、太子太师、御史大夫,封鲁郡公。

栗里

张良思报韩,龚胜事耻新。

狙击不肯就,舍生悲缙绅。

呜乎陶渊明,奕叶为晋臣。

自以公相后,每怀宗国屯。

题诗庚子岁,自谓羲皇人。

手持《山海经》,头戴漉酒巾。

兴逐孤云外,心随还鸟泯。

白居易

白居易(苑苑圆—愿源远),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且)人,唐代大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

记陶公旧宅并序

予夙慕陶渊明为人,往岁渭川闲居,尝有效陶体诗十六首。今游庐山,经柴桑,过栗里,思其人,访其宅,不能默默,又题诗云:

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

呜呼陶靖节,生彼晋宋间。

心实有所守,口终不能言。

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阳山。

夷齐各一身,穷饿未为难。

先生有五男,与之同饥寒。

肠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

连征竟不起,斯可谓真贤。

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

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

昔常咏遗风,著为十六篇。

今来访故宅,森若君在前。

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

慕君遗荣利,老死此丘园。

紫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

不见篱下菊,但余墟中烟。

子孙虽无闻,族氏犹未迁。

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

苏轼

苏轼(员园猿苑—员员园员),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和陶潜游斜川,时正月五日与儿子过出城游作

谪居澹无事,何异老且休。

虽过靖节年,未失斜川游。

春江绿水波,人卧船自流。

我本无所适,泛泛随鸣鸥。

中流遇洑洄,舍舟步曾邱。

有口可与饮,何必逢我俦。

过子诗似翁,我唱儿辄酬。

未知陶彭泽,颇有此乐不。

问点尔何如,不与圣同忧。

问翁何所笑,不为由与求。

渊明祠

渊明求县令,本缘食不足。

束带向督邮,不屈未为辱。

翻然赋归去,岂不念穷独。

重以五斗米,折腰营口腹。

云何元相国,万钟不满欲。

胡椒铢两多,安用八百斛。

以此杀其身,何异抵鹊玉。

往者不可悔,吾其反自烛。

王阮

王阮(员员源园—员圆园愿),字南卿,亦名元隆,宋朝德安山万(今山湾)敷里坂王村人,王韶之孙,历任都昌、新昌(今江西宜丰)、昌国(今浙江定海)、永州(今湖南零陵)、濠州(今安徽凤阳)、抚州(今江西临川)的主簿、县令、教授、知州等官职,其专集《义丰集》收入《四库全书》《豫章丛书》。

和陶诗六首·和杂诗

渊明弃彭泽,归欤在柴桑。

我里亦其侧,俯视世秕糠。

顾瞻无所忧,所忧在绝粮。

敢辞躬耕劳,耒耜山之阳。

惜哉命之穷,仍岁螟蟘伤。

去为游手民,足迹已四方。

题靖节先生祠

先生新布政,谁遗小儿来。

尔面何须识,其心端可猜。

有名高日月,无力救氛埃。

百世千秋后,闻风亦剧回。

赵孟頫

赵孟頫(员圆缘源—员猿圆圆),字子昂,号松雪道人。系宋太祖赵匡胤之子秦王德芳之后,宋末曾任真州司户参军,卒赠魏国公,谥文敏。为宋末元初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画家,其书法有“赵体”之称,其画为“元四大家”之首。著有《尚书注》《琴原》《乐原》等。

五柳堂

渊明求令本非情,解印归来去就轻。

稚子迎门松菊在,半壶浊酒慰平生。

宋濂

宋濂(员猿员园—员猿愿员),字景濂,浦江(今浙江)人。元至正中荐翰林院编修,以亲老辞不赴,隐东明山著书,历十余年。明初以书币征,除江南儒学提举,命授太子经,修《元史》,累转至学士承后,知制诰,以老致仕。有《宋学士文集》。

