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85900000032

第32章 处世之道

少年与老年

一位少年正与一位老年人争辩。

“哈哈!太阳围着我转了八十多年了,我还没有死,今后,它说不定还会围我转二十年哩。”老人得意洋洋地说。

“不对!是你围着太阳转了八十年了!”少年说。

“什么?我围着太阳转?胡说八道!我每天搬个小凳坐在院子里,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明明是我不动,太阳动,你怎么说我围着它转?”

“那不是太阳在动,是地球在动,你每天坐在地球上,围着太阳,旋转八万里呢!”少年说。

“你说地球会转?”

“对!它不仅会围着太阳转,而且自己也会转。”

“那我怎么没从地球上跌下去?”老人不服气地说。

“那是因为地球的引力。”

“地球的引力?那它怎么没把月亮、星星引到地球上来?”老人反驳道。

“那是因为地球的引力也是有限的……”

“有限的?谁限制了它?天底下难道有人在限制地球?”老人争道。

“那是……”少年尽自己所知,向老人解释着,与他争辩着。

最后,老人无话可说,叹气道:

“唉!活了八十多年,居然被太阳地球骗了八十多年!”

“不!它们没有骗你,是你自己把它们看错了。”

“可是,我又怎么会看错呢?”老人不解。

“那是您站的角度不同,假如你不是站在地球上,而是站在太空另一个星球上,那么,情况就又大不一样了呢!”少年说。

“说的是呀,”老人若有所思,“世上人看事情也是如此,只因站的角度不同,往往把一个事物看得天差地别,还以为自己受了它们的欺骗,实际上,错在我们自己呀”。

梵高传教的启示

温森特·梵高是19世纪末欧洲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他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备尝艰辛,他曾在博里纳日做过一段时间的牧师。

博里纳日是个产煤的矿区。在这个地区,几乎所有的男人都下矿井,他们在不断发生事故的危险中干活儿,但工资却低得难以糊口。他们住的是破烂的棚屋,他们的妻子儿女一年到头几乎都在里面忍受着寒冷、热病和饥饿的煎熬。

这里的人都是“煤黑子”,肥皂在博里纳日的矿工心目中简直是一种不可奢望的奢侈品。

梵高被临时任命为该地的福音传教士时,他在峡谷最下头的一所大房子住下,并和村民一起拿麻袋去装了很多煤渣,在房子里烧起炉子,以免房子里太寒冷。

梵高登上讲坛,他的讲道是那样诚挚而又充满信心,竟使得这些博里纳日人脸上的忧郁神情渐渐消退了。从他此次布道所受的欢迎来看,博里纳日的人们对他的态度已经没有任何保留了,他们终于相信了他。他作为上帝的牧师,现在已经得到了这些满脸煤黑的人们的充分认可。

是什么原因引起这样的变化呢?不会是由于他有了一座新教堂,因为这对于矿工们来讲压根儿不算什么,他们不会知道关于对他的传教士职务的任命,因为他并没有告诉他们在原先那个地方他是没有被正式任命的。而且虽然他刚才讲道时热情洋溢,措辞优美,但在原来那间简陋的小棚屋里和那座弃置不用的马厩里,他也是这样讲的啊!

梵高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他回到自己的住处,准备用从布鲁塞尔带来的肥皂洗脸时,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跑到镜子前面端详着自己,看见前额的皱纹里、眼皮上、面颊两边和圆圆的大下巴上,都沾着万千石山上的黑煤灰。

“原来!”他大声说,“这就是他们对我认可的原因所在,我终于成了他们的自己人了!”

他把手在水里涮了涮,脸连碰都没碰就去睡了。留在博里纳日的日子里,他每天都往脸上涂煤灰,从而使自己看上去和煤矿工人们没有两样。

记住他人的名字

记住对方的名字,并把它叫出来,等于给对方一个很巧妙的赞美。

1898年的时候,纽约洛克兰郡的石点镇发生了一场悲剧。有个小孩已经死了,邻人们正准备去参加他的葬礼。这时吉姆·法里走到马房,去拉他的马。地上积雪很厚,空气凛冽。那匹马好几天没有运动了,当它被吉姆·法里拉到水槽的时候,它欢欣鼓舞地把两腿踢得高高的,结果吉姆·法里被踢死了。因此,这个小小的石点镇,那个星期办了两个葬礼。

吉姆·法里留下了一个寡妇和三个孩子,以及几百块钱的保险金。

他最大的儿子小吉姆才十岁,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到一个砖场去运沙,然后把沙倒人砖模,再把砖转换方向,在太阳下晒干。这个小吉姆一直没有机会接受多少教育,但是由于爱尔兰血统的关系,他有一种使别人喜欢的特长,因此他走上仕途,而随着岁月不断地流逝,他培养了一种记住别人姓名的惊人能力。

小吉姆从来没有进过一所中学,但是,在他四十六岁之前,四所学院授予他荣誉学位,并且成为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主席,美国邮政总局局长。

我去访问小吉姆·法里,请教他成功的秘决。他说:“工作卖力。”于是我说:“别开玩笑啦。”

他接着问我,我认为他成功的理由到底是什么。我回答:“我知道你可以叫出一万人的名字。”

“不,你错了,”他说,“我能叫出五万人的名字。”

不要小看了这一点。这项能力,使法里先生帮助富兰克林·罗斯福进入了白宫。

在小吉姆·法里为一家石膏公司推销产品及在他身为石点镇上一名公务员的那几年间,他建立了一套记住别人姓名的方法。

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每次他新认识一个人,就问清楚他的全名,他家的人口,他干什么行业以及他的政治观点,他把这些资料全部记在脑海里。而第二次他又碰到那个人的时候,即使是在一年以后,他还是有办法拍拍对方的肩膀,询问他的太太和孩子及他家后面的那些玉米。难怪有一群拥护他的人!在罗斯福竞选总统的活动展开之前的几个月,小吉姆·法里每天都写好几百封信,给遍布西部和北部各州的人。然后他跳上火车,在十九天内,足迹遍布了二十个州,行程1。2万英里,以马车、火车、汽车和轻舟代步。他每到一个市镇,就跟他所认识的人,一起吃午餐或早餐,喝茶或吃晚饭,跟他们做一番“肺腑之言的谈话”。然后,他又继续他的下一站。

他一回到东部,就写信给每一个他到过的市镇,索取一份所有和他谈过话的人名单。然后,他把这些名单整理出来,就有了成千上万的名字了。

不久之后,名单上的每一个人,都收到了一封小吉姆·法里的私函。那些信都以“亲爱的比尔”或“亲爱的佐”做开头,结尾总是签上“吉姆”。

小吉姆·法里在早年就发现,一般人对自己的名字比对地球上所有的名字加起来还要感兴趣。记住人家的名字,而且很轻易就叫出来,等于给予别人一个巧妙而有效的赞美。若是把人家的名字忘掉,或写错了———你就会处于一种非常不利的地位。比如说,有一次我在巴黎开了一门公开演讲的课程———发出复印的信件,给所有住在该地的美国人。那些法国打字员显然不太熟悉英文,自然在打上名字的时候,就打错了。对此,巴黎一家大的美国银行的经理,写了一封不客气的信给我,因为他的名字被拼错了。

