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26600000037

第37章 二零零五(1)

纪事

这一年是读书年,决心把以前零散、断续读过的西方政治哲学经典着作集中、连续地读一遍。首先在书架上排开阵势,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打头,中间是洛克、休谟,亚当·斯密,押后的则是康德、黑格尔以至托克维尔。完成这次阅读,基本上是一气呵成。读圣贤书,其乐无穷。

为纪念顾准,随社科院经济所一些老学者赴河南息县,参观当年的五七干校旧址。在座谈会上,被点名发言谈顾准思想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继承巴金和超越巴金

巴金逝世后,有多篇评论说,这意味着他那一代知识分子已经彻底离开我们,他们已经成为过去,成为历史。同样一句话,却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指向,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有人(比如提倡后现代主义的张颐武)说巴金是“五四”时代的最后一位大师,他追求个性解放、追求精神自由是一种“现代性的宏大叙事”,而我们当前面临的是一个全球化和消费文化的新时代,我们不能躺在他的思想和价值上,而应该面对新的现实,超越他。

另有一种意见认为(比如评论家谢有顺的观点),讲真话、反奴性的事业并没有完成,谎言和虚假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必须自问:他的文字和精神还有多少能被现实中的我们继承。

我是持后一种观点的。巴金晚年一再表示的是忏悔和遗憾,他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他的理想仍然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巴金之所以格外引起人们的尊重与怀念,与他晚年的态度和立场有很大关系,不然,人们固然会敬重他早期文学创作的成就,更会为他半生蹉跎遗憾。巴金晚年提倡讲真话是他长达半个世纪的后半生的唯一亮点,我认为更有亮度的是,病榻上的巴金公然说,有人对他提倡讲真话表示不满,但他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态度。这说明,对真实的追求,在中国是一项尚待争取完成的、艰难的事业。

人们把巴金的“讲真话”当成他几乎唯一的思想财富,这一点的价值绝不仅是过去时,而且是现在时和将来时。

我们确实应该超越巴金,如果巴金晚年的认识和境界已经是我们只能景仰而无法逾越的高度,那只说明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精神水准是可悲的、令人遗憾的。

巴金是一个善良、真诚的普通人,而不是思想巨匠。他在晚年提倡说真话,除了对自己的一些经历表示忏悔,并没有为揭示历史真相做出多大贡献。要做到这一点,除了道德勇气,还需要思想的勇气和能力。巴金是少有的提倡反思和批判“文革”的人,他对于“文革”中自己和亲人惨遭迫害有痛切的感受与言说,但由于与社会生活脱节,大部分时间在体制的金丝鸟笼中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他除了反复提醒过去的悲剧之外,完全无力揭示、甚至无力探讨悲剧的根源,只能泛泛地说“文革使人性变成兽性”,“那时没有人性,变成了兽性”之类的话。

巴金基本上局限于只用道德眼光看问题,他晚年的忏悔是托尔斯泰式的,顺着这种思路,他体现和提倡的是托尔斯泰小说《复活》中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道德自我完善”,他无力追问制度的不完善,考虑如何使制度完善。显然,使得“人性变成兽性”的原因,除了在人格和道德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制度方面。

巴金的忏悔是真诚的,但缺乏历史的维度。他的反思起因于他个人和家人在“文革”中的惨痛遭遇,他没有从头思考自己自从投身于左翼文化运动以来的一生和那一段历史。相比之下,另一位文学前辈韦君宜的反思就更彻底、更有力度,她在《思痛录》中发出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感慨。巴金留给我们的,大体上是迷茫、疑惑和问号,而非有价值的内容或思想线索。

当然,我们不能苛求于巴金。时代在进步,历史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经验和可能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话说回来,在当下,要像巴金那样善良和真诚,是很不容易的。

但是,我们也可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比如,我们应该更自觉、更有勇气,从投身于生活、投身于社会的开始就坚持直面真实,对自己真诚无欺,绝不随流和随众,绝不受任何口号和力量的蛊惑、胁迫而作恶。我们应该把张爱玲的“出名要趁早”改为“讲真话要趁早”,与其到晚年来忏悔,不如一生始终坦荡无憾。严格地说,在功成名就,成为无害的偶像之后再来提倡讲真话,其实际作用是很有限的,前人的人生遗憾,应当是后人的警诫。

我们在痛苦历史和荒唐岁月这个背景下感怀和尊崇巴金,我们以大智大勇的标准要求自己。

原载《新京报》2005年10月21日

文明冲突是否来临?

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既深深地卷入到全球化过程中,与世界发生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与世界上其他力量发生这样那样的冲突。

研究和认清冲突的根本性质,对于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文明冲突的时代已经来临?

