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42200000075

第75章 审判(25)

“根据在于,”教士回答道,“守门人的头脑简单,因为他不明了法的内部,他只知道通向法的道路,他在路上来回巡逻。他的关于法的内部的想法是幼稚的。而且他自己也害怕其他守门人,认为他们是拦住那人去路的妖怪。实际上他比那人更怕他们,因为那人听说里边的守门人模样可憎以后,还是准备进去,而守门人却不想进去了,至少据我们所知是这样。还有的人说,他一定已经到过里头,因为无论如何说,他已受雇为法服务,这项任命只能来自里头。这种说法遭到了反驳,理由是,很可能是里头传出来的一个声音任命他当守门人。无论如何说,他在里头不可能进得很深,因为第三个守门人的模样就已经使他不敢看一眼了。此外,这么多年来,除了有一次提到那些守门人外,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说过什么话,能表明他了解里头的情形。也许禁止他这么做,但是关于这一点也没有提及。有鉴于上述种种,人们得出的结论是,他对里头的情形和重要性一无所知,因此他处于一种受骗状态。在看待他和乡巴佬的关系方面,他也是受骗的,因为他从属于乡巴佬,而自己却不知道他反把乡巴佬当做自己的下属来对待,许多细节可以说明这点,你一定还记得。依据对故事的这种解释,非常明显,他是从属于乡巴佬的。首先,奴隶总是从属于自由人的。乡巴佬的确是自由的,愿上哪儿就上哪儿,只有法的大门对他关着,只有一个人——守门人——禁止他走进法的大门。他接过凳子,坐在门边,待在那儿,一直到死,完全是自愿的。故事里从来没有说起有谁强迫他。可是,守门人却被职责强制在岗位上,他不敢走到乡下去,显然也不能走进法的门里去,即使他想进去也不行。另外,虽然他为法服务,但他的岗位只是这一道门。换句话说,他只为这个乡巴佬服务,因为这道门是专为乡巴佬而开的。从这方面说,他也从属于乡巴佬。我们可以设想得出,乡巴佬从小到大的那些年间,守门人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走过场,因为他必须等待一个人的到来,也就是说,要等一个人长大。因此,他必须长期等待,以便实现自己的工作目的。此外,他还得等那人高兴,因为那人只有当自己想来时才来。守门人职责的期限也取决于那人的寿命,所以,归根结底,他是从属于那人的。故事里始终强调,守门人对所有这些显然一无所知。这本身并不奇怪,因为根据这种解释,守门人在一件重要得多的、直接影响到他的职责本身的事情上,同样也是受骗的。例如在故事末尾,他提到法的大门时说:‘现在我要去把它关上了。’但是,故事开头部分却说,通向法的大门一直敞开着。倘若它一直是开着的,这就意味着无论乡巴佬是死是活,这门在任何时候都应敞开着。既然这样,守门人就不能把它关上。至于守门人说这话有什么动机,有几种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他说要去关门,只是为了回答乡巴佬而已。有人说这是他强调自己是忠于职守的。也有人断言,这是为了使那人在弥留之际感到懊丧不已。不过,人们还是同意这个观点:守门人没有能力去关门。很多人认为,在智力上他也不如乡巴佬,至少在故事结尾部分是如此,因为乡巴佬看见法的大门里射出了光线,而守门人站岗的位置却决定他要背对着门。何况他也没有说任何话,证明他发觉了这种变化。”

“说得有理,”K低声向自己复述了教士说的几个理由以后说道,“说得有理,我倾向于同意这种观点:受骗的是守门人。不过,这不能使我抛弃原先的看法,因为这两个结论在某种意义上是并行不悖的。守门人精明也罢,受了骗也罢,无关大局。我说过,乡巴佬受骗了。倘若守门人头脑精明,也许有人会对此起疑。但是,倘若守门人自己受了骗,那他的受骗必然会影响到乡巴佬。这就使守门人实际上不可能成为骗子,而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真是这样的话,就必须立即解除他的职务。你不应该忘记,守门人的受骗对他自己固然无害,但会给乡巴佬带来无穷无尽的危害。”