有时候要记住一个人的名字真是难,尤其当它不太好念时,一般人都不愿意去记它,心想:算了!就叫他的小名好了,而且容易记。锡得·李维拜访了一个名字非常难念的顾客,他叫尼古得玛斯·帕帕都拉斯。别人都只叫他“尼克”。李维告诉我们说:“在我拜访他之前。我特别用心地念了好几遍他的名字。当我用全名称呼他‘早安,尼古得玛斯·帕帕都拉斯先生’时,他呆住了,持续了几分钟,他都没有答话。最后,眼泪滚下他的双颊。他说:‘李维先生,我在这个国家十五年了,从没有一个人会试着用我真正的名字来称呼我。”’

卡内基成功的原因

他被称为钢铁大王,但他对钢铁的制造懂得很少。他手下有好几百个人,每个人都比他了解钢铁。

但是,他知道怎样做人处事,这就是他发大财的原因。他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他杰出的组织才华和领导天才。当他十岁的时候,他发现人们对自己的姓名看得惊人的重要。而他利用这项发现,去赢得别人的合作。举例说明:他少年时代在苏格兰的时候,有一次抓到一只兔子,那是一只母兔,他很快发现了一整窝的小兔子,但没有东西喂它们。可是,他有一个很妙的想法。他对附近的那些孩子们说,如果他们找到足够的苜蓿和蒲公英,喂饱那些兔子,他就以他们的名字来替那些兔子命名。

这个方法太灵验了,卡内基一直忘不了。

好几年之后,他在商业界利用这同样的人性弱点,赚了好几百万元。例如,他希望把钢铁轨道卖给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而艾格·汤姆森正担任该公司的董事长。因此,安德鲁·卡内基在匹兹堡建立了一座巨大的钢铁工厂,取名为“艾格·汤姆森钢铁工厂”。

当卡内基和乔治·普尔门为卧车生意而互相竞争的时候,这位钢铁大王又想起了那个关于兔子的经验。

卡内基控制的中央交通公司,正在跟普尔门所控制的那家公司争生意。双方都拼命想得到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生意,你争我夺,大杀其价,以致毫无利润可言。卡内基和普尔门都到纽约去见联合太平洋的董事。有一天晚上,在圣尼可斯饭店碰头了,卡内基说:“晚安,普尔门先生,我们岂不是在出自己的洋相吗?”

“你这句话怎么讲?”普尔门想知道。

于是卡内基把他心中的话说出来———把他们两家公司合并起来,他把合作而不互相竞争的好处说得天花乱坠。普尔门注意倾听着,但是,他并没有完全接受。最后他问:“这个新公司要叫什么呢?”卡内基立即说:“普尔门皇宫卧车公司。”

普尔门的目光一亮。“到我的房间来。”他说,“我们来讨论一番。”这次的讨论改写了一页工业史。

安德鲁·卡内基这种记住以及重视他朋友和商业人士名字的方式,是他领导才能的秘密之一,他以能够叫出他许多员工的名字为傲。他很得意地说,当他亲任主管的时候,他的钢铁厂从未发生过罢工事件。

聪明的米开朗基罗

在人际交往中,在与他人交换意见时,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有技巧地让对方认同你;而如果你错了,就要及时而诚恳地承认。这样做,要比为自己争辩有效得多。

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被人们公认的最伟大的作品,是他的大理石雕刻大卫像。但是,最初当米开朗基罗刚雕好大卫像的时候,主管这件事的官员跑去查看后,竟然觉得不满意。

“有什么地方不对吗?”米开朗基罗问。

“鼻子太大了!”那位官员说。

“是吗?”米开朗基罗站在雕像前看了看,大叫一声,“可不是吗!鼻子是大了一点,我马上改。”说着就拿起工具爬上架子,叮叮当当地修饰起来。

随着米开朗基罗的凿刀,掉下好多大理石粉,那位官员不得不躲开。过了一会儿,米开朗基罗修好了雕像,他请那位官员到架子上去检查:“您看,现在可以了吧!”

爬上了架子的官员看了看,高兴地说:“是啊,好极了!这样才对啊!”

送走了官员,米开朗基罗先去洗手,因为他刚才只是偷偷抓了一小块大理石和一把石粉,到上面做做样子,其实他根本没有改动原来的雕刻。而官员之所以觉得雕像有问题,就是因为刚开始他是在高高的架子下仰视。

上课的教授

大多数年轻人粗鲁和没礼貌的时候,还自以为这是很自然的。

克来门特·斯通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的学潮运动中。某大学的教室里正在上课时,一群学运积极分子闯了进来,使上课的教授先生手足无措。当着班上学生的面,教授想显示一点宽容和大度,就决定先听一下学生讲些什么之后再去说服他们。

结果与他的善良想法完全相反,学生们乘势向他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把课堂搅得一团糟,再也上不成课了。并且这之后只要他上课就有激进派的学生出现在课堂上,就这样不得安宁地持续了一年。

从这一教训中,教授悟到一条法则,即,若无意接受对方,最好别想去说服他,对方一开口就应该阻止他:“你们这是妨碍教学,赶快从教室里出去,与课堂无关的事,让我们课后再说!”

两个旅人

一个旅人走进一座小城,询问一名坐在路边的女士:“城里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你上次离开的地方,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一堆差劲鬼,”旅人回应道,“卑鄙狡诈、不能信赖,所做所为都可恶极了。”

“噢,”女士说,“你在前面的城里也会发现同样的人。”

第一个旅人怀着恐惧离开。

下一个旅人也停下来询问前方城里面的人素质如何。女士便又问旅人,之前所待的地方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他们都是好人,诚实、勤奋,而且心胸宽大不记恨。离开那里我很难过。”

睿智的女士回答说:“那么,你会在前方的城里找到同样的人。”

戴安全帽

我们极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同样地,我们也极为害怕别人的指责。

奥克拉荷马州恩尼德市的江士顿,是一家工程公司的安全协调员。他的职责之一是监督在工地工作的员工戴上安全帽。他说,他一碰见没有戴安全帽的人,就会官腔官调告诉他们,要他们必须遵守公司的规定。员工虽然接受了他的训导,却满肚子的不高兴,而常常在他离开以后,又把安全帽拿了下来。

他决定采取另一种方式。以后,他发现有人不戴安全帽的时候,他就问他们是不是安全帽戴起来不舒服,或者有什么不适合的地方。然后,他以令人愉快的声调提醒他们,戴安全帽的目的是保护他们不受伤害,建议他们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戴安全帽。结果是,遵守规定戴安全帽的人愈来愈多,而且不会造成愤恨或情绪上的不满。

卡内基的信

奥佛史屈教授在他那本启发性的《影响人类的行为》一书中说:“行动出自我们基本上的渴望……而我所能给予想劝导他人的人———不论是在商业界、家庭中、学校里、政治上———最好的一个忠告是:首先,撩起对方的急切欲望。能够做到这点的人,就可掌握世界;做不到的人,将孤独一生。”

安德鲁·卡内基,这个贫穷如洗的小孩,开始工作的时候每小时的工资是两分钱,最后却捐赠了2。65亿美元。

他很早就知道,能影响别人的唯一方法,是用对方心里所想的观点来与之交谈。他只上过四年的学校,但是,他学会了如何对待别人。

举例来说,他的嫂嫂,为她那两个小孩担忧得生起病来。他们就读于耶鲁大学,为自己的学业忙得没时间写信回家,一点也不理睬他们母亲写去的焦急信件。

于是,卡内基提议打赌100块钱,他不必要求回信,就可以获得侄儿们的回信,有人愿跟他打赌。于是,他写了一封闲聊的信给他的侄儿,信后附带地说,他随信各送他们五块美金。

