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0600000016

第16章 创新祸为首 (3)

风云不测,高盛旗下的全球股权基金缩水15亿美元。8月13日高盛拿出30亿美元自救,其中20亿美元是自有基金(注意,高盛已经是一家上市公司了,所以其自救的资金是公司众多股东的钱,而不是少数老大的钱),另有10亿美元是高盛从其他投资处筹得的资金。高盛没有任何自救的义务,至少是没有法律义务。高盛的高管们声明,他们不仅没有法律义务,而且也没有道德义务挽救该基金。那么高盛为什么要救此基金呢?高盛自称是要把握投资机会。这种解释似乎有些牵强。一个基金的价值,七、八个月之内蒸发了30%;这样的基金,恐怕不是什么好的投资机会,至少暂时不是。同一个问题还可以反过来问,世界之大,投资机会之多,高盛跨国投资如履平地,30亿美元难道就没有其他更好的投资机会?

高盛自救怕是另有隐情。全球股权机遇基金中有高盛的大客户,不到万不得已,高盛不会随便放弃。全球股权机遇基金到底有哪些投资者?高盛的高管个人有没有钱在里面?这个问题外人暂时还无法知道,美国政府也无法知道。对冲基金有很大的隐蔽性。

但对高盛的自救行动,不能不让人佩服。高盛短时间就能拿出20亿美元自救,这是何等的实力?而且还能说服其他投资者拿出10亿美元来,确实很不简单——这些投资者的友情出场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高盛“勇敢”自救的时候,已有金融机构宣告自救失败。贝尔斯特恩公司宣布,旗下两家次级抵押贷款基金只能关闭。而早些时候,贝尔斯特恩公司曾经向其中的一支基金注资16亿美元,但无力回天,只能放弃自救。

六、评级机构

世纪之交美国股灾之后,中介机构普遍受到指责,而会计事务所首当其冲,而且放倒了其中的一条大虫安达信。这回检讨信贷紧缩危机,板子是打在了评级机构的屁股上,或是说主要是打在评级机构的屁股上。证交会已经开展调查,试图查明评级机构是否故意评高了抵押担保证券的信用等级。

还有人批评评级机构行动太慢,反应太慢,没有及时向投资者报警。有些银行2007年便发出警告,有可能爆发信贷危机。但标准普尔和穆迪这两家评级机构行动迟缓,拖到2008年春天,才开始认真对待以房地产抵押为担保的证券,全面降低其信用评级。而且评级机构现在再给什么评级,大家都普遍表示怀疑。有些人甚至提出,请智多星巴菲特出山,由他坐镇评级机构穆迪。

评级机构是老问题,安然财务造假,评级机构就没有及时报警。2000年美国许多公司财务造假,评级机构也没有及时披露,不知道是知情不报,还是没有看出破绽。评级机构有勤勉尽职的责任,但其调查所收集的相关数据,都由债券发行人所提供,比较容易失真。收费也是一个问题,评级机构向债券发行人收费,而投资者并不向其支付费用。拿了发行人的钱,再要揭发发行人的问题,做起来比较困难。除提供评级业务之外,评级机构有时向发行人提供咨询服务。评级机构不仅给结构性产品评级,而且还就如何炮制这些产品提供建议,献计献策。这就产生了利害冲突,使人怀疑评级的质量。

作为回应,评级机构搬出了宪法,说评级也是一种言论,而且是表达观点的言论,即便是说错了,也应当受到宪法的保护。言论与事实是两类不同性质的问题。婚介机构把胖姑娘说成身材苗条,并不一定构成误导。胖与不胖是相对而言,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此相反,胖瘦问题上持不同意见的具体人数,是一个事实问题,不能随意编造,无心弄错也可能产生过失责任。言论与事实问题的不同,给了评级机构很大空间,这也是美国特色。

评级机构还表示,他们评价的是“信贷风险,不是市场价值或流通性”。换句话说,他们只问债务人是否会破产,不问贷款的证券化产品是否会减值。这就是玄机所在,评级机构通过证券化绕过了对风险的评估。评级机构又表示,如果客户有新的需要,评级机构愿意开发新的产品。按照评级机构的逻辑,如果需要开发新的产品,那么对次级债的问题就可以既往不咎了,因为此前评级机构客户没有这种需求啊——不知者,不为过。想必是有律师在后面为他们指点,帮助评级机构玩弄文字游戏,借以逃避法律责任。

评级机构的兴旺发达与证交会的政策有关。1970年代,证交会认可三家评级机构的业务为“全国得到认可的数据评级”(Nationally Recognized Statistical Rating)。这就给了评级机构身份。证交会允许评级机构出笼,也是为了图省事。有了三大评级机构,证交会就不用一一审议不同的公司债券了。在此之后,证交会对评级机构基本上是放任自流,几乎没有任何监管。美国以擅长外包而闻名于世,不仅企业业务外包,监管责任也外包。评级机构便是一例,是证交会将其监管责任外包。

