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28900000009

第9章 蔡元培小传(1)

第一节 科举考试那些事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漂泊异乡的蔡元培,总爱对子女们说起关于故乡笔飞弄的一切。笔飞弄是位居浙江绍兴山阴县城里的一条街,据说这附近还有笔架山和笔架桥。相传大书法家王羲之曾在这条街住过,因王羲之生气时扔掉手里的笔,不想毛笔竟扎进了墙壁里,由此得名。

蔡家在笔飞弄里是一大户人家,祖辈世代靠经商为生。到了蔡元培父亲蔡宝煜这一代,家族中除了六叔蔡铭恩考中秀才外,其他叔伯都靠经商为生,而且生意做得挺大。1868年1月11日,蔡家迎来蔡元培的诞生。按家族传统,蔡宝煜曾希望蔡元培继承父业,和他那几个叔叔一样成为商人。可蔡元培从小就表现出读书人天生的“痴劲儿”。

蔡元培会走路时,发生了一件趣事。有一次,家里的女佣带蔡元培和刚满月的弟弟下楼吃饭,由于台阶太高,女佣就让蔡元培在楼梯口等,先抱弟弟下去。到楼下佣人被叫去做其他事,一时把蔡元培给忘了,结果蔡元培就在楼梯口一直坐着等,专注地研究楼梯扶手的犄角旮旯,自己快乐地玩了几个小时。

蔡宝煜见状,决定让这个孩子读书,考科举,光宗耀祖。而蔡家也乐于见到子孙孜孜读书,勉力向学的情景,偌大一个家族,可不能只出一个秀才而已。

1872年,蔡宝煜聘请塾师来到家中,教授年仅4岁的蔡元培读书写字。他的启蒙老师姓周,教读《三字经》等儒家初级读物。周先生按传统的科举教学来培养蔡元培,老师读,学生跟着读,从不讲解意思,而是强调熟读到能背诵。蔡元培从不是死记硬背的乖学生,他总是在课余向老师提出奇怪的问题。起初,周先生只是刻板地答:“等你读多后就知道了。”随着蔡元培的提问越来越多,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周先生也改变了教学方式,与蔡元培进行些许交流。

除了读书,还要习字和对课。习字主要是通过描红和临帖练习毛笔字。可蔡元培总是不耐心练字,把更多的工夫花在了阅读上,熟记文章典籍的内容,研究其中含义,目的是能在上对课时,老师一出上联,他就能答出美妙的下联,博得老师的微笑点头。

蔡元培爱读杂书,年纪不大,就把六叔蔡铭恩那点藏书翻完了。有一次,他正在楼上读书,突然兄长匆匆跑上楼,惊慌失措地说:“起火了,快下楼!”蔡元培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随手翻书页,又继续看。直到手里的书看完后,蔡元培才从窗子探出头来,只见楼下浓烟滚滚,火已被扑灭,他却高兴地对楼下的兄长喊:“我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这本书写得太好了!”

尽管出身商贾之家,但蔡元培的少年生活并不优裕。1877年,父亲蔡宝煜去世,给一向不善积蓄的小家庭带来重创。母亲不愿向亲戚开口求助,靠一些好心人的还款和典当首饰辛苦养家。塾师已请不起了,9岁的蔡元培只好到其他私塾上学。私塾的老师李申甫先生是一个非常古板的人,教学方法依旧单一,基本上是“复述”,对学生的要求也是“背诵”,背不出来就打手板。一次蔡元培向老师提问一篇文章的意思,老师就反问他,你能背出来吗?蔡元培沉默低头,老师就让他伸出手,在上面留下了三个尺印,并严厉地说:“等你哪天能背出来时,我就回答你这个问题。”求知欲强的蔡元培花了一晚上的时间背诵文章,次日早上,他如愿获得了老师的讲解。不过,李申甫先生的严格要求使蔡元培打下了扎实的儒学基本功。