但是,他并没有把钱附在信内。

回信来了,谢谢“亲爱的安德鲁叔父”好心写去的信……你可以猜出下一句写的是什么了。

倾听别人的谈话

在美国的一个电视节目中,电视主持人向来宾提问,要来宾根据提问猜出他是干什么的。这个节目连续播出了25年。

开始时,琳达觉得很难掌握住自己要回答问题的线索。后来,她丈夫马丁·加贝尔说:“我从这个节目里得到的结论是,你应该仔细听别人说什么,要学会认真倾听。”琳达采纳了他的忠告,结果非常有效。由于集中注意力听别人说话,她常常能很准确地回答问题。事实上,她的主要优势就在于她能注意倾听。

不过,倾听不仅仅是获取信息。一位七十多岁的陌生妇女向琳达表示,“注意倾听”也是爱你的邻居的一种方式。琳达常在杂货店碰到这位妇女,这位妇女有着一双机敏又锐利的黑眼睛。每当她看到琳达时,立即走过来跟她滔滔不绝地聊天。有时琳达忙得很,但也不得不耐着性子听下去。

“我不久要去阿堪萨斯一次,”有一天她对琳达说,“那里的春天很暖和,这对我的关节炎有好处。但是,不等你想念我,我就会回来的。”琳达这才第一次注意到她的手指既僵硬又弯曲。“你一个人去吗?”琳达问。“哦,是的,”她说,“我丈夫去世很久了。但是我通过与人们交谈,发现了许多像你这样的人。”

琳达立刻觉得非常惭愧。那位老妇人是那么高兴,一点也不为自己感到伤心。通过与人交谈,她平静的生活变得有意义了。她所需要的,仅仅是能够倾听她讲话的人们的耳朵。从那以后,琳达养成了尽量倾听别人谈话的习惯。

一打玫瑰花

我们以人为本,就应该尊重人。卡耐基曾说:“人类天性中最深切的冲动,就是做个受尊重人物的欲望。”

美国有一位推销大王叫乔·吉拉德,15年来,他一辆一辆地推销高档小轿车,竞推销了1300 l辆!这简直不可思议。由于这个记录太惊人了,无人可破,因此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那么,他是怎样成功的呢?

尊重人就是重要原因之一。

一次,吉拉德的汽车展销室走进一位妇女,他热情地上前接待。通过聊天他知道这位妇女只是进来打发时间。因为今天是她55岁的生日,她早已打定主意在生日那天给自己买一辆白色双门箱式轿车,牌子应该是福特牌的。可刚才她在一家福特轿车展销室购车时,那里的推销员说要出去办点事,叫她一小时以后再来。因此她才会逛到了乔·吉拉德所在的展销室。当然,这里的车不是她早就认准的福特牌,而是雪弗莱的专卖店,她只是随意来转转。

但不管这位妇女想不想买雪弗莱,吉拉德还是热情地接待了她。这当中吉拉德看来有急事,他礼貌地告辞了几分钟,接着又回来了。

大约一刻钟以后,当吉拉德正在给这位妇女热情介绍雪弗莱时,门口进来一位年轻小姐,将手里捧着的一打鲜艳的玫瑰花,递给了乔·吉拉德。

“这花不是给我的。”吉拉德接过花,忙解释说,“今天不是我的生日。”说完,他转过身,双手捧着那一打鲜艳的玫瑰花,彬彬有礼地对那位妇女说,“祝您福寿无疆,尊敬的夫人!”

那位妇女被这突如其来的礼遇几乎弄傻了,她感动得热泪盈眶,并闪着泪花说:“已经很久没有人给我送花了。”

感动之余,这位妇女谈了她刚才的遭遇。她说:“那个推销员真是差劲!我猜想他一定是因为看到我开着一辆旧车,就以为我买不起新车。我正在看车的时候,他却突然说要出去收一笔欠款,叫我等他回来再说。就这样,我上了你这儿来了。”

这位妇女最后究竟买了一辆什么车,结果已经显而易见了。乔·吉拉德为什么会成功,我们在这个故事里不是看得再清楚不过了吗?

用称赞代替责备

洛克菲勒家族是世界上知名度最大的家族之一。这个大家族的创始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以石油起家的。1863年他在克利夫兰开办炼油厂。1870年,他创立了标准石油公司,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洛克菲勒创立的标准石油公司就垄断了全美90%以上的炼油业。

洛克菲勒的助手贝特福特,是帮助洛克菲勒创建标准石油公司的伙伴之一。有一次他因经营失误使公司在南美的投资损失了40%。

这天下午,洛克菲勒在去公司的路上看见贝特福特就走在他的前面。洛克菲勒发现,贝特福特已经注意到自己。但他并没回头。照样往前走。洛克菲勒猜想肯定是贝特福特不愿意谈论他经营失败的事情。

于是洛克菲勒叫住了贝特福特。走近后,洛克非勒在贝特福特的肩上拍了一下,诚挚地说:“贝特福特,我们刚才听人说起了你在南美的事情。”

贝特福特有些羞愧地说:“是啊,实在是极大的损失。我们只想法保住了60%的投资。”

正当贝特福特准备挨骂时,洛克菲勒却说:“不错,已经难能可贵了。全靠你处理有方,才替我们保全了这么多投资。你能干得这样出色,已经出乎我们意料了。”

洛克菲勒的话大大出乎贝特福特的意料。他原想洛克菲勒一定会责备他。这几句衷心的赞扬和谅解的话,让贝特福特深受感动。后来,这位因失败而受到鼓励的助手为公司屡创佳绩,成了公司的台柱子。

洛克菲勒在一个本应指责的事件中却一反常态,找出其中值得赞美的地方来,其效果是使大家都能将心比心,从而能相互谅解。而对贝特福特来说,在失败之时非但没受责备,反而受到亲切的鼓励,他能不加倍努力工作吗?

作为一个大企业家,洛克菲勒知道,如果因一次失误就对贝特福特大加责备,就可能严重挫伤贝特福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只能使自己失去一个重要的助手。

列别德树敌太多

1996年,在俄罗斯大选中爆出了一个大冷门:列别德单枪匹马竞选总统,获得了15%的选票,名列第三。后来,叶利钦为了蝉联总统,将列别德招至麾下,委以安全会议秘书和国家安全助理的重任。这使支持列别德的选民转而支持叶利钦,使叶利钦在第二轮选举中奠定了胜局。于是,列别德名声大震,成了政坛的大红人,连叶利钦都预言:列别德有可能成为2000年的俄罗斯总统。

可是,就是这位政坛红人,在10月17日,被叶利钦撤销一切职务。仅仅121天,这位被称为“明星政治家”的人被撵出了克里姆林宫。列别德那么快就从权力高峰上跌落下来,原因何在呢?

