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修养篇
第一节 青少年心理修养的内容
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锁有序的过程,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是这个连锁过程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有自己的特点和任务,又为下一阶段做准备。因此青少年顺利地渡过心理断乳期,对青少年整个人生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青少年必须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有了新的认识,即不仅包括人生理上的健康,而且还包括人的心理上的健康。一个人只有生理健康并且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健康。青少年朋友在关注身体的健康的同时一定要充分关心自己的心理状态。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了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密切联系的。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必然对自己的发展有着明确的适合实际的认识。从青少年的实际出发,青少年时期的人生课题大致有以下几项:(1)是学习与同龄男女的新的交际,扮演好男女性别的社会角色;(2)认识自己的生理结构,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机体;(3)从父母和其他独立成人那里独立地体验情绪,树立实现经济独立的信心;(4)完成学业,作好择业准备;(5)发展作为一个公民必要的知识和态度,追求并实现有社会性质的行为;(6)学习作为行动指南的价值与伦理体系,确立自我价值观,青少年在完成人生发展课题过程中可能出现矛盾、发生困难,应当通过心理咨询等合适的方法来解决。
其次,引导和培养青少年善于调适自我的能力。心境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被拉长了的情绪”。青少年由于直面紧张的学习,剧烈的竞争,复杂的社会生活,一系列的疲劳、紧张、烦恼、冲突、挫折……易使他们产生心境欠佳,产生心理障碍。因此,要引导他们努力学习心理卫生知识,这是青少年增进自我了解并进而达到自我调节的理论武器。帮助他们把学到的心理卫生知识运用于个体的心理调适和自我保健之中。同时,应引导他们加强个体心理调节。帮助其采用“娱乐调节法”“体育调节法”“休息调节法”,调整被烦事扰乱的心境。再者,应引导他们及时寻找心理咨询帮助。尤其当他们心理紧张,自己不能调节时,求援心理咨询帮助是明智的选择。保持良好的心境,以乐观向上、进取的心态完成学业。
再次,引导和培养青少年适应生活的能力。市场经济对青少年的生活能力和人生道路提出的更高的要求。第一,应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现代生活是充满竞争的、复杂多变的,挫折和失败在所难免,青少年需要有受挫奋起的思想和心理准备,要确立顽强拼搏、不断进取的心理目标。第二,应引导大学生确立与个体能力相适应的心理抱负。心理抱负既不能超高,也不偏低,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达到社会需求的尺度为准。客观地认识个体的优劣长短,以扬长补短,相得益彰;第三,应引导青少年坦诚待人,充满自信。教育他们真诚和直率地与人相处,落落大方。富有信心,减轻心理压力。在优胜劣汰、竞争剧烈的现代生活中锻炼和培养个体顽强的适应能力,求生存图发展,成为有优良智能结构和健康心理素质的现代人才。
最后,完善个性,发挥心理潜能。潜能是青少年人生的冰下激流,亟待开发。心理学研究或成果表明:常人通常仅运用了其潜能的极小部分,约在6%~10%之间。人脑潜能研究的有关资料表明:倘若一个人能迫使大脑达到其一半的工作能力,他们便可轻而易举的学会10种不同国度的语言,学会文理医等完全不同的大学课程。
青少年身心潜能的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创造能的开发是开掘青少年心理潜能的关键
青少年的潜能是一种生命能,它存在于每个青少年的生命航程中,是青少年力与美的综合。而创造能则是最主要的显现之一,如何最有效地将青少年的智能应用到创造性的学习生活中去,转化为创造成果,这是每个青少年所面临的现实课题。青少年创造能的开发,不外乎四个方面:其一,要善于激励个体的自我激发;其二,要不断优化个体的创造性个性;其三,要敢于突破个体的心理屏障;其四,要及时改善个体的思维定势。
二、进取能的开发是开掘青少年心理潜能的支点
青少年经过苦读深研,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开始致力向某一学科或领域发起主动进攻,未知领域才会被逐步占领,被一一开拓,才会出现新思想、新成果。努力培养对未知领域研究的浓厚兴趣,不断地发现新问题、树立新目标,是充分开发青少年潜能的有效方法。
青少年在开发进取能过程中应正确处理三种关系: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人们创造新事物,均是在原有事物基础上发展和创新。青少年在创造新的知识和事物时,总离不开学习和运用前人创造的优秀成果,用已有的知识作为创造的武器。无论是创造还是进取,都是继承以往的优秀成果,探索未知的领域,没有继承也就难以创新。因此,青少年应将继承与创造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优良心理品格的塑造是开掘青少年心理潜能的基础
青少年潜能能否充分发掘,不是单凭智能水平、思维方式、机遇便能决定的,还要看其心理品格如何。青少年身心潜能的发掘离不开以下优良心理品格的塑造:
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是促使青少年巧渡学业难关的精神支柱,只有凭借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才能将深埋于身心深处的潜能全部地发掘和开发出来。
执着的爱好和追求。爱好是对某种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所引起的一种积极活动倾向。追求是人们为了达到目标所进行的实践活动,追求是目标专一的进取,是寻根究底的研究,是集中精力的思索。这是青少年发掘身心潜能必不可少的主要心理品格。
苦干和实干的精神。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说:“绝大多数科学发现都是一步一步做出来的。”以辛勤的劳动,以实干和苦干的精神换取创造性的成果。青少年应淡化名利,充分发掘身心潜能,不断攀向成功的金字塔的顶端。
第二节 青少年心理修养的途径
独立,对于青少年而言,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字眼。但要真正的独立,心理健康,是基本的保证。为此就要不断地加强心理修养。心理修养有各种途径,在此我们介绍几点,仅供参考。
一、要了解自我
那么青少年应当怎样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呢?