进入新千禧年前后,中国人逐渐感觉到自己与外部世界的矛盾、冲突日益明显和频繁。中国申请主办2000年奥运会失败是一个典型的事例,人们的信心之足、期望之高与失败后挫折感之强、悲愤之深形成鲜明对照,许多人开始感到,中国是处在一个有敌意的世界中。

申奥的失败很容易使人想到这是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的冲突,因为这不是经济利益的争夺,也不是军事力量的比拼;如果说北京代表了古老的中国文明——我们的申奥宣传一直这么说,我们也一直认为北京的优势和打动人的地方正在于此,那么申奥竞争中,中国面对的是西方世界的坚固联盟,它运用强大的影响力,以微弱优势战胜中国在非西方世界组成的支援队伍。

紧接着,美国政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发表了在世界上有很大影响的论文《文明的冲突?》,把冷战后全球范围内的基本冲突归结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并且把儒家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冲突看成是最主要的冲突之一(另一最主要的冲突是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当时华文世界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持否定态度,强调儒家文明的核心是重视和谐,不会与其他文明发生冲突。

时隔十年,情况有了变化。随着中国经济力量的持续增强和在地区及世界范围内影响力的增加,我们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讳言我们与其他人的区别和冲突。

由于我们还不太习惯于正视经济冲突,不太愿意谈论政治冲突,于是议论得最多的就是文明或文化的冲突。这样做比较安全,可以在文化相对主义的概念中回避掉一些敏感问题。另外,中国人似乎特别热衷于文化决定论,把物质层面或制度层面的问题放到文化层面来说,似乎会达到某种深刻性。

但是,在文明冲突论可能在中国甚嚣尘上之际我们应该自问,中国面临的与外部世界的冲突真是文明的冲突吗?再以申办奥运会为例,时间只过了八年,我们的第二次申奥轻松获胜。文明或文化是相当稳定的,其变化发展十分缓慢,如何解释两次申奥结果的巨大差别?其实,不要自我欺瞒就可以发现,第一次申奥失败与文明的冲突没有多大关系,竞争中胜负是常事,决定胜负的因素有很多,不然怎么解释最近一次申奥伦敦与巴黎、纽约的竞争?如果正视现实,我们应该老实承认,中国第一次申奥的时机非常不合适。由于在此之前发生的巨大风波,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处于最低点。八年的时间对于文明或文化的改变毫无意义,但对于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却不算太短。

从两次申奥的例子可以看出,以文明的冲突来解释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不协调是似是而非的。

当代中国属于什么文明?

不论是亨廷顿还是中国的文明冲突论者,都预设了一个前提:当代中国属于传统的儒家文明,文明的冲突是儒家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冲突。这个前提正确吗,符合实际吗?

人们怎么可以忘掉这个最基本、最简单的事实:从1949年10月起,中国的社会性质、政治制度、文化形态、教育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形成了历史性的断裂?正像以前最流行的说法:“新旧社会两重天”,这种状况至今并没有改变。

中国的传统文化被宣布为“封建主义文化”,成了批判对象,青少年再也不能从大、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学习《大学》、《中庸》、《论语》、《四书》、《五经》等典籍,了解传统文化和学术。当然,也有“暮投石豪村,有吏夜捉人”之类的少量古代诗文,但这偶尔的点缀完全改变不了几代人与传统文化隔膜的事实。

不要说一般青年,连文科教授、知名学者和作家也对中华文明的基本内涵所知甚少,前不久发生的清华大学校长、人民大学校长在欢迎台湾亲民党主席、新党主席的仪式上表现出来的对中国文化基本常识的无知与出丑,就很说明问题。中国最着名的高等学府的校长尚且如此,遑论广大群众?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北京大学为中心,兴起了一阵国学热,但由于主流意识形态阵营中有人指责和追究国学倡导者的动机,这股热潮只冒头几个月就无疾而终。到了新世纪,国学热再度出现,人民大学开办“国学院”在媒体上炒了一阵,但终归是吆喝声大,埋头苦干者少,而实绩更是看不到。就算作最乐观的估计,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在可以遇见的将来也是无法期望的。因此,现在谈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少说也提前了半个世纪。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属于什么文明形态,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说不清楚的事。

同类推荐
  • 乐嘉:谈笑间

    乐嘉:谈笑间

    《谈笑间》乐嘉最新作品,嬉笑怒骂,乐嘉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风趣犀利的文字表达了对生命、爱情、婚姻、家庭、职场等方面的独特见解。本书在帮助读者认清自己读懂别人的同时,也给大家展示了一个包含性格色彩在内的,充满智慧与个性的百分百乐嘉,是乐嘉最好的代言产品。
  • 文爱艺全集(1)

    文爱艺全集(1)

    文爱艺的诗被人称之为“青春流行诗”。它以忧郁、迷婉、清新、赢得了读者的青睐。语言对文爱艺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他的诗的语言,清新流畅、简洁凝练,配以喁喁絮语般的语调和参差的长短句,造成一种迷婉、绵延的语境,俘虏了读者的心。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安徒生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安徒生