有人说他是祸从口出,亦有人说他权力欲太强,两种说法都对,而且是互为表里。表面看是祸从口出,实质上是他野心太大,要让总统、总理下台,搅乱了克里姆林宫的政治平衡。

列别德的下台,主要起因在他和50岁的内务部长库列科夫的争吵。库列科夫不仅得到叶利钦强有力的支持,又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的盟友,还是克里姆林宫中参与决策车臣战争的“强硬派”。但是,当列别德一进入克里姆林宫,就把手伸向库利科夫权力范围内时,库列科夫当然不会轻易就范。列别德雄心勃勃,独自同车臣反政府力量达成了在车臣停火和俄军撤出的《哈萨维尤尔特协议》,这个举动使他获得了一定的声望,但他做事独断,引起库列科夫极大的反感,库列科夫坚决反对从车臣撤军,认为这样做将导致车臣战争化,会搞乱俄罗斯南部局势……列别德针锋相对,还把车臣战争责任推给库列科夫,还认为库列科夫判断失误,根本不配当内务部长,并要他辞职。列别德还要叶利钦在他和库列科夫两人之间做出选择:“有他无我,有我无他。”就这样,列别德一下子把矛盾激化起来。

其实,列别德把自己估计得太高了,他以为在这个世界里,除了他是“救世主”外,别人都是无能之辈。

他抡起大棒把上下左右的同行们揍了个够:他攻击切尔诺梅尔金政府的经济政策不是维护国家利益,而是有利于某些“势力集团”;他指责总统办公厅主任丘拜斯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想充当俄罗斯的“摄政王”;他又阻挠叶利钦总统任命前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巴图林担任负责高级军职任免机构的领导人;他一再攻击库列科夫,而且要其“引咎辞职”;最后,他又和以前的好友、国防部长罗季奥诺夫吵翻了,他指责罗季奥诺夫对空降部队进行改革是“企图消灭空降部队”。

这个目中无人的家伙在议会,在党团到处树敌,他谁也看不起,而且野心勃勃。他刚担任安全会议秘书,就要求扩大安全会议的职能,还起草了新章程,以国家安全为由,把自己的手伸进外交、经济等领域。他甚至提出增设副总统的职位,毫不掩饰他要当二号人物的企图。他竟然对德国《明镜》周刊记者说,他“不一定要等到2000年才成为叶利钦的接班人”。后来,叶利钦检查心脏有病,他便冒天下之大不韪,要求总统“暂时”下台,表示“总统有病就应交出权力”,还准备竞选总统,同科尔扎科夫一起组建竞选班子……

谁还能容忍这样一位狂妄的人在克里姆林宫里胡作非为呢!所以,库列科夫组织的反击是有充分的“群众基础”的。库列科夫故意指责列别德正在组织由5万名军人组成的“俄罗斯军团”的特种部队,并列出了列别德“为发动悄悄政变做准备等罪名,虽无确凿证据,但委实地道出了其他同行们的共同心声。叶利钦在1996年10月初发表电视讲话,指责“有些人”以总统生病为理由,谋私利,搞小动作,急于“换总统像”。

这表明,叶利钦已经不能容忍列别德了。果然,在10月17日,叶利钦在电视讲话中撤消了列别德的一切职务,其罪状的第一条就是列别德在未征得总统许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些有损国家利益的行动,破坏了领导班子的团结。叶利钦引用了克雷洛夫著名的寓言说:国家的集体领导应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来工作。可现在成了“天鹅、虾和梭鱼”———各行其是(寓言讲天鹅等共拉一辆大车,天鹅向上飞,梭鱼朝水中游,虾却往岸上爬,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大车还是纹丝不动,而使他们分开的正是“天鹅”,“列别德”在俄语中恰好是“天鹅”的意思)。

就这样,列别德走下了政坛,也许,这是他输掉的一场战役,还没有输掉整个战斗。他在这121天时间里的种种表现足以说明,他从政经验不足,还不成熟,出言不逊,树敌太多,缺少一名政治家应该具备的素质。他要是不痛改权力欲太强、能力又太弱的毛病,那么,他这一次的失败,就可能是最后一次的失败,他不可能再重返克里姆林宫了。

无论在学校、官场还是商业界,一个人如果把同学、同事或同行作为竞争的死对头来看待,一方面,你会整天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之中。也许你会想:“他现在比我厉害,我一定要超过他、打败他,让他向我认输。”如果你带着这种心态进行竞争的话,可能会不择手段,运用奇招异术攻击对手,即使赢得胜利,也可能祸及双方的人际关系,伤了大家的和气,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而且以战胜他人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未免太低估自己潜力。而另一方面,假如对方是很强的竞争者,你一直无法超越他、战胜他的话,那么,你可能感到非常沮丧和失望,甚至会想出一些消极的方法来伤害对方。这样,你的情绪会更为糟糕,报复的代价毕竟是太大了。

“因为当我们将对手发展成为仇人,恨这个仇人的时候,就等于给了他们致胜的力量。那力量能够影响我们的睡眠、我们的胃口、我们的血压、我们的健康和我们的快乐。要是我们的仇人知道他们如何令我们担心、令我们苦恼、令我们一心报复的话,他们一定会高兴得跳起舞来。我们心中的恨意完全不能伤害到他们,却使我们的生活像地狱一般。”戴尔·卡耐基的这番话实在发人深省!

何况,我们没有必要将自己的同学、同事、同行作为对手、仇人。我们能不能积极一点,把他们作为合作的伙伴、交流的对象或学习的榜样。这样,我们就可以想:“他确实是不错,我应该向他学习,想办法超越他。尽我最大的努力,看看自己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就。”这样的话,无论结果怎样,你都不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更不会与你周围的人结怨成仇。这样,人际关系中就会出现双赢。

富兰克林化敌为友

请对方帮你一个忙,不但使对方自觉重要,也能使你赢得友谊与合作。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是这样把一个刻薄的敌人变成了他一辈子的朋友。

那个时候,富兰克林还是一个年轻人,他把所有的积蓄,都投资在一家小印刷厂里。他又想办法使自己获选为费城州议会的文书办事员。这样一来,他就可以获得为议会印文件的业务,那样可以获利很多。因此,他当然不愿意失去文书办事员的职务。可是出现了一项不利的情形,议会中最有钱又最能干的议员之一,却非常不喜欢富兰克林。他不但不喜欢富兰克林,还公开斥骂他。

这种情形非常非常危险,因此,富兰克林决心使对方喜欢他。

但是,怎样做呢?这是一道难题。给他的敌人一点点小惠?不可以,那样会引起他的疑心,甚至轻视。

富兰克林太聪明了,太老于世故了,不会弄出那样的窘境。因此,他采取了一个相反的办法,他去请求敌人来帮他一个小忙。

富兰克林向他的敌人借十块钱?不是!他所请求的,令对方觉得非常高兴———这个请求触动了他的虚荣心,使他觉得获得了尊重。这项请求,很巧妙地表示出富兰克林对对方知识和成就的仰慕。

下面就是富兰克林自己叙述的经过:

“听说他的图书室里藏有一本非常稀奇而特殊的书,我就写给他一个便笺,表示我极欲一读为快,请求他把那本书借给我几天,好让我仔细地阅读一遍。”

“他马上叫人把那本书送来了。过了大约一个星期的时间,我把那本书还给他,还附上了一封信,强烈地表示我的谢意。”

“于是,下次当我们在议会里相遇的时候,他居然跟我打招呼(他以前从来就没有那样做过),并且极为有礼。自那以后,他随时乐意帮忙,于是,我们就成为很好的朋友,一直到他去世为止。”

改掉傲慢的习性

本杰明·富兰克林年轻时非常傲慢,喜欢攻击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有一天,一位教友会的朋友把他叫到一旁,尖刻地训斥了他一顿,情形大致如下:

“本,你真是无可救药。你已经打击了每一位和你意见不同的人。你的意见变得太珍贵了,弄得没有人承受得起。你的朋友发觉,如果你不在场,他们会自在得多。你知道的太多了,没有人能再教你什么,没有人打算告诉你些什么,因为,那样会吃力不讨好,又弄得不愉快。因此,你不可能再吸收新知识了,但你的旧知识又很有限。”