1.通过自我开放。自我开放是自我认识的基础。只有从离群索居、独来独往和囿于人心灵小圈子等自我封闭状态中走出来,投入群体生活,才能积极主动地交往结友,才能赢得别人的坦诚相待、直言相告。同时,自己也能从中发现自己的个性、才能,才能扬长避短,把握住生活的大方向。
2.通过别人态度来反馈。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对你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肯定你、尊重你、乐于与你交往;有的人否定你、讨厌你、疏远你。这就是态度反馈。我们可以此为参考,分析自己具有哪些令人喜爱的优点,哪些令人生厌的缺点。由于他人认识上的局限,如偏爱、成见、缺乏了解等因素,其评价会有失偏颇。因此不妨多与人接触,在众多的评价中更全面真实地了解自己。同时还可将他人的评价与自我评价相对比检验自我认识能力。
3.通过与别人相比较。现实生活中人们喜欢相互比较,从而确定自己的形象和位置。在比较时对象的选择很重要,要寻找环境和心理条件相近的人比较,才能发现自己的实际水平,找不如自己的人比较,或拿自己的缺陷与他人的长处比,都是不妥当的。
4.通过工作成果来认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们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才能。有人长于书画、有人精于琴棋,有人组织能力强,有人科研成果卓著。青少年朋友可以认真学习,主动参加科研、社会实践和社会工作,从中表现自己的特长、挖掘自己的潜能。同时发现自己的弱点,有针对性地加以克服。
二、从生活自理开始
古人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个体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不能很好地料理,又何谈什么自立呢?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确有少数青少年口口声声地向大人要求着独立、自主、平等,但另一方面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他们又靠什么自立呢?而有些青少年认为生活自理问题只是小事一桩,他们所向往的独立毫无关联。其实不然。自主能力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经过长期锻炼积累而形成的。生活处理能力是一种最基本的自立能力,古人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如果连一点最起码的能力都没有,那么,“独立、自主”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三、强化自立意识,不断增长才干
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生活经历、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制约,青少年的实际能力还不足以使他们彻底自立。但另一方面,青少年容易自视过高,自认为已经能够自立了,看不到自身存在的欠缺。这会影响他们努力去增长自己的才干,并最终会影响到他们的自立。因此,对于青少年而言,必须端正对自我的认识,必须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冷静、全面的评价,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要强化自立意识,要善于利用各种场合、把握各种机会、创造各种条件,让自己得到充分的锻炼。比如,在家中,你可以试着做一个月的“当家人”,家庭的各种开支全由你掌管,衣食住行都由你安排,各种家庭事务皆由你操作。这样,你的能力就会在处理这些细小、繁琐、看似简单的家务事中,逐渐得到增长。同样,在学校里,在社会上,你也可以利用各种机会锻炼自己。只要你留意,锻炼的机会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请不要错过这一个个机会,每一次锻炼都会成为一块能力的方砖,最终支撑起你自立的大厦。
四、在实践中培养健康的心理
个体心理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受制于两方面的因素,即人的自然素质和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但这两个因素都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互相联结、互相作用,构成人们心理的矛盾运动、发展,促进人才的成长。
青少年要成为国家、民族、社会的有用人才,首先必须由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去探究未来知识的世界,那么怎样才能认识人类尚未知晓的知识呢?回答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人只有在实践中与客观世界相接触,才有可能获得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经一事,长一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民间谚语很形象地道出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实践活动是人的各种能力发展的必由之路。不同的实践过程能产生不同的能力。包起帆通过大量搬运木料的实践,发明了抓斗,成了有名的“抓斗大王”;歌唱家只有通过大量的练声,才能够掌握科学的发声技巧。在现实生活中,凡一技之长,无不是在长期的实践中练就出来的本领。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