1879年,蔡元培学习写作八股文。半里地外花桥的王子庄先生教授八股文有一套,名徒辈出,第二年,他就和三弟到王先生所办的私塾里去拜师。王先生的教学方法对蔡元培影响很大,后来他在南洋公学授课,所用的教学方式也多有在王先生的教学方式上加以改进的痕迹。

对于初学者来说,八股文按内容的广、窄,篇幅的长、短来划分,有大、小题之区别。王先生指导学生写小题时,不用条规来限制学生的思想,而是让他们先实践,文章出现不妥的地方也不直接用红笔圈点,而是把学生叫到跟前,说明错的地方和问题,再让学生自己揣摩、修改,直到改好为止。那时候的蔡元培为修改文章,常常挑灯奋战。一次他发现早上起来思维更清晰活跃,从此就养成了早起写作的习惯。

学八股文期间,爱读书的蔡元培还向同学借杂书来看。王先生发现蔡元培在偷看《三国演义》,当场告诫他:“别看这种书,因为将来你参加科举考试,作文只能引用《四书》《五经》中的典故与辞藻,书看杂了会耽搁你日后考取功名。”蔡元培虚心接受教诲,却不能抵御阅读杂书的快乐。此后王先生又见他读杂书,干脆装作不知道。

1885年,17岁的蔡元培考中秀才,从此他结束私塾生活,步入个人修习的阶段。当时,六叔蔡铭恩在绍兴开起私塾,添置了不少新书,蔡元培没事就往六叔那儿跑,从他那儿读到了《日知录》等经典名著,开始自学写散文与骈文。

听说田春农擅长写散文,蔡元培就把自己写的文章给田春农指点,竟得到了极高的赞扬。田春农赏识蔡元培的才华,把他推荐给绍兴富豪徐树兰。恰逢徐家兄弟在编印书籍,徐树兰让蔡元培当儿子徐维则的伴读,兼为他们校勘书籍。在徐家的四年里,蔡元培不仅校勘了《绍兴先生遗书》《铸史斋丛书》等书籍,还读遍徐家楼中的万卷藏书,但凡他认为精彩的作品中均留下了他的批注。

20岁那年,蔡元培参加乡试,他凭借“怪八股”轰动当地文坛,以排名第23名的好成绩成为举人。

蔡母去世满两年后,蔡元培迎娶绍兴的王昭为妻。这桩婚事完全是母亲生前确定,由兄长一手操办的。两人在婚礼前素未谋面,毫无感情基础,生活之初口角频发。婚姻并没让蔡元培分心,反而让他更加刻苦。1890年春天,他前往北京参加会试,以位居第80名的好成绩成为贡士。面对接下来的殿试(复试),蔡元培心虚了,因为殿试只讲形式不重内容,书法好的自然引人注意,字写得不好的,甚至连看都不看试卷就被甩到一边了。蔡元培一直对自己的书法没信心,觉得能考上的把握不大,决定放弃这次晋升进士的机会,等下次再来补考。

1892年,蔡元培再次前往北京,补考殿试和朝试。在这两年时间里,他并没花多少时间习字。当初从北京回到家乡,虞县就聘请他担任志馆的总编辑。蔡元培在编写目录时大胆创新,却遭到同事们的质疑和嘲笑,尽管说明了自己改动的理由,还是不被接受,蔡元培生气了,干脆辞职。而他这次敢来京城参加殿试,是听说了张之洞当年考殿试的经过,也打算不拘于传统格式,不走寻常路。

在审试卷时,蔡元培的书法确实遭到了质疑,一位大臣说:“怎么不写馆阁体?”馆阁体是清廷用于文书通行的一种字体,这暗指蔡元培的书法不过关,不适合做朝廷官员。这时,站在旁边的汪鸣鉴抢过卷子看了一看,赞扬道:“这字明明学的是黄庭坚的嘛,你看,很有几分山谷的神韵啊。”连当代有名的书法家都这么说,阅卷官就不再挑剔书法的问题了,继续审核文章内容,最终将蔡元培放进了“二甲”行列(清朝考试规定补考者不能名列一甲),蔡元培被录为进士。此后又经过朝考,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1894年春天再进京参加散馆考试,蔡元培被授为翰林院编修,从此步入士大夫阶层。