“对这种看法也有反对意见,”教士说,“很多人断言,故事本身不能使任何人有权来评论守门人。无论他会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他终究是法的仆人。这就是说他属于法,因此他完全超出人们所能评论的范围。在这种情形下,我们不敢相信,他从属于乡巴佬。虽然他受职守的制约,必须守在法的门前,但是他却比世界上任何人都要伟大得多,别人无法和他相比。乡巴佬只能求见法,守门人却已经固定在法的身边。是法把他安置在守门人的位置上。质疑他的尊严就等于质疑法本身。”

“我不同意这种看法,”K摇摇头说,“因为,我们倘若接受这种看法,那就必须承认守门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可是,你自己也已充分证明,这样做是不可能的。”

“不,”教士说,“不必承认他说的每句话都是真的,只需当做必然的东西而予以接受。”

“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K说,“这会把谎言变成普遍准则。”

K用盖棺定论的口气说了这句话,但这不是他的最终论断。他太疲倦了,没力气逐一分析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来的各个结论。对他来说,从而萌生的这一大摊思想都是陌生的,是难以捉摸的。对法官们来说,这是一个正合时宜的讨论题目,但对他来说并不是这样。这个简单的故事已经失去了它明晰的轮廓,他要把这个故事从脑海中驱逐出去。教士现在表现得情感细腻,他听凭K这样说,默默听取他的评论,虽然无疑地并不同意他的观点。

他们沉默寡言,来回踱了一会儿。K紧靠着教士,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他手里提着的灯早就熄灭了。由于银子本身的光泽,数位圣徒的银像在他前面很近的地方闪烁了一下,马上又消失在黑暗中。为了让自己不至于太依赖教士,K问:“我们离大门口不远了吧?”

“不对”,教士说,“大门口离我们还远着呢。你想走了吗?”

虽说K当时没想到要走,然而他还是马上回答:“当然,我该走了。我是一家银行的襄理,他们在等着我,我到这里来,只是为了陪一位从意大利来的金融界的朋友参观大教堂。”

“好吧,”教士说,他向K伸出手,“那你就走吧。”

“但是,这么黑,我一个人找不到路。”K说。

“朝左拐,一直走到墙跟前,”教士说,“随后顺着墙走,别离开墙,你就会走到一道门前。”

教士已经离开他一两步了,K又大声叫:“请等一等。”

“我在等着呢。”教士说。

“对我,你还有别的要求吗?”K问。

“没有。”教士说。

“一度你都对我很好,”K说,“给我说了这么多道理,可是现在你却让我走开,似乎你对我一点也不关心。”

“可是你现在必须离开了,”教士说。“好吧,这就走,”K说,“你要知道,我这是出于无奈。”

“我是谁,你应该先知道。”教士说。

“你是狱中神父。”K说。他摸索着又走到教士跟前。他并非像时才说的那样,一定要马上赶回银行,而是完全可以再待一会儿。

“这意味着我属于法院,”教士说,“既然如此,我何必要向你提各种要求呢?法院不向你提要求。你来,它就接待你。你去,它就让你走。”

尾声

K三十一岁生日的前一天晚上,大约九点钟,街上阒寂无声,两个男人来到他的住所。他们身着工装礼服,面色苍白,体态肥胖,头戴一顶大礼帽,似乎一直不脱下来。他们在大门口互相谦让一番后,又在K的房门前更客气地你推我让了一阵。K并不知道他们的来临,这时他正穿着一身黑衣服,坐在门边的扶手椅里,缓缓地戴上一副新手套。他的手指被紧紧绷着。他看上去像是在等客人。他站起身来,新奇地观望着出现在他眼前的两位先生。

“那么,你们是来找我的?”他问。两个男人鞠了一躬,分别用拿着大礼帽的那只手指了一下对方。K告诫自己,他要等的是其他的客人。他走到窗口,再次望了一眼黑漆漆的街道。对面的窗户也几乎全是黑的,许多窗子垂下了窗帘。有个房间的窗口亮着灯,几个小孩在栏杆后面玩耍,他们不能脱离原地,只好彼此向对方伸出小手。

“他们把最差劲的,过时的角色派来对付我,”K自己嘟囔着,又看了一眼周围,来证实这个印象,“他们要把我随随便便地干掉。”

他蓦然转过身来,对来的那两个人问:“你们演的是什么戏?”