陶靖节祠

宦航晚泊浔阳郭,把酒长怀靖节贤。

折腰竟辞彭泽米,攒眉宁种远公莲。

晋代衣冠谁避世?刘家社稷自书年。

千载令人吊遗迹,好山青立县门前。

刘基

刘基(员猿员员—员猿苑缘),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明初任御史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洪武四年(员猿苑员)辞官。谥文成,诏书称“其慷慨有志,刚毅多谋,学为帝师,才称王佐”。

陶靖节祠

江左昔溃乱,桓卢递相寻。

刘裕起寒微,长驱扫氛祲。

秋草虽未枯,霜雪已骎骎。

陶公节义士,素食岂其心。

我才非管葛,谁能起沉沦。

所以歌去来,归卧五柳阴。

悠悠多感激,怅怅寄口吟。

哲人贵知几,芳名留至今。

临祠三叹息,怀古一何深。

袁珙

袁珙,字迁玉,号柳庄,浙江鄞县人。少遇异人授相术,论人吉凶辄验。洪武间,燕王朱棣召至北平,一见,即决为天子。靖难后,召为太常寺丞。著有《柳庄集》。

栗里陶渊明祠

栗里雨晴秋草碧,沙泥不洗篱根石。

夜深凉月满江南,照见寒花淡无色。

先生已往将奈何,傲睨独受风霜多。

白衣有期待不至,清樽空负重阳过。

披图一见伤晚节,凛凛丰姿谁敢亵。

有禄不为县令淹,有腰不为督邮折。

吁嗟此心铁石贞,玄悟暗与幽人盟。

安得移居傍其下,餐英饮水延遐龄。

杨士奇

杨士奇(员猿远缘—员源源源),名寓,字以行,号东里,明朝泰和人。翰林编修官,参与重修《太祖实录》,编纂《宝训》《历代名臣奏议》等。后历官翰林学士、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学士、华盖殿大学士、兵部尚书、《成祖实录》《仁宗实录》总裁官。有《东里诗集》《三朝圣论谕录》《奏对录》等著。

陶靖节祠

琐琐厌形役,飘飘赋归休。

开轩面南山,黄花亦映秋。

酒熟可自漉,白社吾何求。

曾棨

曾棨(员猿苑圆—员源猿圆),字子棨(又作子启),江西永丰人。永乐二年状元,历官翰林院修撰、《永乐大典》副总裁、侍读学士、参与重修《太祖实录》。后迁右春坊大学士、詹事府少詹事并入值文渊阁。著有《西墅集》《巢睫集》。

醉石

柴桑片石苍苔冷,五柳熏风散凉影。

石上淋漓漉酒巾,十日柳风吹不醒。

想当先生大醉时,此石顽然浑不知。

晶莹下疑酒星堕,磅礴绝胜糟丘奇。

先生自得酒中趣,酒后还寻醉眠处。

酩酊惟闻鼻息声,不省山河属刘裕。

罗汝敬

罗汝敬(员猿苑猿—员源猿怨),名简,号寅庵,江西吉水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历官翰林院侍讲、监察御史、工部右侍郎。两次出使安南(今越南),后督两浙漕运,总理陕西屯田,多所建树。著有《寅庵集》。

醉石

栗里桥西一片石,风雨年深土花蚀。

闲来不见醉眠人,石上空馀凉月白。

擎天砥柱时已摧,象床珍簟俱尘埃。

葛巾温漉汉江水,菊径暂筑糟丘台。

西风五柳柴桑暮,数尺荒砥连断础。

凭谁为写归来篇,镌向松根醉石处。

李时勉

李时勉(员猿苑源—员源缘园),名懋,字以行,江西安福人。永乐进士,庶吉士,正统间,官至国子祭酒,以直节重望,为士类所依归,卒谥忠文。著有《古廉集》。

醉石

片石荒林翳绿台,昔人乘醉数能来。

空山湿翠沾衣上,落日闲云逐梦回。

春到不知芳草偏,秋深还对菊花开。

只今林下无归客,流水柴桑野树隈。

罗洪先

罗洪先(员缘园源—员缘远源),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人,嘉靖状元,官至翰林院修撰。著有《念庵集》。

