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81700000011

第11章 随笔(2)

而霓虹灯闪烁之后,剩下的还有什么呢?我们心灵那盏不灭的阿拉丁神灯呢?而答案,就在那千年前的江枫渔火里,在那八百里井冈的煤油灯下……

[备注]

本文系儿子与我一起,以《灯光》为题,写同名文章而进行的现场PK之作。

在 路 上

“在路上”,这是一个引人遐思的概念。我们常常行走在路上,身体在作物理迁移运动,心灵在进行着或平淡或激烈的思想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在路上的时间,超过我们休息或者工作的时间。我们也许永远行走在路上。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往往感慨时间的匮乏,喟叹与孩子共处的时间太短。我倒认为,交流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的心与孩子是相通的;时间无处不存,只要我们有心。在路上,就是我们成人陪孩子一起长大的一个很好渠道。如果你和孩子在一起,可以陪他在路上一起玩耍、交流,身体力行地影响孩子的成长;如果你没有和孩子在一起,也可以让你的爱心陪伴他,让自己在行走的路上为孩子的成长而示范。

(一)回乡之路

一直以为,人是需要根的,故土就是我们的根。没有故乡情结的人,或多或少是显得有些贫乏或者苍白的。我们不一定要守着故土而老去,但我们一定要对其有认同感。正是基于这种想法,在儿子远离家乡生活了5年之后,我们带着他踏上了归程,回故乡定居。

从此,他知道这个湖泊纵横的地方是他的家乡,知道这里是云的故乡、梦的摇篮,知道了这里是仙女下凡的祥瑞之地。

我想,儿子长大了以后,想必还是要像我当年一样,背负行囊行走在路上的。因为外面的世界更加精彩,因为男人的脚步是天生要用来丈量大好山河、美丽大地的。但我也知道,即使他在路上,他那时候一定心中有根了。这根,就是父辈的家乡,也是他自己的故园。

(二)上学之路

儿子上幼儿园,基本是我们陪过来的。儿子刚上小学那会,我是辞职在家学习、充电、休憩的,当然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陪儿子。我的想法是:工作可以再找,而儿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陪他过童年也只有一次,尤其是在孩子初入学堂的启蒙期,更是显得重要无比。

那两年,只要有空,我或妻非常愿意陪孩子一起上学、放学。可能和很多家庭不太一样,我们不太喜欢开车或者骑车送孩子上学,除非天气不好。我们更愿意和儿子一起步行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让他自己背书包(尽管他刚步入小学之门时只有5岁),而儿子也总是蹦蹦跳跳、开开心心地和父母走在学校和家的路上。

在路上,我牵着他的小手,给他讲过马路的注意事项,并让他“指挥”我一起过马路。在路上,我问他在学校的见闻和上课、下课的很多故事,蹲下身来,和他一起交流看法。在路上,我们晒着秋日灿烂的太阳,讲着各种有趣的事儿。在路上,我也会偶尔抱一抱、或者背着他走一小段路程,让他再次感受父亲的伟岸脊背。

忽然有一天,在放学的路上,儿子说:老爸,等我以后有孩子了,我也陪他步行上学;等老爸老了,我也背你……

(三)探亲之路

儿子很少见到爷爷奶奶,和他们的感情有些淡漠。而我一直是一个很注重亲情的人,无论多忙,几乎每个月都会抽时间长途奔波,回老家看望高堂父母。这个时候,只要有可能,我或妻总是喜欢拉上儿子,让他陪我们一起“衣锦还乡”。

在几个小时的长途车上,我们父子俩是不怎么安静的,总是一路喧闹,直到乡土。我喜欢在路上给他讲述沿途的景物和风土人情,讲述我小时候的生活故事,讲述爷爷奶奶的陈年往事。当然,在路上我还要给他讲乡邻的苦难生活,讲路边的千顷稻谷、十里荷花是怎么生长的。在路上,他总是问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在路上,我们也讨论他这次为爷爷奶奶买什么礼物,给老人的孝敬费是我亲手给还是他亲手给。

在路上,儿子知道了回自己老家的路。在路上,儿子了解了他爸爸的爸爸、妈妈的妈妈。在一次又一次回乡的路上,儿子知道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一天天地老了,自己一天天长大了。