“演戏?”其中一个人说,他的嘴角抽动了一下,看着另一个人,仿佛是向他求助。那个人的反应像是一个哑巴在努力摆脱难堪局面。

“他们不打算回答问题。”K心想。他去拿帽子。

当他们依然在下楼之际,这两个家伙就试图抓住K的两个胳膊。K说:“等我们走上街再说。我不是病人。”

一出大门,他们就以一种他前所未见的样子抓住他。他们的肩膀死死顶着K的后肩,但并不扭曲胳膊肘,而是伸直手臂,压住K的胳膊,以一种敏捷纯熟、训练有素让人难以反抗的方式将K的双手压得动弹不得。K挺直腰杆,走在他们中间。这三个人联成一个整体,只要其中有一个人被打倒,大家就会一并倒下。只有无生命的东西才能组成这样一个整体。

借着街灯,K一再试图看清他的同行者,眼下尽管离得很近,但要做到这点却很困难。方才在光线暗淡的房间里,他也没能看清楚。

“他们或许是男高音。”他看着他们鼓囊囊的双下巴,心里想。他们的面庞过分干净,使K顿生反感。人们简直可以认为,在他们的眼角有一双很清洁的手下过工夫,按摩过他们的上唇,抚平了他们下巴上的皱纹。

K意识到这一点,便停了步,那两人也随之停了下来。他们站在一个空旷无人的广场边上,广场上装点着花坛。

“为什么在那么多人里面,他们偏偏派你们来!”他说,与其说他是在发问,不如说是在叫喊。那两位先生明显无言以答,他们空垂着胳膊,站在那儿等待,如同病房里的护理人员守候着在休息的病人一样。

“我不想再往前走了。”K试着说。这句话并不需要答案。那两个人没有松手,而是想法子推着K走,这样就足够作为回答了,但K却进行反抗。

“我需要用力气的时间不多了,现在就把全部的力气都用光吧!”他思量着,脑中不禁想到了苍蝇,它们想方设法从粘蝇纸上挣脱,直到扯断自己的细腿为止。

“这些绅士们会发觉我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就在这时,博尔丝特娜小姐出现在他们的前面。她离开一条次要街道,那条街地势较低,之后登上数级台阶,走进广场。不能保证一定就是她,然而模样很像她。究竟是不是博尔丝特娜小姐,K并不在乎。关键是他蓦然明白了,反抗是没有什么用的。他即便反抗,给他的同行者制造些麻烦,靠搏斗来换取生命的最终一刻,也称不上是英雄。他开始挪动步子,看守们着实舒了一口气,这种轻松感在某种程度上居然也传染到了他身上。现在他们让他带路,他便跟着走在前面的小姐,向前走去。他并不是想追上她或尽可能使她保持在自己的视野之内,而仅仅是为了不忘记她给自己的教训。

“我现在唯一可以做的事,”他对自己说,他的脚步和那两个人的脚步一直十分合拍,这更坚定了他的想法,“我唯一可以接着做的事是,由始至终保持理智、镇静和富有分析能力。我总是想用二十只手来攫取世界,我的动机也并不是非常值得称道。难道我现在要让人认为,一年的审判过程竟然不曾教会我任何东西吗?难道我希望,当人们在我死后议论起我的时候将说,我在案子开始时想要它结束,而在案子结束时又想要它重新开始吗?我不愿意别人这样说。我很高兴派了这么两个半哑的傻瓜来陪我上路,我可以对自己说任何有必要说的话。”

这时候,博尔丝特娜小姐已经转进一条小街,此时此刻K已经用不着她了,他顺从地随着押他的人走。月光下,三人步调完全一致。他们走上一座桥。无论K做什么动作,那两人就立即附和。当K略微侧身转向桥栏杆时,他们仿佛是和他连成了一个整体似的,也随之转过身停下来。月色皎洁,波光粼粼,流水在小岛两边分开,岛上树木成林,枝叶茂密,就像缚在一起似的。树林中逶迤着几条砾石小径——现在看不见——,路边有几条舒适的长凳,夏天K曾多次躺在这些长凳上惬意地休息过。

