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21700000016

第16章 湘行记

红黑出版社停办后,沈从文到吴淞中国公学教“小说习作”、“新文学研究”等课。1930年秋,去武汉大学任教。第二年1月放寒假时,他一到上海就到吕班路万宜坊(今重庆南路二零五弄)六十号去看丁玲夫妇。

1931年1月17日胡也频被捕后,托人带的第一封信是给沈从文的。

第一个将胡也频被捕的坏消息告诉丁玲的,是沈从文。

第一个和丁玲商量营救胡也频计划的是沈从文。

丁玲要去探监,请的陪同人,是沈从文。

到南京去找头面人物,同行的是沈从文。

……

总而言之,在丁玲刚做母亲就失去丈夫的悲痛时期,给她安慰、给她勇气、给她力量、给她安全感的,是沈从文,虽然不是惟一的,至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朋友。

奇怪的是,丁玲在1950年11月15日写的《一个真实人的一生——记胡也频》中,对沈从文颇有微词。她说:沈从文是一个常处于动摇的人,又反对统治者(沈从文在年青时代的确也有过一些这种情绪),又希望自己也能在上流社会有些地位……那时我们三人思想情况是不同的。沈从文因为一贯与新月社、现代评论派有些友谊,所以他始终有些羡慕绅士阶级,他已经不甘于一个清苦的作家的生活,也不大满足于一个作家的地位,他很想能当一个教授。他到吴淞中国公学去教书了。奇怪的是他下意识地对左翼的文学运动者们不知为什么总有些害怕。我呢,我自以为我比他们懂得些革命,靠近革命,我始终规避着从文的绅士朋友,我看出我们本质上有所分歧,但不愿有所争执,破坏旧谊,他和也频曾像亲兄弟过。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各有自己的追求和生活方式,沈从文“不甘于一个清苦的作家的生活”,“想能当一个教授”,尽管让他去当。至于“他下意识地对左翼的文学运动者们不知为什么总有些害怕”的问题,也很能理解,固然其中不乏明哲保身的嫌疑,但更重要的恐怕是担忧朋友的安危。

我们不妨来看看沈从文说过的一段话:“他们一共搬了四次。他们正在逃避什么,只想把家搬到一个无多几人知道的隐僻住处去。他们为什么必需如此不怕麻烦的搬来搬去,我并不曾细究问过,却明白那是什么原因。从他屡迁住处的情形想来,这海军学生是逐渐将为人所注意,故不得不谨慎机警如山狐,避开他的敌人的。”

很显然,沈从文当时非常清楚胡也频的政治身份,可是他被捕后,沈从文义无反顾地陪着共产党人的家属鞍前马后地奔忙着,这是什么样的勇气?又是什么样的友情啊!

胡也频牺牲后,沈从文有着更大的壮举,那就是护送丁玲把未满周岁的孩子送到湖南常德去,交给外婆领养。

丁玲有个好母亲,早年就孀居,有一子一女,儿子夭折,母女相依为命。在20世纪初,丁玲的母亲就在教育界服务,创办小学,自任校长,思想开通。20年代初,丁玲想到上海闯天下,母亲就鼓励她去闯,宁愿自己一人独留乡下。当她一听说女儿家中添丁,就急着想抱抱亲亲小外孙。1931年2月7日这个黑暗的日子刚过,丁母大约风闻些什么,又来信了,云:要到上海来看看女儿一家的生活。母亲受了很多苦,丁玲不想让母亲知道这个噩耗,增加痛苦,她一来岂不露馅了?这下子可把丁玲急坏了,忙和沈从文商量如何给母亲写信。

胡也频活着的时候,常常因为忙,顾不上给丈母娘写信,就让丁玲写,有时,是沈从文写的。丁、胡、沈三人常在一起,连字也相像,母亲收到信,根本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写信人。

为了让母亲安心,丁玲和沈从文一起创作了一封胡也频的信:姆妈:得到你的信,你真会疑心。我近来忙得如转磨,冰之来信应当说得很明白,有了些日子不写信回来,难道就发生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不要看那些造谣的报纸,不必相信那些报纸上的传说,那是假的。谁来捉我这样一个人呢?除了姆妈只想捉我们回家去陪大乾乾说西湖故事以外,谁也不想捉我,谁也捉不了我。

小频身体好,一天比一天壮实,将来长大了,恐怕只有回来在辰河作船夫,占据中南门小码头,包送老祖宗来往桃源同西湖。西湖如今还与长江不通船,我明白,我明白,不必姆妈来说我就明白喔!可是二十年后,世界不会同今天一个样子,姆妈不相信么?小频吃得多,我也吃得多。我极想吃腊肉和菌油。家中的廊檐下,这几天太阳很好,一定还悬挂得有一个火腿,一块黄黄的腊肉,留给我回来吃的。姆妈,你等着,事情若不太忙,我会把小频送回来换这块腊肉!