(四)差旅之路

感觉自己对儿子的启蒙已经走上正轨了,我终于又重新“出山”,到外地工作。

在每个周末回家或者上班的长途车上,车轮飞转,我的思绪也随之飞扬。我喜欢在路上思考,考虑这个周末怎样陪一周未见的儿子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周末假日。我喜欢在路上考虑怎么告诉他我一周的工作见闻和有趣事情,尽管他不太懂,可是他还是喜欢了解老爸工作的一些情况。在上班、下班的长途路上,我在盼望着早点见到儿子,我在思考,我在微笑。正如儿子所说:在车上闲着也是闲着。

在经常性远行的差旅路上,我喜欢和儿子对发手机信息,告诉他我到哪个省哪个市了,告诉他旅途见闻,告诉他老爸很想念儿子。儿子也喜欢告诉我今天在学校最开心和最不开心的事情,告诉我他养的小白兔永远地“睡着了”,告诉我他对着地图在寻找老爸出差到了哪个地点。

在陌生的他乡路上,我能时刻感受到家的牵引力而不至于“迷路”。在山南海北的穿梭之间,儿子总能通过手机电波遥控指挥,让我接受到他的每一个“指令”。此时,我不再是扯着风筝的长线,而是儿子手里的风筝。

陪着、看着孩子长大,并与他一起成长,真的是一种无法替代的幸福。如其说这是孩子的幸运,倒不如说是我们成人的幸福。

在路上,我忆我思;在路上,我心回家乡;在路上,我陪孩子一起慢慢长大。

在轮椅上跳舞,她比我们更美丽

12月16日,适逢周末。虽然冬雨涤尘、初寒料峭,我们一行人还是兴致勃勃地踏上了应城之旅,去看望田子君和她新开张的子君书屋。

闹中取静,曲径通幽,子君书屋以一袭“古装”的琉璃瓦建筑,呈现在我们面前,给了我们第一个惊喜。在挂有“子君书屋”的古色古香的大门下,一个羸弱但快乐的姑娘,坐在轮椅上微笑着迎接我们,那就是子君了。她的声音有一些与常人不同的沙哑,而且显得吃力,她的双手有些变形,但她的笑容却和我们一样,快乐而真诚。

在子君书屋里,我们细细地参观,听子君谈她对书屋的经营设想,也向她提了一些个人建议。我们在热烈地交谈,儿子在翻阅着他喜欢的书,有摄友在一旁抽空寻觅着最佳镜头,一些顾客也在书屋里或找书或静静看书……弥漫着书卷香的子君书屋,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冬日里丝丝的温馨、从容,也让我们不时被触动与震撼!

热情的当地朋友请我们吃地道的应城大餐,而不善饮酒的我只能以狼吞虎咽的姿态,表达自己对应城、对他们、对子君的尊重和感谢。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我们要走时,儿子与自己敬佩的子君阿姨合了影,我把自己写的一幅装裱好的书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送给子君书屋。万卷书,子君可能是读了的;而行万里路,子君却是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用轮椅丈量着大地的路,用心灵在阳光下艰难而顽强地行走着。

挥手不说再见,因为我们还会再来看子君和她的书屋。当我走出好远,仍看见轮椅上的子君在微笑着目送我们离去。此刻,我脑海里忽然酝酿了一句诗:

在轮椅上跳舞,

她比我们更美丽。

【附】田子君介绍

田子君,1978年出生,湖北省应城市田店镇人,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美国(AAH)认证催眠师,湖北省心理协会会员。她小时候因病双腿瘫痪,随后双手和脊椎也逐渐畸变无力。但她一直坚持自学,在全国各级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作品近两百余篇,多篇获征文奖,并出版了诗歌集《轮椅上的诗行》等著作。她从1997年自办“子君心理互助”公益热线,17所大、中院校聘请她为校内、校外心理辅导员。

田子君被誉为当代的“张海迪”,她的感人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湖北卫视、湖南卫视、新华网、人民网、《农民日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她先后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北青年五四奖章”、“湖北省十大女杰”、“湖北省三八红旗标兵”、“巾帼建功标兵”、“湖北省十大自强残疾人士”等荣誉称号,并入选中国文明办组织的2009“中国好人榜”,曾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并表彰。

----摘自百度百科

宝贝的圣诞

圣诞过去了,你“Happy”过了吗?你陪孩子过圣诞了吗?

