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承训占领徐州后,立即引步骑八万追击庞勋。庞勋奔袭宋州(今河南商丘),虽陷其南城,终因城中有备,难以攻取,遂强渡汴水,南攻毫州(今安徽毫县)。康承训军先锋朱邪赤心所将数千骑兵尾追而至。庞勋引兵循涣水东进,将归彭城,未进饮食,至蕲县,将渡涣水。唐将李兖“发桥,勒兵拒之”。九月九日庞勋至县西,官军大队人马赶到,向义军发起总攻,庞勋及义军将士忍饥英勇抗敌,终因众寡悬殊而失利,庞勋英勇战死,近万名义军将士捐躯,其余绝大多数义军将士宁投水死也不苟活,表现了农民起义军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宋威攻取萧县,宿迁等寨降于军官。但是,濠州义军在吴迥率领下巍然屹立于敌人深堑重围中,孤军奋战,儿童和妇女也“运薪塞隍”御敌,马举“白夏及冬不克”。十月,义军粮尽,才不得已夜中突围,吴迥在招义牺牲。至此,庞勋起义失败。
庞勋起义是继裘甫起义后又一次大规模人民反抗斗争,是对唐末统治者的第二次沉重打击。在短短的一年零二个月里,起义军转战于今广西僮族自治区。湖南、安徽、浙江、江苏、河南及山东广大地区,攻占过徐、宿、濠、滁、和等“十余州”,拥“众二十万”。庞勋起义军“斩官吏”,打得官军数易将帅,狼狈不堪。特别是庞勋起义军一再截断江淮至长安的漕运通道,卡住了唐王朝的经济命脉,几置其以死地。由于“庞勋盗据徐州,久屯戍卒,连年飞,物力方虚”,“罄国币以佐军”,不仅大大加剧了唐王朝本已极其困窘的财政危机,而且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如专权宦官以镇压庞勋为借口,讽令地方藩镇贡奉助军钱,并从中索贿。检校兵部尚书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牛蔚,“尽索军府之有三万端匹,随表进纳”,没有另给宦官重贿,“中官怒,即以神策将吴行鲁代还”,庞勋起义还打乱了唐王朝封建统治秩序,咸通十年正月,“以徐州用兵罢元会”,甚至不得不破例,“礼部贡举,宜权停一年”,“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天下缘此以至瓦解”的史论,就是这次起义在有唐一代农民战争史上重要地位的写照。
正因为庞勋起义猛烈地冲击了唐王朝的反动统治,唐统治者恼羞成怒,在将起义血腥镇压下去后,还要对起义军将士和起义军群众报复,如官军攻占徐州后,“悉捕戍桂林者亲族斩之,死者数千人”。在《平徐州推恩制》中,凡庞勋亲属及桂州回戈逆党为贼胁从、及纵因战阵拒敌官军、招谕不悛、惧法逃走”者,列为惩处对象,并特别规定:徐、宿、濠三州城内,“庞勋及桂州逆党亲属,并为庞勋腹心谋议凶徒,须加刑戮”。对于逃亡义军将士,张贴告示,要他们“两月内所在陈首”投降,还要对起义将士和起义群众在起义过程中捣毁、或没收的地主豪绅的田宅、仓窖等产业归还原主。
广大义军将士和起义群众没有被唐统治者的血腥屠杀和经济剥夺所吓倒、征服。幸存下来的部分义军将士和起义群众,继续坚持斗争。史称:庞勋“余党犹相聚闾里为群盗,散居兖、郓、青、齐之间”。唐统治者十分恐惧,宰相路岩、韦保街上表弹劾康承训“不能尽其余党”之罪,唐懿宗将其贬为蜀王傅、分司,旋再贬力恩州司马。又命徐州观察使夏侯瞳“招渝”。义军将士不为所骗,依然进行反抗斗争。唐传宗即位初,反抗斗争更加活跃,“州县不能禁”,朝廷“敕兖、郓等道出兵讨之”。这时新的革命高潮已经来临,王仙芝、黄巢起义相继在山东爆发。这支队伍,有可能和王仙芝、黄巢率领的起义大军相结合,一起进行彻底推翮李唐黑暗统治的新斗争。
§§§第五节王仙芝起义
裘甫、庞勋起义虽然先后被镇压下去,由于促成这些起义爆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并未解决,并且日趋激化,所以农民反抗斗争仍在发展之中。
庞勋起义失败不久,光州(今河南潢川)农民就把刺史李弱翁驱逐了。翌年四月,宰相路岩充西川节度使,当他出长安时,“路人以瓦砾掷之”,为防止遭到百姓更历害袭击,路岩请求权京兆尹“发人防卫”。乾符元年(公元874年)十二月,商州(今陕西商县)刺史王枢,“以军州空窘,减折籴钱”,不堪压榨的民众“相帅以白挺殴之,又殴杀官吏二人”,新任刺史李浩杀民众李叔汶等三十余人,尽管朝廷谏官们污蔑农民造反是“乱上下之分”,要“严诛以惩来者”,然而,也不能否认“刺史不道,百姓负冤”的事实。正因为百姓“无所控诉”,遂相聚起义,“所在蜂起”,终于发展为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