可贵的富兰克林接受了那次惨痛的教训。他领悟到他正面临社交失败的命运,他必须立即改掉傲慢、粗野的习性。

“我立下一条规矩,”富兰克林说,“决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见,也不准自己太武断。我甚至不准许自己在文字或语言上的措辞太肯定。我不说‘当然’、‘无疑’等,而改用‘我想’、‘我假设’或‘我想象’一件事该这样或那样,或者‘目前我看是如此’。当别人陈述一件我不以为然的事时,我决不立刻驳斥他,或立即指正他的错误。我会在回答的时候,表示在某些条件和情况下,他的意见没有错,但目前在这件事上,看来好像稍有两样等等。我很快就领会到改变态度的收获:凡是我参与的谈话,气氛都融洽得多了。

“我以谦虚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但容易被接受,更减少一些冲突;我发现自己有错误时,也没有什么难堪的场面,而我碰巧是对的时候,更能使对方不固执己见而赞同我。

“我一开始采用这套方法时,确实觉得和我的本性相冲突。但久而久之就愈变愈容易,愈像我的习惯了。而也许这五十年以来,没有人听我讲过些什么太武断的话与我的这个习惯有关。我在提出新法案或修改旧条文时,能得到同胞重视,并且在成为民众协会的一员后,能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重要原因,同样也是源于我的这个习惯。因为我并不善于辞令,更谈不上雄辩,遣词用字也很迟疑,还会说错话。但一般来说,我的意见还是得到广泛地支持。”

太阳和北风

“一滴蜜汁比一加仑胆汁能捕到更多的苍蝇”,与人相处也是如此。用一滴蜜赢得他的心,你就能使他走在理智的大道上了。一百多年前,林肯就说过这个道理。

当一个人心中充满怨恨时,你不可能说服他依照你的想法行事,那些喜欢骂孩子的父母、爱挑剔的老板、喋喋不休的妻子……都该了解这个道理。你不能强迫别人同意你的意见,但却可以用引导的方式,温和而友善地使他屈服。

如果你想说服一个人,首先要让他认为你是他的至友,然后再逐渐达到说服的目的。

多年以前,当我赤着脚,穿过树林,步行到密苏里州西北部一个乡下学校上学的时候,有一天,我读到一则有关太阳和北风的寓言。

太阳和北风在争论谁更强而有力。北风说:“我来证明我更行。看到那儿一个穿大衣的老头吗?我打赌我能比你更快使他脱掉大衣。”

于是太阳躲到云后,北风就开始吹起来,愈吹愈大,大到像一场飓风。但是风吹得愈急,老人愈把大衣紧裹在身上。

终于,北风平息下来,放弃了。然后,太阳从云后露面,开始以它和煦的微笑照着老人。

不久,老人开始擦汗,继而脱掉大衣。

太阳对北风说:温和与友善总是要比愤怒和暴力更强更有力。

影响总统的方法

爱默生在他的散文《自己靠自己》一文中说:

“在天才的每一项创作和发明之中,我们都看到了我们过去曾经摒弃的想法;这些想法再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就显得相当的伟大。”

爱德华·豪斯上校,在威尔逊总统执政期间,在国内及国际事务上有极大的影响力。威尔逊对豪斯上校的秘密咨询及意见的依赖程度,远超过对自己内阁的依赖。

豪斯上校利用什么方法来影响总统呢?很幸运,我们知道这个答案,因为豪斯曾向亚瑟·迪·何登·史密斯透露,而史密斯又在《星期五晚邮》的一篇文章中引述豪斯的这段话。

“认识总统之后,”豪斯说,“我发现,要改变他一项看法的最佳办法,就是把这个新观念很自然地建立在他的脑海中,使他产生兴趣———使他自己经常想到它,最终把它变成自己的想法而提出来。第一次使这种方法奏效,纯粹是一个意外。有一次我到白宫拜访他,催促他执行一项政策,而他显然对这项政策不赞成,但几天以后,在餐桌上,我惊讶地听见他把我的建议当作他自己的意见说出来。”

豪斯是否打断他说:“这不是你的主意,这是我的?”哦,没有,豪斯不会那么做,他太老练了。他不愿意追求荣誉,他只要成果。

所以,他让威尔逊继续认为那是他自己的想法。豪斯甚至更进一步,他使威尔逊获得这些建议的公开荣誉。

关照是联结两颗心的纽带

助人者人恒助之,乐于成人之关的人总能得到生活的馈赠,所以成就别人也就等于成就你自己,帮助别人也就等于帮助你自己。

美国黑人杰西克·库思曾是美国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报记者。因为种族歧视,他在那家报社常受人排挤。与别人交往成了他最头疼的事情。

那时,美国的石油大王哈默已蜚声世界,报社总编希望记者们能采访到哈默,以提高报纸的声誉与卖点。

于是,杰西克便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独立完成稿子,以便让同事们不再轻视自己。

有一天深夜,杰西克终于在一家大酒店门口拦住哈默,并诚恳地希望哈默能回答他的几个简短问题。

对杰西克的软磨硬缠,哈默不但没有动怒,反而和颜悦色地说:“改天吧,我有要事在身。”

最后迫于无奈,哈默同意只回答他一个问题。杰西克想了想,问了他一个最敏感的话题:“为什么前一阵子阁下对东欧国家的石油输出量减少了,而你最大的对手的石油输出量却略有增加。这似乎与阁下现在的石油大王身份不符。”

哈默依旧不愠不火,平静地回答道:“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而那些想在竞争中出人头地的人如果知道,关照别人需要的只是一点点的理解与大度,却能赢来意想不到的收获,那他一定会后悔不迭。关照,是一种最有力量的方式,也是一条最好的路。”

哈默离去后,杰西克怅然若失地呆站在街头。他以为哈默只是故弄玄虚,敷衍自己。当然那次采访也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杰西克一直耿耿于怀,对哈默那番不着边际的话更是迷惑不解。

直到十年后,杰西克在有关哈默的报道中读到这样一段故事

在哈默成为石油大王之前,他曾一度是个不幸的逃难者。有一年冬天,年轻的哈默随一群同伴流亡到美国南加州一个名叫沃尔逊的小镇上,在那里,他结识了善良的镇长杰克逊。

可以说杰克逊对哈默的成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那天,冬雨霏霏,镇长门前的花圃旁的小路便成了一片泥淖。于是行人就从花圃里穿过,弄得花圃一片狼藉。哈默也替镇长痛惜,他不顾寒雨染身,一个人站在雨中看护花圃,让行人从泥淖中穿行。过了好一会儿,镇长笑盈盈地挑着一担炉渣铺在泥淖里。

结果,再没有人从花圃里穿过了。最后镇长意味深长地对哈默说:

“你看,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有什么不好?”

从这个故事中,杰西克也终于领悟到,每个人的心都是一个花圃,每个人的人生之旅就好比花圃前的小路。而生活的天空又不尽是风和日丽,也有风霜雪雨。那些在雨中前行的人们如果能有一条可以顺利通过的路,谁还愿意去践踏美丽的花圃,伤害善良的心灵呢?