中进士,入翰林,这是当时多少读书人一生梦寐以求的,蔡元培却在26岁时抵达科举顶峰,由一介平民变成京官,这真让人艳羡啊。可是,18世纪末的中国不再国泰民安。蔡元培入京不久,就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海军惨败,完全将清政府的腐败暴露出来,再加上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大片国土,这让蔡元培的内心难以平静。

是什么原因让日本这个小岛国变得如此强大,竟然能将洋务派经营多年的海军打得落花流水?善于思考的蔡元培找来中国人翻译的《日本新政考》等关书籍进行研究,设法了解外面的世界,从中破解中国落后的根源。

随着新学著作阅读量的增加,蔡元培虽然身居翰林,可心已飘远,目睹了清政府的种种腐败制度和卖国求和的卑劣行为后,他满腹失望。1895年秋天,蔡元培告假回乡,在绍兴设法寻找关于西方科技的译本来读,还积极与当地一些进步人士接触。随着对西方新知认识的加深,蔡元培将自己过去的知识结构进行了检点,对翰林生活丧失了兴趣。他整日浏览西方书籍,一心研究西方的各种思想,希望能从中探索出一条救国强国的道路来。在《假如我的年纪回到二十岁》的回忆录里蔡元培这样说:“回想二十岁的时候,还是为旧式的考据与词章所拘束,虽也从古人的格言与名作上得到点修养的资料,都是不深切的。”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拥护和协助下,发动维新变法。一夜之间,维新派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引来各级官员的攀附。蔡元培却没随波逐流地参与新政,而是响应文化界风潮,在同年8月与友人筹建东文书社。蔡元培这样做,并非排斥变法,中国若要崛起,必定要改变现有的制度和社会风气,而这几千年形成的老祖宗文化,不是颁布几条命令,就能够从根本去改变的。再则,蔡元培不太认同维新派一些人的心态和作为,特别是听到有人在背后辱骂慈禧后,就决心不与这些人为伍。在以研究日本文化为目标的东文书社里,蔡元培向精通日文的朋友们学起了日文,以能够更直接、更深入地研究日本的文化,研究日本崛起的原因。

三个月后,“百日维新”失败,皇帝被软禁,新派人士有的被捕,有的流亡国外,有的惨遭杀害。整个朝廷人心惶惶,个个都设法逃避嫌疑,蔡元培等这些年轻的文官也被朝廷列为监控对象。

朝廷的做法让蔡元培心寒,他更看不惯官员们猥琐的行径,坚信这样的政府和官员成不了大器,只会让中国更加落后,最终沦落到被列强瓜分的地步。也是通过对日本的更进一步研究和了解,蔡元培认为当下的中国,首先要改变人民保守的旧思想,移风易俗,社会形态变了,朝廷自然而然就会接受新的制度,而要改变人的思想必须要靠教育。同年10月,蔡元培向翰林院递交了辞职书,从此踏上了教育救国的理想之路。

第二节 投身教育,一波三折

否定了朝廷,更新了自我的蔡元培,携带家眷回绍兴后,一边继续阅读西方书籍,一边寻求实现理想的机会。很快机会来了,徐维则的伯父徐仲凡向蔡元培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到绍兴中西学堂来担任校长。

中西学堂最初由徐家牵头募集资金,得到清政府公款资助后于1887年修建,是一所旧式学校。虽然蔡元培从未当过教书先生,但由于当年在徐家当徐维则的陪读又校勘书籍,徐仲凡对他的才华早有赏识,况且他还是一位问鼎翰林的进士,因而决定聘请他。可是,蔡元培给中西学堂带来的不是传统的儒家文化,而是徐仲凡闻所未闻的新式教学。