我想远行,去的地方也许极远,因为……这些事冰之信说得一定很清楚了,不明白的你将来也自然会弄明白,这时我可不告你。我只预备回来时同你下棋。我的围棋近来真进步太多了,我敢打赌,我不会再输给妈了。

请替我们问大乾乾的好,说这里有三个人很念她,其中一个是乾乾还不曾见过面的,名字叫做小频。小频真是个厉害的小家伙,他那眼睛鼻子全像她那祖母,一个天生的领袖!

我这信简直写不下去,小家伙古怪得很,只麻烦我,其实他早就应当来麻烦姆妈了!信中的小频那活泼可爱样,简直能呼之欲出,女婿还和丈母娘开玩笑,把小频送回来换腊肉吃。虽然他们在信的开头就对母亲说,不要听信谣言,但这事迟早会知道。为了让老人有个心理准备,他们在信中暗示:“我想远行,去的地方也许极远。”还说“不明白的你将来也自然会弄明白”。

信写得多么的俏皮、快乐、可亲,写信人的心却在哭泣、悲伤、煎熬。不能否认,这只有与丁玲心息相通的人才会“创作”出如此的精品。

他们在十天内连着去了三封信,还夹了一张早些时候一家三口的合影照。不料,老太太看了信和照片后,思念之情愈加强烈,来信最后通牒:再不把小孩送来,4月里一定要来上海了。事不宜迟,丁玲和沈从文商量后,为了一劳永逸,不如现在冒一次险,把小孩送回家乡。回乡一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且不说当时的形势之恶,国民党政府以二十万兵力,以何应钦为总司令,向中共苏维埃根据地发动军事“围剿”,采取“步步为营”的战术,兵分四路,对红军进行包围。在路上万一暴露身份,那后果不堪设想。另外,小孩的吃穿,坐火车、轮船,都得用钱。丁玲把一部稿子卖给中华书局,在徐志摩那儿得了一笔稿费,又向沈从文的绅士朋友邵洵美借了些钱;沈从文正好也收到一笔钱。

为了防止母亲起疑心,他们又以胡也频的口气,预先拟好三份电报稿,交给九妹,要她依次发出。第一封是报告他们动身的日期;第二封祝贺丁玲母子到家的快乐;第三封是催促妻子赶快回上海。

经过一场紧锣密鼓的准备,沈从文陪着丁玲母子终于乘上了去长沙的火车。到了长沙,在候车室里等了大半夜,方才登上去武汉的火车。这时,他们才松了一口气,因沈从文在武汉大学任教,人头比较熟,如果发生什么事,可以有个照应。

有一本《沈从文传》上,刊登了一幅照片,还有说明:“1931年沈从文送丁玲母子返常德时在武汉留影。左起:陈通伯、凌叔华、丁玲、沈从文”。照片上的丁玲面露微笑,凌叔华抱着孩子,笑得很开心,两边站的男人却是显得严肃有余。

凌叔华与陈西滢在1927年结成伉俪,1930年6月,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闻一多辞职,陈西滢被聘为院长,这时,陈西滢接受胡适、徐志摩的意见,聘请沈从文任武汉大学中文系的讲师。其间凌叔华也在该校任教。见到丁玲、沈从文来,很是高兴。从照片上看,他们是在一处地方游玩时拍的。丁玲和沈从文的绅士朋友处得不错。

他们在武汉小休后,又马不停蹄地乘小火轮回常德。这一路上,沈从文照料丁玲母子的衣食住行自不必详说,还担心当局的搜查,与此同时,丁、沈两人各怀有心事。丁玲想着要忍受丧夫的悲痛,如何在母亲面前强颜欢笑;沈从文想着,丁玲万一失态,他该如何劝解。

还是那熟悉的大门,还是那熟悉的天井,还是那亲爱的妈妈,丁玲刹那间真想扑在母亲怀里大哭一场,可是不能啊,看着母亲的白发、那条条皱纹,想起了母亲的遭遇和自己的童年,她要让母亲快乐快乐再快乐。想到这些,丁玲脸上露出了温和的微笑,迎着母亲递过来的信和电报。

母亲一边忙不迭地从丁玲怀里抱过孩子,一边说:“世界上真有你那爸爸急性,人还不回来,就电呀信呀催促妈妈回去,真是个急性的人!”