从那以后,杰西克与报社其他同事坦诚相处。他知道,理解和大度最容易缩短两颗敌视的心之间的距离,而关照就是两颗心之间的最美的桥梁。

同事们不再排挤他了,亲切地喊他“黑蛋”。直到多年后,杰西克卸下报社主编的重担,一个人隐居乡间安享晚年的时候,围着他蹦蹦跳跳的不同肤色的孩子们也喊着他“黑蛋”,因为,他的邻居们真的已记不得他叫什么名字了。

成长的误区

不考虑别人的情感

人是感情动物。我们主观上讲逻辑讲道理,但不应该忽视感情这一点。如果你想跟别人建立成功的关系,就要考虑到别人的感情。正如保罗·帕卡所说:“在与人交流中讲感情比讲理性更能取得成功。”

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位女士进一家鞋店买鞋。鞋店的一位男店员态度极好,不厌其烦地替她找合适的尺码,但都找不到。最后他说:“看来我找不到适合你的,你一只脚比另一只脚大。”

那位女士很生气,站起来要走。鞋店经理听到两人的对话,于是叫女士留步。男店员看着经理劝那女士再坐下来……没过多久一双鞋就卖出去了。

女士走后,那店员问经理:“你究竟用什么办法做成这笔生意的?刚才我说的话跟你的意思一样,可她很生气。”

经理解释说:“不一样啊,我只是对她说她一只脚比另一只脚小……”

经理也把真相告诉那位女士,但他考虑到她的情感,而且跟她说话时讲究技巧,又带着尊重。他从那位女士的角度看问题,

无谓的固执

两个贫苦的樵夫靠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他们在山里发现两大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的价格高过柴薪数倍,将这两包棉花卖掉,足可以让家人一个月衣食无忧。于是两人各自背了一包棉花,便打算赶路回家。

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眼快,看到山路上有一大捆布,走近细看,竟是上等的细麻布,足足有十多匹之多。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肩负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

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想法,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一大段路,到了这里丢下棉花,岂不枉费已付出的辛苦,坚持不愿换麻布。发现麻布的樵夫只得自己竭尽所能地背起麻布,继续前行。

又走了一段路后,背麻布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待近前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罐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忙邀同伴放下肩头的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担来挑黄金。

他的同伴仍是那套不愿丢下棉花,以免枉费辛苦的论调,并且怀疑那些黄金不是真的,劝他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一场空欢喜。

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罐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走到山下时,无缘无故下了一场大雨,两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透湿。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肩上的大包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完全无法再背,那樵夫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上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金的同伴回家去。

面对机会的来临,人们有许多不同的选择方式。有的人会单纯地接受;有的人则抱持怀疑的态度,站在一旁观望;有的人顽强得如同骡子一样,固执地不肯接受任何新的改变。而不同的选择,当然导致截然迥异的结果。成功的契机在初始时未必能让每个人都看得到它的雄厚潜力,初始时的抉择正确与否,往往决定了成功与失败的分野。

小松鼠灭火

只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既使你本身有很多地方不如人,也能获得超乎想象的成功,甚至超过在各方面比你强的人。

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中,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变故,即使偶尔有几只猛兽经过,小动物们也懂得将自己妥善地藏匿起来,不至于成为猛兽腹中的食物。所以,这些小动物大都能够在森林中怡然自得地生活,直到终老。

一天,空中落下了一道闪电,刺眼的电光击中森林中最大的一株树木,很快就燃起了熊熊的大火。这场森林大火一发不可收拾,火舌四处飞窜,席卷了森林中无数树木的枝叶,同时也威胁到所有小动物的生命安全。

惊慌的小动物们拼命向森林的外缘奔逃,希望能逃离这场大火造成的劫难。但它们哪里知道,当闪电击中那棵大树,大火燃起的同时,无数贪婪的肉食猛兽正张开大口分布在森林四周,等候这些小动物们自己送上门来。

在这片森林的所有动物当中,只有一只小松鼠和其它的动物不同。它非但没有逃难,反而奋不顾身地向着大火冲去。小松鼠扑向一个即将被火烤干的水塘中,将自己瘦小的身子完全沾湿,然后再冲进火场,拼命抖落着身上沾附的水珠,希望能缓解正在毁灭森林的火势。

这时,天神化身成为一位老者,来到小松鼠面前,问道:“孩子,你难道不知道,像你这样的做法,对这场大火是根本无济于事的。”

小松鼠仍是卖力地用身体沾水、灭火,百忙中还对天神化身的老者说:“也许以我的力量不足以灭火,但我相信凭借我的努力,至少可以减少森林中几只小动物的伤亡。”

天神哈哈大笑,降雨熄灭了这场大火,森林保住了,小动物们又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两粒种子的对话

春天到了。两粒种子躺在肥沃的土里,开始了下面的对话。

第一粒种子说:“我要努力生长!我要向下扎根,还要‘出人头地’,让茎叶随风摇摆,歌颂春天的到来……我要感受春晖照耀脸庞的温暖,还有晨露滴落花瓣的喜悦。”于是它努力向上生长。

第二粒种子说:“我没那么勇敢。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硬石。我若用力往上钻,可能会伤到我脆弱的茎。我若长出幼芽,难保不会被蜗牛吃掉。我若开花结果,只怕小孩子看了会将我连根拔起。我还是等安全些再做打算吧。”

于是它继续瑟缩在土里。

几天后,一只母鸡在庭院里东啄西啄,这粒种子就这样进了母鸡的肚子。

一般而言,机会是稍纵即逝的,然而,即使机会摆在某些人眼前,也不知该如何掌握。这种情形与其说是慎重,不如说是胆怯,因为慎重的人不会有神经质的不安现象,而胆怯者则相反。胆怯者往往在确认安全性之后,在要采取行动时,又退却不前。

成功在于坚持

成功人士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那是他们不断努力并持之以恒的结果。你一旦有了这个发现,你就不会因为没能在一夜之间取得成功而灰心失望。

美国纺织品零售商协会的一项研究指出,最初努力的不成功,几乎能令一半的推销员失败。请看以下统计数字:

48%推销员找过一个顾客推销而失败之后不干了。

25%推销员找过两个顾客推销而失败之后不干了。

15%推销员找过三个顾客推销而失败之后不干了。

12%推销员找过三个顾客之后继续干下去(80%的生意是这些推销员做成的)。

因此,要时时记住,没有人能保证成功会马上到来,更多的情况下是要花不少时间的。我们认为一夜成功的人,大多数是经过多年努力的积累才取得那些成就的,他们是那种深信不气馁便能成功,于是不断努力的人。

再走50米

世界上没有令人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只要不陷入绝望怪圈,就会有机会看见希望的光明。

某山区有个废弃的矿井。本来,矿工们在遗弃它时,将它的入口堵死了,但天长日久,风吹雨淋,堵死的矿井口坍塌了,露出一个黑的洞来。

两个在山上放牛的男孩发现了洞口,对洞内的未知世界十分好奇,很想到洞内看个究竟。于是,他们举着火把,钻进洞里去。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新奇的世界。矿井极深极长,且纵横交错,很像一个地下迷宫。两个男孩一时兴起,就顺着一条偏井走了进去。

不一会儿,火把燃尽了,他俩顿时置身于无边的黑暗和冷寂之中。两人都有些害怕了,慌忙往回走。

但是,却找不到洞口了。

恐惧感和焦虑感越来越强烈,他们在里面盲目地左冲右撞……

三天后,孩子的父母在矿井里找到了这两个男孩的尸体。他们的尸体在一个偏井里,离主井的出口不到50米。

法医尸检时说,这两个男孩不是死于饥饿和寒冷,依据他俩的生理能量,完全可以走出井口获救。分析的结果,这两个男孩是死于心理的恐惧和绝望。

可以想象,这两个男孩也曾在矿井里努力地寻找出口,但因为久久没有找到,所以陷入了极度的恐惧和绝望,最终使他们放弃了努力,而在离井口不到50米的地方放弃了生还的希望。其实,只要他们再向前走几步,转一个弯,就能看到洞口的阳光。世间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当我们为心中的目标而努力拼搏时,我们其实也看不到自己离成功还有多远,于是,有人在拼搏一阵还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便产生了绝望,放弃了努力。也许,在你放弃努力的时候,离成功也不到50米,只要你向前走几步,就能看到灿烂的阳光,但因为你的放弃,你就永远与阳光无缘了。