“我并不想停下,”他对同行者说,他们的彬彬有礼和依顺服从使他感到难为情。其中的一个似乎在K的背后温和地责备另一个人不该停下来。于是他们三人继续往前走。

他们经过数条很陡的上坡,路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就有几个警察站着,或者来回巡逻。有时离他们很远,有时就在他们身边。一个大胡子警察手握刀柄,似乎有意走近这一群看上去并不都是没有危害的人。两个先生停下脚步。警察仿佛就要开口说话了,但是K却用力拉着两人依然向前走。他一直谨慎小心地回头张望,看着警察是不是跟在后面。他拐了个弯,甩开警察后,马上就奔跑起来,两个同行者也只得气喘吁吁地在他身边跟着跑。

他们就这样迅速地出了城。在这个地方,城市差不多直接与田野相连,中间没有什么过渡地带。在一座依然是纯城市化的房子旁边,有一个荒凉的、人迹罕见的小采石场。那两个人在这儿站定,不知道是因为他们打开始就看中了这个地方,还是因为他们实在累得不想再走了。现在他们松开K的手。K一声不响,站在那儿等着。他们摘下大礼帽,拿手帕擦干额头上的汗珠,同时察看着采石场。月光以其他的光线所不具有的纯洁和宁静映射着万物。

就下一步任务中谁第一个动手的问题,两个人你推我让,仿佛是礼节性的客套一番——这两个受命做事的人,在接到这个使命之时,也许没有什么明确分工,他们中的一个走到K面前,脱下K的大衣和背心,最终又脱下他的衬衫。K身不由己地打了一个寒战。那人在他背上轻轻拍了一下,让他放心,随着把K的衣服整整齐齐地叠在一起,似乎它们什么时候还会用得上一样,自然不会立刻就用。为了不让K在凉飕飕的夜风中呆站着,那人拉住K的手臂,带着他来回走了一阵。那人的同伴则在采石场上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找到地方后,便招呼他们过去。和K在一起的那人就把他带去了。这个地方位于悬崖边上,旁边有一块孤零零的大圆石头。那两个人让K坐在地上,背靠着大圆石,头枕在上面。但是无论他们如何煞费苦心,也无论K多么唯命是听,他的姿势总是东倒西歪的,看上去很别扭。于是他们中间的一个就请求另一个让他来独自摆布K,但即便如此,也于事无补。最终他们就任凭K那么待着了,此时的姿态以致还不如刚才摆过的那些姿势好。一个人继而解开大衣,从挂在背心皮带上的刀鞘里抽出一把屠夫用的又长又薄的双刃刀,把刀举起,在月光下试了试刀锋。他们又无耻地谦让起来,第一个人从K头顶把刀递给第二个,第二个又从K头顶把刀还给第一个。

同类推荐
  • 御用文人

    御用文人

    文人之才可驭而不可辱;文人之德可灭而不可蔑。是什么让某些文人成为奴仆受人驱使,成为为他人冲锋陷阵的走卒?答案很简单——权利、名誉、美色、欲望、金钱。别人在官场平步青云,丁山却似蜗牛般爬行。当前女友成了上司的情人,他每日里却还要点头微笑。人们视他为“御用文人”……然而,世间的事情总是这样:你不惹事,事却偏偏来惹你。当他被打击得无处躲藏的时候:当他眼见着他爱的人、他爱的家乡、他的信仰底线被肆意践踏的时候。他愤怒了!文人的傲骨重现!文人的精神得以复活!卑贱的官场小草,掀翻了官场“磐石”!
  • 麦村

    麦村

    因为修家谱,“我”回到了父母亲的故乡麦村。然而想不到的是,“我”却被那些不能写入家谱的先辈们的事迹和人生深深地吸引住了,并且开始重新打量麦村这座江南的村庄。小说围绕着那些被称之为“稗子”的不肖先辈展开,试图讲述他们各自迥异不同的命运,展现了一部另类的家族稗史。经由这些几乎被遮蔽的人物,作者缓缓揭开了故乡隐秘的另一面,善良也残酷,鲜活又腐朽……这是一部不寻常的乡村人物史。
  • 前进吧,火红的拖拉机

    前进吧,火红的拖拉机

    这是一部反映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中篇小说。作品围绕着使用拖拉机问题上的一场尖锐斗争,塑造了以共青团员、回乡知识青年孙勇凯为主角的一组英雄群像。他们在毛主席的光辉思想指引下,敢于反潮流,敢于抵制错误路线,显示了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我国农村广大贫下中农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崭新的精神面貌。
  • 不负如来不负卿(新版)