蔡元培参照日本的治校办法,大刀阔斧地将中西学堂进行改革,在保留国学精粹的同时,增加了哲学、史学、数学、物理、外语等西方学科,在学堂原有的英语、法语课程基础上再增设日语课程,特聘日本人来任教。其次,还建立了新型的课程制度。绍兴中西学堂的学生是按年龄和语文水平来划分的,共分成三个班级,文化程度相当于后来的高小、初中、高中一年级,数学和外语暂时难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划分班级,就先作为学生的选修科目。

蔡元培意识到,要提高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就必须要有优秀的教师队伍。他四处收罗人才,聘请薛朗轩、马絧章等学有所成的老师来授课。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蔡元培还想方设法购置了一批实用书籍,创立名为“养新书藏”的学堂图书馆,并且亲手拟写《绍郡中西学堂借书略例》,方便社会人士来借阅书籍,希望以此增加社会上受教育的人数。

在蔡元培的苦心经营下,不到一年时间,中西学堂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成为名副其实的中西合璧的学堂,在当时的浙江地区极有名气。不过,只要有新东西注入,必定会与旧的形成对比,中西学堂的教师就因思想不同,日渐形成了新、旧两派,因看法不同而时常相互辩驳,渐渐地,中西学堂的食堂就成了唇枪舌剑的战场。当时的食堂是一间大厅,教师和学生都坐在一起吃饭,任意聊天,所聊话题多涉及政治、社会、风俗。由于新、旧两派看问题的立场不同,一个不服一个的看法,谁都想用自己的想法压倒对方。新派都是一批意气风发的年轻教师,很受学生欢迎,有时争到最后,旧派就剩下几个老教师在那里据理力争,多有寡不敌众之感。就此旧派曾向督办投诉,还说“新派思想只会教坏后代”。

徐仲凡是不折不扣的老儒者,当然站在旧派这边了。只是这些年轻教师基本上都是蔡元培请来的,碍于情面,他不好公开干涉这种事,再说这也不属于他的管辖范围。后来,就为重男轻女的社会风气问题,新旧两派争执了很多天,最终酿成了两派势不两立的局面,学生也跟着分成两派,在教室里打起架来。

同类推荐
  •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左宗棠传

    左宗棠传

    《左宗棠传》是以晚清重臣左宗棠为主角的人物传记,从他出生前后的中外格局说起,沿着他的生命轨迹,记述了他一生的不凡经历,历数他所作的贡献。
  • 超越百年的人生智慧:周有光自述

    超越百年的人生智慧:周有光自述

    本书是当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的自述文集。包括“百岁口述传记”、“记忆的碎片”、“回顾语言学界往事”、“我和语文现代化”等几部分,自述性质的序言、后记、谈话等也都一一辑录,酌情编入。本书系周有光先生自述文章在海内外的第一次系统结集。
  • 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在历朝历代,都有一大批著名的清官廉吏。如先秦时期的晏婴、乐喜,汉晋时期的召信臣、杜诗、吴隐之,隋唐时期的姚崇、宋璟、柳宗元,宋元明清时期的包拯、范仲淹、海瑞、于谦、张伯行等等。时移世易,万象更新,但历史上的清官有不少做法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书《中国古代清官传》从史籍、野史、传记和笔录中选择了105位代表人物,按其出生年代为序,各自成篇,汇编成册,希望它能帮助大家一起学习!
  • 李明传

    李明传

    本书以平实的笔触,翔实的资料,记述了李明院士在新中国航空工业领域近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讲述了李明如何从一名解放军战士,到全军最高学府的大学生,再到航空工业领域的院士的不懈追求与奋斗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师生交换日记

    师生交换日记

    本书作者以诙谐而灵动的笔法,讲述一个毫无教学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接手甜蜜园最个性的菠萝班之后所发生的一系列麻辣而搞笑的事情:第一堂课被起哄,教学生吃零食,接受留守儿童的挑衅,发掘智障儿童的专长,师生共创班歌等。
  • 穿越——醉清风