实践活动是磨炼意志的重要手段。意志是人们自觉确定的目的,并支配与调节自己行为,克服苦难,从而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活动。优良的意志品质会使人成为生活的强者,但这种优良的意志品质绝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努力实践,才能培养出来。
实践活动对于个体心理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个性优良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又是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实现。当代追求人格完善,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更强烈,只要努力实践,一定会成功,路就在你的脚下。
【事例】
孩子需要理解与尊重
被调查的儿童中有40%认为“得不到尊重”;23%认为“来自父母的压力太大”;约30%的受调儿童家长“很少和孩子一起聊天”。
提起少年儿童,大人们都会觉得他们是小孩子,是未成年人,他们的行为需要规范和指导。但是,现在的小孩子,已具有一定的见解,他们在被规范与引导的同时,也需要理解与尊重。在上海市少工委,上海市少先队工作学会对本市五个市区、五个郊县的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千名少年儿童进行的一次调查中表明,希望“被理解、被尊重”是广大少年儿童的呼声。
调查中,在回答“少年儿童最大的苦恼是什么”时,有40%的少儿认为是“得不到理解与尊重”,23%的少儿觉得是“作业负担太重”,“来自父母的压力太大”;也有21%的少儿把“孤单寂寞”视为最大苦恼。
据统计,有近30%的家长“只关心学习,其他很少过问”、“很少和孩子一起聊天”,对此,儿童专家认为,老师家长应定期与孩子交流,多听听孩子的声音,用轻松的谈心代替严厉的斥责,用商量探讨代替说教命令,用引导启发代替压制灌输,这不仅能深入儿童内心世界、疏导他们的情绪,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对教育而言,也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学业负担重,娱乐时间和娱乐场所少,也使不少孩子觉得苦恼。调查显示,65%的少儿每天自由玩乐的时间少于15小时。12%的少儿甚至几乎没有玩乐的时间。同时,27%的少儿期望有玩乐的天地;16%的少儿表现出对少儿读物、影视的需求。专家们认为,有些学校跟着升学的指挥棒转,搞题海战术,提高密度的作业和测试,有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过严,致使他们长期在高压环境中生存。“表面上看,这是‘为了孩子好’,实际上,这不仅压抑了孩子个性,阻碍其发挥创造力,能动性,也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家长应给孩子适当的休息、娱乐时间,一张一弛,才是长远之计。
另外,调查也发现,少儿崇拜“老师长辈”的比例最大,占37%,而“追星族”仅占19%,2%的儿童则对自己充满自信,崇拜自我。在择友上,“乐于助人”、“幽默”、“成绩好”的学生最受欢迎。
这次千名少儿的调查,反映了当代儿童渴望思想交流、感情沟通,要求解除束缚、减轻学习负担的呼声;同时也表明了当代少儿是有思想、有主见、强调自我与个性发展的一代人。因此,如何同孩子们平等相处,给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就成为家长和教育部门值得思考的问题。
【操练】
认识自我,认识他人
操作目的:通过对各种认识自我和认识他人的途径的熟悉和使用,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进一步认识自己。
操作步骤:
(一)熟悉各种方法并使用:
1.自我认识:
(1)写20个“我是谁?”
(2)写出5条别人对你的评价。
(3)从5个方面与同寝室(同班)的人比较。
(4)写出5条自己的人格特征。
2.认识他人:
(1)对寝室(班级)的同学选择5位各写5条评价。
(2)对以上同学都写5条其言语特点,如最爱谈论谁;叙述事实是重过程还是重概括的描述;言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多谈生活烦恼还是国家大事;用词是否高雅。
(3)对以上每位同学都写5条体态语言特点,如服饰、发型、手势、表情、姿态等。
(二)将自我认识同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对照,进行总结,并交流体会。必要时可进一步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