用智慧战胜对手

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一项考验人的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经验。山田本一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

十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山田本一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千米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千米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千米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害怕没有第二次机会

没有人一生能从不失败。这话听起来虽有点绝对,但却是至理名言。

许多人对失败的最大恐惧之一是:万一失败了,就再也得不到第二个争取成功的机会了。如果这些人知道,多少著名的成功人士开始都曾失败过,就会给他们增添希望。

亨利·福特说:“失败不过是给你一个更明智地重新开始的机会”。福特本人当然有过失败的直接体验。他头两次涉足汽车工业时,他的公司破产了,第三次他成功了。福特汽车公司现在仍然充满活力,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厂家之一。

另一个有名的“失败”故事的主人公是个青年人。他的梦想是进入美国西点军校,毕业后服务于国家。他两次报考均未被录取,第三次报考时终于如愿以偿。这个年青人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后来他成为美国最高级将领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西南太平洋盟军总司令。就像亨利·福特一样,他在追求梦想之旅的前几站不是一次,而是两次失败,他们的相同之处是没有放弃。

许多善良、聪明勤劳的人被失败压倒了。他们一碰到障碍就放弃努力,他们相信消极思维的话,这思维断言他们的梦想是实现不了的。在世界历史上,有过许多有非凡潜质但过早放弃努力的人,他们大多数到死也没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

幸亏这个世界也有另一种人,他们坚持不懈地努力,最后终于取得成功。例如波兰钢琴家帕坦尼拉夫斯基。当初他选择弹钢琴时,他的音乐教师说他的手太小,掌握不好琴键;另一个例子是意大利杰出的高音歌唱家卡卢索。他第一次报名上音乐课时,人家说他的嗓音像吹过窗户的风;还有一个人也坚持到底了,他就是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英国伟大政治家本杰明·狄斯累利。第一次他在议会发言时,有人发嘘声迫使他停下来,对此,他说:“虽然我现在停下来,但总有一天你们会听到我成名的消息。”这句话引起哄堂大笑,结果呢?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政治家。

害怕挨批评

有些人对挨批评怕得要命。这些人仿佛活在扬·斯博尔曼的这句话中:“如有疑虑,把它全归于自己。”

其实,历史上最有成就的人,大多受到过无情的批评,但他们坚韧不拔。我最喜欢引用的例子是18世纪英国福音传播者乔治·怀特菲尔德。他比同时代其他人受的诬蔑都要多,他的敌人威胁说要干掉他,而且买通了杀手;他们把他逐出教会,并命令他离开城镇,但他拒绝离开;他们把他的教堂锁起来,不让他进去,迫使他在街上传道;他们雇佣小丑穿上魔鬼的衣服去嘲弄他;他们向他扔烂泥、臭鸡蛋、烂番茄和切成一块一块的死猫肉,他们不止一次地向他扔石头,把他打得头破血流。

怀特菲尔德时代有许多名人都曾经对他大加痛斥。这些名人包括约翰逊博士、约书亚·雷诺兹爵士、奥利弗·高尔史密斯、威廉·霍加斯、贺拉斯·沃尔波尔、白金汉公爵夫人。

但是,这一切批评和迫害未能阻止他继续他的传教事业———成千上万的信徒涌到伦敦效外的田野上听他传道;他给威尔士和苏格兰的矿工讲道,还成功地为孤儿院筹款……

怀特菲尔德每天大概要经历十次,“失败”,面对严厉打击,他并没有放弃。他心里知道他的事业是正确的,并且坚持了下来。

只要再坚持一百米

有了目标,内心的力量才会找到方向。茫无目标的漂荡终归会迷路,而你心中那一座无价的金矿,也因不开采而与平凡的尘土无异。

20世纪50年代,有一位女游泳选手,她发誓要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人。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她不断地练习,不断地为这历史性的一刻做准备。

这一天终于来临了。女选手充满自信地昂首阔步,然后在众多媒体记者的注视下,满怀信心地跃入大海中,朝对岸英国的方向游去。起初,天气非常好,女选手很愉快地向目标挺进。但是,随着越来越接近对岸,海上的雾也越来越浓,几乎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

女选手处在茫茫大海中,完全失去了方向感,她不知道到底还要游多远才能上岸。她越来越心虚,越来越筋疲力尽,最后她终于宣布放弃了。当救生艇将她救起时,她才发现只要再坚持一百多米就到岸了。众人都为她惋惜,毕竟距离成功已经那么近了。

事后,她曾对媒体说:“……并不是我为自己找借口,如果我知道距离目标只剩一百米,我一定可以坚持到底,到达对岸的。”

急功近利的悲哀

有一位动物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把一只小鸟关进一间房里,这间房子有两扇窗户,一扇向着外面的天空,光亮无比,不过玻璃窗是关着的;而另一扇开向一间光线很暗的房间,只要小鸟穿过这扇窗户,绕过灰暗的房间,就可以飞出去。

开始,这只小鸟盯着光亮的窗户,向窗外飞去,可玻璃窗把它挡了回来。小鸟碰壁后,在房里绕了两圈,又向那扇光亮的窗户冲去,结果又碰壁。几次碰壁之后,小鸟跌落在窗台上,它的头已经碰出血。它卧在窗台上一动不动地看着窗外的天空,直到死去。整个过程,小鸟没有看一眼对面那扇灰暗的窗户。

成败之间

为什么有人成功,却有人失败?自从人类不满意穴居的生活方式,不断地努力让自己过得更舒适时,人们就开始思索这个问题。关于失败者与成功者的特质,下面的比较可以给你更清楚的概念。

成功的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一套完整的计划。他相信自己做得到,并且投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失败的人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他认为成功只是靠运气,因而做事被动,不肯用心。

成功的人是一流的推销员,深谙以友善的方式,让别人乐于配合执行他的计划与目标;失败的人老是怪罪别人,其挑剔的态度令人不敢领教。

成功的人在说话之前会先经过思考,他时常赞美别人,对别人的批评则多半一语带过,甚至只字不提;失败的人正好相反,经常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事后即懊悔,并且容易得罪别人。

成功的人对于有把握的事情才表示意见,并且言之有物;失败的人对于所知有限,甚至全然无知的事情也敢信口开河。

成功的人能够掌握时间,在金钱上量入为出;失败的人虚度光阴,对于金钱则挥霍无度,一点都不懂得珍惜与节制。

成功的人热诚待人,与志同道合的人维持深厚的友谊;失败的人只和有利害关系的人来往。

成功的人心胸开阔,对于所有的人、事、物都有很大的包容心;失败的人心胸狭小,稍不顺心就小题大做,使人敬而远之。

成功的人随时掌握时代的脉膊,除了自己的行业与社区,还关心整个世界的发展;失败的人急功近利,只在乎自己眼前的需要,甚至不择手段。

成功的人对人生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他知道自己所获得的地位与成功,都取决于服务别人的质与量,因此,总是做的比说的更多;失败的人期望不劳而获,如果无法如愿,反而会责怪别人。

成功的人对造物主十分崇敬,经常用祷告及帮助别人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失败的人过分重视物质享受,只要一有机会,就不惜牺牲别人来满足自己。

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成功者与失败者,在思想及言行上都有极大的不同。每个人之所以成功或失败,完全取决于他对别人和对自己的态度。

成功之交际篇

成功的路上,交际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不论你喜欢与否,“别人”总是和你相互存在着,未曾离开片刻。如果你做一件事,不把“别人”列入考虑的范圈内,你将无法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成功与幸福。

