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科文,原名毛月恒,又名毛兴文,号隆智,湖南省宜章县城关镇毛家村人。1898年2月29日出生于宜章县毛家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3岁时,父母双亡,受尽生活煎熬,在长兄抚育下识字、习武、干农活,靠种田糊口,十几岁便成为种田能手。五四运动后,邓中夏回乡传播革命火种,他受到政治启蒙,产生了初步的阶级觉悟。1923年,在共产党员高静山的影响下,毛科文阅读了《新青年》《每周评论》等书刊,决心为劳苦大众干一番事业。这时,他逐步认识到,仅是几个人懂得革命道理,作用还很有限,要让更多的劳苦大众也懂得革命道理,才能壮大革命力量。于是,他东奔西走,串联乡亲,凑起32张桌凳,捐钱请来先生,在生子岭为农民办起了一所新学堂。白天,农民送孩子上学,晚上,毛科文就组织成年人夜校,利用学堂宣传新思想。
1925 年2 月,毛科文由高静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被选为中共宜章县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在宜章等地从事农民运动。
1926年8月14日,宜章县农民协会成立,毛科文被选为副委员长;同年12月,毛科文以宜章县农民协会代表身份参加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被推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在大会整理的21类提案中,有10类是由毛科文代表宜章提出来的,宜章成为代表提案最多的一个县。在这次大会上,毛科文被选为湖南省农民协会委员。
全省工农代表大会结束后,毛科文深入全县各区乡农村,努力贯彻省工农代表大会精神,全县农民运动出现了新的高潮。曾取得3000多农军围攻县团防局,把敌人赶出县城、驱入湘粤边境山中的重大胜利,农会声威大震。为了培养农运干部,1927年4月初,由高静山与毛科文负责开办的农运讲习所正式开学,学员有120多人,不少学员后来成了优秀的农运骨干。1927年4月底至5月初,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毛科文被大会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是中共中央委员会里最早的一位基层农民代表。
“马日事变”前后,毛科文在家乡坚持革命活动,他与县委领导人指挥农民自卫军同宜章县的地主武装、民团进行武装斗争,并且在当时由广东开来的国民革命军驻军独立第三师第三团党组织的帮助下,围缴了盐卡的反动武装,得了30余支步枪,装备了县农民协会的梭镖队。同年11月底,毛科文代表宜章县委出席朱德在汝城召集的军队与地方党委联席会议,接受组织年关暴动任务。年底,接应朱德、陈毅部队,经乳源县梅花转入宜章县杨家寨,并参与制订宜章年关暴动和整个湘南起义的行动计划。
1928年1月12日,毛科文率农协在乡隐蔽的武装配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智取宜章县城,拉开湘南起义序幕。
“起义了!”“暴动了!”年轻人拿起了梭镖,妇女们抱着孩子,老年人倚门扶杖,彼此奔走相告。不一会,消息就传遍了全城和四郊。
起义胜利后,毛科文被朱德和县委指定负责建政工作,筹备成立工农政权。在他的主持下,很快制定了八条斗争方针。其中有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增加工人工资、不得无故开除工人、打倒地主土豪、分田分地、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内容。起义部队组织了三五人一组的宣传队,到街头,到广场,到郊区,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宣讲八条斗争方针。群众的怒火,一经点燃,便四处燃烧起来了。城里的工人(特别是盐卡上的搬运工人),农村中的贫苦农民,成群结队地前来参加斗争,革命的浪潮很快就席卷了全县。
只一星期,宜章县工会、农民协会、学生会都相继成立。一月底,隆重地正式举行成立宜章县苏维埃(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典礼。将原国民党县政府改为苏维埃政府,把县公署的匾额摘了下来,换上一幅两丈长的红布,上面贴着夺目的正楷金字“宜章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横挂在大门上边,真雄壮极了。
赤卫队整队走出东门,到离城10多里的农村去迎接苏维埃主席毛科文同志。上万的群众,有的拿着“打倒土豪劣绅!”“工农解放万岁!”的小纸旗,夹道欢迎。有的群众说:“我们来迎接苏大人(误以为苏维埃是人名),就是迎接我们的毛科文同志呀!”
毛科文善于做群众工作,是出色的农民运动领袖。宜章起义后,作为宜章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他抓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乡村,发动群众,没收地主豪绅财产,插标分田,土地革命搞得热火朝天。面对强敌压境,朱德、陈毅率部队转移,在圣公坛受到“绿林”的阻挡。他奉命前去做工作,向“绿林”首领王光佑讲清革命道理,提高他的阶级觉悟,促使他从封建的“绿林”观念中转变过来,接受改编为工农革命军后方独立营,使起义部队不仅在圣公坛地区得到休整,60多名伤病员得到医治,并使圣公坛成为湘南起义的红色后方,在此后的对敌斗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毛科文工作非常繁忙。春耕时,他回到生子岭,一边耕种自己的田,又一一调查乡间的农会斗争、土地分配、农民教育等等问题。外乡办公务的人初次在田里见到正在劳动着的毛科文,总是一阵惊讶:“你是这个样子呀?叫人不敢认!”他却平静地微笑道:“我是下力气的人,不是这样,能是什么样?”农民、县长、公仆,毛科文是集于一身。
1928年4月,毛科文奉命率领宜章党政机关向井冈山转移,途中兼任湘南工农革命军第三师卫生连党代表。在朱德、毛泽东两军会师庆祝大会上,他代表湘南农军讲话。1928年5月参加中共湘赣边界一大,任湘赣边界特委委员,后任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执行委员兼工农运动委员会副主任,分管农民运动。同年11月6日,在毛泽东召集的军队和地方党的积极分子会议上,他当选为前敌委员会委员。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记述他为前委的“一农民同志”,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井冈山会师后,毛科文负责后方留守处工作,毛泽东、朱德把随湘南农军上井冈山的几千家属安置重任交给他。他勇挑重担,日夜奔波于茅坪、茨坪、大小五井等地,组织带领红军家属打草鞋、编竹箕、缝制军服、垦荒种地、护理伤员等,主动深入附近农村,宣传和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和支前,为红色根据地渡过难关作出了贡献。
1928年秋,毛科文与陈东日、何长工、毛泽覃等人受毛泽东委派,深入到宁冈县农村,整顿区乡政权。他到宁冈柏路乡进行整党建政,深入考察,重新登记党员,清除混进工农政府里的坏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使边界的工作出现了新局面。在中共湘赣边界二大期间,他以事实驳斥“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论调,坚定地说:“红军是散不了的,边界的红旗是不会倒的!”
1929年初,毛科文参加柏路会议。朱毛红军主力下山开辟赣南新区,他负责红四军留守处的工作,组织群众为守山部队担负后勤和支前工作。黄洋界等哨口相继失守后,他带领一部分红军家属和轻伤员随彭德怀部队突围。2月1日,在遂川大汾遭国民党军包围。为了掩护伤员、疏散群众,他与部队失去了联系,辗转回到湘南继续从事革命活动。7月初,在郴县指挥游击战斗中不幸被俘,被敌抓获解回宜章。敌人施以种种酷刑,他坚贞不屈。
1929年7月12日,毛科文在宜章县城西门高呼着“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英勇就义,年仅31岁。
(撰稿魏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