    穿越——醉清风

    她是冷血无情娇艳动人的女杀手,她是闻名于世的著名画家,她有着快意江湖的侠气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在那座富丽堂皇的紫禁城里,人人尔虞我诈,步步心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盲派命师,末代江湖

    盲派命师,末代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盲人,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问命,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
  • 仙身妖骨

    仙身妖骨

    仙轮初开,开修道之门,有道为仙有路为妖。少年辰曦,偶得奇石万妖骨,却踏上了修仙之路,化仙道为身,容妖路为骨。仙妖之争宗派乱战,乱世之中如何生存?这世界没有公平,那么我就用自己的手拿来属于我的公平!
  • 讲述李静眼中的80后:做自己

    讲述李静眼中的80后:做自己

    书中,李静以励志散文的形式讲述了在10位明星人物的故事。他们中间有一夜成名的偶像、有粉丝千万的作家、有风格大胆的新锐主持人——李宇春、郭敬明、王珞丹、韩庚、文章、张杰…他们是清一色的80后,虽然年纪不大,却敢打敢闯,在他们各自的领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作为金牌主播的李静以一个过来人的眼光记录了这10位明星丰富的成长历程和闪光的拼搏精神,其中对明星奋斗史的解读,更加入了自己的心灵感悟,是一本为正在成长期的8090后度身定做的感人励志书。
  • 往生客栈

    往生客栈

    墨白喜欢酿酒,她酿的第一壶酒是为了一个叫覃袁的凡人。很久以后她为那种酒取名叫剜心,听起来并不美好的名字,所以她一生只酿过两次剜心。后来她去了凡间,学会了更多酿酒的方法,也酿过无数的世间美酒,却再没有酿过剜心,在凡间她得到过也渐渐的失去。终于得偿所愿,经历了凡尘走过了凡尘成为了神灵,做了天界的酿酒仙官。“得此失彼,寻复伦常,失者得也,得者失也,此为往生。”那个叫覃袁的凡人曾这样评价过她酿出来的往生,那时候的他,仅仅是一个快要溃散的魂魄。
  • 初见不念:路过的安夏时光

    初见不念:路过的安夏时光

    我爱你,与你无关。她曾经幻想过的幸福,爱过的安夏时光,宁商商原本黑白的世界硬是闯进了这三个人,她原本只是想要平静的结束自己的一生,现在也因为他们的出现,憧憬自己的幸福。“商商,你幸福就好。”“宁商商,做我的女人。”“白丫头,我们,在一起好吗?”三场完美婚礼,只是,你欠我一辈子的幸福。多想说,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 机甲雷神

    机甲雷神

    二十一世纪末期,人类开发自身的潜能,这种潜能被称之为'神迹'。与此同时开发出融合'神迹'的机械机甲.这种机甲如同是放大镜一般,将人类的'神迹'放大了数十倍,甚至数百倍。新型的机甲完全取代了之前的所有的武器系统。在这种机甲的帮助下,人类开始逐步向太阳系扩张,真正的进入了’大宇宙时代’。一个普通的少年,带着内心的梦想,创造属于自己的‘雷神’传奇!一个少年,一台黑色的机甲,一段永恒的不败神话!机动金刚,霹雳起航!
  • 双面BOSS不好惹

    双面BOSS不好惹

    当乔安发现,她爱上的两个男人其实是一个人……荣晋,“我是豪门,做我老婆是天下女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乔安摇头,“一入豪门深似海,我不傻。”荣晋,“我是王子,身份高贵。”乔安白眼,“瞎猫碰上死耗子,我不稀罕,而且我有意中人了。”想我荣晋当得了总裁,做的了王子,就不信搞不定你这个小娘子。香车豪宅,够不够?嘘寒问暖,够不够?送你跟高逼格的法国大师学艺,够不够?力捧你为天下第一调香师,够不够?物质精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关键时刻再来个全天下女人无不为之疯狂的浪漫求婚,看你还能撑多久!
  • 魔焰神皇录

    魔焰神皇录

    魔临异世,以魔火焚烧面前的所有敌人,成就一代至尊的故事,当然穿越与系统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