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有如下7种:
(1)国家财政资金。国家对企业的投资,历来是国有企业,包括国有独资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现有国有企业的资金来源大部分都是过去由国家以拨款方式投资形成的。国家财政资金具有广阔的源泉和稳固的基础,今后仍然是国有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
(2)银行信贷资金。银行对企业的各种贷款,是各类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银行一般分为商业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前者为各类企业提供商业性贷款,后者主要为特定企业提供政策性贷款。银行信贷资金有居民储蓄、单位存款等经常性的资金源泉,贷款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适应各类企业的多种资金需要。
(3)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有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等。它们有的承销证券,有的融资融物,有的为了特定目的而聚集资金,可以为一些企业间接提供部分资金或为企业筹资提供服务。这种筹资渠道的财力比银行要小,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其他企业资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形成部分暂时闲置的资金,同时为了一定的目的也需要相互投资。这都为筹资企业提供了资金来源。
(5)民间资金。企业职工和城乡居民的节余货币,可以对企业进行投资,形成民间资金渠道,为企业所利用。
(6)企业自留资金。企业内部形成的资金,主要是计提折旧、提取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而形成的资金。这是企业的“自动化”筹资渠道。
(7)外商资金。外商资金是外国投资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是外商投资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
企业的筹资方式与筹资渠道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定的筹资方式可能只适用于某一特定的筹资渠道,但是同一渠道的资金往往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取得,而同一筹资方式又往往适用于不同的筹资渠道。因此,企业筹集资金时,必须实现两者的合理配合。
企业从不同筹资渠道和不同筹资方式筹集的资金,由于具体的来源、方式、期限等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资金的结构,构成企业具体的筹资组合。
第100招投资风险的分析方法当完成了投资的第一步---抓住机遇后应如何继续做好投资的决策呢?为什么有些公司抓住了机遇而投资又最终失败了呢?原因很简单,迈好了第一步不等于能迈好第二步,只有对投资风险有一个科学的分析,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下去最终才能获得成功。
要提高投资绩效,就必须全面认真地分析投资风险。投资风险分析的方法很多,不同的方法也各有优劣。在这里,我们给出两种有代表性的分析方法,即敏感性分析法和风险调整贴现率法,供企业财务主管参考。
1.敏感性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指通过分析影响投资方案现金流量的各项因素,从中发现导致投资风险主要因素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某一投资方案有很多变量影响,这些变量决定着该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但多数的变量来自具有某种状态的概率分布,是不可确定的,而且对现金流量影响的程度也不同。同理,现金流量对各项变量变动的敏感性也不一样。因此,总存在某一变量,现金流量对该变量的变化反应最敏感,即该变量对现金流量的影响程度最大。敏感性分析法的目的就是发现这一变量,从中找出投资方案的最大风险因素。
在进行敏感性分析时,首先决定各个变量的基准值,然后再考虑某个变量发生增减变动,而其他变量不变时,净现值有什么变化。
例如某企业有这样一个投资方案,投资总额为100万元,有效期限为5年,每年这个方案带来的销售额是60万元,折旧费用30万元,其他运营成本为10万元,贴现率10%,怎样进行敏感性分析呢?(假设所得税为33%)先计算基准值:每年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60-30-10)×67%+30
=43.4(万元)然后针对每个因素变动,计算现金净流量的变化。
(1)若销售额降价10%,现金净流量将下降多少?
