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91800000005

第5章 趋利避害原则与微反应原理

看似难以捉摸的微反应也有一定的原则和原理遵循。原则通常指的是事物的本质或原生规则,原理则是指事物普遍的或基本的规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两者看做是近义词。

只是,“趋利避害原则”与“重力原则”两大原则是我们的归纳,而“人类与动物的表情原理”则是由达尔文提出来的。

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微反应也不例外。在本书中,我们将这些在哺乳动物脑控制下表现出来的微反应总结为两大原则、三条原理与六大反应,趋利避害就是两条重要原则的其中之一。

人们为什么会趋利避害呢

“趋利避害”这个名词公认的出处应该是汉代霍谞所写的《奏记大将军梁商》,其原句是“至于趋利避害,畏死乐生,亦复均也”。汉代的许多古文翻译起来都比较困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着翻译一下,考验自己的文言文功底。但是,在本书中“趋利避害”作为微反应的一大原则,其出处并非是这篇晦涩的文言文,而是乔治·霍曼斯(George Casper Homans)的社会交换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

第一次知道这个理论是在大学一年级的《社会心理学》必修课上。能记得这个理论,也是因为当初教这门课的老师的教学方式是我所喜欢的。

社会交换论是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的理论。如果说研究社会结构属于宏观社会学的话,那么重点研究人际关系中交换现象的社会交换论就应该属于微观社会学。

社会交换论认为,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倾向于扩大利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由此提出六个命题,分别为: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侵犯赞同命题与理性命题,而这六个命题共同遵循“趋利避害”这一人类的基本原则。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基本原则,你也可以把“趋利避害”理解成是“贪生怕死”。趋利避害同样也是所有生物的本能,这种本能是生物与生俱来的,也是生物不断向高级进化的保证。我们可以把“趋利避害”拆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趋利”,即求生,让自己活着;第二部分是“避害”,即避死,避免可能让自己死亡的威胁。“趋利”使生物得到更强的生存能力,“避害”使个体的生命得到延续,进而保证了物种的延续,也促使物种进化得更加高级。

在微反应知识的学习、整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微反应中的许多反应都与“趋利避害”息息相关。通过字面理解“趋利避害”,我们可以引申出第一层含义:对于负面信息,我们会尽量避免,而对于正面信息,我们则会尽量去接受,这一层含义在微反应的一大分支微表情中普遍存在。

当面对一个刺激的时候,从面部表情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刺激是负面的还是正面的。当我们面临负面刺激的时候,就会尽可能地少接受这个刺激,出现如闭眼、瞳孔缩小、鼻孔收缩或者紧闭双唇等行为,一切能够打开、闭合的器官都会遵循“避害”的原则;而当我们面临的刺激是正面刺激的时候,就会表现出一系列与刚才反应相反的行为,如睁大眼睛、放大瞳孔、鼻孔张大等,这时候就遵从“趋利”的原则。

在微语义中同样存在着“趋利避害”原则,这也是此原则的第二层含义:在我们用语言与他人交流的时候,我们更喜欢用积极的形容词,而回避消极的形容词。

当然,并不是只有闭上眼睛才是“避害”,也并不是只有多用积极的形容词才算是“趋利”,因为还有一项重要的因素控制着接受刺激的量,就是距离。根据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当我们远离某个刺激的时候,刺激的接收量就会减少,而当我们靠近某个刺激的时候,刺激的接收量就会增多,由此得出“趋利避害”原则的第三层含义:面对负面刺激,我们会尽可能远离;面对正面刺激,我们会尽可能靠近。我们的头部、身体、手或脚面对负面刺激的时候,都会表现出远离的趋势,而面对正面刺激,就会表现出靠近的趋势。例如,当我们走在街上,天气晴朗,心情大好,可是走着走着你在马路的不远处发现了一坨动物的粪便,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利用你的身体去远离,于是表现出各种逃离的反应。

但我们又会发现,在马路上遇到一坨动物的粪便是很不容易的,更多情况下遇到的是人。遇到自己的熟人,我们会靠近;遇到自己讨厌的人,我们就会远离。一靠近一远离在“趋利避害”的同时,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就开始发生变化,而不同的人际距离又隐含着不同的人际关系。