评级机构自出生以来,一直比较逍遥,几乎不受任何监管,但这次怕是难以蒙混过关。欧盟委员会将对评级机构开展调查。查理·麦克里维是欧盟内部市场主任。他表示:“如果不是某些机构给证券化的次级抵押债券评了很高的级,市场也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美国的监管机构也有动作。2007年6月起,证交会已经推出规定,对评级机构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其中包括:(1)在监管机构登记;(2)提交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3)说明信贷分析师的资质;以及(4)预防滥用信息的情况。

美国国会也有动作。2006年,美国国会就通过法律,授权证交会调查并处罚评级机构。但该法并不允许证交会规治评级机构评级的程序和方式。证交会前主席莱维特对证交会的现任主席考克斯颇有微词,觉得他行动太慢,应该更主动,更积极,更早地向国会要求权力,对评级机构加强监管。

也有人提出,不妨多设立评级机构,通过竞争解决问题。但此举并非万全之策,因为评级机构一多,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债券发行人会挑肥拣瘦,很可能是专找那些收费低而把关不严的评级公司。评级机构的问题比较难缠。

七、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从根本上说,美国券商不怕股灾。“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君不见,每次股灾,都是乱了小股民,壮大了券商。华尔街的老大们鲜有失手的时候。他们的资金雄厚,必要时还有政府援手,总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美国券商是愈战愈强,愈战愈勇。1987年股市危机如此,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基金危机如此,世纪之交的网络公司泡沫是如此,就连1929年经济大萧条也是如此——当时华尔街的券商倒闭的不多,他们已经先行一步,抢先将自己的股票出手。

信贷紧缩危机一再证明,华尔街老大是股市的精灵,是飞翔的海燕,渴望暴风雨再来得猛烈一些吧。我相信,在联储局为首的西方央行的共同努力之下,信贷紧缩危机可望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过去。华尔街的老大们又会一如既往地开展金融创新活动,开始新一轮的致富运动。恐惧又将让位于贪婪。任何一个行业,只要有政府坚定不移地给予支持,就可以无往而不胜——因为政府可以调动整个社会的资源为该行业保驾护航。可以说,美国的金融行业就是这样一个行业。

期权:名声很坏的激励机制

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期权已经传入中国,如火如荼,可成燎原之势。但在其自己的故乡美国,期权是名声很坏的激励机制。各方已经形成共识: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期权修修补补不行,甚至是大修也不行,最好是弃之不用。设在华盛顿的全美公司董事协会是董事自己的组织。该协会首席运行官彼得·格利森(Peter Gleason)先生指出,还是不要期权的好,可以“减少争议,因为不用期权,也就没有操纵的余地”。

一、盛极而衰

股票期权1920年出现,在1950年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当时国会给予股票期权税收优惠。2000年美国股市到达牛市顶峰,期权激励机制也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近80%的大公司的董事从公司拿到期权,到2005年该比例下降至53%,预期2010年将下降到10%。

什么是期权?期权指在约定时间内能以固定价格买受或出售确定数量的证券、商品或其他财产的权力。证券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包括股票、债券、票据、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或其他凭证。公司高管所得到的期权,一般都是股票期权(下称“期权”),也叫激励股票期权(Incentive Stock Options),是公司给予公司高管的权利,公司高管有权以低价购进股票,再以股市价格出售获利,但条件是公司在公司高管的领导之下实现了既定的财务指标,如增加销售或提高利润。

期权这东西有点像自由恋爱,佳人非说自己还年轻,还要再等等,尽管佳人已经不再年轻。单相思的冤大头立刻表示自己愿意等,五年之内佳人可以选择嫁给冤大头。这不是没有可能的,苦恋的落难公子有可能时来运转。或金榜题名,或有贵人相助。但这是一方的权利,佳人并没有承诺五年内不找其他人。期权也一样,期权持有人可以选择行使期权,也可以选择不行使期权,所以法律上也将期权说成是“特权”(privilege)。

证券期权买卖和证券期货合同买卖共同构成了衍生产品市场。股票期权和证券期货有相同之处,两者都不是现货交易。但两者也有不同之处,期货合同是双方都有义务,在约定的时间按照合同条件买卖,买方必须买,卖方也必须卖,而期权不同——期权所有者可以选择行使其购入证券的权利,也可以选择放弃该权利。如果期权是单相思,一方自己愿意苦等,那么期货买卖就是双方海誓山盟,非君不嫁,非伊不娶,任何一方变心,都要受到道德惩罚。

同类推荐
  • 黄金崩溃

    黄金崩溃

    黄金真的是“避险之王”?为什么历史上出现那么多黄金危机?近在眼前的,2013年4月的黄金断崖式跌停,又如何解释?在现代货币体系中,黄金已经成为国际资本绞杀黄金多头的工具。对中国人来说,黄金已经不是黄金,只有透彻理解黄金本质,我们才能把握财富未来。
  • 经营一家最赚钱的餐馆、超市、服装店全集