丁玲不动声色地看着电报和信,其实,哪里还用得着看?早铭记在心头了。随口还说:“真真性急得可笑!”

丁玲在家里一共住了三天,前两天好不容易混过去了,这第三天晚上,丁玲和母亲睡在同一张床上,沈从文睡在她们后面的房里,几乎一夜未眠,提心吊胆地怕丁玲控制不住自己,半夜里呜咽起来,可怎么是好?他侧耳听了一宿,直到天亮,没听到异样的声音,这才安心。他们告别母亲,在回上海的路途中,沈从文问丁玲:“在家中哭过吗?”

丁玲说:“我看见我妈抱了小孩子,只是在房中打圈子,口中还唱着哼着,且亲昵的骂频‘忘恩负义,记不着我的好处,不回来看看,且不让小妈妈多在家中住一阵’。我好些回数真想大哭。”

“但你并不哭出声来。”沈从文说。

“我若哭出声来,什么事都弄不好了。我想哭,我不敢呜咽就用牙齿咬定被角。三夜那么过去,她一点也不知道!”

朋友样的亲人,亲人样的朋友,一路行来,丁、沈的友谊之花该开得更鲜艳!可惜啊,美好的友谊却没有美好的结局!

同类推荐
  • 谁在守约

    谁在守约

    《谁在守约》以“人民好公仆”——裴庆生的生命轨迹和工作历程为主线,通过他生前书信、日记、论文和妻子、儿子的笔记等,发掘了大量真实生动、鲜为人知的素材,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了裴庆生同志无私无畏、勤政廉洁的品德,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人格魅力,反腐倡廉、造福一方的执著追求,以及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 张啸林全传

    张啸林全传

    民国初期的上海租界割据,帮派林立,当时的上海滩正处在这样的愁云惨雾之中。张啸林早年在杭州城里就作恶多端,后来闯入上海滩,开赌场妓院、贩毒,心狠手辣,大赚黑心钱,被人称为“三色大亨”。他充当蒋介石的刽子手,杀害革命人士。他还梦想坐上汪伪浙江省长的“宝座”,卖国求荣,做日本人的走狗。贪婪的本性使张啸林走上了一条不归路,随着张啸林叛国举动的愈演愈烈,国民党的不安与日俱增,蒋介石亲自指示军统局长戴笠对张啸林予以制裁。最终,死在军统派去的杀手林怀部手上,从而结束了他这罪恶的一生。
  • 儿皇帝石敬瑭

    儿皇帝石敬瑭

    官宝超编著的《儿皇帝——石敬瑭》为该丛书之一,介绍了儿皇帝石敬瑭传奇的一生。
  • 国际超级间谍档案

    国际超级间谍档案

    本书介绍了形形色色的间谍以其特殊的使命书写着人类的历史和现实。
  • 蒋介石评说古今人物

    蒋介石评说古今人物

    本书从评说人物这一层面,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蒋介石的个性特征、人际交往、思想观点及政治谋略等多个方面,是从新的角度对蒋介石进行研究的有益尝试。与其他同类著作相比,本书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在人物的选取上,该书所涉猎古今中外 170多位历史人物中,既有在历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巨擘、将令、文人,如孔子、孙中山、毛泽东、罗斯福等,也有鲜为人知的“小人物”,如蒋介石的亲属,这就让读者眼中的蒋介石更加丰满,更具立体化。其次,本书对人物进行了合理的分类,给读者以脉络清晰的感觉。三是评说原文分别取之于蒋介石的论著、书信、谈话、命令和楹联等,对人物的评价,既有总结性的,也有随意性的,严谨而不失自然活泼。
热门推荐
  • 属于我们的绚烂人生