人际距离与趋利避害

人际距离全称应该叫做“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最先将人际距离进行标准化划分的是一个美国人类学家,他的名字是爱德华·霍尔。

爱德华·霍尔博士将人际距离大致划分为四个区域,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距离,而不同的距离又与相应的人际关系匹配。

如果你有过心理学方面的专业学习,那么你一定对这部分内容比较熟悉,但是通过下文的讲述,你会对人际距离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首先要说的是亲密距离,它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亲密无间”。亲密距离的近距离范围是6英寸之内,在彼此如此靠近的情况下,肌肤接触是难以避免的;而亲密距离的远距离范围大约是在6英寸到18英寸之间,这样的距离依旧很近(但要排除外部环境的因素,比如说拥挤的人群、座位的安排等)。

上面的描述可能读者不是很适应,因为我们一般不用英寸来形容距离。英寸是英皇爱德华二世于14世纪颁布的“标准合法英寸”,约等于2.54厘米。6英寸约为15厘米,18英寸约为46厘米。46厘米是多长呢?大约是一个标准化键盘的长度,也大约是从肩膀到手腕的距离,这说明了什么?亲密距离是只要你伸手就能够到的距离。

不同人际关系的交往过程中,空间距离是不同的,而关于亲密距离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实验。

在一个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中,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的时候,实验者搬一张椅子在这位读者身边坐下。多次实验结果表明,几乎没有读者能够忍受陌生人距离自己太近,因为实验者入侵了读者的亲密距离,这个不速之客让原本正在安静阅读的读者无法忍受。

关于亲密距离,我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小规律,这个规律是在公交车上发现的,我们姑且把这个有趣的实验叫做公交车实验。

实验:公交车实验

在我故乡城市的公交车上,前方是两排左右边对称的座位,每边4个座位是相邻的,(当然公交车上的椅子是不可能这么豪华的,我们只是要模拟一下类似的情形而已)。如果在4个位置全空的情况下,第一位乘客坐在了打钩的位置,下一位乘有的读者可能不相信,坐在哪个位置上不是应该由乘客自己决定的吗?但是根据我长期的观察,上文所猜测的入座顺序,其出现概率远远大于随机水平的16.7%,尽管没有做过数据的记录。

除了亲密距离之外,还有个人距离、社会距离与公众距离。

个人距离是0.46~1.2米,一般用于朋友之间;社会距离为1.2~3.6米,一般用于公共关系而非私人关系之间,如老板与员工、员工与客户之间;公众距离为3.6~7.6米,即陌生人之间的距离;超过7.6米以上的距离则是演讲时采用的距离,彼此互不干扰。

熟悉的人我们会靠近,陌生的人我们就会远离,这同样也是基于“趋利避害”原则,如果你将以上的距离牢记于心,那么你就能迅速、准确地判断出你和对方的关系与密切程度。

冷水实验探究趋利避害的条件

毛主席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这个谎言泛滥的时代,调查就是破解谎言的最佳武器。尽管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基本原则,但是这一原则依旧受到了一批学者的“调查”,经过调查发现,人并不是无条件地遵守趋利避害的原则的。

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卡纳曼(kahneman)的冷水实验。

实验:冷水实验

在冷水实验当中,被试(指心理学实验或心理学测验中接受实验或测验的对象)需要先后体验A、B两个不同的刺激。

刺激A:将手浸入14℃的水中60秒。

刺激B:将手浸入14℃的水中60秒,随后提高水温至15℃,继续浸泡30秒。

14℃与15℃的水温均会使人产生不适感,在没有告诉被试A、B两个刺激的水温与持续时间的情况下,要求被试从A、B两个刺激中选一个继续刺激实验。

原理:人未必“避害”。

分析:

在这个实验的结果当中,69%的人选择了刺激B。可是刺激B中的“害”明明比刺激A的更多,除了浸泡在14℃的水中60秒以外又额外浸泡了15℃的水30秒(之前提及两种水温均会产生不适感),这时候人们的主观感觉产生了错误,“避害”就变成了“趋害”。