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五月,濮州(今山东鄄城东北)人王仙芝在濮阳(今河南濮阳南)聚集数千人起义(一说有众三千),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向天下诸道发布声讨唐王朝的檄文,“言吏贪沓,赋重,赏罚不平”,号召全国广大农民起来造反。王仙芝手下有尚君长、柴存、毕师铎、曹师雄、柳彦璋、刘汉宏和李重霸等骁将,在今河南、山东等地攻州打县,夺取地主豪绅的财物。
六月,王仙芝攻占濮州、曹州(今山东曹县北),天平节度使薛崇出兵镇压,被义军击败。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黄巢,与其兄弟黄思邺(一说黄邺)、黄思厚、黄万通、黄揆、黄秉、黄存、黄钦和外甥林言等聚众数千人起义,响应王仙芝。他与王仙芝一起“攻剽州县,横行山东,民之困于重敛者争归之,数月之间,众至数万。”在王仙芝、黄巢起义军的推动下,农民反抗斗争迅猛发展起来,至同年十一月,农民起义军“剽掠十余州,至于淮南,多者千余人,少者数百人”。
刚上台的唐僖宗急忙诏令淮南节度使、忠武节度使、宣武节度使、义成节度使、天平节度使和监军,加紧“讨捕及招怀”,妄图用军事镇压和政治诱降的软硬兼施手段,将方兴未艾的农民起义扑灭。
同年十二月,王仙芝攻打沂州(今山东临沂),官军守城拒战。平卢节度使宋威上表朝廷,请求以步骑五千别为一使,兼帅本道之兵讨伐农民起义军。唐僖宗遂以宋威为诸道行营招讨草贼使,特赐禁军三千,甲骑五百,并命河南地区藩镇所遣诸军均由宋威指挥。
乾符三年(公元876年)正月,天平军节度使遣将张晏等援救沂州,当该军还至义桥时,“闻北境复有盗起”,留其抵御,张晏等不服从命令,并叫闹着回天平军节度使驻地郓州(今山东东平)。都将张思泰、李承祐走马出城“裂袖与盟”,以美酒佳馔慰谕,才将他们敷衍走。为防止事态扩大,唐王朝只得诏令本军进一步抚慰,不许追究。
二月,唐王朝诏令福建、江西、湖南诸道观察、刺史,都要训练士卒;同时诏令天下乡村设置弓刀鼓板,组织地方武装,“以备群盗”。四月,又密诏宣武节度使、感化节度使和泗州防御使挑选精兵数百,于巡内游弈,“五日一具上供钱米平安状闻奏”,以免东南地区运往长安的漕运网船为农民起义军夺取。
七月,宋威将兵击王仙芝于沂州城下,义军失利。鉴于官军势强,义军兵力尚弱,为了保存实力,王仙芝遂避开优势之敌,化整为零。宋威捕捉不到义军去向,便向朝廷谎报战功,奏称“(王)仙芝已死”,遣散诸道人马,他本人也回青州(今山东益都西北)老窝去了。王仙芝迅速集结队伍,继续攻打州县,故为时不过三日,正当朝廷文武百宜弹冠相庆“胜利”时,州县的告急奏报已纷纷飞入京城。唐僖宗复命诸道兵进讨,而刚得休息的兵士皆忿,思乱。
王仙芝乘敌人兵力空虚之机,于同年八月长驱西进,攻占阳翟(今河南禹县)、郏城(今河南郏县)。上任伊始的郏城令陆存,“微服将遁”,为义军俘获。他伪称做饭的“庖人”,义军首领命其溲面煎油作食。因久作不成,吓之以剑。陆存惊慌失色,“急撮面,两手速拍曰:‘祖祖父父,世业世业”,狼狈不堪,“众大笑”。王仙芝“不十日破八县”,兵锋直指东都。
唐僖宗大为恐慌,急命忠武节度使崔安潜主动出击,从义军背后插一刀,同时火速调兵增援。他命昭义节度使曹翔,将步骑五千,与义成节度使共卫东都宫。以左散骑常侍曾元裕为招讨副使,镇守洛阳。又命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选步骑二千北上驻军汝州(今河南临汝)、邓州(今河南邓县)要道。凤翔节度使令狐绹和邠宁节度使李侃选步兵一千、骑兵五百进屯屏障长安的战略要地陕州(今河南陕县)和潼关(今陕西潼关),拼凑起一条以洛阳为中心的防线,妄图阻遏王仙芝西进,并将义军聚歼于洛阳东南部一带。在官军云集、敌强我弱形势下,九月初,王仙芝毅然率军猛攻汝州城,在城东苦慕店,除一骑漏网外,官军全部被俘,占领汝州城,取得杀死唐将董汉勋、刑部侍郎刘承雍,生俘刺史王镣的重大胜利。“东都大震,百官脱身出奔。”有产者也纷纷“挈家逃出城”,整个洛阳城陷于一片混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