愉快地与人交际,获得大家的认可的人,总是更容易获得成功;相反,则会感到处处阻碍,难以施展拳脚。事实上,获得成功的,都是那些人际关系良好的人。

同类推荐
  • 心灵没那么累幸福没那么远

    心灵没那么累幸福没那么远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没来由的突然什么事都不想去做,或者做什么事都心不在焉、提不起精神,心理被压抑得快要窒息了。这就是心累的感觉。身体累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累。心累会影响心情,会扭曲心灵,会失去对生活的希望,甚至会危及生命。本书抽丝剥茧般地分析心累的原因及其对身心、生活和工作造成的负面影响,总结出7种为心灵减负的有效方法,是让读者重焕激情的心灵鸡汤。
  • 英雄少年赖宁

    英雄少年赖宁

    赖宁(1973-1988),原名赖麟,四川雅安市石棉县人,生前石棉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1988年3月13日,为了扑灭突发山火,挽救山村,保护电视与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全,他主动加入了扑火队伍,在烈火中奋战四五个小时后遇难。1988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
  • 修好这颗心

    修好这颗心

    铺面而来的社会焦点、矛盾纠纷就会告诉你这个世界已经变得如何浮躁。但是我们还要在这个社会上不懈地行走,怎样才能不被像瘟疫一般蔓延的浮躁所侵袭?外界环境我们不可能左右,无疑,使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成了最智慧的上策。从目前热门的社会现象入手分析,告诉你应对浮躁的几大策略:修好这颗心;心境决定处境;奋起,没有绝望的处境;重建信念,乐观上路;内心强大,自强不息;追逐梦想,没有不可能的人生;跟随你的心,做最快乐的自己等。帮你迈上心灵强大的旅程,让你在面对当今浮躁的世界,游刃有余地生存。
  • 新时期青少年伦理与道德读本

    新时期青少年伦理与道德读本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关乎礼。在21世纪的今天,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迁,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冲突,使道德判断变得的日趋困难。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作为青少年如何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成为一个必须要正视的问题。《新时期青少年伦理与道德读本》通过一些浅显的故事告诉青少年应当树立怎样的道德标准。
  • 公司是最好的学校

    公司是最好的学校

    公司是最好的学校,职场如同考场。所有的人都分配做一张试卷的不同部分。有的人分到的是词语填空,有的人做的是选择题,有的人做的是问答题……
热门推荐
  • 雾里寻茶

    雾里寻茶

    茶叶,从干茶变成茶汤,需要水、火、器、人各方配合。世间的万物也是因为时间空间点的巧合才联系在了一起。各有各的走向,却殊途同归。一家普通的茶叶店出现了一个奇怪的顾客。人生一直顺水推舟的何苗苗也被顺水推舟的前进到了自己无法预料的境况。慢慢浮出一个本来被隐藏的事情。
  • 星极至尊

    星极至尊

    无尽星空可有穷尽?人神仙魔妖汇聚一方星空,大世来临,各方天才激烈碰撞,苍茫星空,无尽妖娆,谁与争锋?
  • 区域产业集群演进中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机制与模式研究

    区域产业集群演进中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机制与模式研究

    产业集群包括一系列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企业和机构,“地方网络”和“根植性”是其两个关键性的特征。在产业集群中,企业一般都会同时构建起正式网络(主要是商业网络)和非正式网络(主要是社会网络),这两种地方网络相互缠绕、彼此增强和制约,在产业集群演进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广大集群企业普遍采取了集群化成长模式,即一个企业的成长依赖于在同一区域、同一产业的其他企业的资源能力。同时,科研院校、中介组织、地方政府等地方性机构的存在和发展也为集群企业的成长提供了支撑条件。
  • 天机混沌传

    天机混沌传

    潇潇寒月自东来,半柄天机丹中埋。世人皆知混沌首,莫念扇中有乾坤。握天机,掌天下;有兄弟,临巅峰;伴红颜,登云霄。
  • 女校最强门卫

    女校最强门卫

    职业不分贵贱,能看美女就行。他是女校的门卫,偶然中获得了“地煞七十二术”的修炼法门,生活从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启了强势崛起的精彩人生:他被《福布斯》评选为“全球最具美女吸引力的人物”,他就是门卫界的一段传奇。
  • tfboys之爱凯永生

    tfboys之爱凯永生

    这本书是我在17k上写了一点后来发现这本说在17k写的只能在17k看所以我移到这里来了
  • 紫杀

    紫杀

    感谢ediq谱歌。《紫杀》【金陵地宫歌词,网络可下载试听】作曲:eDIQ作词:eIDQ演唱:eDIQ编曲:小狮子丢丢后期:小狮子丢丢宿命点亮了星海金陵煞气破地动山开我站在君子楼外动静随想雷滚来梦境有一个声音于流年流月或许能听清清此生为你而醒管什么劫数笑望凌云世人心底的鬼诵着各自写的经到底谁能读懂谁会揣测其中的冥冥骰盅上摇这一局赌注将压上你我的命闭目处变不惊举步定金陵萤火扑朔在黑夜指引过往迷途的幽冥朱雀湮灭在胸口留下暗红的烙印生前在六道之前燕雀湖紫气在凝散潜龙吐吸之间皇城的浓雾谁能望穿秦淮地牢流出一句致命的谏言人人带着面具化忌各自最虚伪的脸桃花凌散崩飞在天与地交界的那黄泉只待紫杀将临与彼再相见藏在世人心底的鬼诵着各自写的经到底谁能读懂谁会揣测其中的冥冥骰盅上摇这一局赌注将压上你我的命闭目处变不惊举步定金陵谁在沧穹之巅染上一笔最动人的青照明万物内心留下世间最真切的情今夜风袭流星倾听你为我撩动的弦琴等到千年之后再闭上眼睛
  • 重生海权时代

    重生海权时代

    【起点一组签约作品】这是一篇很简单的争霸文,应该算爽的吧!狗血不可能没有,烂俗也不可能避免,一般该有的元素都会有一点!OK!就讲这么多,这只是评价,要觉得书是怎样,自己看吧!李云穿越到了一个类似中国古代的世界,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他的选择让时代改写!应该是一篇很爽的文!PS:书中内容是发生在平行空间,与中国历史无关,历史类问题不再解释,请不要怀疑老张的历史知识!
  • 基因锁神

    基因锁神

    为什么人体内存在着多达三十三道的基因锁?这是某种未知的存在强加给人类的限制么?人类神话传说中的无所不能的神,历史传说中的大神通者,会是解开了多道基因锁的存在吗?人类能否凭借自身的力量,挣脱被强加于自身的枷锁呢?一场突然而至的宇宙风暴,将叶星的生活轨迹彻底改变,原本平凡的少年一夜之间,变得天赋非凡!而种种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迷团、掩盖在层层迷雾下的真相,将伴随着他的成长,渐渐的揭开。星空、战舰、机甲、宗教传说、历史迷团,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叶星一起走进这个世界,去揭开那最终的谜底吧!…………………………………………………………………………………………新书上传,请大家多多支持!收藏、推荐!!谢谢!
  • 修真和尚穿越现代生存记

    修真和尚穿越现代生存记

    释真和尚作为一个现在人穿越到一个完全是佛修的世界,在一次夺宝过程中被炮灰穿回了现代。在释真和尚为终于可以吃肉了而兴奋万分、痛哭流涕之时发现自己是个负翁,没钱没钱没钱/(ㄒo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