每年这个时候,一进入十二月,儿子就盼望着圣诞早点到来。对于成人来说,圣诞可能只是一个寻找快乐的噱头。而对于孩子来说,他梦想得到的圣诞礼物,却是他一整个冬天的期盼。

儿子总是很好奇:圣诞老人真的存在吗?是传说的吗?他怎么知道自己的心思呢?在这个物质化的快餐文化时代,让孩子保持一份童心是多么的难得。所以我总是力图让儿子相信:圣诞老人真的知道他的愿望,并且今年一定又从烟囱(窗户)里钻进来,把他想要的礼物送给他。

早在今年圣诞前几天,我就偷偷“套”出了儿子的圣诞愿望,悄悄为他买了他渴望的圣诞礼物——一个最新款式的悠悠球,准备在平安夜的时候放在他的高帮鞋里。

平安夜这天,我特意请了半天假,陪儿子过圣诞。虽然小家伙要照常上课,但早上我陪平时独自上学的他去学校、中午在家陪他玩,他还是很开心的。下午我赶回外地上班了。晚上临睡觉的时候,他打电话给我,不停地问:“老爸,今年圣诞老人会来吗?他从芬兰那么远的地方来,还记得来我们家的路吗?他今年会送我什么礼物呢……”我照例神秘兮兮地对他说:“会的,会的!”果真第二天清早,我还在睡梦中,就被儿子来的电话吵醒了。只听他在电话那头惊奇而开心地叫起来:“老爸,真的嘢,昨天晚上圣诞老人又来了!还留下了我想要的礼物!

“老爸,我怀疑你就是那个圣诞老人。是你给我买的礼物吧?我总觉得圣诞老人只是传说,他应该不存在的。”我心里偷笑,嘴上却赶紧否认,坚持说圣诞老人是有魔法的,他会给全世界所有聪明可爱的好孩子送圣诞礼物。看来,儿子真的慢慢长大了,隐隐约约快识破了父母美丽的谎言。我还能做多久那个圣诞老人?或许,儿子早就知道了,只是还愿意相信真的有给他送礼物的圣诞老人。

你是孩子心中的圣诞老人吗?如果你有时间,请不要和朋友独自去偷欢,记得一定要陪孩子过圣诞,并且送给他一份圣诞礼物。如果你这一天上班没有时间,最好请假陪孩子。如果你不能请假,一定记得下班后亲自拥抱他、哄他入睡,并且对他说:“平安夜快乐!”然后,偷偷放一份他喜欢的礼物在他的靴子里……

再次问你一句:你陪孩子过圣诞了吗?如果你错过了圣诞,你还要错过元旦么?

儿子的贺卡

“老爸,教师节你送贺卡给你的老师没有?我送贺卡给老师了!我亲自买的卡,亲自写的……”中午我正在办公室忙着,儿子打来了电话。小家伙唧唧喳喳的,说个不停。

我好不容易插了一句话,故作幽默状:“先生,我很严肃地向你汇报,我已经给我所有的老师亲自打过电话了。只要知道电话号码的,小学的、中学的、大学的,我都打过电话向他们问好了。”

“好,老爸,表扬你一下。你知道我怎么送给老师的吗?猜一猜?那我告诉你吧,我是把卡片偷偷放在讲台上,亲眼看到老师把卡片拿走的。”

放下电话,一边收拾东西准备去吃午饭,一边回响起儿子那些可爱的话语,想象着他在电话那端的手舞足蹈,不禁哑然失笑。这个臭小子,还不错!