    经营一家最赚钱的餐馆、超市、服装店全集

    随着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开店创业,但是如何开店,开一家什么样的店,怎样经营,以及怎样才能赚钱是很多创业者都非常想解决的问题。目前,创业者开店的方向主要分为餐饮、生活和服饰三种,那么如何经营一家赚钱的餐馆、超市和服装店呢?本书将以通俗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传达店铺经营的理念。这是一本为各类创业者提供的人人皆可学、人人有收获的提升店铺经营的行动指南,也是店铺经营者提升经营能力的必备宝典。
  • 团队的力量

    团队的力量

    1987年的圣诞节前夕,当我正在美国进修资管硕士学位时,有一门课要求我们四个人一组到企业去帮他们写系统,由于同组的另外三个老美对系统开发都没什么概念,所以我这位组长只好重责一肩挑起,几乎是独立完成了所有的工作。终于拖到了结案,厂商及老师对我们的(其实是我的)系统都相当满意。第二天我满怀希望的跑去看成绩,结果竟然是一个B,更气人的是,另外那三个老美拿的都是A。我懊恼极了,赶快跑去找老师。
  • 领导艺术36计

    领导艺术36计

    毫无疑问,没有人希望自己在失败和平庸中度过自己的一生。也没有人不渴望自己能在一方舞台上纵横驰骋,成就一番或大或小的事业。但是现实生活却是这样的: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而有的人却一生平庸!那么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我们人生的不同呢?人生成败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呢?是家庭背景吗?有的人因出身显贵而平步青云,有的人虽出身低贱也步步高升,可见家庭背景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是经济实力吗?有的人从大富起步而成为巨富,有的人白手起家而成为巨富,可见经济实力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才华学问吗?有的人学富五车而功成名就,有的人识字不多而功成名就,可见才华学问也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勤奋努力吗?
  • 领导一定要知道的管人智慧

    领导一定要知道的管人智慧

    企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而员工又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中最主要的力量,因此,领导者的员工管理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只有将员工管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领导者只有投入大量时间来学习、研究管理这门学问,才能真正做到让人才在企业中各尽其才、各守其职。全书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阅读本书,可以给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热门推荐
  • 女总裁的贴身狂兵

    女总裁的贴身狂兵

    【免费爽文】他曾经是王者,后来去泡妞了。叶文东被老爸一个召唤,从血染一身的狂兵,化身都市护花使者,从此走上一条生命不息,装逼不止的不归路!
  • 重友传奇

    重友传奇

    面对白色恐怖,面对血腥的大屠杀,面对失败的大革命,有一位呐喊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少年,逐渐成长为工农红军的核心领袖,在巍峨起伏的井冈山上,就着昏暗的煤油灯,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名论断。一位大别山走出的少年,从最底层的小兵,就像燎原之火,逐步成长为人人敬仰的将军!此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入邪七分

    入邪七分

    上古埋剑冢,幻灭葬邪宗焚霄断天下,长无恨长空绝明封阴阳,天蚀葬太极方矩堪造化,煌御夺天机七步破幻灭,无痕炼始真天影三千道,离渊五色倾千妒祸无机,白箫命无痕擎阙千军破,水寒千山绝地将天邪纵,墨倾枯眉横
  • 巫师搭上王子路

    巫师搭上王子路

    一个阴界巫师,阴界规定,巫师不得擅自离开阴界,但他贪玩,阴差阳错的进入了贵族学院。他恨不得拿把刀杀了整他的慕容洛,“哼!我廖晴是不会放过你的!
  • 破武界

    破武界

    一阵风云华星甸,流血流泪无知轻。暗淡清空月不知天辰的华美。厮杀血液的鑫华。也不知道火色的安然。
  • 仙迷

    仙迷

    仙迷便如洋葱,剥开一层又一层,虽到最后不过是一场空。但是吃过了洋葱才发现原来洋葱虽没心还熏得我们泪流却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份甜味,但愿我也能给大家带来一种畅快、一声感叹、一丝忧伤。或许这便是我最大的欢喜了吧!
  • 猎爱小娇妻:腹黑宝宝冷酷爹

    猎爱小娇妻:腹黑宝宝冷酷爹

    一场阴谋,她闯进他的生活,他宠她,让她成为全天下女人羡慕的对象。可是在得知她怀孕时,他却冷漠无情的安排手术,夺走她的孩子。她心如死灰的离去,却被他再次拥入怀里——“沐新语,你此生休想逃离我!”
  • 钰锦:余生

    钰锦:余生

    庭中有枇杷树,吾夫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 郑成功传

    郑成功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史上第一大明星

    史上第一大明星

    一场横祸,表演系男生差点一命呜呼。醒来后,他发现世界变了……这,居然是一个没有明星的世界。看着这个陌生又熟悉的世界,他懵逼了。但懵逼过后,他笑了:“既然这个世界没有明星,那我就做第一个吧。”于是,史上第一位明星诞生了……【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