栗里

陶令罢官后,西畴秫正滋。

至今栗里上,犹见柳条垂。

山气佳如昔,居邻问不知。

谁能邂逅后,一醉写心期。

拜靖节墓

久憎折腰事,再拜向高坟。

东晋非前日,南山还暮云。

将持斗酒酹,更以挽歌闻。

不饮缘何事,低回心已醺。

王思任

王思任(员缘苑源—员远源远),字季重,号遂东,浙江山阴人。万历进士,累南明鲁王监国礼部右侍郎。著有《奕律百家论钞》。

柴桑桥

瘦田两青畈,先生乞食处。

食罢复过桥,也不题高柱。

陶里

悠然见南山,是此柴桑里。

南山亦何奇,数峰青而已。

张仪尧

张仪尧,明朝授国学贡元。

秋夜书堂怀古

五柳世家有学堂,参差群峰绕夕阳。

官保溪堰水潺潺,云烟鸟归晚苍苍。

当年陶令高贤去,无恙灵龟古道长。

后园榆柳存古迹,堂前桃李遇春芳。

邹易

邹易,桂州同知。

石室

辞却郎官胜似仙,清官自命赋归田。

无琴弦在谁能继,漉酒巾存孰解传。

千载风声彭泽令,一生英气义熙年。

碧桃洞里春长在,知是渊明别有天。

袁枚

袁枚(员苑员远—员苑怨苑),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著作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

过柴桑观陶公醉石

先生容易醉,偶尔石上眠。

谁知一拳石,艳传千百年。

金床玉几世恒有,眠者一过人知否?

不如此石占柴桑,胜立穹碑万丈长。

万虑清

万虑清(员怨园员—员怨缘猿),谱名联炳,字虑清,道号逸庐,德安林泉麻姑山万庄人。著有《逸庐诗词集盈箧》。

读桃花源记感咏

云山深处作村烟,隔断人间不计年。

两岸桃花留胜迹,一渠清水荡渔船。

秦时衣服何尝改,松下黄栊静自妍。

要时有情重渡我,囊琴同醉洞中天。

同类推荐
  • 江山薄夜

    江山薄夜

    铭哀帝成焕十一年,上元夜,诸侯入朝。皇室宗亲三王兵变,于大内逼死哀帝后又于貔貅门围杀铭朝忠臣厉阳侯聂临城,三王党首洛扬山篡位,史称铭假帝,蠢蠢欲动的二十一国诸侯借此机会互相攻杀。与此同时,从历史中消失多年的宗门岚邪宗鼓动羌洲七国组成五十余万人的联军铁骑越过龙眼山脉强攻凉州,大铭帝国内忧外患。
  • 中华英雄

    中华英雄

    嗨,朋友,看一本没用的书,就失去看一本好的,有乐趣的书的机会,所以慎重选书是关键,不过,请你放心翻开这本书,精彩内容,深刻造诣,不会让你遗憾浪费时间和精力.刘姐聊天群:75264876
  • 三国之仙道

    三国之仙道

    穿越到三国时期,凌霄发现自己随身携带了《三国群英传Ⅶ》的系统.无论是所谓的点化,还是真仙观的召开,他只是做了一个推动,他只是让这个三国更精彩罢了。不一样的黄巾起义,不一样的董卓,不一样的三国。兵锋直指洛阳“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波才,吸引朝廷兵力的卜己,出师不利遇关张的程远志!这是个将星荟萃的时代,没有人应该被埋没。没有人天生就是配角。
  • 《史记》早该这样读

    《史记》早该这样读

    《史记》是中国千年政治与战略智慧之大成者。《史记》记录的历史正是中国主流政治传统的形成时期,其影响乃至今日。《<史记>早该这样读》以创见性的视角解读《史记》,通过启发式的点评战争、政治事件、政策改革、人物奋斗史甚至宫廷阴谋,领悟《史记》的内在价值,从而揭示中国人灵魂深处的政治基因。天下遍读史记,误读却遍天下。国际政治学者、国务院参事、时殷弘教授带你解密史记,厘清误读细节。
  • 大清的角落: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碎片