    属于我们的绚烂人生

    有人说,梦想是绚丽的烟花,美丽却不实;也有人说现实是残酷的磐石,坚硬却可怕。若有一天,当梦想撞到现实,你会如何抉择?
  • 寒极无双

    寒极无双

    那个世界的终结成为他来到这个世界的契机。只可惜一般的套路都是男主前期废物被欺负成狗,这次当然也不例外。最终别人都看不起的他还被人被冤枉赶出了这个家族,走之时他在心中暗暗许诺来日若成强者回来之时必定要将今日之辱万倍偿还。偶入山洞遇恩师,得传承,捡灵兽,就这样从万年雪上走下来的一个少年开始了一段在这个世界的强者之路。“漫漫强者路,少年独自闯,前途莫难料,谁又能知晓。”
  • 落日鸦啼

    落日鸦啼

    没有过去与现在,他的未来更是充满未知,乌鸦总在黄昏时降临带来审判,事后留下的是一个个谜团
  • 我的暖阳一世倾城

    我的暖阳一世倾城

    时间不会忘记在我的生命里,你曾出现过。注定要相遇的人。是会成为彼此一生中的温暖。年少时,我们不相信有一见倾心,但有些人一但偶见即是一生。温暖,谢谢你曾来过我的生命,我人生在遇见你之后才算是人生。何苏叶,感谢你曾让我住进你的心房,我的一切是与你一起谱写的诗篇
  • 奇妙小百科(插图拼音读物)尖顶瓶与贝壳

    奇妙小百科(插图拼音读物)尖顶瓶与贝壳

    “奇妙小百科”是一套结合了科普认知与小故事的加拼音图谱百科丛书。它特别为2-6岁细节敏感期孩子设计。丛书目前包括地球的肚脐眼、蝴蝶仙子与飞蛾、螺壳里的月亮、尖顶瓶与贝壳、天上星星哪里来、突破世界的尽头、消失的夏天、会冒烟的树、月亮上的外星人城堡、古代的冰激凌、古代的冰激凌、小脚丫游世界十二本书。
  • 降师

    降师

    降师为国之栋梁,征伐血染、抵御护国,这一些都必要的。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守护自己的荣耀、守护自己的灵魂、守护自己的亲人、更是追寻自己心中坚持。人这种强大的生物一代又一代死亡,经过千年的寻求,一代又一代的人终于再次站立起来。也就在此,一种强大的人也诞生,这就是降师!降师以自身的物品、以世人的物品获得神秘的知理力量,强大的知理力量甚至能够瞬间夺取数百生命!”“我以我的灵魂、生命、决心、信念奉献给知理之门,只为了击退眼前的敌人,留给后方的人民一片静土!”......
  • 旅行的猫

    旅行的猫

    喵,我来了无尽世界中进化才是主题,但与进化同等的是心。
  • EXO之花开终是落

    EXO之花开终是落

    “如果可以,我真想和你一直旅游,一直微笑,一直陪在你身边,守护你,心疼你,不让你受委屈,待岁月静好,坐在躺椅上,听着录音机在温柔的静寂中,用没牙的嘴聊聊每一寸光阴.如果,我可以守住这辈子的爱,不让生死将它隔离,不让岁月加它抛弃,不让时光将它淡化。就这样,静静的守着你,我在那里,你在哪了。”——by:爱你的我
  • 最强女婿

    最强女婿

    大小姐蒋倩平淡的生活里出现了一个男人,一个土的掉渣的男人,可是就是这个男人,掀起了无数的波澜,让蒋倩小姐应接不暇的各种“小三”。少妇、警花、校花,怎么全都来了,他是我的男人,是我们蒋家的女婿!当然这些都不是关键的,关键的是这个男人,他是一个修仙者,一个在都市的修仙者传人!
  • 寒武纪

    寒武纪

    姜小邪前世是一名实习押运员,接到一次奇怪的任务,押送一批普通物资,可是其中暗藏着一个铅盒。途中遇不明势力抢夺,发生枪战,押运小组伤亡惨重,暗中保护押运组的军方特战队也没能扭转战局,特警队长临死前让姜小邪毁掉铅盒中的物品。姜小邪打开铅盒,发现里面竟是一枚三叶虫化石。无意中姜小邪将血液喷到化石上面。异象发生,姜小邪昏迷过去,醒来发现穿越到混元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