冷水实验一经传开引来了许多质疑,有人质疑实验本身,也有人开始质疑“趋利避害”这一普遍原则,还有人提出冷水实验仅仅说明了不一定“避害”,但是不足以否定“趋利”。

卡纳曼冷水实验的严谨性是稍有欠缺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本实验存在两大疑点。

首先,实验中先呈现刺激A然后呈现刺激B,产生了“顺序效应”。顺序效应是指刺激呈现的顺序影响人们判断的现象,也就是说,刺激A的首先呈现对刺激B的呈现产生了影响,如果先呈现刺激B再呈现刺激A呢?结果就有可能发生改变。其次,刺激B虽然“害”更多,但是15℃的水温高于原先的14℃,并且持续时间缩短,所以产生了“增减效应”。在这里,我们同样需要解释一下增减效应。增减效应的原义是人们更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不断增加的人,这是用来解释人际关系的一种心理学现象。现在,增减效应同样可以用来解释感觉适应的内容,刺激B中包含两段刺激,第一段是“14℃水温,60秒”,第二段是“15℃水温,30秒”,在第二段刺激中提高了温度,并且刺激时间大大缩短,会比第一段刺激舒服很多,人们同样喜欢那些对自己而言变得更舒服的刺激。

以我个人角度而言,冷水实验本身不能否认趋利避害原则,而趋利避害原则在广义微反应中的确普遍存在着。

同类推荐
  • 我们都爱发神经

    我们都爱发神经

    本书是心理学的最后一块隐秘,幽默另类、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发神经”现象,如间歇性抓狂、玩失踪、间歇性话痨、“报复式”暴饮暴食等,配有大量生动真实的案例,并附作者独到分析,教你如何一眼看穿“发神经”的所有秘密和怪癖。
  • 劳心者必读的101个心理法则

    劳心者必读的101个心理法则

    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潜能,并将他们的行为引向实现组织目标的道路。管理者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其组织成员的工作潜能,即组织成员在什么状态下愿意充分展现其才能并不断地自主地挖掘内在的潜能呢?这正是《劳心者必读的101个心理法则》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人性、人心的分析,将管理工作和心理学有机结合,真正使每一个管理方法或技巧切合人心、实用有效,使每一位劳心者有“心”可“劳”。
  • 每天懂一点潜意识心理学

    每天懂一点潜意识心理学

    世界上没有穷人,只有懒人,如果你想成为富人,就要像富人一样去思考和行动。本书通过一些经典案例,为你揭开富人的秘密,让你了解富人的财富是怎样创造的。富人与穷人的差别何在?希望本书能成为一把钥匙,帮广大读者打开财富之门。
  • 病由心生珍藏版:健康心理幸福一生

    病由心生珍藏版:健康心理幸福一生

    幸福的人生应当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之上。如果说“人食五谷杂粮,孰能无病”可以理解,但因为过度追求海市蜃楼般虚无缥缈的幸福,而让自己陷入心理疾病的泥潭,则可以说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幸福有很多种定义。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幸福;拥有甜蜜的爱情,是幸福;拥有美满的家庭,是幸福……幸福不仅仅是你拥有几幢豪华别墅,拥有几辆顶级名车,当这一切无人与你分享,或者你已经没有能力和精力去享受,你还会感觉到幸福吗?幸福也不是你中了500万之后的欣喜若狂,如果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生活的重压之下早已不堪一击,这样的惊毒你或许无福消受。
  • 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趣横生的心理学教科书

    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趣横生的心理学教科书

    不同心理学观点对人类行为的解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自然科学一板一眼的研究相比,心理学更为生动多彩,但我们并非执著于哪个理论更完美,而在于我们如何能更好地用这些理论合理地解释人类的行为。
热门推荐
  • 梦之行

    梦之行

    梦境到底是什么?是第六意识的产物?是过往经历的再次组合?还是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在最低层挣扎的平凡青年唐仁,在一次看似偶然的机会闯入了那个神秘梦之世界。等待他的是什么?噩梦?希望?还是意想不到的宿命?
  • 野蛮王妃:暴君,有种娶我!