    不负如来不负卿(新版)

    公元初的丝绸之路,龟兹国的古道夕阳,驼铃悠悠,缓缓唱一曲悠扬的情歌……初次见到穿越而来的现代女子艾晴时,鸠摩罗什十五岁。几番共历生死,少年僧人心中刻入的倩影再难抹去。十年后再次见到她时,她容颜未改,他已名扬西域。对他来说,她是爱而不得的女子;对她来说,他是注定许生佛门的千古高僧。横亘在他们中间的不仅有父母的悲剧,弟弟的阻挠,权谋的利用,世俗的不容,更是相隔着漫长的千年时光。即便早已情根深种,终究羁绊于那一颗坚定的向佛之心。又一个十年过去,他遭受了人生中最大的困厄,她甘冒辐射穿越而来,只为陪伴他走过最艰难的岁月。
  • 眼泪想说话

    眼泪想说话

    本书为故事集。内容丰富,文字流畅,故事生动,情节感人。尤其是前三辑是军旅作品,有诙谐幽默的、有温馨感人的、有战友情深的、有浪漫爱情的。一个个看似平实的故事,从中透露出的都是当代年轻军人敢于承担、乐于奉献、勇于卫国的铁血情怀,以及军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热门推荐
  • 不婚行不?

    不婚行不?

    话说,某年某日,堂堂的傅家九代传人傅宁在浪漫的法国某处,用大无畏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奉献”精神救了一名褐色眸子的大美男。本以为,那不过是傅家后人行侠仗义的无数事迹中几不可提的其中一件而已——咳咳,可是被救者却不是这样认为,身为虔诚的基督教徒……
  • 西湖八百年

    西湖八百年

    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小白,你把许仙丢哪了?”……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在江南蒙蒙的烟雨中,手撑一把簪花纸伞,为我挡住瀚海波涛。八百年西湖美景,水枯泪干,情不断。
  • 灵异经典3-幽灵伴侣

    灵异经典3-幽灵伴侣

    一趟惊心动魄的惊魂之旅,一场恐怖的饕餮盛宴。恐怖即将渗透你的每一个细胞!《惊魂玩具房》中收录了英、法、俄等国家的世界顶级灵异小说大师的代表作,其中不乏古典巨匠,也有新锐先锋,如雅各布斯的《惊魂玩具房》,爱伦·坡的《催眠术怪谈》,凯瑟·吉利斯的《女巫室》,等等。
  • 栋亭书目

    栋亭书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阿诗玛

    阿诗玛

    《阿诗玛》是云南彝族撒尼人的民间叙事诗,被撒尼人民称为“我们民族的歌”,阿诗玛的传说已经成为撒尼人民日常生活、婚丧礼节以及其他风俗习惯的一部分,在人民中间广为传唱。民族叙事长诗是民族民间文学最重要、最丰富的组成部分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一批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以及云南各地的文艺调查队对云南的少数民族诗歌进行了收集、翻译、整理,并出版了一大批优秀的云南少数民族诗歌,形成了一个汉译民族民间诗歌的宝库。《阿诗玛》便是其中影响巨大、流传颇广的经典之一。
  • 夏天幸福的来到

    夏天幸福的来到

    她姓夏,叫夏天,她的幸福就是在夏天发生的。
  • 剑侠外史

    剑侠外史

    额,纯属剑侠情缘手游46区专属搞怪专区...........无视
  • 王俊凯之你不用知道我爱你

    王俊凯之你不用知道我爱你

    你们猜啊,我不想说,只需你们看,其实我也不知道的
  • 鬼道神踪

    鬼道神踪

    一段尘封的往事,一个惊天的阴谋,一个峥嵘的岁月,一段段看似诡异的事件,看似独立,却暗藏联系!传说中的妖精是何模样?口口相传的鬼魂是不是那么腹黑?常常被人们忽略的怨气会发生怎样出人意料的影响…这是一个时代的绝唱,也是一段不可复制的传奇!
  • 温柔一刀斩

    温柔一刀斩

    丢不去的记忆,拾不起的青涩,从锋芒毕露到不被看好,一步一步走向巅峰,在点点滴滴的汗水里领悟篮球之道,享受篮球的快乐,潇洒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