记得前几天周末,我刚从外地出差回家,一踏进家门,就看见儿子正在桌子边鼓捣着什么。听见开门声,他一回头,兴奋地叫了声:“老爸,怎么才回?”,同时把好像是卡片的什么东西压在了书下。我开心地抱起这个八岁的大小子,高兴地转了两圈,坚硬的胡子扎得他嗷嗷直叫。哈哈,老爸就好这一口。也许不知道哪一天,我就抱不动这小子了。

中途儿子去楼下帮我买烟的时候,我偷偷翻开他的小“秘密”看了看,果真是教师节贺卡。很漂亮、很大气的图案,很素雅的纸张颜色,很稚嫩的钢笔字,很真挚的话语:“X老师,谢谢您教给我知识,带给我快乐。祝您教师节快乐!您的学生:XXX”。

不错,像我的儿子!我悄悄把贺卡放回了原处。记得去年教师节的时候,我还提醒他是否应该送一张贺卡向老师表示感谢,今年这小子就知道主动送贺卡给老师了。看来,儿子真的长大了,慢慢懂事了。

明年教师节,我也不再偷懒,仅仅给我的老师们打电话、发信息问候了。我要学儿子,一定“亲自”买贺卡、“亲自”写祝语,把我的祝福和思念,送给那些在岁月中慢慢老去的老头、老太太们。

我喜欢的几个老头老太太

老先生

“H老师,祝您教师节快乐!祝师母身体健康!”“谢谢!谢谢!有空过来我家玩……” 这一段对话,每年都会在9月10日教师节前夕响起,至今已经演绎整整近二十年了!这是我和我的大学语文老师H先生的电话对话。

先生是60年代毕业的大学高材生,C大的资深教授。他是一个身材魁梧的河南人,讲课声音洪亮、声情并茂,而且旁征博引、通晓古今。所以每次他讲课,哪怕是很普通的一堂课,平时空旷的公共课大教室总是座无虚席,甚至有时候连过道里都站满了其他班来旁听的人。先生总是微笑着,常常一只手叉着腰,另外一只手挥舞着,指点着黑板上的内容,说着他那特殊的河南腔普通话。间或有掌声在教室里响起,还有赞许或者会意的哈哈大笑声。这种盛况,在C大这种经济类高校里,是很少见的。作为全国著名的财经类院校,经济类的老师多是学术之星,随便抓几个出来,都是数得着的教授、博导甚至大师级的人物。而像语文、文学等这种基础课老师,成名成家的就是凤毛麟角了,一般的学生对基础课也不太重视。如H先生这样深受学生欢迎,就非常难得了。而我,本来读高中的时候就非常喜欢文学,后来受先生垂爱和指点,就在经济专业以外另外选修了文学。

我们的交流,后来渐渐多了起来。从课堂到他家里,从文学到做人,从工作到生活,我都从先生那里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受益匪浅。

(二)老太太

如果说H先生是慈父型的学者,那么我们的大学辅导员L老师就是严母型的家长了。L老师是一个瘦小的老太太,据说出身名门,60年代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外语系。坊间传说她精通三门外国语言,可惜不是我们的专业老师,所以从来没有听她开口讲过。我们都在背后喊她“L老太太”。

我们也隐约听说她的夫君是一名外交官,外语比她更厉害,曾经派驻很多国家。可惜他英年早逝,留下L老师一个人孤独地生活。不过她似乎还是平静的,总是笑眯眯而又很讲原则地出现在学生面前,朴实而有气质,高傲而又平和,给很多学生留下无尽的猜测。

同类推荐
  • 莎斋笔记

    莎斋笔记

    本书主要为吴小如先生读诗词札记、书法和碑帖题跋之作、谈京剧的短篇随笔、治学手记、燕京谈片等杂文。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1)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1)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 青春韵语--把梦写在水上

    青春韵语--把梦写在水上

    本书是散文集。分为向往的旅程、时光的倒影、驿外断桥花等三大块的内容,语言生动形象,感情丰富细腻。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要想在高考中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办到。语文重在积累,作文更是如此,只有平时多加练习,方可在考试中有不凡表现。
  • 字字锦

    字字锦

    《字字锦》作者陆春祥从现代视角以轻松幽默的笔调解析了中国古代的经典作品,如《东坡志林》、《容斋随笔》、《郁离子》、《颜氏家训》、《贞观政要》、《荀子》、《列子》等等,深入浅出地解析其中的哲理,用通俗易懂、轻松幽默的文笔娓娓道来,发人深省。
  •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成长卷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成长卷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成长卷》是一本优秀图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精品文章聚会。大量经典文章首次独家入选:编者爬梳书海,披沙拣金,精选出相当数量的优秀作品,这些被遗忘的经典作品,皆为首次独家入选。
热门推荐
  • 将军路