    大清的角落: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碎片

    在近三百年的风雨岁月里,苍茫的山河之间缠绕着几许挥之不去的疑云和梦魇,泛黄的历史册页交织着血泪情仇的奋争和苦难,历史的波涛里更是飘荡着难以言说的激情梦想和家国离乱。那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在历史的壮阔舞台上演绎了一幕幕壮怀激烈、荡气回肠的故事,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回味。本书通过一段段妙趣横生的故事,分门别类地堆积起那个封建王朝的逸闻秘史,以轻松的文笔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清朝庙堂与江湖之间角角落落的风景。局部文本貌似戏说,却有史实为依据。一个逝去时代的缤纷史实,清晰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的视野中。
热门推荐
  • 圣墓传说

    圣墓传说

    “师傅姐姐,你不要走,不要留下我一个人。”宁云泪眼婆娑的望着面前的绝美白衣女子,只见她轻然一笑,柔声道:“不会的,我不会走的,再也不会丢下你一个人了。”得到了女子肯定的回答,宁云才破涕为笑,眼里也只剩下了她的身影。九州大陆,以武为尊,身为被家族抛弃的少年宁云,又如何在这残酷的世界中一步步走向强者之路......
  • 莫难生北歌

    莫难生北歌

    初次相见的时候,她穿着破破烂烂的朱砂裙站在他面前,因为带着被灭国的恐惧入住他的桃园“我叫南笙歌....竹生的笙”她轻柔的道出自己的名字,从此三个字刻入他的脑海十几年后~“我喜欢你,北墨”她义无反顾的交出自己的心,为他做什么都可以直的有一天,她满身伤痕的站在他面前,凄惨的开口“在你眼里我真的这么不堪吗?”他与别人的新婚夜,他来到她的房间和她发生了关系她带着满身伤痕离开。几年后~一个嫩嫩的小女娃站在他面前,撒娇的开口“爹爹,....我们去将母亲带回来”“好...将你母亲带回来后.....一辈子锁在身边”
  • 坠世雷帝

    坠世雷帝

    七滴泪一泪喜,一泪怒,一泪忧,一泪思,一泪惊,一泪恐,一泪悲。七个女人七滴泪,造就灭世之神。七杀剑一剑弑神,一剑弑仙,一剑弑圣,一剑弑魔,一剑弑鬼,一剑弑佛,一剑弑妖。七滴泪痕七杀剑,弑尽天下妖魔鬼怪。
  • 农村科学种植常识——西瓜种植新技术

    农村科学种植常识——西瓜种植新技术

    种植即植物栽培,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花草、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等。科学,原指分科而学的意思,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关于发现发明创造实践的学问,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
  • 穿越之狐妖的废材女友

    穿越之狐妖的废材女友

    他是冷酷却又迷人的白狐妖,她是穿越而来的女强人女杀手。她意外地穿越到废材身上。九元素?没问题!全部职业?没问题!做她的女儿?可以!看她满不满意!做他的女人?没问题!这个不用考虑。当然是没问题地不答应啦!什么?他要来捉她?拜托,他就在她的镯子里,他出都出不来,怎么捉她?等他为他自己塑造了肉体再出来?NO,NO,NO。她才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啧啧,等他出来了,她就要一统天下了!看她怎么凤凰崛起!
  • 元神涅盘

    元神涅盘

    绿豆的第一本书,处女作^^^^^——————————一个天才大学生死了,一个人神结合婴儿出生了……
  • 黑肉

    黑肉

    因为中二病获得的能力?意外获得雷霆能力的何书童去了一个叫卧龙学院的神秘学校,开启了人生的崭新篇章!
  • 一个黑道女枭的传奇

    一个黑道女枭的传奇

    长笑一声高歌,天地任我行车。但只见红尘里,一袭霓裳羽衣。窗外田野青苗,看似晃如仙境。黑道风云不断,霸主之位原本不争也罢,偏偏有人要将想要隐隐于市的她再度捧起,好吧!既然这些人不识时务,别怪她辣手摧草,且看一个黑道女枭雄如何大战于天下!
  • 白虎通义

    白虎通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