现金净流量=(60×90%-30-10)×67%+30
=39.38(万元)下降9.26%。
(2)运营成本增加10%
现金净流量=(60-30-10×110%)×67%+30=42.73(万元)仅下降1.54%。
由此可见该方案对于销售量变化较为敏感,对营运成本的变化则不太敏感,在进行决策分析时,应对未来的销售情况作详尽的调查和分析。如果对销售前景不甚乐观,没什么把握,风险太大,则可考虑拒绝这个方案。
2.风险调整贴现率法风险调整贴现率法也是常用的投资风险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对于高风险的项目,采用较高的贴现率去计算净现值,然后根据净现值来选择方案。该方法的关键是根据风险的大小确定风险因素的贴现率即风险调整贴现率。
计算公式为:
K=i+b·Q式中:K---风险调整贴现率;i---无风险贴现率;b---风险报酬斜率;Q---风险程度。
假设i为已知,为了确定K,需要先确定Q和b。总的来说,风险调整贴现率法比较合理,使用广泛,而且受到专家的认可。但是,它把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混在一起,并据此对现金流量进行贴现,意味着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大,这有时与事实不符。比如某些行业的投资,前几年的现金流量难以预料,越往后反而越有把握,如果园、饭店等,这一点在使用该方法时需注意。
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收益,但投资本身也是有风险的行为。投资的风险和收益一般成正比关系,即风险越大收益越大,风险越小收益越小。财务主管应学会用这两种财务分析方法对投资风险进行分析,力求让企业在投资中,获得风险较小的收益的最大值。
第101招分析现金流量,提供投资决策现金流量分析既是投资项目决策的基础,又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资本预算中,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就是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但由于投资决策是事前决策,此时的现金流量分析也只是一种预测和估算,因此如何进行科学的现金流量评估是财务主管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以下主要介绍科学评估现金流量的方法,财务主管可以利用这些方法加强投资绩效管理,提高投资决策的效率。
分析不但能够揭示企业的经营方向和未来发展战略,而且还能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稳健,有无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因此财务主管对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析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因进行某一投资项目而引起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增量。之所以说是增量,是因为对一个企业来说,一个投资项目可能是孤立的,但也可能不是孤立的,某一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取代另一种目前正在生产的产品。这时,在分析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时,就不能仅仅计算新建项目的收入和支出,还要考虑被取代的产品的收入和支出,即要计算现金流量的增量。
现金净流量可以取代利润作为评价净收益的指标。在整个投资有效年限内,利润总计与现金净流量总计是相等的。
用现金流量来评价投资项目的收益更客观。这是因为利润在各年的分布受折旧方法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而现金流量的分布不受这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例如,采用直线折旧法时与采用快速折旧法计提折旧时的利润分布不同,但它们的营业现金流量却是相同的。影响利润分布的人为因素不仅限于折旧方法的选择,还有存货计价方法、间接费用分配方法、成本计算方法等。一般来说,投资项目收益的分布应当具有客观性,不受人为选择的影响,在这一方面,现金流量分布可以满足这种要求,利润分布则不能。
在投资分析中,现金流动状况往往比盈亏状况更重要。一个投资项目能否维持下去,不取决于一定期间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有没有现金用于各种支付。现金一旦支出,不管是否消耗都不能用于别的目的,只有将现金收回后才能用来进行再投资。因此,决策者在投资决策时对现金流量分析的重视要超过对利润分析的重视。在分析投资活动时应着重考虑:
1.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流向是否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一致。企业在进行投资活动时,现金流量来源于企业收回投资、处置固定资产以及取得的债息、股息收入。投资活动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对企业生存发展的作用不同,前者对后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有巨大的影响,后者主要反映当期经营活动的成果。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流向是对企业发展战略的贯彻。例如,企业决定了以生产电脑为主业的战略,投资现金流量就应该表现为用以建立、收购或兼并电脑的生产性和科技性企业的现金支出,而对其他与主业发展关系不大的项目,企业应控制投资。如果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表现得非常分散,说明企业投资方向不明,但也有可能是管理层正在试图通过投资多元化来降低收益的波动性。
2.通货膨胀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引起物价普遍上涨,拉动企业产品价格上涨,使销售收入的现金流入增加。但是,通货膨胀又影响了社会购买力,使企业销量下降,并引起销售收入的现金流量减少。企业购买原材料、应支出的劳务费全面提高,增加了企业付现成本的现金流出。因在会计上对各项财产物资实行实际成本计算,物价变动后一般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造成利润虚增和净现金流量失实。
由于对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无法准确估算,导致企业投资决策失误,给企业和投资者造成损失。
3.投资资金是依赖于内源融资还是外源融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如果为正值,说明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除了能支持营运资本的运作外,还有余力支持投资活动。如果投资活动所需资金完全可以由经营现金流量支持,则说明企业的发展依赖于内源融资;反之,如果需要通过借债或配股筹资来支持投资活动,说明企业比较依赖于外源融资。一般而言,依赖内源融资,说明企业财务状况较为稳健,对债权人和股东的要求较少。依赖于外源融资,会加速企业资产规模膨胀的速度,但是,如果这种增长是依赖于债务融资则会增加企业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如果依赖于配股融资则会降低净资产收益率,两种情况对于股东都是不利的,因此不宜提倡。
在分析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时,财务主管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是,只有增量现金流量才是与项目相关的现金流量;只有那些由于采纳某个项目引起的现金支出增加额,才是该项目的现金流出;只有那些由于采纳某个项目引起的现金流入增加额,才是该项目的现金流入。
现金流量分析是财务主管向经营者提供企业运营情况的依据。通过现金流量增减的不同,财务主管应能高度透视其内在的经济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