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一阖一辟谓之变。
——《周易系辞》
译文
一闭合一打开就是所谓的变化。
阐释
《周易》非常注意吐纳之法。
所谓“吐”,指呼气;所谓“纳”,指吸气。一呼一吸为一息。
《周易系辞》云:“一阖一辟谓之变。”“阖”,即闭合;“辟”,即打开。一开一合,即为吐纳、呼吸之意。
对于《周易》的吐纳之法,后人非常重视。
《庄子刻意》云:“呼、吸,吐故纳新。”呼出浊气,吸入清气,吐出旧的、浑浊的空气,吸进新的、清新的空气。
《千金方》云:“气息理则百病不生。”气息调理得当,人就不会轻易生病。
《百子全书》云:“静调六气、嘘、咽、吹、呵、呼吸也,可革壅滞。”
汉代出土的文物——行气玉佩铭,即有“行气——泻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桩在上,地几桩在下,顺则生,逆则死”的记载。
事实上,《周易》提出吐纳之法,并不是想描述吐纳、呼吸的过程,而是提醒我们必须注意吐纳、呼吸的方法。方法不当,如呼吸太短促,不利健康;方法恰当,如腹式呼吸,有益养生。
养生之道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吐纳、呼吸方式主要有两种: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
胸式呼吸,是以肋间外肌舒缩引起肋骨和胸骨运动,吸气时胸廓前后、左右径增大,表现以胸部活动为主。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吸气时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表现以腹部活动为主。
对于胸式呼吸法而言,只有肺的上半部肺泡在工作,占全肺 4/5的中下肺叶的肺泡却在“休息”,每次的换气量非常小,往往在吸入的新鲜空气尚未深入肺叶下端时,便匆匆地呼气了,这样等于没有吸收到新鲜空气中的有益成分。造成我们在正常的呼吸频率下,依然通气不足,体内的二氧化碳累积,人体易出现头晕、乏力、嗜睡等症状。
腹式呼吸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增加膈肌的活动范围,而膈肌的运动直接影响肺的通气量。研究证明:膈肌每下降 1 厘米,肺通气量可增加 250~300 毫升。坚持腹式呼吸半年,可使膈肌活动范围增加 4 厘米。这对于肺功能的改善大有好处,是老年性肺气肿及其他肺通气障碍的重要康复手段之一。
腹式呼吸,不仅可以弥补胸式呼吸的缺陷,使中下肺叶的肺泡在换气中得到锻炼,从而延缓老化,保持良好弹性,防止肺的纤维化。而且,腹式呼吸时胸腔容积扩大还能使心脏得到充分舒张,有利于心肌的供血与供氧。由于膈肌和腹壁肌肉的运动及腹腔内压力的变化,使腹腔内脏器得到自然按摩,胃肠道蠕动力增加,加速了胃的排空功能和小肠的吸收功能。腹式呼吸还使大肠的功能增加,促使机体内的废物及肠内毒素的排除。
所以,养生专家竭力推荐这种简单易行又有效的养生方式——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的基本要领
集中思想,排除杂念,放松肩部,先呼后吸,吸鼓呼瘪。
腹式呼吸的具体方法
把腹部当皮球,用鼻吸气使腹部隆起,每口气坚持 10~15 秒钟后,经口徐徐呼出至腹壁下陷。每分钟 4~6 次即可。一般每日 2 次,在城市可选在上午 10 时和下午 4 时,每次约 10 分钟。
腹式呼吸的关键
无论是吸还是呼都要尽量达到“极限”量,即吸到不能再吸,呼到不能再呼为度;同理,腹部也要相应收缩与胀大到极点,如果每口气直达下丹田则更好。要注意的一点是,尽量达到极限,但要做到自然的吸气与自然的吐气。如果全身很用力的吸气,那很容易使自己受伤。
养生典范
庄子(约前 369~前 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庄子如此长寿与其养生之道有很大的关系。
以下这则呼吸养生功就是庄子所创,是一种较好的修养心性的功夫,可以达到呼吸养生和以静养生的效果。
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是端坐下来(可以自然坐在床上,也可以垂腿坐在椅子上,两手自然放置两腿上,也可以两手在腹前轻握),然后使自己的心宁静下来,将眼睛微闭,意念微守下丹田,然后凝神听自己的一呼一吸,呼吸深长,这时如果有杂念产生,不必理会它,继续凝神听自己的呼吸,慢慢地就会进入极宁静的境界。每天用半小时练习呼吸养生功,对于维护身体的健康或治疗疾病都有很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