    将军路

    名枪!骏马!铁骑!长枪破空,万千铁骑横扫天地;一马当先,天下英雄俯首称臣;看我刀兵出鞘,热血燃尽天宇,儿郎应诺,气概响彻苍穹。看韩信的后人,如何在不一样的历史下,走出自己的道路,他的将军路是鲜血还是白骨,是迷茫还是坚毅,面对着纷乱的战局,黑暗的朝堂,他是否还是像韩信那样,走进死局,亦或者,走向顶峰?本书QQ群76097627
  • 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

    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凰御天下误逆邪魅小姐

    凰御天下误逆邪魅小姐

    她本是杀手组织的第一杀手,一次意外任务,魂穿异世,成为将军府的嫡三小姐,帝都有名的废材,花痴废材?携上古神兽啪啪打脸,花痴?帝都最有名的冽王为什么追着她跑,还有一群超级不可爱,超级有名的小伙伴一起走遍各个大陆,打击各个族群,这样还叫废材?这样还叫花痴?“大陆以后由我们‘战狱’管理”某位强悍的小女子霸气的说道,可是说的是真的
  • 荡恙

    荡恙

    荡恙我还记得那时候,你告诉我,不要忘记你的样子,因为你爱我。我也曾答应过你,我不会离开你,直至死亡把我们分开都不会。或许生命就是一列疾驰而过的火车,而我们是只要不停的追逐,或许就会赶上对方。赶在对方生命里。陪伴永久。
  • tf之因为爱,永远都在

    tf之因为爱,永远都在

    写三位家境富有,又美如天仙的高中生,与tfboys之间发生的种种故事
  • 生死不离——以此纪念走过生死的我们(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生死不离——以此纪念走过生死的我们(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我有很多亲人、朋友、同学、老师,不幸在这场灾难中失去圆满。我和我的家人也历经艰难险阻,才得以团聚。而喜新厌旧的记忆,它正在一点点摒弃着那些曾经对于它的主人我,最最刻骨铭心的时刻。偶尔,我会为此慌乱。就好像一个人曾经打败过一个凶残的敌人,可是随着年岁的老去,敌人的容貌在他脑海里,渐渐模糊不清了。我对自己说,趁往事还没有遗忘殆尽,我要把那场灾难中自己经历和看到的恐惧、勇敢、绝望和希望,用文字记录下来。我把这些文字合成一集,取名《生死不离》,是因为有感于当年成龙先生唱遍灾区的那首同名歌曲。
  • 暮秋向晚

    暮秋向晚

    梧桐树下的秋,是散落一地的枫叶,是惬意凉意的季节,是烙印在心底的爱。
  • 禁代夏微寒

    禁代夏微寒

    【校园风注意!】此为一个直率爽利,颇有侠气有时毒舌的女生夏凌薇,本来过着和闺蜜亲亲热热,有空就嘲讽一下成绩不如自己的竞争对手舒舒坦坦的平凡日子,却因一个名字冰冰凉凉,长得明眸皓齿雪肤花貌(总之也是冰冰凉凉),却又十分脱线的软萌转学生的一系列不明所以的举动,改变了人生轨迹的校园爱情故事。(这句子超长的……)
  • 永远的蔚蓝

    永远的蔚蓝

    简介:世界有几种颜色?4000年的人说:“七种!”4100年的人说:“六种!”4200年的人说:“五种!”4300年的人说:“四种!”4400年的人说:“三种!”4500年的人说:“两种!”4600年的人说:“黑和蓝色!”人类带着即将消失的最后一种颜色“蓝色”回到4000年!
  • 女神的条件

    女神的条件

    她,是魔鬼女教师?还是天赋奇才的美少女?他,是嗜好街头打架的学渣?还是都市猎人?她是他的死对头,还是他的守护者?他是她的头疼生,还是她宿命中的男神?平行世界里的他们是否会相互影响?他们的命运是否会交织?和您一起追踪热血、暧昧、悬疑、梦幻的都市传奇。您的赏读和收藏就就是我码字的动力!