    野蛮王妃:暴君,有种娶我!

    恶俗的穿,穿成亡国奴,她忍了,穿成被拍卖的亡国奴,她又忍了,穿成被拍卖带诅咒的亡国奴,她还是忍了。可当那个自大而高傲的男人出现,以绝对命令的姿态,说道:“从今天起,你就是本王的女奴,本王说什么,你绝对要服从!”忍忍忍,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她终于要爆发了!
  • 错爱一生:话说医妃俏

    错爱一生:话说医妃俏

    娇俏的王妃,错位的人生。我只是我,我只做我,管你宫斗权谋,我只是我!
  • 踏天荒

    踏天荒

    一块神秘的天碑,引发出一个逆天的传承。九幽古洞、万幕大沼、灵台秘府、九曲仙境,一座座神祗秘府打开五行强者之路。远古凶兽、荒古大妖、天级神兽;王侯强者、至尊皇者、道魔巨擘,掀开一幅幅波澜壮阔远古神话。一个自十万大山中走出的神秘少年,一个传承开启五行之路的逆天少年。在他的身上到底有什么样的秘密,能够让他在无数的荆棘血浪之上踏天而行!所有的一切从这里开始!
  • 骨灰级闺蜜

    骨灰级闺蜜

    三位女主是骨灰级闺蜜,有时会闹点小别扭,有时会因为自己的男神吵起来,有时会有人在中间挑拨,但她们还是不断的分分合合,上一秒还在生气,下一秒就又合好了.
  • 刀塔之龙骑士

    刀塔之龙骑士

    一位具有巨龙血统的坚韧少年,如何在惊险刺激、笑料不断的冒险中,披荆斩棘、浴血奋战,最终拿起圣剑,成为最强悍的战士!所有dota英雄的登场:热情搞笑的传说哥,冰雪美人水晶室女克丽丝芙,火辣刁钻的秀逗魔导士莉娜,坚强而又温柔的风行者奥蕾莉亚,……以及各种超强神器!
  • 天龙后裔

    天龙后裔

    魔帝阴谋攻占天界;天帝被俘,“天龙战神”投胎人世,旷世灾难随机蔓延,身为战神后裔的他,遭受灭门之灾后,却偶的神传,肩负光复使命,艰辛征途,却有可歌可泣的爱情,唯我独尊的豪情,不爱江山,独爱美人的胸襟与之为伴,挥剑向天,直捣魔穴,战神归来,妖魔难阻。
  • 叫你单纯

    叫你单纯

    一个单纯的少女,盘旋在各种纷争中,仅一年,无父无母。她拥有着特殊的爱好,这个爱好让她自毁家园。再出现时,已为人父母,照顾两个奶娃子,在家相夫教子,在外贤妻良母。她最后一句话:宁天下人负我,我也不欠天下人。
  • 有限正确记事簿

    有限正确记事簿

    “哟夏,你这么作死真的可以?”“小细节不要在意啦!”无论怎样,都得保有一个底线不是么?“真是可耻……都给本鸟注意点好不好!”虽然老是说节操什么的,毕竟节操才是生产力……嘛?反正掉了还可以从地上再拾的说。ps:书名是为了激励笔者本人,所以不必在意……嗯,就这样。笔者想要练练节操,节操才是第一生产力啊!
  • 穿越之塔

    穿越之塔

    一个无依无靠一穷二白的孤儿,从出生就被父母遗弃在山林之后,幸好被一个上山砍柴的老人给捡到一直抚养了二十多年,直到老人走后二十多岁的欧阳宇凭借着二十几年在和老人在一起生活的时间也学会了砍柴打猎。有一天他按正常生活一样的去山上打野,在无意之间进入了一个山洞,奇怪的时这个山洞中欧阳宇不知道的是他将去往一个奇幻的世界,而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他又会这个世界会有什么样的奇遇,各位书友看官们顺我一起去鉴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