    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够游历世界的各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采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它将帮助青年朋友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学的素养。
  • 青春没了,痘还在

    青春没了,痘还在

    本书用轻松幽默而又不失尖锐的笔调,记录下一个80后的工作、生活、爱情以及思想片段,给全社会展现一个真实的80后——我们已经长大了。全书按照80后的工作生活、日常趣事、爱情、记忆、思想片段、等共分为八个部分,共约90篇文章,11万字,全面展示80后的真实生活和心路历程。
  • 云间笔会(2011)

    云间笔会(2011)

    本书是上海市松江区文联文学分会会员作品汇编,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形式,文笔流畅,内容健康向上。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体现出松江的地方文化氛围和创作状况。
热门推荐
  • 异世之华夏腾龙

    异世之华夏腾龙

    我本痴情,奈何天道无情夺我深爱之人!天即无情,我又岂能敬天!只为追回心中所爱。哪管什么神魔天道!唯有一剑斩之!本书讲述一个宅男转变成强者的心理旅程。没有太多华丽的打斗,却有着细腻的心路历程。
  • 乖乖总裁,束手就擒

    乖乖总裁,束手就擒

    叶子总觉着如果时间可以倒退的话,她一定绝对以及肯定会对当年那个看上去和人类进化史上类人猿长相别无二致的小男孩特别特别好!都说女大十八变,可没人告诉叶子男大也十八变。婚前,某女费尽力气,苦苦追寻,夺君心,灭情敌。婚后,某男说,可以后悔吗?某女答,先生不好意思,本女已经赖定你了,恕不退货!!
  • 轮回九道

    轮回九道

    轮回,狐族,杀手,精灵······我的天命,究竟是什么!转世投胎,却带着前世记忆。我,究竟,是谁。
  • 王者归来:国民男神太傲娇

    王者归来:国民男神太傲娇

    沐意勾唇一笑,“傻逼系统,你还能再蠢点吗!”某傻逼系统:放宽心,习惯成自然……作为最完美男神,重活一世,沐意决定一定要撩尽全世界好看的小姐姐,赚尽万千好感值,迎娶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迎娶……高富帅?某意勾唇一笑,扯扯领带,依旧是那般少年:“对,我是女的。”【女主沐意,男主叶权】【1V1双洁无限宠】【崩坏超爽,各种打脸!】
  • 春华秋实

    春华秋实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她曾是富家千金,城市的大小姐,一次偶然的机会邂逅了他,她毅然决然辞去了众人仰慕的人民医院的护士之职,她不顾父母、亲朋的反对,下嫁到农村,她和她的故事就从此展开了。她婆婆无数次的念叨着她的好,她是拯救他们一家的女神……
  • 大智若愚的点滴

    大智若愚的点滴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京城蓝调

    京城蓝调

    20世纪30年代的京城!一部发生在动荡年代里关于爱情和命运的史诗。冷嘲热讽的嘴角微微上扬,敏锐的双眸散发着似能洞察一切的光芒,对于这样的他来说,结婚是不必要的,更加不会在意被父亲的政治手段利用的未婚妻是谁。但在遇上那个长得像丫头的洪君之后……男子装扮下,依然掩盖不住她那清秀淡雅的气质。她并不关心什么是救国运动,因为堂哥近永卷着赞助金逃去了上海,家庭陷入窘境,她必须挺身而出,代替堂哥上大学。在和近永取得联系之前,文英一直伪装成男子生活。可是自从遇到益尚之后,她的人生就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锦瑟华年谁与度

    锦瑟华年谁与度

    轻风吹拂起花瓣,犹如吹散破碎的流年。我们站在一个看不见起点和终点的轮回,彼此擦肩而过,你可曾知道,你是我命途中那道最绮丽的风景。贵族学院里一起离奇的命案,牵扯出痛苦的往事,迷雾被一层层撕开,尘封的心事再也遮掩不住,越接近父亲死亡的真相,就越接近命运的残酷,我才知道,你是我心灵唯一的救赎。
  • 元气之火

    元气之火

    【火爆新书】力大无穷的紫睛夔牛、振翅万里的血兽飞廉、毁天灭地的乌鲲……一段大气磅礴的远古传说。—————————————————洪荒亿万年后,诸神远去,凡人吸收元气,强大自身。一位杀手穿越乾元大陆,开始与神魔和命运的抗争!
  •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曾国藩在个人修养上最为严格,他每日静坐,反思己过,数十年如一日潜心修为。很多人都想从曾国藩身上学到成功的黄金定律,修身处世,立于不败。很多成名的人物,也都受过他的思想熏陶。梁启超对曾国藩推崇备至,说:“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毛泽东青年时期,也潜心研究过《曾国藩文集》,他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在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而蒋介石,对曾国藩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全集》常置桌旁,终生拜读不缀。据说他点名的方式,静坐养生的方法,都一板一眼地模仿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